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7690U - 可防干涉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可防干涉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7690U
CN220297690U CN202321662271.4U CN202321662271U CN220297690U CN 220297690 U CN220297690 U CN 220297690U CN 202321662271 U CN202321662271 U CN 202321662271U CN 220297690 U CN220297690 U CN 220297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ie
channel
form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22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Vico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ico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ico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ico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22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7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7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7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可防干涉的模具,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包括一模具本体、两带移结构和一成型组件。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上模具和一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一上固定座和一上模板。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形成至少一滑行通道。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两成型件和至少一塑孔件,两所述成型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具。所述带移结构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两所述成型件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和两所述成型件之间,每个所述塑孔件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部形成一孔成型部,所述成型件形成与所述孔成型部相对应的一限位通道,在两所述成型件相互抵接时,所述滑行通道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且连通。

Description

可防干涉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可防干涉的模具。
背景技术
市面上部分产品需要利用注塑模具或压铸模具成型,而模具为了方便产品脱模,通常会于下模上设置两可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成型件。两成型件会在上模盖合于下模的过程中而相互靠近。
其中,部分产品需要形成孔,因此这类产品的生产模具上需要设置预设长度的塑孔件,并且塑孔件能够在合模过程中随上模移动而通过成型件形成的限位通道部分伸入两成型件形成的空间中。由于塑孔件的下移运动和两成型件的靠近运动同时进行,因此会出现成型件形成的限位通道未与塑孔件对准但塑孔件的底部与成型件已接触的现象,造成塑孔件或/和成型部产生应力损伤,导致模具的维修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可防干涉的模具,能够在成型件移动到位后,塑孔件再通过成型件形成的限位通道部分伸入两成型件形成的空间中,以此避免塑孔件和成型件之间产生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可防干涉的模具,利用重力而带动塑孔件下移。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可防干涉的模具,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包括:
一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上模具和一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一上固定座和一上模板,其中所述上模板被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所述上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上模板远离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并且所述上固定座被设置能够沿开合模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形成至少一滑行通道;
两带移结构;
一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两成型件和至少一塑孔件,两所述成型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具,所述带移结构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两所述成型件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和两所述成型件之间,在所述上模板盖合于所述下模具时,两所述成型件相互抵接,所述塑孔件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并且每个所述塑孔件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部形成一孔成型部,任意所述成型件形成与所述孔成型部相对应的一限位通道,两个所述成型件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一安装空间且所述滑行通道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且连通,所述孔成型部能够在所述上固定座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贯穿所述滑行通道并通过所述限位通道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使所述成型组件形成一成型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每个所述带移结构包括一带移件和一滑动槽,所述带移件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移出或插接所述滑动槽,所述带移件均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每个带移件形成倾斜的至少一第一抵接壁,并且所述第一抵接壁朝所述带移件底端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所述成型件均形成所述滑动槽,所述成型件定义形成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壁为第二抵接壁,两个所述成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第二抵接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带移件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两个所述成型件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与所述成型空间连通的至少一成型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下模具形成一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一第一凸条和一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条形成于所述成型件,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于所述下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塑孔触移构件,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形成一安插通道和与所述安插通道连通的一活动空间,所述塑孔触移构件包括:
一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并且所述移动件被设置能够沿所述安插通道轴向移动而带动所述上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的所述塑孔件沿开合模方向移动;
一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空间,并且所述止挡件可沿所述活动空间移入或移出所述安插通道,所述止挡件被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具开模时封堵所述安插通道并通过支撑所述移动件以带动所述上固定座距离所述上模板预设高度;
