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8635U -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78635U CN220278635U CN202320630544.0U CN202320630544U CN220278635U CN 220278635 U CN220278635 U CN 220278635U CN 202320630544 U CN202320630544 U CN 202320630544U CN 220278635 U CN220278635 U CN 2202786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age
- roller bed
- transfer
- platform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包括存储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所述存储平台位于生产线的上方,其具有多个存储位置;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存储平台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过渡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转移加工夹具,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生产线的旁侧,所述过渡位置位于所述存储平台;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在所述过渡位置和所述存储位置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该夹具切换平台为同一生产线上对应不同车型的加工夹具进行自动切换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和缩短生产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生产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背景技术
以汽车的后部下车体的生产为例,后部下车体的焊接线已为自动化、柔性化的生产线平台,同一条生产线需要兼容不同车型的后部下车体的生产,以节约成本。
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车型的后部下车体时,不同车型对应的后部下车体的拼焊夹具也不同,这就需要根据生产车型,对拼焊夹具进行切换。
目前,不同车型的拼焊夹具的切换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来实现的,由操作人员将生产线上的拼焊夹具手动搬运下来,再将生产线上需要使用的拼焊夹具搬运至生产线上,需要的人员多,劳动强度大,且浪费生产时间;后部下车体所使用的拼焊夹具一般有4套,需要的人员会更多。
除了后部下车体外,对于其他类似需要切换夹具的结构总成的生产来说,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该夹具切换平台为同一生产线上对应不同车型的加工夹具进行自动切换提供了条件,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和缩短生产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包括存储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
所述存储平台位于生产线的上方,其具有多个存储位置;
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存储平台上;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过渡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转移加工夹具,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生产线的旁侧,所述过渡位置位于所述存储平台;
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在所述过渡位置和所述存储位置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升降机构和转运机构能够在生产线的切换位置和存储平台的存储位置之间转移加工夹具,利用升降机构将生产线上移出的加工夹具转移至存储平台的过渡位置,经过转运机构将过渡位置的加工夹具转移至存储平台上的存储位置,反过来,也可利用转运机构将需要移入生产线的加工夹具从存储位置转移至过渡位置,再通过升降机构将过渡位置的加工夹具转移至生产线旁侧的切换位置,这样,通过升降机构和转运机构的设置为加工夹具切换的自动化操作提供了条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夹具的切换效率,能够缩短生产时间。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能够沿竖向升降,所述存储平台具有供所述升降部升降的避让孔,所述切换位置与所述避让孔位置对应且位于所述避让孔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还能够在所述避让孔所在位置和所述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过渡位置设有过渡辊床,所述过渡辊床用于将转移至所述过渡位置的所述加工夹具转移至所述转运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辊床和转运轨道,所述转运辊床能够沿所述转运轨道移动,以在所述存储位置和所述过渡辊床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每个所述存储位置设有一个存储辊床,所述转运辊床沿所述转运轨道能够移动至与至少部分所述存储辊床对接的位置;多个所述存储辊床中的至少部分对接布置,以便在对接的两个所述存储辊床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多个所述存储辊床沿第一方向排成若干排,每排包括两个以上沿第二方向依次对接布置的存储辊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运轨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过渡辊床、所述转运辊床和所述存储辊床均包括辊床本体、动力部件和辊轴,所述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辊床本体上,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辊轴转动以平移所述加工夹具。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动力部件为伺服电机。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过渡辊床、所述转运辊床和所述存储辊床中的至少一者设有读码器,所述读码器用于读取所述加工夹具的编码信息。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和升降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沿竖向升降;所述升降部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与所述加工夹具的定位结构限位配合。
