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4609U -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4609U
CN220194609U CN202321455982.4U CN202321455982U CN220194609U CN 220194609 U CN220194609 U CN 220194609U CN 202321455982 U CN202321455982 U CN 202321455982U CN 220194609 U CN220194609 U CN 220194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ank
tank body
rod
stirring
lubricating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59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占鹏
谢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ai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ai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ai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ai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59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4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4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4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连接有灌盖,灌盖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连接有驱动轮、自转式搅拌板、固定式搅拌板,反应罐体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滑槽体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反应罐体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承载平台连接有循环泵,循环泵与反应罐体连接。有益效果:正向搅拌混合,自转搅拌混合,反向搅拌混合,上下调动混合,有效使得反应罐体内的混合物得到充分混合,有效提高调和釜的混合效率,有效提高调和润滑油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和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的生产步骤主要包括将基础油及所需添加剂按照比例加入调和釜内进行调和,润滑油的调和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是调和釜,调和釜中原料搅拌的均匀性直接影响成品润滑油的质量,现有的调和釜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密封罐体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与罐体插接。现有的调和釜虽然能够完成搅拌工作,但是,单向的搅拌工作无法使得罐体内的混合物充分混合,从而严重降低调和润滑油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包括反应罐体,所述反应罐体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密封连接有灌盖,所述灌盖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传动端连接有贯穿灌盖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反应罐体插接,所述传动杆的贯穿端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传动杆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自转式搅拌板,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式搅拌板,所述反应罐体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所述滑槽体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所述辅助反向搅拌组件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反应罐体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与反应罐体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与反应罐体的一侧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反应罐体为锥体结构,所述反应罐体的底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脚,所述反应罐体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所述灌盖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出液管连接有出液阀,所述进液管连接有进液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自转式搅拌板包括与传动杆套接的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连接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侧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螺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灌盖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提把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传动电机的顶部设有与灌盖连接的遮挡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辅助反向搅拌组件包括与滑槽体滑动插接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所述转动杆通过定位套杆与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动杆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定位套杆与滑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连接有转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转动杆与转头一体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电机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通过自转式搅拌板、固定式搅拌板推动反应罐体内的混合物形成正向旋涡,自转式搅拌板在推动混合物时还通过自身的转动组件带动混合物转动,传动杆通过驱动轮带动辅助反向搅拌组件的转动组件转动,辅助反向搅拌组件的转动组件推动反应罐体内的混合物形成反向旋涡,循环泵通过液管把反应罐体底部的混合物抽至反应罐体的顶部进行混合,通过上述的正向搅拌混合,自转搅拌混合,反向搅拌混合,上下调动混合,有效使得反应罐体内的混合物得到充分混合,有效提高调和釜的混合效率,有效提高调和润滑油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调和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转式搅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反向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反应罐体1、出液管2、出液阀3、支脚4、吸液管5、承载平台6、循环泵7、排液管8、驱动轮9、传动杆10、自转式搅拌板11、固定式搅拌板12、灌盖13、固定螺栓14、提把手15、遮挡盖16、传动电机17、进液管18、进液阀19、滑槽体20、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套环111、搅拌板112、固定槽113、螺杆114、滑杆211、承载板212、传动轮213、转动杆214、搅拌叶215、定位套杆216、转头2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为锥体结构,反应罐体1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2,反应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14密封连接有灌盖13,灌盖13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17,传动电机17的传动端连接有贯穿灌盖13的传动杆10,传动杆10与反应罐体1插接,传动杆10的贯穿端连接有驱动轮9,传动杆10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自转式搅拌板11,自转式搅拌板11包括与传动杆10套接的套环111,套环111的一侧连接有搅拌板112,搅拌板112的侧部开设有固定槽113,固定槽113内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螺杆114,传动杆10的另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式搅拌板12,反应罐体1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20,滑槽体20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包括与滑槽体20滑动插接的滑杆211,滑杆211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板212,承载板2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213,传动轮213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传动轮213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214,转动杆214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215,转动杆214通过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反应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6,承载平台6连接有循环泵7,循环泵7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5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底部连接,循环泵7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8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
工作原理
反应罐体1通过固定螺栓14与灌盖13密封连接后,通过进液管18向反应罐体1内加入制备润滑油的混合物,混合物添加完成后,启动循环泵7和传动电机17,循环泵7通过吸液管5抽取反应罐体1底部的混合物,循环泵7通过排液管8把抽取的反应罐体1底部的混合物排放至反应罐体1的顶部,使得反应罐体1底部的混合物与反应罐体1顶部的混合物进行混合;传动电机17带动传动杆10转动,传动杆10通过自转式搅拌板11、固定式搅拌板12推动反应罐体1内的混合物形成正向旋涡混合;自转式搅拌板11在旋转过程中流动的混合物通过固定槽113贯穿搅拌板112,混合物在贯穿过程中能够带动螺杆114转动,螺杆114转动能够进一步使得混合物混合;传动杆10通过驱动轮9带动传动轮213反向转动,传动轮213带动转动杆214反向转动,转动杆214带动搅拌叶215反向转动,搅拌叶215推动反应罐体1内的混合物形成反向旋涡混合;正反两向的冲撞混合,内部的自转混合,上下调动的混合,使得反应罐体1内的混合物得到充分混合。
