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7861U -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7861U
CN220217861U CN202320608383.5U CN202320608383U CN220217861U CN 220217861 U CN220217861 U CN 220217861U CN 202320608383 U CN202320608383 U CN 202320608383U CN 220217861 U CN220217861 U CN 220217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uter
wall
bearing
fixedly mounted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83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丽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zhu Micro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zhu Micro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zhu Micro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zhu Micro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83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7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7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7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包括工作台、背板、顶板、伸缩气缸、转动电机、打磨块、夹紧气缸、夹块和轴承外圈本体,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该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通过两个接料板的作用可以将轴承外圈本体卡接在顶部外壁,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柱和连接座的作用可以带动接料板向下移动,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使两个接料板相对一侧的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的直径,使轴承外圈本体套接在套接杆的外周壁,提高了自动化进程,同时提高了轴承外圈本体下料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保证轴和轴上转动的工位位置和精度、减少摩擦和磨损,并承受载荷,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安装滚子之前需要对轴承外圈内侧的滚子沟槽进行打磨。
根据中国专利CN215748378U公开了外圈磨沟机,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置有一对相对运动并用于将外圈进行活动夹紧的夹紧气缸,所述机架的表面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两根所述夹紧气缸的中心处,所述机架下方设置有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竖直设置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串连杆,所述串连杆的周侧滑动连接有用于承托外圈的托板”。
上述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下料过程繁琐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进行改进,具有实现自动落料的优点,本申请中则是针对上述专利申请中的缺点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具备提高了轴承外圈下料的效率和下料自动化的优点,解决了下料过程繁琐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包括工作台、背板、顶板、伸缩气缸、转动电机、打磨块、夹紧气缸、夹块和轴承外圈本体,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下料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接料板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定位槽,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接料台,所述接料台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接料台内部和固定套的顶部卡接有套接杆。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轴承外圈本体下料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自动化进程。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穿孔,两个所述接料板滑动连接在有穿孔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使轴承外圈本体放置在接料板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接料板与位于夹块的轴承外圈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厘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接料板和轴承外圈本体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使轴承外圈本体准确的卡接在两个接料板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接料板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卡槽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定位槽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轴承外圈本体卡接在两个卡槽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轴承外圈本体进行限位,防止轴承外圈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移动。
进一步,两个所述定位槽成一个圆形孔,所述套接杆的直径与圆形孔的直径大小相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接料板在套接杆的外周壁滑动,便于将轴承外圈本体套接在套接杆的外周壁。
进一步,所述接料台的顶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套接杆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所述套接杆贯穿固定套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套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外壁与接料台的底部外壁位于同一平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套接杆的卡接固定效果。
进一步,两个所述接料板相对一侧之间最远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的直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将轴承外圈本体套接在套接杆的外周壁。
进一步,所述套接杆外周壁上套接的轴承外圈本体的高度不会超过套接杆本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工作人员将轴承外圈本体和套接杆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通过两个接料板的作用可以将轴承外圈本体卡接在顶部外壁,通过伺服电机、螺纹柱和连接座的作用可以带动接料板向下移动,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作用使两个接料板相对一侧的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的直径,使轴承外圈本体套接在套接杆的外周壁,提高了自动化进程,同时提高了轴承外圈本体下料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料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背板;3、顶板;4、伸缩气缸;5、转动电机;6、打磨块;7、夹紧气缸;8、夹块;9、轴承外圈本体;10、固定杆;11、伺服电机;12、螺纹柱;13、连接座;14、连接杆;15、电动伸缩杆;16、连接块;17、接料板;18、卡槽;19、定位槽;20、接料台;21、套接杆;22、固定套;23、穿孔;24、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包括工作台1、背板2、顶板3、伸缩气缸4、转动电机5、打磨块6、夹紧气缸7、夹块8和轴承外圈本体9,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下料机构。
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3,两个连接座13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两个连接杆14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便于升降接料板。
电动伸缩杆15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料板17,接料板17与位于夹块8的轴承外圈本体9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厘米,两个接料板17相对一侧之间最远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9的直径,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穿孔23,两个接料板17滑动连接在有穿孔23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使接料板和轴承外圈本体之间的距离进行限位,使轴承外圈本体准确的卡接在两个接料板的顶部。
