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9996U - 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9996U
CN220119996U CN202321401711.0U CN202321401711U CN220119996U CN 220119996 U CN220119996 U CN 220119996U CN 202321401711 U CN202321401711 U CN 202321401711U CN 220119996 U CN220119996 U CN 220119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body
installation
profiling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17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耀辉
卢太源
郭世伟
纪浩英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17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9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9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9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第一仿形板包括第一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第一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第二仿形板包括第二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第二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用于辅助调整前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和后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之间的间距。上述方案,在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车门之前,能够保证前门和后门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Description

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车身B柱在车辆侧碰和顶压工况中担当着重要的安全角色。一方面,B柱可以吸收侧面碰撞能量、减小车身侧面侵入对乘员的伤害;另一方面,B柱对车顶框架结构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改善车辆在顶部受压时的乘员生存空间。B柱外饰板是将塑料材质的饰板集成在汽车的前、后车门门框上,颜色多为黑色,外观为高亮或亚光质感。汽车前门B柱外饰板可随前车门开启,而前门B柱外饰板则随后车门铰链旋转。前后外饰板分别作为前、后车门门框的一部分,当前、后车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时,前、后外饰板正好拼接在一起将汽车B柱遮盖起来,起到B柱外饰板的作用。
前、后门B柱外饰板有严格的间隙/面差要求,前门B柱外饰板固定于前门钣金上,后门B柱外饰板固定于后门钣金上,为保证前、后门B柱外饰板满足间隙/面差要求,要严格控制焊装调整线调整完后前、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相关的孔和面处于合理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前、后门焊装调整完成后进行前、后门B柱外饰板的安装,再对前、后门B柱外饰板装配的间隙/面差进行检测(例如采用塞尺等进行检测),但是若发现间隙/面差不符合要求,需要将前、后门B柱外饰板拆下再重新调整后门直至间隙/面差复合要求,重复拆装易造成零件容易有磨损痕迹甚至破损,导致零件报废。而前、后门B柱外饰板作为汽车车门外观的一部分,其外观精致度影响着整个车身,因此要求前、后门B柱外饰板尽量一次安装到位,避免二次返工,而目前的前、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时难以满足一次安装到位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门B柱外饰板在安装之前难以监控两者之间的间隙/面差导致前、后门B柱外饰板重复拆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第一仿形板包括第一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第一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第一仿形板本体用于对前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一固定部用于将第一仿形板本体固定至前门B柱外饰板在前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第二仿形板包括第二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第二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第二仿形板本体用于对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固定部用于将第二仿形板本体固定至后门B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其中,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用于辅助调整前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和后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仿形板本体为沿第一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第一仿形板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或呈角度设置,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平行设置;第二仿形板本体为沿第二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第二仿形板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五侧边、第六侧边、第七侧边和第八侧边,第五侧边和第七侧边平行或呈角度设置,第六侧边和第八侧边平行设置;第一侧边和第五侧边相对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隙,第三侧边和第七侧边相背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板本体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前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前门B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凸部和第二安装凸部,第一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定位销插入第一安装孔,且第二定位销插入第二安装孔实现第一仿形板本体固定至第一安装部;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于第二仿形板本体的第三定位销和第四定位销;后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后门B柱外饰板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安装凸部和第四安装凸部,第三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凸部开设有第四安装孔,通过第三定位销插入第三安装孔,且第四定位销插入第四安装孔实现第二仿形板本体固定至第二安装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第一定位销固定于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凸部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定位销插入第一安装孔内后,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安装面接触配合;第二定位销固定于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安装凸部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定位销插入第二安装孔内后,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安装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第三定位销固定于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具有第三支撑面,第三支撑面与第三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三安装凸部具有第三安装面,第三定位销插入第三安装孔内后,第三支撑面与第三安装面接触配合;第四定位销固定于第四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具有第四支撑面,第四支撑面与第四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第四安装凸部具有第四安装面,第四定位销插入第四安装孔内后,第四支撑面与第四安装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五支撑块,第五支撑块具有第五支撑面,且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五支撑块三者不共线;第一安装部还具有第五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共面,且第五安装面相对于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呈角度设置,第五支撑面与第五安装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六支撑块,第六支撑块具有第六支撑面,且第三支撑块、第四支撑块和第六支撑块三者不共线;第二安装部还具有第六安装面,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共面,且第六安装面相对于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呈角度设置,第六支撑面与第六安装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至少一者采用磁性材料。