一触移结构,所述触移结构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止挡件朝移离所述安插通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下模具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触移结构包括一插接通道和一安插件,所述插接通道形成于所述止挡件,所述安插件被安装于所述下模具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侧,所述安插件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插接或移出于所述插接通道,所述安插件形成一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朝所述安插件的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止挡件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第二斜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触移结构包括一插接通道和一安插件,所述插接通道形成于所述下模具,所述安插件被安装于所述止挡件朝向于所述下模具的一侧,所述安插件形成一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朝所述安插件的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下模具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第二斜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止挡件还形成倾斜的一缓移壁,所述移动件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部形成可与所述缓移壁抵接的一斜侧壁,所述缓移壁朝所述止挡件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并在所述上模板盖合于所述下模具时,所述安插件带动所述止挡件移离部分所述安插通道并且所述移动件的所述斜侧壁与所述缓移壁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塑孔触移构件还包括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被安装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复位件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而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带动所述止挡件从所述活动空间移入所述安插通道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对挤压件,一对设置的两所述挤压件分别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具的一侧,两所述挤压件分别与两所述成型件相对应,每个所述挤压件形成倾斜的一挤压壁,所述挤压壁朝所述挤压件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成型件均形成一被施压壁,两所述挤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挤压壁分别与相对的所述成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被施压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另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又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的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又一实施例下的一个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一角度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防干涉的模具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用以生产至少一产品。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包括一模具本体10、一成型组件20和两带移结构30。
参考图2,所述模具本体10包括一上模具11和一下模具12。所述上模具11包括一上固定座111和一上模板112,其中所述上模板112被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上方。所述上固定座111设置于所述上模板112远离所述下模具12的一侧,并且所述上固定座111被设置能够沿开合模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板112。所述上模板112沿开合模方向形成至少一滑行通道11201。
参考图1至图3,所述成型组件20包括两成型件21和至少一塑孔件22。两所述成型件21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具12。所述带移结构30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模板112和两所述成型件21之间。在所述上模板112盖合于所述下模具12时,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抵接。所述塑孔件22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111,并且每个所述塑孔件22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111的一端部形成一孔成型部221。任意所述成型件21形成与所述孔成型部221相对应的一限位通道2101。两个所述成型件21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一安装空间2102且所述滑行通道11201与所述限位通道2101相对且连通。所述孔成型部221能够在所述上固定座111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贯穿所述滑行通道11201并通过所述限位通道2101伸入所述安装空间2102,以使所述成型组件20形成一成型空间2001,以便后续生产具有孔的所述产品。
这样一来,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移动时,两所述带移结构30分别带动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靠近,直至所述上模板112盖合于所述下模具12且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抵接。由于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抵接时,所述滑行通道11201与所述限位通道2101相对且连通,进而所述上固定座111带动所述塑孔件22沿合模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孔成型部221可直接移入所述安装空间2102并避免与所述成型件21发生碰撞,由此减小所述成型组件20的磨损,提高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开模方向移动时,两所述带移结构30分别带动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远离,以便所述产品脱模。
具体地,每个所述带移结构30包括一带移件31和一滑动槽32,所述带移件31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移出或插接所述滑动槽3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移件31均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112。每个带移件31形成倾斜的至少一第一抵接壁311,并且所述第一抵接壁311朝所述带移件31底端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所述成型件21均形成所述滑动槽32,所述成型件21定义形成所述滑动槽32的一侧壁为第二抵接壁211。两个所述成型件21各自形成的所述第二抵接壁211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带移件31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壁311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以在所述上模板112带动所述带移件31沿合模方向移动时,两所述带移件31的所述第一抵接壁311分别对两所述成型件21施加相互靠近的推力;在所述上模板112带动所述带移件31沿开模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带移件31的所述第一抵接壁311分别推动两所述成型件21相互远离。
作为上一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所述带移件31被安装于所述下模具12,每个带移件31形成倾斜的至少一第一侧壁,并且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带移件31顶端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上模板112形成所述滑动槽32,所述上模板112定义形成所述滑动槽32的一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侧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内容,后续内容以上一实施例为基础进行阐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成型件21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与所述成型空间2001连通的至少一成型孔2103,以便后续生产出的所述产品还形成至少一凸柱。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模具本体10开模时,两个所述成型件21被两所述带移结构30带动而相互分离,以便所述产品被脱模。
