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8715U -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8715U
CN220248715U CN202321641169.6U CN202321641169U CN220248715U CN 220248715 U CN220248715 U CN 220248715U CN 202321641169 U CN202321641169 U CN 202321641169U CN 220248715 U CN220248715 U CN 220248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aft body
face
protruding
connec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11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挺
谢乐
蔡福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11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8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8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8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其中轴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限位件,第一轴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二轴体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咬合配合形成咬合部,以使所述第二轴体和所述第一轴体同步转动,所述咬合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以防止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在轴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增大受力面积,传递效果好,避免出现类似顶丝时间过久后的松动情况,防止在传动过程中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发生松动、脱落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背景技术
螺杆泵是利用螺旋叶片的旋转使水体沿轴向螺旋形上升的一种泵,通过传动组件驱动螺旋叶片所在轴的旋转,传动组件中的动力件通过传动轴和柔性轴驱动螺旋叶片旋转,传动轴和柔性轴一般通过定位轴与柔性轴连接。
现阶段传动轴和定位轴之间通过顶丝连接,即传动轴的一端伸入定位轴的轴孔中,定位轴上的顶丝孔中拧入顶丝,通过顶丝的顶点和锥面去压紧传动轴,受力的只有顶丝和传动轴的接触面积或点,使用久后顶丝会松动,影响产品的配合和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两个轴之间通过顶丝连接,使用久后顶丝会松动,影响产品的配合和使用性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轴体,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
第二轴体,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咬合配合形成咬合部,以使所述第二轴体和所述第一轴体同步转动,所述咬合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
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以防止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在轴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第二轴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任一所述第二凸起部插设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均具有四组。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具有至少一组,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具有使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对固定的抱紧力。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弹性螺旋挡圈。
可选地,所述弹性螺旋挡圈的截面为方形或弧形。
可选地,还包括:
定位件,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两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中,以使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咬合部的内部结构与所述定位件的结构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为圆柱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螺杆泵,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限位件,第一轴体具有第一端面,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第二轴体具有第二端面,第二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咬合配合形成咬合部,以使第二轴体和第一轴体同步转动,通过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侧面配合实现转动传递,增大受力面积,传递效果好,避免出现类似顶丝时间过久后的松动情况,限位件设置于限位槽中防止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在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防止在传动过程中第一轴体与第二轴体发生松动、脱落风险,能有效规避顶丝滑牙,影响工作精度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第一凸起部具有多组,沿第一轴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第二凸起部具有多组,沿第二轴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任一第二凸起部插设于相邻两组第一凸起部之间,若第一轴体为传动轴,通过均布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配合,受力均匀,传递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均具有四组,形成十字连接结构,若数量较少,接触面即受力面积小,时间久后会出现晃动,若数量较多,使得每一个凸起部的强度降低,速度较大时,存在安全隐患。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限位槽具有至少一组,限位件为弹性挡圈,弹性挡圈具有使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相对固定的抱紧力,防止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相对脱落,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限位槽为螺旋形结构,限位件为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弹性螺旋挡圈,弹性螺旋挡圈能够防止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轴向脱落,用弹性螺旋挡圈的向轴心张紧力抱死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预紧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消除间隙,弹性螺旋挡圈采用螺旋体,使得挡圈周向受力均匀,提高了弹性螺旋挡圈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弹性螺旋挡圈旋入方式方便,无需工具也可以安装。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的两端设置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中心处的定位孔中,提高了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的同轴度,便于安装精准配合。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咬合部的内部结构与定位件的结构相适配,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内径尺寸均与定位件的外径尺寸相适配,避免咬合部的内壁和定位件的外壁之间具有较大间隙,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传动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定位件为圆柱销,承受力比较好,且尺寸公差精度较高,配合较好,对应的定位孔为圆形孔,加工简单方便。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杆泵,包括轴连接组件,可以使用在传动轴和定位块之间的连接上,防止了传动轴和定位块之间的松动和脱落风险,避免影响工作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传动轴和定位轴的连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轴连接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一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二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轴体;2、第一端面;3、第一凸起部;4、第二轴体;5、第二端面;6、第二凸起部;7、咬合部;8、限位槽;9、限位件;10、定位件;11、定位孔;12、顶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适用于两个轴之间的连接,安装简单,避免松动,传动效果好。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两个轴之间通过顶丝连接,其中第一个轴的一端伸入第二个轴的轴孔中,第二个轴上设置顶丝孔12,顶丝拧入顶丝孔12中,对第一个轴的侧壁进行顶紧,通过顶丝的顶点和锥面去压紧传动轴,受力的只有顶丝和传动轴的接触面积或点,使用久后顶丝会松动,影响产品的配合和使用性能。
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4和限位件9,第一轴体1具有第一端面2,所述第一端面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第二轴体4具有第二端面5,所述第二端面5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咬合配合形成咬合部7,以使所述第二轴体4和所述第一轴体1同步转动,所述咬合部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8;限位件9设置于所述限位槽8中,以防止所述第一轴体1和所述第二轴体4在轴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通过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的侧面配合实现转动传递,增大受力面积,传递效果好,避免出现类似顶丝时间过久后的松动情况,限位件9的设置防止在传动过程中第一轴体1与第二轴体4发生松动、脱落风险,能有效规避顶丝滑牙,影响工作精度的风险。