接料板17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卡槽18,两个接料板17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定位槽19,接料板17的形状为半圆形状,卡槽18的形状为半圆形状,定位槽19的形状为半圆形状,轴承外圈本体9卡接在两个卡槽18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便于将轴承外圈本体卡接固定。
两个固定杆10之间固定安装有接料台20,接料台20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套22,接料台20的顶部开设有卡孔24,套接杆21卡接在卡孔24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套接杆21贯穿固定套22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套22的内部,固定套22的顶部外壁与接料台20的底部外壁位于同一平面,提高了套接杆的卡接固定效果。
接料台20内部和固定套22的顶部卡接有套接杆21,套接杆(21)外周壁上套接的轴承外圈本体9的高度不会超过套接杆21本体长度的三分之二,两个定位槽18形成一个圆形孔,套接杆21的直径与圆形孔的直径大小相同,对轴承外圈本体进行限位,防止轴承外圈本体在移动过程中移动,同时便于将轴承外圈本体套接固定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处理。
本例实施中,背板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顶板3固定安装在背板2的前侧外壁,伸缩气缸4固定安装在顶板3的底部外壁,转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伸缩气缸4的底部外壁,打磨块6固定安装在转动电机5的输出轴上,两个夹紧气缸7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两个夹块8分别安装在两个夹紧气缸7相对一侧外壁,轴承外圈本体9卡接在两个夹块8之间。
本例实施中,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两个固定杆10分别位于两个同侧支撑杆之间,同侧指的是左侧或者右侧。
本例实施中,套接杆21可以套接多个轴承外圈本体9,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处理轴承外圈本体9。
本例实施中,固定套22对套接杆21进行卡接加固,防止套接杆21左右晃动。
本例实施中,两个接料板17可以准确的将轴承外圈本体9卡接在顶部,便于将轴承外圈本体9套接在套接杆21外周壁。
本例实施中,卡槽18与轴承外圈本体9位于同一平面。
本例实施中,轴承外圈本体9套接在套接杆21时,根据调节在套接杆21上轴承外圈本体9的数量调节接料板17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轴承外圈本体9打磨完毕后,此时夹紧气缸7会带动夹块8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两个夹块8相对一侧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9的直径后,此时轴承外圈本体9会掉落在两个接料板17的顶部并卡接在卡槽18的内部,此时伺服电机11转动使螺纹柱12转动,螺纹柱12转动使连接座13带动连接杆14、电动伸缩杆15、连接块16和接料板17同步下降,此时接料板17和轴承外圈本体9会在套接杆21的外周壁滑动,当轴承外圈本体9与接料台20位于一定距离后,此时两个电动伸缩杆15带动两个接料板17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轴承外圈本体9套接在套接杆21的外周壁。

Claims (7)

1.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包括工作台(1)、背板(2)、顶板(3)、伸缩气缸(4)、转动电机(5)、打磨块(6)、夹紧气缸(7)、夹块(8)和轴承外圈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下料机构;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底部外壁且数量为两个的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座(13),两个所述连接座(13)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两个所述连接杆(14)相对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接料板(17),所述接料板(17)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卡槽(18),两个所述接料板(17)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定位槽(19),两个所述固定杆(10)之间固定安装有接料台(20),所述接料台(20)的底部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套(22),所述接料台(20)内部和固定套(22)的顶部卡接有套接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开设有穿孔(23),两个所述接料板(17)滑动连接在有穿孔(23)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板(17)与位于夹块(8)的轴承外圈本体(9)之间的距离小于三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板(17)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卡槽(18)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定位槽(19)的形状为半圆形状,所述轴承外圈本体(9)卡接在两个卡槽(18)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槽(19)形成一个圆形孔,所述套接杆(21)的直径与圆形孔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接料台(20)的顶部开设有卡孔(24),所述套接杆(21)卡接在卡孔(24)的内部且大小相适配,所述套接杆(21)贯穿固定套(22)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套(22)的内部,所述固定套(22)的顶部外壁与接料台(20)的底部外壁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接料板(17)相对一侧之间最远距离大于轴承外圈本体(9)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杆(21)外周壁上套接的轴承外圈本体(9)的高度不会超过套接杆(21)本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CN202320608383.5U 2023-03-25 2023-03-25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Active CN220217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8383.5U CN220217861U (zh) 2023-03-25 2023-03-25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8383.5U CN220217861U (zh) 2023-03-25 2023-03-25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7861U true CN22021786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8383.5U Active CN220217861U (zh) 2023-03-25 2023-03-25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7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3282B (zh) 一种电机轴的打磨机构
CN205342608U (zh) 带有推进式刀库装置的悬臂机床
CN113878375A (zh) 一种环境微振动下超精密金属零部件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12935999A (zh) 一种光学镜片的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29331U (zh) 一种环保合金棒加工用倒角磨边装置
CN109352410B (zh) 一种快速更换式夹具安装平台
CN205342472U (zh) 带有旋转式工作台的悬臂机床
CN220217861U (zh) 一种轴承外圈磨沟设备
CN212683078U (zh) 一种自动上螺钉装置
CN112917319A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打磨装置
CN218081951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旋转液压铸件加工工装
CN210789693U (zh) 一种半自动化激光切割系统
CN218964880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龙门磨床
CN207888338U (zh) 一种电机轴承抛光机
CN216781313U (zh) 一种油缸焊接总成打磨台架
CN217045700U (zh) 精密轴承用滚筒研磨机
CN214419217U (zh) 一种用于陶瓷插芯的自动倒角机
CN208278951U (zh) 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0499717U (zh) 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抛光机装置
CN210452177U (zh) 数控端面磨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及磨床
KR100790401B1 (ko) 다축 렌즈외경 자동 가공장치
CN113510596B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抛光机的上料机构
CN219561500U (zh) 一种前轴承轴套生产用单头铣床
CN220825843U (zh) 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研磨机
CN220561215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