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1968U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1968U
CN220211968U CN202321278321.9U CN202321278321U CN220211968U CN 220211968 U CN220211968 U CN 220211968U CN 202321278321 U CN202321278321 U CN 202321278321U CN 220211968 U CN220211968 U CN 220211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ase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liquid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783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Zhuoyu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783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1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1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1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发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端的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座内的吸液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进气孔一,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吸液组件开设有集液槽,所述进气孔一、所述集液槽均与所述传感器连通。空气依次经由底座上的进气孔一、吸液组件上的集液槽进入壳体内并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再经由集液槽进入底座内,底座内的吸液组件对冷凝液进行吸取,从而使冷凝液在底座内不易积聚至渗透到传感器上而导致传感器误动作。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的雾化器、与向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源装置。气溶胶发生装置内设有气道,气道内设有用于触发雾化的咪头。用户通过吸气带动气道内空气流动,从而触发咪头。但使用久了之后气道内会有冷凝液积聚,冷凝液回流渗透进传感器上,会导致传感器误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冷凝液渗透到传感器上而导致的传感器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端的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位于底座内的吸液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进气孔一,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吸液组件开设有集液槽,所述进气孔一、所述集液槽均与所述传感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组件包括吸液件一和吸液件二,所述集液槽包括集液槽一和集液槽二,所述集液槽一开设于所述吸液件一上,所述集液槽二开设于所述吸液件二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设有挡液凸台,所述挡液凸台位于所述集液槽一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与所述进气孔一、所述集液槽一、所述集液槽二均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挡液凸台的顶端低于所述吸液件一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一正对所述传感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一和密封件二,所述密封件二位于电路板的上方,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液腔和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密封件二开设有平衡气道,所述电路板和壳体之间形成有通气孔一,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传感器对应的通气孔二,所述通气孔一、通气孔二、电池仓和平衡气道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底座之间形成有进气孔二,所述电池仓通过进气孔二与外部空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通气组件,所述通气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吸嘴、所述集液槽一、所述集液槽二均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吸液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底端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电路板,以及至少部分位于底座内的吸液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进气孔一,所述电路板朝向底座的一侧安装有传感器,所述吸液组件开设有集液槽,所述进气孔一、所述集液槽均与所述传感器连通。空气依次经由底座上的进气孔一、吸液组件上的集液槽进入壳体内并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再经由集液槽进入底座内,底座内的吸液组件对冷凝液进行吸取,从而使冷凝液在底座内不易积聚至渗透到传感器上而导致传感器误动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4为图1所示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5为图2所示的密封件二的结构图;
图6为图2所示的通气管二的结构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底座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气溶胶发生装置;10、雾化器;11、密封组件;111、密封件一;1111、固定柱;1112、安装孔二;112、密封件二;1121、安装孔三;1122、导气管;1123、限位台阶;1124、平衡气道;12、雾化芯;121、导液件;122、发热件;13、通气组件;131、通气管一;1311、导气孔;132、通气管二;1321、安装凸台;1322、导液孔;1323、导液通槽;133、通气管三;20、壳体;21、第一壳体;211、通气管道;212、安装卡块;213、封堵件;22、第二壳体;221、安装凹槽;222、安装孔一;223、固定孔;224、分隔板;225、限位槽;226、储液腔;227、电池仓;30、电路板;31、传感器;32、通气孔一;33、通气孔二;34、通气孔三;35、安装通孔;36、充电接口;40、固定座;41、安装槽一;42、安装通槽;421、连通孔;43、安装槽二;50、底座;51、第一凸台;52、第二凸台;53、挡液凸台;531、进气孔一;54、进气孔二;60、吸液组件;61、集液槽;611、集液槽一;612、集液槽二;62、吸液件一;63、吸液件二;70、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7,气溶胶发生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0、壳体20、带有传感器31的电路板30、固定座40、底座50、吸液组件60和电池70。雾化器10、带有传感器31的电路板30、吸液组件60、固定座40、底座50和电池70均位于壳体20内。,其中,底座50位于壳体20底端,电路板30位于底座50上方,至少部分吸液组件60位于底座50内。雾化器10包括密封组件11、雾化芯12、通气组件13,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二壳体22位于第一壳体21内,底座50安装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底端。
