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2063U - 上料变距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上料变距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2063U
CN220182063U CN202321350272.5U CN202321350272U CN220182063U CN 220182063 U CN220182063 U CN 220182063U CN 202321350272 U CN202321350272 U CN 202321350272U CN 220182063 U CN220182063 U CN 220182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displacement
linear guide
guide rail
c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2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荣忠
陈志勇
陈雷
钟俊伟
尹伟华
姚宏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Weidian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2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2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2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2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上料变距机构,包括:底座组件、直线导轨、n个承载板、n‑1个变距结构及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每一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放置物料,其中第1个所述承载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其余所述承载板依次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n个所述承载板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时,每一所述变距结构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相对距离;该机构主要作为纽扣电池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中转台,用于调整物料间距,以匹配前后两个设备的生产需求,具有结构小巧简单,间距调整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上料变距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变距机构。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的制备需经过多个工序,因此在自动化生产线中需要由不同功能的设备进行配合,而不同设备操作时对纽扣电池物料(包括纽扣电池半成品、卷芯、壳体等)的间距需求不同,因此在前后两个工位的设备之间进行纽扣电池物料的传送时,经常需要对物料的间距进行调节,现有技术中的变距机构一般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的特点,不适用于纽扣电池的微型生产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上料变距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上料变距机构,包括:底座组件、直线导轨、n个承载板、n-1个变距结构及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每一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放置物料,其中第1个所述承载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其余所述承载板依次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n个所述承载板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时,每一所述变距结构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变距结构包括变距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变距块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板上,其中所述变距块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变距凹槽,所述限位块容置在所述变距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上开设有避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采用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n个所述承载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板、安装立板及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变距机构还包括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位移导轨和位移驱动器,所述位移导轨的方向与所述直线导轨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位移导轨上,所述位移驱动器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位移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在所述位移导轨上进行来回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变距机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位移驱动器的一端,所述缓冲装置用于与所述底板进行缓冲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两个位移导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位移导轨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料变距机构,主要作为纽扣电池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中转台,用于调整物料间距,以匹配前后两个设备的生产需求,所述上料变距机构通过设置承载板和变距结构,变距结构使n个承载板处于动态连接状态,当驱动装置驱动第n个所述承载板在直线导轨上进行移动时,在变距结构的作用下,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相对距离得到调整,如此完成了物料的间距变换,该机构具有结构小巧简单,间距调整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上料变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上料变距机构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上料变距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0、上料变距机构;100、底座组件;110、固定板;120、安装立板;130、底板;200、直线导轨;300、承载板;310、定位座;311、限位槽;400、变距结构;410、变距块;411、变距凹槽;420、限位块;500、驱动装置;600、位移组件;610、位移导轨;620、位移驱动器;630、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上料变距机构(10),包括:底座组件(100)、直线导轨(200)、n个承载板(300)、n-1个变距结构(400)及驱动装置(500),直线导轨(200)和驱动装置(500)均设置在底座组件(100)上,每一承载板(300)上设置有定位座(310),定位座(310)用于放置物料,其中第1个承载板(300)固定设置在直线导轨(200)的一端,其余承载板(300)依次滑动设置在直线导轨(200)上,当驱动装置(500)驱动第n个承载板(300)在直线导轨(200)上移动时,每一变距结构(400)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承载板(300)之间的相对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生产线中不同设备对物料的间距需求不同,同时在自动化生产线中,一般会将设备对物料的间距尽量做小,设备的长度可随着减小,如此设备所占用的空间会较小,节约生产场地的用地成本,因此在前后两个设备之间需要设置中转台,用于对物料的间距调节,传统的变距机构一般结构复杂,结构不够精巧,不太适合纽扣电池的微型生产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的上料变距机构(10),该机构中n个承载板(300)通过n-1个变距结构(400)进行动态连接,当驱动装置(500)驱动第n个承载板(300)在直线导轨(200)进行来回移动时,在变距结构(400)的作用下,其余承载板(300)也随着传动,同时每一个变距结构(400)用于调整相邻两个承载板(300)的间距,如此调整了相邻两个定位座(310)之间的间距。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进一步的,每一变距结构(400)包括变距块(410)和限位块(420),限位块(420)和变距块(410)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承载板(300)上,其中变距块(410)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变距凹槽(411),限位块(420)容置在变距凹槽(411)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相邻两个承载板(300)沿直线导轨(200)进行移动时,限位块(420)在变距凹槽(411)内移动,直至限位块(420)与变距凹槽(411)的其中一端内壁抵持,对相邻两个承载块的最近间距和最远间距进行限位,如此通过变距块(410)和限位块(420)的配合,能够使相邻两个承载块有两种间距状态。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定位座(310)上开设有限位槽(311),限位槽(311)用于对物料进行限位。其中,限位槽(311)为圆形凹槽,能够更好的对纽扣电池壳体、卷芯等进行限位。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定位座(310)设置在承载板(300)的同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纽扣电池的物料上下料一般为批量上下料,多个定位座(310)在上料变距机构(10)上排列等距间隔设置,能够使批量上下料操作更加简便。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限位槽(311)上开设有避位槽。
