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0917U -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0917U
CN220220917U CN202321527087.9U CN202321527087U CN220220917U CN 220220917 U CN220220917 U CN 220220917U CN 202321527087 U CN202321527087 U CN 202321527087U CN 220220917 U CN220220917 U CN 220220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ongitudinal beam
side member
vehicle body
en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70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武
黄涌
周清
郑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70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0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0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0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身前端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纵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吸能盒和前纵梁本体,吸能盒的后端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吸能盒的后端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容纳腔,吸能盒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另一个伸入第一容纳腔内且在第一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可调,吸能盒的前端与前防撞梁连接;前围横梁,前围横梁设于前防撞梁的后方,两个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前围横梁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前端结构,前纵梁的整体长度可调整,进而使车身前端结构可以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新车型的更新迭代加快,给研发和投入的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亦或者是新能源车型,其各钣金零件基本上都是专车专用,当需要进行改款更改车辆前部造型,或者调整动力总成结构,例如将燃油动力改成混动或电动,或者改变车辆轴距、轮距时,都需要修改大量零件,甚至是完全重新研发才能适配更新后的车型,这样的生产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并且非常不利于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身前端结构。所述车身前端结构的前纵梁整体长度可调整,进而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的通用性,降低了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前端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纵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吸能盒和前纵梁本体,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吸能盒的后端和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另一个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所述吸能盒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设于所述前防撞梁的后方,两个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通过在前纵梁上设置吸能盒和前纵梁本体,且吸能盒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与第一容纳腔的相对位置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可调,这样在不改变车身前端结构原有零部件结构的前提下,仅改变吸能盒与前纵梁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前纵梁的整体长度,使车身前端结构可以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既保证了车身前端结构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前纵梁本体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本体和所述吸能盒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前纵梁本体上具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内侧壁贴合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内侧壁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纵梁前段,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于所述纵梁前段的前端;纵梁后段,所述纵梁后段的前端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纵梁前段的后端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纵梁后段连接,所述纵梁前段的后端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纵梁后段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前防撞梁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配接区间,所述第一配接区间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间距而调节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前防撞梁的配接位置;所述前围横梁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配接区间,所述第二配接区间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间距而调节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的配接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的前端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接区间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配接区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接区间的朝向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与所述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纵梁外板、纵梁内板和调节板,所述纵梁外板和所述纵梁内板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纵梁外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配接区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车身前端结构还包括:前围板总成,所述前围板总成设在所述前围横梁的后部并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所述前围板总成为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左右对称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前端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前纵梁上设置吸能盒和前纵梁本体,且吸能盒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与第一容纳腔的相对位置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可调,这样在不改变车身前端结构原有零部件结构的前提下,仅改变吸能盒与前纵梁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前纵梁的整体长度,使车身前端结构可以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既保证了车身前端结构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所指示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纵梁前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吸能盒与纵梁前段组合状态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吸能盒与纵梁前段组合状态左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纵梁前段与纵梁后段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前围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前围横梁的与纵梁后段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的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身前端结构;