第一壳体21内设有通气管道211,通气管道211的一端凸出第一壳体21形成吸嘴,通气管道211内设有封堵件213。第一壳体21的内壁凸设有多个安装卡块212。
第二壳体22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凹槽221、安装孔一222和固定孔223,第二壳体22通过安装凹槽221和安装卡块212与第一壳体21固定。第二壳体22内设有分隔板224和限位槽225,通气组件13和第二壳体22、分隔板224之间形成储液腔226,优选的,储液腔226采用储油棉结构。分隔板224和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电池仓227,电池仓227和储液腔226沿第二壳体22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密封组件11包括密封件一111和密封件二112,密封件一111位于储液腔226的顶端,密封件二112位于储液腔226的底端。
密封件一111设有多个固定柱1111,固定柱1111安装于固定孔223内,密封件一111开设有安装孔二1112,安装孔一222与安装孔二1112、通气管道211均连通。
密封件二112的侧壁与限位槽225的槽壁过盈配合,密封件二112开设有安装孔三1121和导气管1122。导气管1122的顶端凸出安装孔二1112的底部,导气管1122的底端凸出密封件二112的底端,导气管1122凸出密封件二112的部分向内凹设有限位台阶1123。密封件二112的底面开设有平衡气道1124。
通气组件13包括通气管一131、通气管二132和通气管三133,通气管一131位于通气管二132的顶端且通气管一131的底端位于通气管二132内。通气管三133设置于通气管一131和通气管二132的连接处,通过设置通气管三133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连接处泄露,影响气溶胶发生装置100的寿命以及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通气管一131的顶端依次穿过安装孔二1112、安装孔一222和通气管道211并安装于通气管道211内。通气管一131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导气孔1311,导气孔1311与密封件一111底端的距离为1-3mm,优选的,导气孔1311与密封件一111底端的距离为3-10mm。导气孔1311的尺寸为0.5-20mm2。本实施例中导气孔1311设有两个且两个导气孔1311对称分布。优选的,导气孔1311为圆形,导气孔1311的尺寸为3-5mm2
通气管二132的底端通过安装孔三1121安装于密封件二112上且通气管二132与密封件二112的导气管1122同轴设置。通气管二132的中部向外凸设有安装凸台1321,安装凸台1321与安装孔三1121的孔壁相配合。通气管二132的侧壁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导液孔1322和导液通槽1323,导液孔1322通过导液通槽1323与储液腔226连通。通气管一131和通气管二132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本实施例中,通气管一131采用玻纤管,通气管二132采用金属。
雾化芯12安装于通气管二132内,雾化芯12包括导液件121和发热件122,本实施例中,导液件121采用导液棉,发热件122采用mesh片。导液件121经由导液通槽1323与储液腔226内的储油棉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导液效率,有效防止干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通气管三133可沿连接位置上下延伸,通气管三133的顶端低于导气孔1311所在位置或者与导气孔1311所在位置底端齐平,通气管三133的底端高于或与导液件121的顶端齐平。优选的,通气管三133的底端与导液件121的顶端齐平,优选的,通气管三133采用玻纤管。
电路板30位于密封件二112和分隔板224的下方且电路板30的侧壁与储液腔226的内壁、电池仓227的内壁均接触。电路板30与分隔板224之间形成通气孔一32,电路板30开设有通气孔二33、通气孔三34和用于放置导气管1122的安装通孔35,通气孔一32与电池仓227、平衡气道1124、通气孔二33、通气孔三34均相互连通,导气管1122上的限位台阶1123与安装通孔35的孔壁相接触。传感器31安装于电路板30的底面,电路板30朝向底座50的一侧还设有与电路板30电连接的充电接口36。
固定座40位于电路板30的下方,固定座40开设有安装槽一41和用于放置传感器31的安装通槽42以及与安装通槽42连通的安装槽二43,安装槽二43位于安装通槽42的下方且安装槽二43的内径小于安装通槽42的内径。安装通槽42靠近电池仓227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421,安装通槽42通过连通孔421与平衡气道1124连通。
吸液组件60开设有集液槽61,吸液组件60包括吸液件一62和吸液件二63,吸液件一62相较于吸液件二63远离固定座40。优选的,吸液件一62和吸液件二63采用吸液棉结构。集液槽61包括集液槽一611和集液槽二612,集液槽一611开设于吸液件一62上,集液槽二612开设于吸液件二63上。吸液件二63位于固定座40的安装槽一41内,密封件二112的导气管1122向下凸出穿过电路板30的安装通孔35和集液槽二612,导气管1122的限位台阶1123与吸液件二63的顶端相抵接,导气管1122的底端位于集液槽二612内。
底座50的顶端凸设有环状设置的第一凸台51和第二凸台52,至少部分吸液组件60位于第一凸台51内,本实施例中,吸液件一62完全位于第一凸台51内,吸液件二63部分位于第一凸台51内。固定座40位于吸液组件60的上方且固定座40位于第一凸台51内。第二凸台52位于电路板30的下方,第二凸台52用于放置充电接口36。底座50上凸设有挡液凸台53,挡液凸台53开设有进气孔一531,进气孔一531与集液槽一611连通。挡液凸台53位于集液槽一611内,且挡液凸台53的顶端低于吸液件一62的顶端,从而在吸液件一62和挡液凸台53之间形成空隙,便于进气。底座50与电池仓227一侧的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之间形成进气孔二54,进气孔一531与安装槽二43连通,进气孔二54通过通气孔三34、通气孔一32与电池仓227内连通。
电池70安装于电池仓227内。
进液时,雾化液依次经由储液腔226、通气管二132的导液孔1322进入通气管二132内,并与导液件121接触,再由导液件121导液与发热件122接触。
空气从底座50上的进气孔一531向上经由安装槽二43进入安装通槽42内并与传感器31接触,传感器31由此启动,使电路板30对发热件122进行供电,发热件122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空气再从安装槽二43沿吸液件一62和挡液凸台53之间的空隙进入集液槽一611内,再依次经由集液槽一611、集液槽二612、导气管1122进入通气管二132内,与通气管二132内的雾化芯12接触,并将雾化芯12的发热件122雾化形成的气溶胶带离雾化芯12,并沿通气管二132、通气管一131、通气管道211,最终从第一壳体21的吸嘴流出供用户吸食。在空气带动气溶胶上升的过程中,由于空气受发热件122加热的影响温度上升,空气在通气管道211内冷凝形成冷凝液。