实施例2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为锥体结构,反应罐体1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2,反应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14密封连接有灌盖13,灌盖13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17,传动电机17的传动端连接有贯穿灌盖13的传动杆10,传动杆10与反应罐体1插接,传动杆10的贯穿端连接有驱动轮9,传动杆10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自转式搅拌板11,自转式搅拌板11包括与传动杆10套接的套环111,套环111的一侧连接有搅拌板112,搅拌板112的侧部开设有固定槽113,固定槽113内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螺杆114,传动杆10的另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式搅拌板12,反应罐体1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20,滑槽体20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包括与滑槽体20滑动插接的滑杆211,滑杆211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板212,承载板2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213,传动轮213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传动轮213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214,转动杆214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215,转动杆214通过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反应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6,承载平台6连接有循环泵7,循环泵7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5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底部连接,循环泵7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8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
反应罐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脚4。支脚4的设置能够提高反应罐体1底部分布的高度,能够便于使用者连接出液管2,有效提高出液效率。
出液管2连接有出液阀3,进液管18连接有进液阀19。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控制出液管2的出液量,便于使用者控制进液管18的进液量,有效提高出出液管2和进液管18的工作效率。
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提把手15。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提取灌盖13,有效提高灌盖13的移动效率,有效提高灌盖13的工作效率。
传动电机17的顶部设有与灌盖13连接的遮挡盖16。这种设置能够有效防止雨水侵蚀传动电机17,有效提高传动电机17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为锥体结构,反应罐体1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2,反应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14密封连接有灌盖13,灌盖13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17,传动电机17的传动端连接有贯穿灌盖13的传动杆10,传动杆10与反应罐体1插接,传动杆10的贯穿端连接有驱动轮9,传动杆10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自转式搅拌板11,自转式搅拌板11包括与传动杆10套接的套环111,套环111的一侧连接有搅拌板112,搅拌板112的侧部开设有固定槽113,固定槽113内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螺杆114,传动杆10的另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式搅拌板12,反应罐体1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20,滑槽体20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包括与滑槽体20滑动插接的滑杆211,滑杆211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板212,承载板2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213,传动轮213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传动轮213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214,转动杆214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215,转动杆214通过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反应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6,承载平台6连接有循环泵7,循环泵7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5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底部连接,循环泵7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8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
转动杆214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这种设置能够便于转动杆214定向转动,能够有效提高转动杆214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
转动杆214的顶部连接有转头217。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杆214,能够便于传动轮213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
转动杆214与转头217一体制作而成。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转动杆214与转头217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转动杆214与转头217之间出现断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1),所述反应罐体(1)的顶部通过固定螺栓(14)密封连接有灌盖(13),所述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传动电机(17),所述传动电机(17)的传动端连接有贯穿灌盖(13)的传动杆(10),所述传动杆(10)与反应罐体(1)插接,所述传动杆(10)的贯穿端连接有驱动轮(9),所述传动杆(10)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自转式搅拌板(11),所述传动杆(10)的另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固定式搅拌板(12),所述反应罐体(1)的内壁连接有滑槽体(20),所述滑槽体(20)滑动插接有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所述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所述反应罐体(1)的外壁连接有承载平台(6),所述承载平台(6)连接有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的进液口通过吸液管(5)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循环泵(7)的出液口通过排液管(8)与反应罐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体(1)为锥体结构,所述反应罐体(1)的底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脚(4),所述反应罐体(1)的底端连接有出液管(2),所述灌盖(13)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2)连接有出液阀(3),所述进液管(18)连接有进液阀(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式搅拌板(11)包括与传动杆(10)套接的套环(111),所述套环(111)的一侧连接有搅拌板(112),所述搅拌板(112)的侧部开设有固定槽(113),所述固定槽(113)内转动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螺杆(1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灌盖(13)的顶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提把手(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17)的顶部设有与灌盖(13)连接的遮挡盖(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反向搅拌组件(21)包括与滑槽体(20)滑动插接的滑杆(211),所述滑杆(211)的一侧连接有承载板(212),所述承载板(21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213),所述传动轮(213)与驱动轮(9)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213)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214),所述转动杆(214)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叶(215),所述转动杆(214)通过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14)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定位套杆(216)与滑杆(2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14)的顶部连接有转头(2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14)与转头(217)一体制作而成。
CN202321455982.4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Active CN220194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5982.4U CN22019460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5982.4U CN22019460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4609U true CN22019460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5982.4U Active CN220194609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4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94609U (zh) 一种制备润滑油的调和釜
CN213409169U (zh) 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CN203720004U (zh) 一种实验室用沥青及沥青混合物搅拌装置
CN109046063A (zh) 一种化工液体原料混合装置
CN209952845U (zh) 一种用于加工润滑油的反应釜
CN216726816U (zh) 一种带搅拌功能的调油罐
CN220803274U (zh) 一种润滑油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13966203U (zh) 一种润滑油混合装置
CN210752422U (zh) 一种润滑油的生产装置
CN111995078B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高效率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
CN210729206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混合设备
CN212068637U (zh) 一种液压油生产用加料装置
CN114392685A (zh) 一种生物醇油生产设备及其方法
CN209406216U (zh) 一种润滑油搅拌设备
CN211936588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
CN219356139U (zh) 一种润滑油调和装置
CN216367557U (zh) 一种润滑油搅拌釜搅拌组件
CN219252362U (zh) 一种润滑油混合装置
CN209406097U (zh) 搅拌式调和罐
CN216604894U (zh) 一种带耐腐蚀循环管道的抛光液搅拌桶
CN212119700U (zh) 一种充气式润滑油搅拌装置
CN213376127U (zh) 搅拌釜回流装置
CN211435967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润滑油搅拌装置
CN21955929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抗磨液压油的调和装置
CN219463192U (zh) 一种物料混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