参考图4,优选地,所述下模具12形成一第一导向结构121,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21包括一第一凸条1211和一第一凹槽1212,其中所述第一凸条1211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212。所述第一凸条1211和所述第一凹槽1212任一形成于所述成型件21,另一则形成于所述下模具12。
参考图5,作为优选地,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形成一安插通道11202和与所述安插通道11202连通的一活动空间11203。
参考图1和图6,进一步地,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塑孔触移构件40。
具体地,所述塑孔触移构件40包括一移动件41、一止挡件42和一触移结构43。所述移动件41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111,并且所述移动件41被设置能够沿所述安插通道11202轴向移动而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以及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111的所述塑孔件22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所述止挡件42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空间11203,并且所述止挡件42可沿所述活动空间11203移入或移出所述安插通道11202。所述触移结构43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止挡件42朝移离所述安插通道11202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止挡件42和所述下模具12之间。所述止挡件42被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与所述下模具12开模时封堵所述安插通道11202并通过支撑所述移动件41以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距离所述上模板112预设高度。
所述触移结构43包括一插接通道431和一安插件432。所述安插件432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插接或移出于所述插接通道431。
参考图1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通道431形成于所述止挡件42,所述安插件432被安装于所述下模具12朝向所述上模板112的一侧。所述安插件432形成一第一斜壁4321,所述第一斜壁4321朝所述安插件432的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止挡件42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431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421,所述第一斜壁4321与所述第二斜壁421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以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移动时,所述安插件432移入所述插接通道431并且所述第一斜壁4321对所述止挡件42施加移离所述安插通道11202的作用力,随后所述移动件41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和所述塑孔件22沿合模方向移动,以便在所述上模板112盖合于所述下模具12后,借助重力促使所述上固定座111盖合于所述上模板112,而无需设置驱动机构。
参考图6,作为可变形地,所述插接通道431形成于所述下模具12,所述安插件432被安装于所述止挡件42朝向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一侧。所述安插件432形成一第一斜壁4321A,所述第一斜壁4321A朝所述安插件432的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下模具12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431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122A,所述第一斜壁4321A与所述第二斜壁122A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以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移动时,所述安插件432移入所述插接通道431并且所述第二斜壁122A对所述止挡件42施加移离所述安插通道11202的作用力,随后所述移动件41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和所述塑孔件22沿合模方向移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模板112盖合于所述下模具12时,所述安插件432带动所述止挡件42完全移离所述安插通道11202,以便所述移动件41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和所述塑孔件22沿合模方向移动。
参考图1,作为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所述止挡件42还形成倾斜的一缓移壁422,所述移动件41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111的一端部形成可与所述缓移壁422抵接的一斜侧壁411。所述缓移壁422朝所述止挡件42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在所述上模板112盖合于所述下模具12时,所述安插件432带动所述止挡件42移离部分所述安插通道11202,使得所述移动件41的所述斜侧壁411与所述缓移壁422抵接,所述移动件41在重力的作用下借助与所述缓移壁422抵接的所述斜侧壁411推动所述止挡件42继续移离所述安插通道11202。也就是说,所述移动件41因所述止挡件42的阻力作用,而使所述上固定座111沿合模方向的移动速度平缓,进而模具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模具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
进一步地,所述塑孔触移构件40还包括至少一复位件44。所述复位件44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开模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止挡件42从所述活动空间11203移入所述安插通道11202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止挡件42和所述上模板112之间,所述移动件41受所述止挡件42的推挤作用而带动所述上固定座111以及所述塑孔件22沿开模方向移动,实现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44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112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而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带动所述止挡件42从所述活动空间11203移入所述安插通道11202的趋势。
在一示例中,所述复位件44被实施为包括弹簧。
参考图7,优选地,所述塑孔触移构件40还包括一第二导向结构45,所述第二导向结构45包括一第二凸条451和一第二凹槽452。所述第二凸条451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452。所述第二凸条451和所述第二凹槽452任一形成于所述止挡件42,另一则形成于所述活动空间11203的内壁。
参考图1,进一步地,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对挤压件50。
一对设置的两所述挤压件5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112朝向所述下模具12的一侧。两所述挤压件50分别与两所述成型件21相对应。每个所述挤压件50形成倾斜的一挤压壁51,所述挤压壁51朝所述挤压件50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成型件21均形成一被施压壁212。两所述挤压件50各自形成的所述挤压壁51分别与相对的所述成型件21各自形成的所述被施压壁212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以在所述上模板112带动所述挤压件50沿合模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挤压壁51对所述被施压壁212施压,使得两所述成型件21稳定地抵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包括:
一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一上模具和一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包括一上固定座和一上模板,其中所述上模板被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上方,所述上固定座设置于所述上模板远离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并且所述上固定座被设置能够沿开合模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形成至少一滑行通道;
两带移结构;