1、前防撞梁;11、第一配接区间;
2、前纵梁;21、吸能盒;211、斜切口;212、连接板;213、压铆螺母;214、诱导筋;22、纵梁前段;221、第一容纳腔;222、配合孔;23、纵梁后段;231、第二容纳腔;232、纵梁外板;233、纵梁内板;234、调节孔;235、第一贴合部;236、第二贴合部;237、第三贴合部;238、第四贴合部;239、定位过孔;
3、前围横梁;31、前围横梁侧部前表面;32、前围横梁上表面;33、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4、前围横梁下表面;35、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
4、紧固件;
5、热熔自攻螺钉;
6、调节板;61、定位孔;
7、前围板总成;71、空调进风口;72、助力器过孔;73、助力器加强板;
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100包括前防撞梁1、前纵梁2和前围横梁3。
具体地,前纵梁2为两个,两个前纵梁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每个前纵梁2均包括吸能盒21和前纵梁本体,吸能盒21的后端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吸能盒21的后端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容纳腔221,吸能盒21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另一个伸入第一容纳腔221内且在第一容纳腔22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吸能盒21的前端与前防撞梁1连接;前围横梁3设于前防撞梁1的后方,两个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前围横梁3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100,通过在前纵梁2上设置吸能盒21和前纵梁本体,且吸能盒21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与第一容纳腔221的相对位置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可调,这样在不改变车身前端结构100原有零部件结构的前提下,仅改变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前纵梁2的整体长度,使车身前端结构100可以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既保证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第一容纳腔221设置在前纵梁本体的前端,吸能盒21的后端伸入第一容纳腔221内且与前纵梁本体连接,吸能盒21的后端在第一容纳腔22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
具体地,如2图、图6所示,前纵梁本体和吸能盒21通过紧固件4连接,前纵梁本体上具有用于紧固件4穿过的配合孔222,配合孔222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这样,在吸能盒21的后端在前纵梁本体的第一容纳腔22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后,紧固件4穿过配合孔222使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固定连接,实现前纵梁2的整体长度的无级调节。
进一步地,如图6、图7所示,紧固件4为螺栓,在吸能盒21的内部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压铆螺母213。螺栓同时穿过配合孔222和压铆螺母213,使吸能盒21与第一容纳腔221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吸能盒21与第一容纳腔221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内侧壁贴合,有利于提高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车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吸能盒21与第一容纳腔221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内侧壁间隔开,用以吸收公差,避免零件结构的尺寸误差影响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的装配连接,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能盒21后端的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端具有斜切口211以使吸能盒21的后端在朝向车辆前方的方向上沿车辆上下方向的高度逐渐增大,便于将吸能盒21的后端装配在第一容纳腔221中,降低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吸能盒21上设置斜切口211减轻了吸能盒21的重量,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吸能盒21上设有诱导筋214,用于吸收碰撞力,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221设于吸能盒21的后端,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伸入到第一容纳腔221内且在第一容纳腔22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吸能盒21还设有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配合孔222,通过紧固件4穿过配合孔222使吸能盒21的后端与前纵梁本体的前端相互紧贴使其固定连接,当拆下紧固件4时,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解除固定状态,可以沿车辆的前后方向调节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了前纵梁2的整体长度的无级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请同时参考图5和图8,前纵梁本体包括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第一容纳腔221形成于纵梁前段22的前端;纵梁后段23的前端具有第二容纳腔231,纵梁前段22的后端设于第二容纳腔231内且与纵梁后段23连接,纵梁前段22的后端在第二容纳腔23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纵梁后段23的后端与前围横梁3连接。纵梁前段22的后端在第二容纳腔23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进而实现前纵梁2的整体长度可调,并且,在调整过程中,仅改变了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的相对位置,避免影响调整后影响前纵梁2的使用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通过热熔自攻螺钉5连接,用以增强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前纵梁本体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纵梁后段23的前端设有调节孔234,在纵梁前段22的后端在第二容纳腔231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完成调整后,热熔自攻螺钉5穿过调节孔234将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请同时参考图1、图2、图8,在纵梁后段23的前端四周壁上均设有多个调节孔234,热熔自攻螺钉5穿过这些调节孔234将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纵梁前段22和纵梁后段23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车辆整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平面内相邻的两个调节孔234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为25mm,