CN207060148U -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0148U
CN207060148U CN201720886221.2U CN201720886221U CN207060148U CN 207060148 U CN207060148 U CN 207060148U CN 201720886221 U CN201720886221 U CN 201720886221U CN 207060148 U CN207060148 U CN 207060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eflection
unit
sub
tr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62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振华
赖华敏
项秉乐
吴伟峰
兰曦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z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62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0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0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0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单元,所述底盘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连接有驱动单元和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包括第一子偏转单元和第二子偏转单元,所述第一子偏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的左侧的所述车轮的偏转;所述第二子偏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的右侧的所述车轮的偏转,且在所述车轮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每个所述车轮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上述移动底盘,当需要原地转弯时,能够实现原地转弯,从而解决了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机器人将各种功能模块配置在底盘系统上形成移动底盘,通过移动底盘驱动机器人完成不同位置之间的移动。
针对机器人移动底盘的专利有很多,如CN105835988A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通过两组具有独特跷跷板式的万向轮结构,和两组驱动轮组成的四轮底盘,使得机器人能有较好地稳定性;如CN105773569A提出一种机器人移动底盘,设置四组全向轮并呈90°均匀安装于底盘上,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独立悬挂,有较好地稳定和抗震性。
但现有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在转弯过程中仍存在如下缺点:当采用差速式转弯时,车轮与地面存在较大的静摩擦,在转弯过程中车体振动较大,严重影响车体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当采用前轮偏转的方式转弧形弯时,车轮与地面虽然为滚动摩擦,但是由于车身尺寸的原因会使得小车有较大的转弯半径,在空间狭小的区域机器人巡检移动十分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以解决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单元,所述底盘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连接有驱动单元和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包括第一子偏转单元和第二子偏转单元,所述第一子偏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的左侧的所述车轮的偏转;所述第二子偏转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的右侧的所述车轮的偏转;且在所述车轮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每个所述车轮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
优选地,所述底盘单元上还设置有悬挂单元,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悬挂单元上,且位于所述底盘单元的前侧的所述悬挂单元为前悬挂,位于所述底盘单元的后侧的的所述悬挂单元为后悬挂;
所述第一子偏转单元包括第一马达、第一平移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移板上的第一偏转连接杆,所述第一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移板向所述底盘单元的左侧往复平移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偏转连接杆驱动左侧的所述车轮偏转;
所述第二子偏转单元包括第二马达、第二平移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移板上的第二偏转连接杆,所述第二马达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平移板向所述底盘单元的右侧往复平移运动,所述第二平移板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偏转连接杆驱动右侧的所述车轮偏转;
且所述第一偏转连接杆和所述第二偏转连接杆均位于所述前悬挂和所述后悬挂之间。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所述第一子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底盘单元的左侧的所述车轮转动,所述第二子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底盘单元的右侧的所述车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底盘单元的左侧的所述车轮包括左主动车轮和左被动车轮,所述第一子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左主动车轮;所述底盘单元的右侧的所述车轮包括右主动车轮和右被动车轮,所述第二子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右主动车轮。
优选地,所述左主动车轮与所述左被动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左主动车轮和所述左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所述右主动车轮与所述右被动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右主动车轮和所述右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
优选地,每个所述车轮对应的所述悬挂单元为相互独立的悬挂单元。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通过上述偏转单元,当需要原地转弯时,第一子偏转单元控制左侧的车轮偏转对应的角度,第二子偏转单元控制右侧的车轮偏转对应的角度,并且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为:每个车轮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进而能够实现原地转弯,从而解决了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弧形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原地转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3中,