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延伸面和第二延伸面均为曲面。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仿形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与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仿形板本体的同一侧;第二仿形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二仿形板本体的同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工装,通过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在前门和后门调整完成后,且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车门之前,先采用第一仿形板安装至前门B柱外饰板在前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第二仿形板安装至后门B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再检测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之间的间隙差,由于第一仿形板是对前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仿形板是对后门B柱外饰板,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之间的间隙差即为实际的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后的间隙差。
若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之间的间隙差不满足要求,则将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拆下,再进行前门和后门的位置调整,直到前门和后门调整到位。
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可重复使用,对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的外观有无磨损并无要求,即使第一仿形板与第二仿形板多次拆装会留下磨损痕迹,仍不影响其使用。
因此本申请在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车门之前,能够保证前门和后门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工装装配至前门钣金和后门钣金后的装配图;
图2是图1去掉检测工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第一仿形板的主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一仿形板的后视图;
图7是图1中第一仿形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1中第一仿形板的侧视图;
图9是图1中第二仿形板的主视图;
图10是图1中第二仿形板的后视图;
图11是图1中第二仿形板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中第二仿形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仿形板100;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第四侧边104;第一翻边105;第一固定部120;第一定位销121;第一支撑块122;第一支撑面123;第二定位销124;第二支撑块125;第二支撑面126;第五支撑块127;第五支撑面128;第二仿形板200;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第五侧边201;第六侧边202;第七侧边203;第八侧边204;第二翻边205;第二固定部220;第三定位销221;第三支撑块222;第三支撑面223;第四定位销224;第四支撑块225;第四支撑面226;第六支撑块227;第六支撑面228;前门钣金300;第一安装部310;第一安装凸部311;第一安装孔312;第一安装面313;第二安装凸部314;第二安装孔315;第二安装面316;第五安装面317;后门钣金400;第二安装部410;第三安装凸部411;第三安装孔412;第三安装面413;第四安装凸部414;第四安装孔415;第四安装面416;第六安装面4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工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2,该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板100和第二仿形板200。
第一仿形板100包括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和设置于第一仿形板本体110上的第一固定部120,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用于对前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一固定部120用于将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固定至前门B柱外饰板在前门钣金300上的安装位置处。
第二仿形板200包括第二仿形板本体210和设置于第二仿形板本体210上的第二固定部220,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用于对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固定部220用于将第二仿形板本体210固定至后门B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400上的安装位置处。
其中,第一仿形板100和第二仿形板200用于辅助调整前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和后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之间的间距。
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对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在前门和后门调整完成后,且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车门之前,先采用第一仿形板100安装至前门B柱外饰板在前门钣金300上的安装位置处,第二仿形板200安装至后门B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400上的安装位置处(图1所示),再采用间隙尺、面差表等工具检测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之间的间隙差,由于第一仿形板100是对前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仿形板200是对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之间的间隙差即为实际的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后的间隙差。
若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之间的间隙差不满足要求,则将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拆下,再进行前门和后门的相对位置的调整,直到前门和后门调整到位。
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可重复使用,由于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只是作为检测工具,并不作为最后的成品安装至车门上,因此对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的外观有无磨损并无要求,即使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多次拆装会留下磨损痕迹,仍不影响检测功能。
因此本申请在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车门之前,能够保证前门和后门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5至图8,第一仿形板本体110为沿第一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第一延伸面优选为曲面,特别是具有一微小弧度的弧形面。
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和第四侧边104,第二侧边102和第四侧边104互相平行,第一侧边101和第三侧边103平行或呈角度设置,优选为呈一微小角度的锐角。