需要说明的是,批量转移物料可能会采用机械手夹取或者真空吸附转移的方式,开设避位槽可以用于对机械手避位,同时还能避免物料与限位槽(311)紧密贴合,降低真空吸附操作时的难度。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驱动装置(500)采用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n个承载板(3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的上料变距机构(10)中,只需要使承载板(300)做直线往返运动,因此采用驱动气缸这种尤其适合往返运动的驱动装置(500),其中本申请机构中的特色在于,只需采用一个驱动气缸就能够完成多个承载板(300)的变距操作,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的特点。
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底座组件(100)包括固定板(110)、安装立板(120)及底板(130),固定板(110)通过安装立板(120)设置在底板(130)上,直线导轨(200)设置在固定板(110)上。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上料变距机构(10)还包括位移组件(600),位移组件(600)包括位移导轨(610)和位移驱动器(620),位移导轨(610)的方向与直线导轨(200)的方向相互垂直,底板(130)滑动设置在位移导轨(610)上,位移驱动器(620)与底板(130)的一端连接,位移驱动器(620)用于驱动底板(130)在位移导轨(610)上进行来回移动,位移组件(600)主要用于对上料变距机构(10)的主体结构进行位置变换,为前后两个工艺设备之间提供操作空间。
请参阅图1及图2,进一步的,上料变距机构(10)还包括缓冲装置(630),缓冲装置(630)设置在底板(130)远离位移驱动器(620)的一端,缓冲装置(630)用于与底板(130)进行缓冲抵接,其中缓冲装置(630)可采用液压缓冲器,缓冲装置(630)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底板(130)位移的限位,避免底板(130)冲出位移导轨(610),同时缓冲装置(630)在限位抵接的过程中提供缓冲力。
进一步的,位移组件(600)包括两个位移导轨(610),底板(130)的两端分别与一位移导轨(610)滑动连接,如此能够提高底板(130)的移动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直线导轨、n个承载板、n-1个变距结构及驱动装置,所述直线导轨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每一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用于放置物料,其中第1个所述承载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其余所述承载板依次滑动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当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n个所述承载板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移动时,每一所述变距结构用于调节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变距结构包括变距块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所述变距块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板上,其中所述变距块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变距凹槽,所述限位块容置在所述变距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用于对所述物料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同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上开设有避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采用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第n个所述承载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固定板、安装立板及底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安装立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直线导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变距机构还包括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位移导轨和位移驱动器,所述位移导轨的方向与所述直线导轨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底板滑动设置在所述位移导轨上,所述位移驱动器与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位移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底板在所述位移导轨上进行来回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变距机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位移驱动器的一端,所述缓冲装置用于与所述底板进行缓冲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变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组件包括两个位移导轨,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位移导轨滑动连接。
CN202321350272.5U 2023-05-31 2023-05-31 上料变距机构 Active CN220182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272.5U CN2201820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上料变距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272.5U CN2201820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上料变距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2063U true CN220182063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272.5U Active CN220182063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上料变距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2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12821U (zh) 多工位运输组件
CN220182063U (zh) 上料变距机构
CN210763102U (zh) 上下料间距可调的输料装置
CN116238860B (zh) 一种便于锂电池自动生产的自动移送系统及自动移送方法
CN217946869U (zh) 一种圆柱钢壳电池自动入支架设备
CN214140089U (zh) 伸缩式输送设备
CN210126918U (zh) 一种xy双方向自动变距装置
CN210285867U (zh) 一种换位机构及称重装置
CN217122335U (zh) 一种调距机构
CN217625877U (zh) 一种支撑组件及电池串移栽装置
CN217731902U (zh) 变距搬运装置
CN217417320U (zh) 一种共晶焊接烧结炉中的料片传输机构
CN220722696U (zh) 电池模组传送线
CN116073583B (zh) 一种电调天线下倾角调节装置及电调天线系统
CN219646693U (zh) 一种简化的升牌机构及麻将机
CN221026338U (zh) 一种片料多通道自动下料平台
CN210682395U (zh) 一种送料设备的侧面高速移动机构
CN220906234U (zh) 输送装置和电芯生产线
CN220641622U (zh) 一种旋转移料机构
CN220702543U (zh) 一种电芯下料堆叠机构
CN215358415U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随行装置
CN218878690U (zh) 一种石墨焊接板供料装置
CN212043380U (zh) 一种适用于手机壳体贴合机的转料机构
CN213677358U (zh) 可快速循环切换的送料平台
CN210676703U (zh) 冲压板件搬运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