有益效果:冷凝液沿通气管道211、通气管一131、通气管二132、导气管1122流入固定座40的安装槽一41内,安装槽一41内的吸液件二63首先吸取部分冷凝液,多余的冷凝液进入第一凸台51内,位于吸液件二63下方的吸液件一62进一步对冷凝液进行吸取,使冷凝液不易在第一凸台51内积聚到安装通槽42内与传感器31接触,从而使传感器31不易因冷凝液而损坏。
平衡气压时,空气依次经由进气孔二54、通气孔三34和通气孔一32进入电池仓227内,由此电池仓227内的气压与外部空气的气压平衡。再接着空气依次经由电池仓227、通气孔一32、平衡气道1124、通气孔二33和连通孔421进入安装通槽42内,由此使连通孔421内气压与外部空气的气压平衡,传感器31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位于壳体(20)底端的底座(50)、位于所述底座(50)上方的电路板(30),以及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底座(50)内的吸液组件(60),所述底座(50)开设有进气孔一(531),所述电路板(30)朝向所述底座(50)的一侧安装有传感器(31),所述吸液组件(60)开设有集液槽(61),所述进气孔一(531)、所述集液槽(61)均与所述传感器(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组件(60)包括吸液件一(62)和吸液件二(63),所述集液槽(61)包括集液槽一(611)和集液槽二(612),所述集液槽一(611)开设于所述吸液件一(62)上,所述集液槽二(612)开设于所述吸液件二(6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内设有挡液凸台(53),所述挡液凸台(53)位于所述集液槽一(6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50)上的固定座(40),所述固定座(40)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31)的安装通槽(42),所述安装通槽(42)与所述进气孔一(531)、所述集液槽一(611)、所述集液槽二(612)均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凸台(53)的顶端低于所述吸液件一(62)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一(531)正对所述传感器(31)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100)还包括密封组件(11),所述密封组件(11)包括密封件一(111)和密封件二(112),所述密封件二(112)位于电路板(30)的上方,所述壳体(20)内设有储液腔(226)和电池仓(227),所述电池仓(227)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密封件二(112)开设有平衡气道(1124),所述电路板(30)和壳体(20)之间形成有通气孔一(32),所述电路板(30)开设有与传感器(31)对应的通气孔二(33),所述通气孔一(32)、通气孔二(33)、电池仓(227)和平衡气道(1124)均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和底座(50)之间形成有进气孔二(54),所述电池仓(227)通过进气孔二(54)与外部空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100)还包括通气组件(13),所述通气组件(13)与所述壳体(20)的吸嘴、所述集液槽一(611)、所述集液槽二(612)均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还包括第一凸台(51),所述吸液组件(6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凸台(51)内。
CN202321278321.9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20211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8321.9U CN22021196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78321.9U CN22021196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1968U true CN220211968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3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78321.9U Active CN220211968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1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7245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260474U (zh) 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211968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675136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455369U (zh) 具有防烟油和冷凝液泄漏功能的电子烟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24174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990696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6450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3600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45048U (zh) 进气结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80002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679773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N219645055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982152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360094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109103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233351U (zh) 一种电池组件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831942U (zh) 一种侧面调气电子雾化器
CN217906320U (zh) 一种防漏油型电子雾化装置
CN219288744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6255453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9422219U (zh) 雾化装置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422193U (zh) 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