一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两成型件和至少一塑孔件,两所述成型件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下模具,所述带移结构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两所述成型件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和两所述成型件之间,在所述上模板盖合于所述下模具时,两所述成型件相互抵接,所述塑孔件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并且每个所述塑孔件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部形成一孔成型部,任意所述成型件形成与所述孔成型部相对应的一限位通道,两个所述成型件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一安装空间且所述滑行通道与所述限位通道相对且连通,所述孔成型部能够在所述上固定座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贯穿所述滑行通道并通过所述限位通道伸入所述安装空间,以使所述成型组件形成一成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带移结构包括一带移件和一滑动槽,所述带移件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移出或插接所述滑动槽,所述带移件均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每个带移件形成倾斜的至少一第一抵接壁,并且所述第一抵接壁朝所述带移件底端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所述成型件均形成所述滑动槽,所述成型件定义形成所述滑动槽的一侧壁为第二抵接壁,两个所述成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第二抵接壁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带移件形成的所述第一抵接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成型件于相互抵接时形成与所述成型空间连通的至少一成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形成一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一第一凸条和一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条形成于所述成型件,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于所述下模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塑孔触移构件,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形成一安插通道和与所述安插通道连通的一活动空间,所述塑孔触移构件包括:
一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被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并且所述移动件被设置能够沿所述安插通道轴向移动而带动所述上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所述上固定座的所述塑孔件沿开合模方向移动;
一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空间,并且所述止挡件可沿所述活动空间移入或移出所述安插通道,所述止挡件被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具开模时封堵所述安插通道并通过支撑所述移动件以带动所述上固定座距离所述上模板预设高度;
一触移结构,所述触移结构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止挡件朝移离所述安插通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下模具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移结构包括一插接通道和一安插件,所述插接通道形成于所述止挡件,所述安插件被安装于所述下模具朝向所述上模板的一侧,所述安插件以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开合模方向移动时插接或移出于所述插接通道,所述安插件形成一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朝所述安插件的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止挡件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第二斜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移结构包括一插接通道和一安插件,所述插接通道形成于所述下模具,所述安插件被安装于所述止挡件朝向于所述下模具的一侧,所述安插件形成一第一斜壁,所述第一斜壁朝所述安插件的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下模具定义形成所述插接通道的一侧壁为第二斜壁,所述第一斜壁与所述第二斜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还形成倾斜的一缓移壁,所述移动件于远离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部形成可与所述缓移壁抵接的一斜侧壁,所述缓移壁朝所述止挡件顶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并在所述上模板盖合于所述下模具时,所述安插件带动所述止挡件移离部分所述安插通道并且所述移动件的所述斜侧壁与所述缓移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孔触移构件还包括至少一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被安装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复位件被设置能够在所述上模板沿合模方向移动时而发生弹性形变并具有带动所述止挡件从所述活动空间移入所述安插通道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干涉的模具还包括一对挤压件,一对设置的两所述挤压件分别被安装于所述上模板朝向所述下模具的一侧,两所述挤压件分别与两所述成型件相对应,每个所述挤压件形成倾斜的一挤压壁,所述挤压壁朝所述挤压件底部延伸的方向与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每个成型件均形成一被施压壁,两所述挤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挤压壁分别与相对的所述成型件各自形成的所述被施压壁倾斜方向相同且相对。
CN202321662271.4U 2023-06-28 2023-06-28 可防干涉的模具 Active CN220297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271.4U CN220297690U (zh) 2023-06-28 2023-06-28 可防干涉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2271.4U CN220297690U (zh) 2023-06-28 2023-06-28 可防干涉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7690U true CN220297690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2271.4U Active CN220297690U (zh) 2023-06-28 2023-06-28 可防干涉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7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3675B (zh) 模具和卧式注塑机
US20120100244A1 (en) Plastic injection mold
CN220297690U (zh) 可防干涉的模具
CN208645923U (zh) 具有倒扣滑块内脱机构的汽车前大灯面罩注塑模具
CN112440448B (zh) 三板模拉模机构
CN213382765U (zh) 双级滑块结构和注塑模具
CN212603125U (zh) 背门开关的双色模具
CN113021783A (zh) 倒装前模二次行位机构
CN111070577A (zh) 一种斜顶扣机联合抽芯机构
CN210308858U (zh) 脱扣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1763132U (zh) 一种斜顶扣机联合抽芯机构
CN114559616A (zh) 一种延迟脱模方法
CN215472800U (zh) 注塑模具
CN210415392U (zh) 模具二次顶出工装
CN112828145A (zh) 一种在连续模内实现负角成型的双斜楔机构
CN221315016U (zh) 单驱动滑块双向脱模防干涉注塑模具
CN211363332U (zh) 母模斜顶机构
CN218053785U (zh) 脱模组件及模具
CN220741993U (zh) 一种汽车后门槛装饰板一体注塑成型抽芯结构
CN210911032U (zh) 一种模具开模顺序的控制机构
CN221022200U (zh) 一种具有上模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4043688B (zh) 一种倒装模具及其开模方法
CN217916604U (zh) 大倒扣脱模机构
CN211868508U (zh) 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
CN215661602U (zh) 一种汽车门锁注塑模具中倒钩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