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间距为6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纵梁前段22的内部第一容纳腔221以外的区域均设有加强板8,用以提高纵梁前段22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车身前端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及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前纵梁本体包括纵梁外板232、纵梁内板233和调节板6,具体地,纵梁外板232和纵梁内板233相互连接组成纵梁后段23,纵梁外板232的后端连接在第二配节区间上,调节板6同时与纵梁外板232的后端和前围横梁3固定连接,用以增强纵梁后段23与前围横梁3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防撞梁1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配接区间11,第一配接区间11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2间距而调节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配接位置;前围横梁3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配接区间,第二配接区间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2间距而调节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前围横梁3的配接位置,用以实现在车辆生产过程中调整前纵梁2之间的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生产过程中调整前纵梁2之间的间距时,需要同步调整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配接位置及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前围横梁3的配接位置,因此在前防撞梁1上设置了第一配接区间11,在前围横梁3设置了第二配接区间,用以实现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可以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同步调整位置。
具体地,如图3、图9、图10所示,第二配接区间包括前围横梁侧部前表面31、前围横梁上表面32、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3、前围横梁下表面34及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35。前围横梁3在布置时需要考虑到车辆其它零件的布置空间,例如轮胎包络空间,因此,位于前围横梁3两端的前围横梁侧部前表面31只能做成倾斜面或曲面,而前围横梁上表面32、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3、前围横梁下表面34及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35均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10所示,前纵梁本体的后端具有第一贴合部235、第二贴合部236、第三贴合部237和第四贴合部238,第一贴合部235、第二贴合部236、第三贴合部237和第四贴合部238外表面所在的平面分别与前围横梁上表面32、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3、前围横梁下表面34及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35外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这样,在第二配接区间内沿车辆的左右方向调整前纵梁本体的后端的位置时,第一贴合部235、第二贴合部236、第三贴合部237和第四贴合部238,第一贴合部235、第二贴合部236、第三贴合部237和第四贴合部238均可以始终与前围横梁上表面32、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3、前围横梁下表面34及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35的表面相互贴合,便于进行连接固定,保证了在调整后,前纵梁2与前围横梁3依旧可以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板6与纵梁外板232的后端和前围横梁侧部前表面31连接,进而使纵梁外板232的后端和前围横梁3连接,进一步增强了,前纵梁2与前围横梁3的连接稳定性。
这样,在兼容不同的车型时,例如,在改变轮距以兼容不同大小和类型的动力总成时,需要对车身前端结构100的纵梁后段23沿车辆的左右方向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第一贴合部235、第二贴合部236、第三贴合部237和第四贴合部238依旧会分别与前围横梁上表面32、前围横梁中部前表面33、前围横梁下表面34及前围横梁下侧翻边面35贴合,此时,仅需要对调节板6进行调整,使调节板6同时连接纵梁外板232的后端和前围横梁侧部前表面31,而不需要重新研发前纵梁2及前围横梁3,进一步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进一步地,如图3、图11所示,纵梁外板232上设有定位过孔239,调节板6上设有定位孔61,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对调节板6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吸能盒21的前端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板212,两个连接板212分别位于前防撞梁1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且与前防撞梁1连接,增大了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连接强度,保证车身前端结构1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防撞梁1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配接区间11,所述第一配接区间11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2间距而调节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配接位置。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前防撞梁1为挤压铝件,在前防撞梁1的两端设有第一配接区间11,第一配接区间11的朝向连接板212的表面均与连接板212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配接区间11朝向连接板212的表面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且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吸能盒21的两个连接板212分别与第一配接区间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在前纵梁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进行调整时,吸能盒21沿第一配接区间11的长度方向平移,由于第一配接区间11的朝向连接板212的表面均与连接板212所在的平面平行且均为平面,使吸能盒21在第一配接区间11上的平移更顺畅,便于对前纵梁2沿车辆左右方向的调整,并且保证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在移动后依旧紧密贴合,用以提高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相接触的位置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提高吸能盒21与前防撞梁1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车身前端结构10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吸能盒21为管状结构的挤压铝件,且在沿管状结构内沿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设有加强板8,加强板8的两端连接管状结构的相对的两个内壁,这样,在保证车辆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车身前端结构100还包括前围板总成7,前围板总成7设在前围横梁3的后部并与前围横梁3连接,前围板总成7为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左右对称结构。前围板总成7用于为助力器、空调进风口71等提供安装位,将前围板总成7设为左右对称结构,用以实现左右舵通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进而使车辆满足不同国家的对车辆驾驶位的要求,减少研发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前围板总成7上设有空调进风口71、助力器过孔72和助力器加强板73,并且,在前围板总成7上与空调进风口71、助力器过孔72和助力器加强板73相对称的位置分别设有空调进风口预留位、助力器过孔预留位和助力器加强板预留位。此时的车身前端结构100适用于左舵车型,当需要适用于右舵车型时,仅需要将前围板总成7上的结构对称调整,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前纵梁2上设置吸能盒21和前纵梁本体,且吸能盒21的后端和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与第一容纳腔221的相对位置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可调,这样在不改变车身前端结构100原有零部件结构的前提下,仅改变吸能盒21与前纵梁本体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前纵梁2的整体长度,使车身前端结构100可以适配并兼容不同的车型,既保证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使用性能,又提高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通用性,实现了车身前端结构100的平台化,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成本并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防撞梁;