如上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夹具切换平台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的动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产线系统,包括生产线,还包括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夹具切换平台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夹具切换平台用于移出或移入加工夹具至所述生产线的切换位置。
由于上述夹具切换平台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夹具切换平台的生产线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夹具切换平台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夹具切换平台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拼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存储平台10,避让孔11,安装架12;
升降机构20,安装座21,驱动部211,升降部22,定位销221,连接座222,杆部223,传动带23,剪刀叉结构24;
过渡辊床30,存储辊床40,
转运机构50,转运辊床51,转运轨道52,执行部件53;
辊床本体61,动力部件62,辊轴63,读码器64;
拼焊夹具70,吊耳71。
生产线80,线体辊床81,升降机82;
切换位置A1,过渡位置A2,存储位置A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夹具切换平台及具有其的生产线系统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以汽车的后部下车体为例说明,其在生产线上加工时,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夹具切换装置来实现不同车型的拼焊夹具的切换,其中,拼焊夹具作为加工夹具的一种;对于汽车的其他结构总成,在生产线上加工时也存在切换加工夹具的需求时,也可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夹具切换装置来实现,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夹具切换平台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夹具切换平台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辊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中拼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生产线系统包括生产线80和夹具切换平台;其中,夹具切换平台应用于生产线80,夹具切换平台包括存储平台10、升降机构20以及转运机构50。
存储平台10位于生产线80的上方设置,存储平台10上具有多个存储位置A3,存储位置A1用于存储生产线80上暂时不用的拼焊夹具70。通常,对于一个后部下车体的加工来说,其存在多个拼焊夹具70,在存储平台10上设有多个存储位置A3,方便存储多个拼焊夹具70,也方便同时存储多个车型对应的拼焊夹具70。
存储平台10的大小和形状等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设置,图中仅是示例性示意。
升降机构20和转运机构50都安装在存储平台10上,升降机构20用于在切换位置A1和过渡位置A2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转运机构50用于在过渡位置A2和存储位置A3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其中,切换位置A1位于生产线80,过渡位置A2位于存储平台10。
实际应用中,生产线80在加工后部下车体时,如果需要加工不同车型的后部下车体,则需将生产线80上已有的拼焊夹具70自生产线80移出,并将待加工车型对于的拼焊夹具70移入生产线80。
采用上述夹具切换平台的方案后,自生产线80移出拼焊夹具70时,可控制拼焊夹具70在生产线80上移动至切换位置A1,由升降机构20将位于切换位置A1的拼焊夹具70转移至存储平台10的过渡位置A2,再由转运机构50将转移到过渡位置A2的拼焊夹具70转移到存储位置A3;向生产线80移入拼焊夹具70时,可由转运机构50将存储位置A3的拼焊夹具70转移到过渡位置A2,再由升降机构20将过渡位置A2的拼焊夹具70转移到生产线80的切换位置A1。应当理解,升降机构20能够在生产线80和位于生产线80上方的存储平台10之间升降,以实现拼焊夹具70在生产线80和存储平台10之间的转移。
该夹具切换平台的结构设置给拼焊夹具70切换的自动化操作提供了条件,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拼焊夹具70的切换效率,从而缩短生产时间。这里的自动化操作可以包括半自动化操作,也可以包括全自动化操作。
为方便理解和说明,在图1中构建了坐标系,定义x轴方向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为与x轴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z轴方向为竖直方向。这样,存储平台10在z轴方向上位于生产线80的上方。
具体实施时,升降机构20设有升降部22,该升降部22能够沿z轴方向升降,以便带动拼焊夹具70在生产线80所处高度和存储平台10所处高度之间转移。
为方便操作,避免干涉,存储平台10具有供升降部22穿过的避让孔11,升降部22可穿过避让孔11实现升降,生产线80上的切换位置A1与避让孔11的位置对应,且位于避让孔11的下方,这样,升降部22穿过避让孔11下降至切换位置A1处就可直接与拼焊夹具70配合,之后可带动拼焊夹具70上升穿过避让孔11而方便放置在存储平台10上,升降部22也方便带动拼焊夹具70穿过避让孔11将其直接放置在切换位置A1。应当理解,避让孔11的大小与拼焊夹具70的大小适配,这里的适配以拼焊夹具70与升降部22相对固定后的整体结构能够穿过避让孔11为准。