参阅图9至图12,第二仿形板本体210为沿第二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第二延伸面也优选为曲面,特别是具有一微小弧度的弧形面。
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五侧边201、第六侧边202、第七侧边203和第八侧边204,第六侧边202和第八侧边204互相平行,第五侧边201和第七侧边203平行或呈角度设置,优选为呈一微小角度的锐角。
当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安装至前门钣金300,且第二仿形板本体210安装至后门钣金400后,第一侧边101和第五侧边201相对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隙,该间隙即为第一仿形板100与第二仿形板200之间的间隙差,第三侧边103和第七侧边203相背设置。
优选地,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翻边105,第一翻边105与第一固定部120位于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同一侧。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翻边205,第二翻边205与第二固定部220位于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同一侧。
上述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和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形状为现有技术中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的常见形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前门B柱外饰板和后门B柱外饰板的形状不同,对应的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和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形状也可以有所不同,并不仅限于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形状。
再次参阅图6和图7,第一固定部120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第一定位销121和第二定位销124,第一定位销121和第二定位销124靠近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第三侧边103设置。
请参阅图3和图4,前门钣金300包括用于安装前门B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310,第一安装部310包括第一安装凸部311和第二安装凸部314,第一安装凸部311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2,第二安装凸部314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5。通过第一定位销121插入第一安装孔312,且第二定位销124插入第二安装孔315实现第一仿形板本体110固定至第一安装部310。
再次参阅图7,为更好实现第一定位销121与第一安装孔312之间,以及第二定位销124与第二安装孔315之间的固定,第一固定部120还包括第一支撑块122和第二支撑块125。
第一定位销121固定于第一支撑块122,第一支撑块122具有第一支撑面123,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一定位销12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凸部311具有第一安装面313,第一定位销121插入第一安装孔312内后,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一安装面313接触配合。
第二定位销124固定于第二支撑块125,第二支撑块125具有第二支撑面126,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定位销12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安装凸部314具有第二安装面316,第二定位销124插入第二安装孔315内后,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安装面316接触配合。
由于第一仿形板100安装至前门钣金300上时,第一仿形板100通常处于竖直或者稍微倾斜的状态,通过第一定位销121与第一安装孔312的插接配合,以及第二定位销124与第二安装孔315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第一仿形板100在第一安装部310上的定位以及固定,并通过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一安装面313接触配合,以及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安装面316接触配合实现第一安装部310对第一仿形板100的支撑,从而实现第一仿形板100在第一安装部310上的精确安装固定。
为实现前门钣金300的第一安装部310对第一仿形板100的稳定支撑,第一固定部120还包括第五支撑块127,第五支撑块127靠近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第一侧边101设置,第五支撑块127具有第五支撑面128,且第一支撑块122、第二支撑块125和第五支撑块127三者不共线。
第一安装部310还具有第五安装面317,第一安装面313和第二安装面316共面,且第五安装面317相对于第一安装面313和第二安装面316呈角度设置,优选为钝角,第五支撑面128与第五安装面317接触配合。
用于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块122、第二支撑块125和第五支撑块127三者不共线,因此通过三者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支撑更加稳定。
再次参阅图10和图11,与第一固定部120同理,第二固定部220包括固定于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第三定位销221和第四定位销224,第三定位销221和第四定位销224靠近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第七侧边203设置。
参阅图3和图4,后门钣金400包括用于安装后门B柱外饰板的第二安装部410,第二安装部410包括第三安装凸部411和第四安装凸部414,第三安装凸部411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12,第四安装凸部414开设有第四安装孔415,通过第三定位销221插入第三安装孔412,且第四定位销224插入第四安装孔415实现第二仿形板本体210固定至第二安装部410。
再次参阅图10,为更好实现第三定位销221与第三安装孔412之间,以及第四定位销224与第四安装孔415之间的固定,第二固定部220还包括第三支撑块222和第四支撑块225。
第三定位销221固定于第三支撑块222,第三支撑块222具有第三支撑面223,第三支撑面223与第三定位销22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三安装凸部411具有第三安装面413,第三定位销221插入第三安装孔412内后,第三支撑面223与第三安装面413接触配合。
第四定位销224固定于第四支撑块225,第四支撑块225具有第四支撑面226,第四支撑面226与第四定位销22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四安装凸部414具有第四安装面416,第四定位销224插入第四安装孔415内后,第四支撑面226与第四安装面416接触配合。
由于第二仿形板200安装至后门钣金400上时,第二仿形板200通常也处于竖直或者稍微倾斜的状态,通过第三定位销221与第三安装孔412的插接配合,以及第四定位销224与第四安装孔415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第二仿形板200在第二安装部410上的定位以及固定,并通过第三支撑面223与第三安装面413接触配合,以及第四支撑面226与第四安装面416接触配合实现第二安装部410对第二仿形板200的支撑,从而实现第二仿形板200在第二安装部410上的精确安装固定。
为实现后门钣金400的第二安装部410对第二仿形板200的稳定支撑,第二固定部220还包括第六支撑块227,第六支撑块227靠近第二仿形板本体210的第五侧边201设置,第六支撑块227具有第六支撑面228,且第三支撑块222、第四支撑块225和第六支撑块227三者不共线。
第二安装部410还具有第六安装面417,第三安装面413和第四安装面416共面,且第六安装面417相对于第三安装面413和第四安装面416呈角度设置,优选为钝角,第六支撑面228与第六安装面417接触配合。
用于对第二仿形板本体210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块222、第四支撑块225和第六支撑块227三者不共线,因此通过三者对第二仿形板本体210支撑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二固定部220至少一者采用磁性材料,优选为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二固定部220均采用磁性材料,因此可以将第一固定部120和第二固定部220通过磁吸的方式分别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前门钣金300和后门钣金400上。
