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2481U - 复合针织坯布 - Google Patents

复合针织坯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2481U
CN220132481U CN202320891982.2U CN202320891982U CN220132481U CN 220132481 U CN220132481 U CN 220132481U CN 202320891982 U CN202320891982 U CN 202320891982U CN 220132481 U CN220132481 U CN 220132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loth
layer
yarns
yarn
clot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19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Jingjing Knit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Jingji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Jingjing Knit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Jingjing Knit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19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2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2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2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针织坯布,涉及面料领域,旨在解决面料开设透气孔,透气孔被拉伸时易于撕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基布层上复合有若干加固层,加固层上形成有长度方向经向设置的褶皱,褶皱与基布层之间形成有与透气孔连通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层,加固层与基布层之间形成有与透气孔连通的空腔,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并且加固层的设置限制了透气孔的拉伸量,使其不易被撕裂,保证了透气孔的完整性,丝光棉纤维具有光滑舒适的特点,保证了基布层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复合针织坯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针织坯布。
背景技术
坯布一般指还未染色的布,一般用于制作操作人员的服饰,针织坯布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因此纱线之间的空气较大,从而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
现有的贴身运动服一般都是采用复合针织坯布制作而成,运动服相比与其他服饰对面料的透气性能要求更高,使得操作人员在运动过程中感觉较为透气,因此现有技术中会在制作运动服的面料上开设透气孔,但是这样操作使得面料在开设透气孔的位置抗撕裂能力较差。
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针织坯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针织坯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基布层上复合有若干位于透气孔上方的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上形成有长度方向经向设置的褶皱,所述褶皱与基布层之间形成有与透气孔连通的空腔,所述加固层在纬向方向上的极限形变长度小于透气孔被撕裂的极限临界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包括经向方向依次排列的弹力部和开孔部,所述基布层采用弹力纱线和第一纱线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弹力部由弹力纱线编织形成,所述开孔部采用第一纱线编织而成,若干所述透气孔均开设在开孔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纱线包括纱芯和缠绕在纱芯外的外包纱,所述纱芯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采用丝光棉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纱缠绕在纱芯外形成有若干位于弹力纱线上的竹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线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层采用若干加固纱编织而成,所述加固纱采用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层和基布层采用若干缝合纱线缝合连接,所述缝合纱线的长度方向沿基布层的经向方向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面料被在纬向方向拉伸时,加固层对透气孔纬向方向起限制作用,使得在拉伸过程中褶皱与基布层之间空腔的体积减少,当加固层纬向方向拉伸到极限长度时,透气孔的形变量小于透气孔被撕裂的极限形变量,保证了面料纬向方向的抗撕裂能力,当面料在经向方向被拉伸时,加固层复合在基布层上,使得面料设置透气孔部分的厚度较厚,并且加固层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在经向方向的形变能力较小,使得透气孔被拉伸时,形变量较小,从而保证了面料经向方向上的抗撕裂能力,内外空气通过空腔和透气孔实现内外空气交互,从而保证面料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布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弹力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透气孔;3、加固层;4、褶皱;5、空腔;6、弹力部;7、开孔部;8、弹力纱线;9、第一纱线;10、纱芯;11、外包纱;12、竹节;13、加固纱;14、缝合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复合针织坯布,如图1所示,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上通过激光打标技术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基布层1上复合有若干位于透气孔2上方的加固层3,加固层3与透气孔2的数量相同且加固层3与透气孔2位置一一对应,加固层3经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透气孔2的直径,加固层3上形成有长度方向经向设置的褶皱4,褶皱4与基布层1之间形成有与透气孔2连通的空腔5,加固层3在纬向方向上的极限形变长度小于透气孔2被撕裂的极限临界长度,加固层3和基布层1采用若干缝合纱线14缝合连接,缝合纱线14的长度方向沿基布层1的经向方向设置,当面料被在纬向方向拉伸时,加固层3对透气孔2纬向方向起限制作用,使得在拉伸过程中褶皱4与基布层1之间空腔5的体积减少,当加固层3纬向方向拉伸到极限长度时,透气孔2的形变量小于透气孔2被撕裂的极限形变量,保证了面料纬向方向的抗撕裂能力,当面料在经向方向被拉伸时,加固层3复合在基布层1上,使得面料设置透气孔2部分的厚度较厚,并且加固层3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且加固层3的经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透气孔2的直径,在经向方向的形变能力较小,使得透气孔2被拉伸时,形变量较小,从而保证了面料经向方向上的抗撕裂能力,并且在拉伸过程中位于相邻两加固层3之间的基布层1易于发生形变,使得面料还是具有较好的弹性,面料内外空气能够通过空腔5和透气孔2实现交互,从而保证了面料的透气能力,采用缝合纱线14对面料的基布层1和加固层3进行连接,缝合纱线14对面料透气性能影响较小且保证了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结构,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分离,缝合纱线14的长度方向沿面料的经向方向设置,使得面料在经向被拉伸时,进一步减少了设置加固层3的部分的延展能力,保证了透气孔2结构的完整性。