由于存储平台10在避让孔11所在位置没有支撑,为方便转移过渡,在存储平台10上设有前述过渡位置A2,升降机构20还能够在避让孔11所在位置和过渡位置A2之间移动。
以图示示例来说,避让孔11和过渡位置A2沿x轴方向排布,在此排布基础上,升降机构20还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具体的,在存储平台10上固定有安装架12,升降机构20和安装架12之间通过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滑动配合副连接,这样,升降机构20通过该滑动配合副可沿x轴方向滑动,从而在避让孔11所在位置和过渡位置A2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前述滑动配合副的结构可采用既有成熟结构来实现,比如采用滑槽和滑块配合的方式,或者采用丝杠螺母的配合方式。
具体实施时,在过渡位置A2设有过渡辊床30,过渡辊床30用于将转移至过渡位置A2的拼焊夹具70转移至转运机构50;转运机构50包括转运辊床51和转运轨道52,转运辊床51能够沿转运轨道52移动,以在过渡辊床30(即过渡位置A2)和存储位置A3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
本实施例中,存储平台10上具有多个存储位置A3,在每个存储位置A3设有一个存储辊床40,多个存储辊床40和转运机构50配置成如下形式: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能够移动至与至少部分存储辊床40对接的位置,多个存储辊床40中的至少部分对接布置,以便在对接的两个存储辊床40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
此处辊床的对接指两个辊床位置对应且传送方向一致,这样一个辊床上放置的拼焊夹具70,可传送至另一个辊床。
这样,转移机构50可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与其对接的一个存储辊床40上,再由该存储辊床40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与该存储辊床40对接的另一存储辊床40上。该设置有利于简化转运机构50的结构,避免转运机构50占用存储平台10上过多的空间,有利于存储平台10上具有更大的用于存储拼焊夹具70的空间。
图1中示例性地给出了一种空间利用较为合理的结构布局,决胜的,将多个存储辊床40沿x轴方向排成若干排(图中为四排),每排包括两个以上沿y轴方向依次对接布置的存储辊床40,转运机构50的转运轨道52的延伸方向为x轴方向。
图1中每排设有两个存储辊床40,为方便说明,定义每排中靠近转运轨道52的存储辊床40为第一存储辊床,远离转运轨道52的存储辊床40为第二存储辊床,这样,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可移动至任一排的第一存储辊床位置与第一存储辊床对接,这样,转运辊床51和第一存储辊床之间可以转移拼焊夹具70,每排的第一存储辊床和第二存储辊床之间可以转移拼焊夹具70,从而实现了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任一存储位置A3,且可将任一存储位置A3存储的拼焊夹具70转移至转运机构50,进一步转移到切换位置A1。
为避免干涉和方便转移,升降机构20和过渡辊床30位于转运机构50的一侧,多个存储辊床40位于转运机构50的另一侧。
以图1和图2所示示例,从生产线80移出拼焊夹具70的过程如下:
生产线80的传送机构将拼焊夹具70传送至切换位置A1,升降机构20沿安装架12移动至避让孔11所在位置,并将升降部22下降至切换位置A1,将升降部22与拼焊夹具70相对固定后,升降机构20将升降部22提升至存储平台10所在高度,然后沿x轴方向移动至过渡辊床30处,将拼焊夹具70放置在过渡辊床30上,解除拼焊夹具70和升降部22之间的固定;之后,将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至与过渡辊床30对接的位置,控制过渡辊床30动作,可将位于过渡辊床30的拼焊夹具70转移到转运辊床51上,转运辊床51再沿转运轨道52移动至与存储辊床40对接的位置,控制转运辊床51动作,可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存储辊床40上,之后根据需要再在对接的存储辊床40之间转移拼焊夹具70。
向生产线80移入拼焊夹具70的过程如下:
将需要的拼焊夹具70转移到可与转运辊床51对接的存储辊床40上,再将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至该存储辊床40所在位置与其对接,控制该对接的存储辊床40动作,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转运辊床51上,之后,控制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至与过渡辊床30对接的位置,控制转运辊床51动作,将拼焊夹具70转移到过渡辊床30上,升降机构20沿x轴方向移动至过渡辊床30所在位置,将升降部22和拼焊夹具70相对固定,再控制升降机构20沿x轴方向移动至避让孔11所在位置,并控制升降部22下降,穿过避让孔11将拼焊夹具70放置在生产线80的切换位置A1,解除拼焊夹具70和升降部22之间的固定,拼焊夹具70在生产线80上可投入生产,同时控制升降部22提升回存储平台10所在高度,避免升降部22对生产线80上的作业造成影响。
具体实施时,夹具切换平台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该控制器可以为生产线80的总控,也可以为单独的控制器,再与生产线80的总控通信连接;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升降机构20、转运机构50以及各辊床(包括过渡辊床30、转运辊床51和存储辊床40)的动作,这样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夹具切换的自动化操作,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节约人工成本。其中,控制器可选用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时,为方便识别拼焊夹具70对应的车型,在过渡辊床30、转运辊床51和存储辊床40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读码器64,通常,拼焊夹具70上具有编码信息,在转移拼焊夹具70过程中,可通过读码器64来识别该拼焊夹具70的编码信息,以确认拼焊夹具70对应的车型等信息。
为避免转移过程中混乱,最好在过渡辊床30、转运辊床51和存储辊床40上都设置读码器64,以确保转移的拼焊夹具70的准确性。