前纵梁,所述前纵梁为两个,两个所述前纵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前纵梁均包括吸能盒和前纵梁本体,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与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吸能盒的后端和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中的另一个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且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所述吸能盒的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
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设于所述前防撞梁的后方,两个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前端,所述吸能盒的后端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前纵梁本体连接,所述吸能盒的后端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本体和所述吸能盒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前纵梁本体上具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配合孔,所述配合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内侧壁贴合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内侧壁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
纵梁前段,所述第一容纳腔形成于所述纵梁前段的前端;
纵梁后段,所述纵梁后段的前端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纵梁前段的后端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纵梁后段连接,所述纵梁前段的后端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纵梁后段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配接区间,所述第一配接区间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间距而调节所述吸能盒与所述前防撞梁的配接位置;
所述前围横梁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配接区间,所述第二配接区间被构造成能够根据不同车型的前纵梁间距而调节所述前纵梁本体的后端与所述前围横梁的配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前端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具有向前延伸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配接区间沿车辆上下方向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配接区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接区间的朝向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均与所述连接板所在的平面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本体包括纵梁外板、纵梁内板和调节板,所述纵梁外板和所述纵梁内板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纵梁外板的后端和所述第二配接区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围板总成,所述前围板总成设在所述前围横梁的后部并与所述前围横梁连接,所述前围板总成为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左右对称结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
CN202321527087.9U 2023-06-14 2023-06-14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220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7087.9U CN2202209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7087.9U CN2202209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0917U true CN220220917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7087.9U Active CN220220917U (zh) 2023-06-14 2023-06-14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0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1627A (zh) 用于汽车的汽车车身
US20190152548A1 (en) Vehicle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front section coupling method
CN210555161U (zh) 设有口字形封闭加强结构的铝合金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2590690B (zh) 汽车后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后防撞梁安装方法
CN220220917U (zh) 车身前端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4442641A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汽车的后防撞横梁总成
CN213862434U (zh) 一种门槛梁及汽车地板结构
CN111891224B (zh) 前机舱结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8813317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
CN217496273U (zh) 车身前端碰撞结构与汽车
CN219856794U (zh) 用于车辆的安装架组件以及车辆
CN207955573U (zh) 高调器固定装置及汽车侧围总成
CN219728344U (zh) 车身前舱结构和车辆
CN218228812U (zh) 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6734497U (zh) 一种汽车复合材料仪表板横梁转向系统安装支架
CN217100188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8258378U (zh) 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CN218892622U (zh) 车身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258353U (zh) 汽车扭力盒结构及汽车
CN217917852U (zh)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219106367U (zh) 一种带有吸能盒的电池仓活装防撞梁结构
CN216969579U (zh) 防撞梁、防撞梁组件以及车辆
CN219821364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CN217598698U (zh) 管梁结构及具有该管梁结构的车辆
CN220147425U (zh) 箱梁式车架本体、车架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