如图2所示,基布层1包括经向方向依次排列的弹力部6和开孔部7,基布层1采用弹力纱线8和第一纱线9编织形成罗纹组织,弹力部6由弹力纱线8编织形成,开孔部7采用第一纱线9编织而成,若干透气孔2均开设在开孔部7上,罗纹组织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从而保证了基布层1的延展性和弹性,基布层1在弹性部上延展性和弹性较好,使得弹力部6上易于发生形变,因此面料经向方向拉伸时,开孔部7的形变程度相对较小,从而减少了开孔部7的形变量,进一步保证了透气孔2的完整性。
如图3所示,弹力纱线8包括纱芯10和采用走锭纺工艺缠绕在纱芯10外的外包纱11,纱芯10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氨纶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外包纱11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丝光棉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外包纱11以不同捻度缠绕在纱芯10外形成有若干竹节12,外包纱11缠绕在弹力纱线8竹节12处的捻度较高,在弹力纱线8其余处的捻度较低,竹节12的设置使得弹力部6上纱线与纱线之间被竹节12抵触,增加了纱线之间的空隙,提高了基布层1弹力部6的透气性能,氨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能,从而保证了弹力纱线8的弹性以及弹力部6的弹性和延展性,丝光棉纤维具有一定的凉感,并且贴身较为舒适从而保证了基布层1的舒适性,第一纱线9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涤纶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基布层1开孔部7的强度,使得透气孔2开设在开孔部7上的抗拉伸能力相对较高。
如图4所示,加固层3采用针织大圆机将若干加固纱13编织而成,加固纱13采用加捻机将若干股异形涤纶纤维呈S形加捻而成,操作人员将异形涤纶纤维的纺丝液通过截面呈三角形的喷丝板,从而形成截面呈三角形的异形涤纶纤维,三角形截面具有小棱镜般的分光作用,能使自然光分光后再度组合,且表面积大,能增强覆盖能力,减小织物的透明度,提高加固层3抗紫外线作用,同时异形的截面之间具有良好的抱合力,能改善纤维的蓬松性和透气效果,使得加固层3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一部分空气能够直接透过加固层3进行交换,异形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的特点,保证了加固层3的加固作用,使得加固层3的强度较高不易撕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所述基布层(1)上复合有若干位于透气孔(2)上方的加固层(3),所述加固层(3)上形成有长度方向经向设置的褶皱(4),所述褶皱(4)与基布层(1)之间形成有与透气孔(2)连通的空腔(5),所述加固层(3)在纬向方向上的极限形变长度小于透气孔(2)被撕裂的极限临界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包括经向方向依次排列的弹力部(6)和开孔部(7),所述基布层(1)采用弹力纱线(8)和第一纱线(9)编织形成罗纹组织,所述弹力部(6)由弹力纱线(8)编织形成,所述开孔部(7)采用第一纱线(9)编织而成,若干所述透气孔(2)均开设在开孔部(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纱线(8)包括纱芯(10)和缠绕在纱芯(10)外的外包纱(11),所述纱芯(10)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外包纱(11)采用丝光棉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纱(11)缠绕在纱芯(10)外形成有若干位于弹力纱线(8)上的竹节(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9)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3)采用若干加固纱(13)编织而成,所述加固纱(13)采用异形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涤纶纤维的截面呈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3)和基布层(1)采用若干缝合纱线(14)缝合连接,所述缝合纱线(14)的长度方向沿基布层(1)的经向方向设置。
CN202320891982.2U 2023-04-18 2023-04-18 复合针织坯布 Active CN220132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982.2U CN220132481U (zh) 2023-04-18 2023-04-18 复合针织坯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1982.2U CN220132481U (zh) 2023-04-18 2023-04-18 复合针织坯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2481U true CN220132481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1982.2U Active CN220132481U (zh) 2023-04-18 2023-04-18 复合针织坯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2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4900A (zh) 一种凉爽薄型仿毛色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9652881A (zh) 麻混纺单纱的制造方法
CN220132481U (zh) 复合针织坯布
CN217622615U (zh) 透气型复合坯布
CN213138066U (zh) 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
CN219806563U (zh) 抗撕裂针织复合面料
CN210684061U (zh) 一种多层复合纱线及其织物
CN220500174U (zh) 复合针织坯布
CN220242616U (zh) 复合针织面料
CN212223230U (zh) 一种新型防臭抗菌面料
KR101946948B1 (ko) 신축성 및 감촉이 우수한 메타 아라미드 직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3056313U (zh) 一种高弹性人棉针织面料
CN219820882U (zh) 针织坯布
CN219634722U (zh) 梭织布
CN219446380U (zh) 复合针织布
CN219385498U (zh) 一种立体提花毛圈针织面料
CN220095771U (zh) 针织复合坯布
CN213357867U (zh) 人棉弹力平纹面料
CN219650760U (zh) 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CN220114153U (zh) 一种复合印花布
CN218928871U (zh) 高弹涤纶布
CN219856300U (zh) 一种针织复合面料
CN220031388U (zh) 一种坯布
CN217895871U (zh) 一种方便拆线的小圆筒面料
CN217622531U (zh) 双面针织绣花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