上述以图示示例介绍了一种夹具切换平台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位置A2的过渡辊床30可以设置在升降机构20的其他旁侧位置,比如说过渡辊床30和升降机构20可以在y轴方向排布,或者也可以在其他方向排布,适应性设置转运机构50和存储辊床40的位置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位置A2也可以为转运机构50的一个位置,以图1为例来说,可以使升降机构20能够沿y轴方向移动至转运轨道52的一个位置,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到该位置,这样在转运辊床51和升降机构20之间实现拼焊夹具70的转移。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20包括安装座21和升降部22,安装座21上安装有驱动部211,驱动部211用于驱动升降部22在z轴方向上升降,升降机构20可通过安装座21与安装架12滑动配合。升降部22设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用于与拼焊夹具70的定位结构限位配合,以实现升降部22和拼焊夹具70的相对固定,方便升降部22带动拼焊夹具70转移。
一种较为简便的实现方式中,升降部22的固定结构为定位销221,拼焊夹具70上设有与定位销221相配合的吊耳71,吊耳71上具有定位孔,升降部22的定位销221可自下方穿过吊耳71的定位孔,以将拼焊夹具70吊起。当然,固定结构和定位结构除了上述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比如在升降部22和拼焊夹具70上设置位置对应的通孔,通过穿过两个通孔的限位销来实现两者的限位。
示例性的,升降部22包括连接座222和与连接座222固接的杆部223,其中,连接座222大体呈方形结构,其四个角部的下方均固接有杆部223,每个杆部223上设有一个定位销221,这样升降部22在与拼焊夹具70限位配合时,两者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具体实施时,驱动部211可以通过传动结构与升降部22传动连接。传动结构可以包括传动轴和传送带23,升降部22的连接座222通过传送带23与传动轴连接,为升降稳定性,连接座222的四个角部均通过传送带23与传动轴连接。在安装座21和连接座222之间还可以设置剪刀叉结构24,剪刀叉结构24可以沿z轴方向伸缩,一方面可以使升降部22的升降动作更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剪刀叉结构24为既有成熟结构,此处不详述。
升降机构20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局限于图3中所示,只要能够实现拼焊夹具70在生产线80所在高度和存储平台10所在高度之间的位置切换均可。
本实施方式中,过渡辊床30、存储辊床40和转运辊床51均可采用同样的辊床结构,这里指的是辊床的结构组成,不表示辊床的大小也要完全一致。
如图4所示,上述各辊床均可包括辊床本体61、动力部件62和辊轴63,动力部件62安装在辊床本体61上,辊轴63可转动第安装在辊床本体61上,动力部件62用于驱动辊轴63转动,辊轴6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辊轴63有突出于辊床本体61表面的部分,拼焊夹具70放置在辊床上时,是由辊轴63来支撑,这样,动力部件62驱动辊轴63转动时,可实现拼焊夹具70的平移,其平移方向与辊轴63的转动方向相关,实际操作时可根据需要来控制。
具体的,各辊床的动力部件62以及前述升降机构20的驱动部211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对相关动作件的动作行程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从而可提高拼焊夹具70位置转移的精确性。
如图5所示,转运机构50的转运轨道52可以设置两条平行的轨道,以稳定支撑转运辊床51,转运机构50还可以包括执行部件53,执行部件53用于驱动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同样地,执行部件53也可以采用伺服电机,以精确控制转运辊床51沿转运轨道52移动的位置。
通常,生产线80包括环形的传送机构,以实现后部下车体的流水线生产,具体来说,生产后部下车体所需的若干拼焊夹具70沿着生产工序在传送机构上排布,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依次到达相应工位进行相应操作,此时,前述切换位置A1可以为传送机构上的任一工位,在设置夹具切换平台时,将存储平台10的避让孔11和升降机构20的设置与该确定为切换位置A1的工位对应即可。
具体实施时,生产线80的传送机构包括若干线体辊床81和升降机82,以图2所示示例来说,在第一位置B1、第二位置B2、第三位置B3、第四位置B4、第五位置B5和第六位置B6均设有线体辊床81,图中仅在第三位置B3处示出了线体辊床81。
第二位置B2处的线体辊床81和第六位置B6处的线体辊床81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第三位置B3处的线体辊床81和第五位置B5处的线体辊床81在高度方向上位置对应,这四个位置的线体辊床81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第一位置B1处的线体辊床81和第四位置B4处的线体辊床81可以在各自配置的升降机82的作用下沿z轴方向升降,以实现拼焊夹具70的循环作业。
具体来说,第一位置B1为生产线80的上料口或下料口,从第一位置B1上料后,可依次传递到第二位置B2、第三位置B3和第四位置B4加工,完成后,在第四位置B4下降,然后依次传递到第五位置B5、第六位置B6,再传递到从第一位置B1下降的线体辊床81上,之后,线体辊床81带动加工好的工件上升后出料,之后再进料,进行下一轮的加工,如此循环,实现流水化作业。
需要切换拼焊夹具70时,将需要切换的拼焊夹具70传送到设定好的切换位置A1,采用如前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进行切换。在图示示例中,切换位置A1为前述生产线80的第三位置B3。
生产线80的线体辊床81与前述过渡辊床30、存储辊床40和转运辊床51等可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如图4所示。
生产线80的升降机82可采用已有成熟升降结构,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平台、升降机构以及转运机构;
所述存储平台位于生产线的上方,其具有多个存储位置;
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存储平台上;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过渡位置和切换位置之间转移加工夹具,所述切换位置位于所述生产线,所述过渡位置位于所述存储平台;