具体地,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均为扇形结构,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咬合配合形成的咬合部7为整圆结构,第一凸起部3的内径尺寸和第二凸起部6的内径尺寸相同,第一凸起部3的外径尺寸与第二凸起部6的外径尺寸相同,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起到传递齿的作用,可以承担力矩,第一凸起部3的外径尺寸与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中较小外径尺寸的轴体的外径尺寸一致,便于加工,结构紧凑,也便于后续安装;限位槽8的设置用于对其在轴向方向进行限定,即限位件9与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之间具有一定角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中,第一凸起部3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凸起部3沿所述第一轴体1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6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凸起部6沿所述第二轴体4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任一所述第二凸起部6插设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凸起部3之间。若第一轴体1为传动轴,通过均布设置的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的配合,受力均匀,传递效果好。其中,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的大小可以设置为一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中,第一凸起部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6均具有四组,形成十字连接结构,若数量较少,接触面即受力面积小,时间久后会出现晃动,若数量较多,使得每一个凸起部的强度降低,速度较大时,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限位槽8具有至少一组,所述限位件9为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具有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6相对固定的抱紧力,防止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相对脱落,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限位槽8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咬合部7的长度尺寸进行数量的选择,以保证固定效果。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限位槽8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限位件9为与所述限位槽8相适配的弹性螺旋挡圈。弹性螺旋挡圈能够防止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轴向脱落,用弹性螺旋挡圈的向轴心张紧力抱死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预紧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消除间隙,避免相互之间上下晃动,弹性螺旋挡圈采用螺旋体,使得挡圈周向受力均匀,提高了弹性螺旋挡圈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弹性螺旋挡圈旋入方式方便,无需工具也可以安装。另外,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限位槽8可以为环形槽,设置多组,每组环形槽中的限位件9为常规的弹性挡圈。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弹性螺旋挡圈的截面为方形或弧形,限位槽8的截面与弹性螺旋挡圈的截面适配,槽底面和侧面进行贴合,提高了限位效果。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还包括定位件10,所述第一端面2和所述第二端面5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件10两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孔11中,以使所述第一轴体1和所述第二轴体4同轴设置。提高了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的同轴度,便于安装精准配合。其中,定位件10的截面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定位孔11的形状与定位件10的形状相适配,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的内壁外端部均开设有倒角,便于装配。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咬合部7的内部结构与所述定位件10的结构相适配,凸起部均设于定位件10四周,第一凸起部3和第二凸起部6的内径尺寸均与定位件10的外径尺寸相适配,避免咬合部7的内壁和定位件10的外壁之间具有较大间隙,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传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轴连接组件,定位件10为圆柱销,承受力比较好,且尺寸公差精度较高,配合较好,对应的定位孔11为圆形孔,加工简单方便,另外,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定位件10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方形销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螺杆泵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可以使用在传动轴和定位块之间的连接上,防止了传动轴和定位块之间的松动和脱落风险,避免影响工作精度。
轴连接组件的安装过程:
将弹性螺旋挡圈提前旋入第一轴体1上,将定位件10插设于第一轴体1上的定位孔11中,第二轴体4与第一轴体1对接,沿着定位件10将第二凸起部6插接在相邻两组第一凸起部3之间的间隙中,对接完成后,将第一轴体1上的弹性螺旋挡圈旋入限位槽8中,完成第一轴体1和第二轴体4的对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体(1),具有第一端面(2),所述第一端面(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
第二轴体(4),具有第二端面(5),所述第二端面(5)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6),所述第二凸起部(6)与所述第一凸起部(3)咬合配合形成咬合部(7),以使所述第二轴体(4)和所述第一轴体(1)同步转动,所述咬合部(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8);
限位件(9),设置于所述限位槽(8)中,以防止所述第一轴体(1)和所述第二轴体(4)在轴向方向上发生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一凸起部(3)沿所述第一轴体(1)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所述第二凸起部(6)具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二凸起部(6)沿所述第二轴体(4)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任一所述第二凸起部(6)插设于相邻两组所述第一凸起部(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6)均具有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8)具有至少一组,所述限位件(9)为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具有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6)相对固定的抱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8)为螺旋形结构,所述限位件(9)为与所述限位槽(8)相适配的弹性螺旋挡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螺旋挡圈的截面为方形或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件(10),所述第一端面(2)和所述第二端面(5)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件(10)两端设置于所述定位孔(11)中,以使所述第一轴体(1)和所述第二轴体(4)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7)的内部结构与所述定位件(10)的结构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0)为圆柱销。
10.一种螺杆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连接组件。
CN202321641169.6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Active CN220248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169.6U CN22024871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169.6U CN22024871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8715U true CN22024871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7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1169.6U Active CN220248715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8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81082B1 (ko) 가요성 샤프트 커플링
CN220248715U (zh) 一种轴连接组件及螺杆泵
CN112658293A (zh) 方便拆装的轴芯组件及电主轴
CN111946403A (zh) 一种用于航空转子连接的联轴器
CN212337943U (zh) 一种传动旋转力弹性连接器
CN20994336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9705116U (zh) 一种安全联轴器
CN112161000A (zh) 一种矫平机专用高强度球齿联轴器
CN212055762U (zh) 一种新型的减速机输入端连接结构
CN110925319A (zh) 一种快拆式联轴器
CN214837956U (zh) 调车机及其齿轮联轴器
CN213006687U (zh) 一种冲床用曲轴与齿轮装配装置
CN217028933U (zh) 连接组件、驱动装置总成和工程机械
CN211841721U (zh) 对孔装置
CN110994878A (zh) 一种电动机转轴结构及电动机与负载的连接方法
CN210660621U (zh) 一种电动水泵
CN220227752U (zh) 水泥磨齿轮箱传动系统
CN110940369A (zh) 编码器安装结构及臂架
CN216895010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叶片紧锁式电机轴
CN217130134U (zh) 一种鼓形齿联轴器
CN220581545U (zh) 一种精密齿轮轴
CN113427420B (zh) 一种销轴对中装置、传动销圈及销圈维护方法
CN211525441U (zh) 一种少齿差两级减速器
CN216158091U (zh) 一种电机的变速轴结构
CN218165063U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机的耐磨损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