底盘单元1、车轮2、第一子驱动单元3、第二子驱动单元4、第一子偏转单元5、第二子偏转单元6、悬挂单元7、第一马达8、第一平移板9、第一偏转连接杆10、第二马达11、第二平移板12、第二偏转连接板13、定位传感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以解决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单元1,底盘单元1的两侧均设置有车轮2,车轮2连接有驱动单元和偏转单元,偏转单元包括第一子偏转单元5和第二子偏转单元6,第一子偏转单元5用于控制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车轮2的偏转;第二子偏转单元6用于控制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车轮2的偏转;且在车轮2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为:每个车轮2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通过上述偏转单元,当需要原地转弯时,第一子偏转单元控制左侧的车轮偏转对应的角度,第二子偏转单元控制右侧的车轮偏转对应的角度,并且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为:每个车轮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进而能够实现原地转弯,从而解决了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转弯半径大,狭小区域无法巡检移动的问题。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左右两侧的车轮的偏转分别通过不同的偏转单元控制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以是有且仅有一个偏转单元,通过复杂的偏转传动机构分别传动连接至每个车轮,以实现每个车轮的偏转角度的控制,只不过通过上述第一子偏转单元和第二子偏转单元分别控制使得转动传动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化,容易实现而已。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底盘单元1上还设置有悬挂单元7,车轮2设置在悬挂单元7上,且位于底盘单元1的前侧的悬挂单元7为前悬挂,位于底盘单元1的后侧的的悬挂单元7为后悬挂;上述第一子偏转单元5包括第一马达8、第一平移板9和设置在第一平移板9上的第一偏转连接杆10,第一马达8用于驱动第一平移板9向底盘单元1的左侧往复平移运动,第一平移板9用于带动第一偏转连接杆10驱动左侧的车轮2偏转;第二子偏转单元6包括第二马达11、第二平移板12和设置在第二平移板12上的第二偏转连接杆13,第二马达11用于驱动第二平移板12向底盘单元1的右侧往复平移运动,第二平移板12用于带动第二偏转连接杆13驱动右侧的车轮2偏转;且第一偏转连接杆10和第二偏转连接杆13均位于前悬挂和后悬挂之间,进而使得同一侧的车轮2的偏转方向相反。比如左前轮若沿垂直与地面方向顺时针偏转时,则左后轮沿垂直与地面方向逆时针偏转对应的角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第一子偏转单元和第二子偏转单元的结构形式的举例,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其他能够实现往复平移的结构,比如还可以是每个车轮对应有一个马达,马达驱动对应的偏转连接杆,偏转连接杆带动车轮偏转,只不过这样需要布置更多的马达。此外,上述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可以选择直线电机,这样可以直接驱动第一平移板和第二平移板做直线往复运动,当然也可以选择常规的旋转电机,通过配合相应的滚珠丝杠机构等类似的传动结构来实现直线往复运动。
并且上述第一子偏转单元和第二子偏转单元还应该包括用于识别平移板(第一平移板和第二平移板的简称)特定位置的定位传感器14。通过定位传感器可以将平移板在行程范围内停在任意位置,进而通过平移板与对应的偏转连接杆(第一偏转连接杆和第二偏转连接杆的简称)带动对应的车轮可偏转至任意角度。
当马达带动平移板运行至第一预设位置时,偏转连接杆带动对应的车轮的行进方向呈相互平行状态,可以实现底盘单元的前进与后退;
当马达带动平移板运行至第二预设位置时,偏转连接杆带动对应的车轮的行进方向相切于同一个圆上,可以实现底盘单元的原地偏转。
当马达带动平移板运行至第三预设位置范围时,偏转连接杆带动对应的车轮偏转对应的角度,且左前轮与右前轮偏转角度相同,左后轮与右后轮的偏转角度相同,可以实现底盘单元的转弯前进,并且此时对应不同的偏转角度,可实现底盘单元拥有不同的转弯半径。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子驱动单元3和第二子驱动单元4,第一子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车轮2转动,第二子驱动单元4用于驱动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车轮2转动。通过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分别驱动底盘单元两侧车轮的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的差速转动,进而在转弧形弯时,根据对应的转弯半径,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输出对应的差速转速即可避免车轮与路面产生较大的静摩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在转弧形弯时,上述差速转动和差速转速均是指两侧车轮的旋转速度的大小不同,行进方向应为相同的方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的数量可以分别是一个,也可以分别有多个,且每个第一子驱动单元分别控制左侧对应的一个车轮的转动速率;每个第二子驱动单元分别控制右侧对应的一个车轮的转动速率。只不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采用有且仅有一个第一子驱动单元和有且仅有一个第二子驱动单元,这样能够减少驱动机构的数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应该还连接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单元输出对应的驱动力,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输出对应的差速转速。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车轮2包括左主动车轮和左被动车轮,第一子驱动单元5用于驱动左主动车轮;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车轮2包括右主动车轮和右被动车轮,第二子驱动单元6用于驱动右主动车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底盘单元1的车轮存在主动轮和被动轮的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也可以是底盘单元的所有车轮均为主动轮的方式,只不过均为主动轮时,对于各个轮之间的速度的协调关系要求更高,对于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的精密程度要求更高。并且一般第一子驱动单元和第二子驱动单元对称布置在底盘单元上,这样使得整个底盘的部件分布更加均匀,重心更接近与中心,使得机器人移动底盘的平衡稳定性更好。
此外上述左主动车轮与左被动车轮之间可以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且左主动车轮和左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右主动车轮与右被动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且右主动车轮和右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通过将主动轮与被动轮利用传动机构连接,使得仅需要两个驱动马达即可实现全部车轮的驱动,每个车轮均具有动力输出,更加便于机器人适应更加复杂的地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可以是同步带传动,也可以是链条传动或齿轮传动等。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机器人一般来说,均采用4个车轮,而每个车轮独立使用一个悬挂单元,使得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行进更加稳定,更能适应更加复杂的地形。并且一般来说,悬挂单元应该包括悬挂臂和避震弹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单元(1),所述底盘单元(1)的两侧均设置有车轮(2),所述车轮(2)连接有驱动单元和偏转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单元包括第一子偏转单元(5)和第二子偏转单元(6),所述第一子偏转单元(5)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所述车轮(2)的偏转;所述第二子偏转单元(6)用于控制所述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所述车轮(2)的偏转;且在所述车轮(2)偏转后存在第一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每个所述车轮(2)的行进方向与同一个圆相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单元(1)上还设置有悬挂单元(7),所述车轮(2)设置在所述悬挂单元(7)上,且位于所述底盘单元(1)的前侧的所述悬挂单元(7)为前悬挂,位于所述底盘单元(1)的后侧的所述悬挂单元(7)为后悬挂;