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在所述过渡位置和所述存储位置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部,所述升降部能够沿竖向升降,所述存储平台具有供所述升降部升降的避让孔,所述切换位置与所述避让孔位置对应且位于所述避让孔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还能够在所述避让孔所在位置和所述过渡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位置设有过渡辊床,所述过渡辊床用于将转移至所述过渡位置的所述加工夹具转移至所述转运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辊床和转运轨道,所述转运辊床能够沿所述转运轨道移动,以在所述存储位置和所述过渡辊床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存储位置设有一个存储辊床,所述转运辊床沿所述转运轨道能够移动至与至少部分所述存储辊床对接的位置;多个所述存储辊床中的至少部分对接布置,以便在对接的两个所述存储辊床之间转移所述加工夹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存储辊床沿第一方向排成若干排,每排包括两个以上沿第二方向依次对接布置的存储辊床,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转运轨道的延伸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辊床、所述转运辊床和所述存储辊床均包括辊床本体、动力部件和辊轴,所述辊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辊床本体上,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辊轴转动以平移所述加工夹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为伺服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辊床、所述转运辊床和所述存储辊床中的至少一者设有读码器,所述读码器用于读取所述加工夹具的编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部和升降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沿竖向升降;所述升降部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与所述加工夹具的定位结构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切换平台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均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的动作。
11.生产线系统,包括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夹具切换平台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夹具切换平台,所述夹具切换平台用于移出或移入加工夹具至所述生产线的切换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0544.0U CN220278635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30544.0U CN220278635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78635U true CN220278635U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933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30544.0U Active CN220278635U (zh) | 2023-03-27 | 2023-03-27 |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78635U (zh) |
-
2023
- 2023-03-27 CN CN202320630544.0U patent/CN2202786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11698U (zh) | 多车型柔性切换的高速滚床机构 | |
CN112041112B (zh) | 汽车白车身组件的组焊或拼接生产线 | |
CN220278635U (zh) | 一种夹具切换平台及生产线系统 | |
CN117352449B (zh) | 一种igbt模块外框自动组装装置 | |
CN215316286U (zh) | 刀头自动上料机构及薄壁钻焊接机 | |
CN219275876U (zh) | 一种四轴运动桁架机器人 | |
CN205309527U (zh) | 螺柱焊接机 | |
CN217596328U (zh) | 一种登高车曲臂臂体焊接产线系统 | |
CN218433725U (zh) | 一种天窗玻璃柔性传输系统 | |
CN115971738A (zh) | 一种基于摩擦输送的车身焊装系统 | |
CN114193052A (zh) |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 |
CN216264339U (zh) | 一种折弯钢板自动仿形工装 | |
CN212169380U (zh) | 一种箱型截面梁自动化柔性焊接系统 | |
CN210139082U (zh) | 一种防火门玻璃压框安装孔钻孔成型设备 | |
CN219150628U (zh) | 自动化油边机 | |
CN219486168U (zh) | 一种精雕生产线 | |
CN216966730U (zh) |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 |
US12005980B2 (en) |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component part in an automated line | |
CN210045463U (zh) | 一种盲孔喷涂设备 | |
CN216612985U (zh) | 转移交换平台 | |
CN113894467B (zh) | 一种用于地轨的双工位自动焊接系统 | |
CN210998692U (zh) | 一种圆柱体打印用机械手装置 | |
CN220074029U (zh) | 自动上下料系统 | |
CN215880516U (zh) | 一种车厢焊接合拼机构 | |
CN113953702B (zh) | 一种多车型无节拍损失焊装生产线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