所述第一子偏转单元(5)包括第一马达(8)、第一平移板(9)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移板(9)上的第一偏转连接杆(10),所述第一马达(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平移板(9)向所述底盘单元(1)的左侧往复平移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板(9)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偏转连接杆(10)驱动左侧的所述车轮(2)偏转;
所述第二子偏转单元(6)包括第二马达(11)、第二平移板(1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移板(12)上的第二偏转连接杆(13),所述第二马达(1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平移板(12)向所述底盘单元(1)的右侧往复平移运动,所述第二平移板(12)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偏转连接杆(13)驱动右侧的所述车轮(2)偏转;
且所述第一偏转连接杆(10)和所述第二偏转连接杆(13)均位于所述前悬挂和所述后悬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子驱动单元(3)和第二子驱动单元(4),所述第一子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所述车轮(2)转动,所述第二子驱动单元(4)用于驱动所述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所述车轮(2)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单元(1)的左侧的所述车轮(2)包括左主动车轮和左被动车轮,所述第一子驱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左主动车轮;所述底盘单元(1)的右侧的所述车轮(2)包括右主动车轮和右被动车轮,所述第二子驱动单元(4)用于驱动所述右主动车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动车轮与所述左被动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左主动车轮和所述左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所述右主动车轮与所述右被动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连接,且所述右主动车轮和所述右被动车轮的转动速率相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车轮对应的所述悬挂单元(7)为相互独立的悬挂单元。
CN201720886221.2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Active CN207060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221.2U CN20706014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6221.2U CN20706014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0148U true CN207060148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6221.2U Active CN207060148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0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524A (zh) * 2017-07-20 2017-11-07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及移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3524A (zh) * 2017-07-20 2017-11-07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及移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3524A (zh)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及移动方法
CN107215389A (zh)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及移动方法
CN105882741B (zh) 一种独立驱动与转向的汽车模块化车轮总成和后轮转向控制方法
US6948576B2 (en) Driving and transmission unit for use in rolling vehicles
US9914348B2 (en) Electric drive motor assembly for a wheel
US20090014223A1 (en) Differential for a lightweight vehicle
CN105313953B (zh) 具备独立转向和轮边驱动的汽车单轮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760742B (zh) 一种可变轮距全向四轮驱动移动底盘
CN106476550A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底盘
CN206327100U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底盘
CN201999061U (zh) 轮式摊铺机和前轮转角测量装置
CN201881894U (zh) 四轮差速驱动式移动机构
CN109466650A (zh) 一种爬壁机器人
CN207060147U (zh)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CN207060148U (zh)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CN210258625U (zh) 一种过障机构、及其轮式底盘组件和巡检机器人
CN108454725A (zh) 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
CN104843058A (zh) 一种反向三轮车的偏摆及转向机构及反向三轮车
JP2022031831A (ja) デュアルアクスルホイール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2009691A (zh) 原地转向及万向行走系统
CN112092557A (zh) 一种agv小车的差速驱动器
CN213566229U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CN208248336U (zh) 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的两轮机器人
CN216128366U (zh) 一种基于四麦克纳姆轮共轴结构的自适应底盘结构
CN110254492A (zh) 一种越障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