另外,由图4可以看出,第一安装部310上除开第一安装凸部311和第二安装凸部314外,还有另外两个类似的安装凸部结构,也可用于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进行支撑和定位,但由于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安装凸部311、第二安装凸部314以及已经能够实现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的稳定支撑和定位,因此只选择四个安装凸部中的其中两个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进行定位和支撑,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四个安装凸部中的任意两个、任意三个或四个对第一仿形板本体110进行稳定支撑。第二安装部410同理,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仿形板和第二仿形板;
所述第一仿形板包括第一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用于对前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固定至所述前门B柱外饰板在前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
所述第二仿形板包括第二仿形板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上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用于对后门B柱外饰板进行仿形,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固定至所述后门B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
其中,所述第一仿形板和所述第二仿形板用于辅助调整所述前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和所述后门B柱外饰板对应的车门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为沿第一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平行或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为沿第二延伸面延伸的四边形板结构,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五侧边、第六侧边、第七侧边和第八侧边,所述第五侧边和所述第七侧边平行或呈角度设置,所述第六侧边和第八侧边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五侧边相对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隙,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七侧边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
所述前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前门B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凸部和第二安装凸部,所述第一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实现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固定至所述第一安装部;
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的第三定位销和第四定位销;
所述后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后门B柱外饰板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安装凸部和第四安装凸部,所述第三安装凸部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凸部开设有第四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三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三安装孔,且所述第四定位销插入所述第四安装孔实现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固定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具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凸部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安装凸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后,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
所述第三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三支撑块具有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与所述第三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安装凸部具有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定位销插入所述第三安装孔内后,所述第三支撑面与所述第三安装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四定位销固定于所述第四支撑块,所述第四支撑块具有第四支撑面,所述第四支撑面与所述第四定位销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四安装凸部具有第四安装面,所述第四定位销插入所述第四安装孔内后,所述第四支撑面与所述第四安装面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五支撑块,所述第五支撑块具有第五支撑面,且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和所述第五支撑块三者不共线;
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具有第五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共面,且所述第五安装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五支撑面与所述第五安装面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六支撑块,所述第六支撑块具有第六支撑面,且所述第三支撑块、所述第四支撑块和所述第六支撑块三者不共线;
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具有第六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和所述第四安装面共面,且所述第六安装面相对于所述第三安装面和所述第四安装面呈角度设置,所述第六支撑面与所述第六安装面接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至少一者采用磁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面和所述第二延伸面均为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仿形板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二仿形板本体的同一侧。
CN202321401711.0U 2023-06-02 2023-06-02 检测工装 Active CN220119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1711.0U CN22011999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1711.0U CN22011999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9996U true CN220119996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1711.0U Active CN220119996U (zh) 2023-06-02 2023-06-02 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9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12203A1 (en) Motor vehicle bodywork assembly
CN113216768A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安装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CN220119996U (zh) 检测工装
CN112247891B (zh) 电动车翼子板安装定位工装
CN220119997U (zh) 辅助检测工装
CN211417091U (zh) 一种汽车尾灯安装板总成
JPH0781418A (ja) 樹脂製ドアパネル構造
CN206171392U (zh) 用于侧气帘的导向支架及侧气帘导向结构
CN217022402U (zh) 一种a柱角窗装饰板及汽车
CN214648587U (zh) 一种侧裙仿形工装件及其翼子板
CN106904130B (zh) 汽车装饰条组件
JP2002370574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5478744B (zh) 隐藏式外把手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14607683B (zh) 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
CN218875243U (zh) 用于模拟前翼子板与前车门装配状态的辅具、模拟结构
CN215851587U (zh) 一种前翼子板装配定位机构
CN216580390U (zh) 汽车地板装饰件搭接结构
CN212073920U (zh) 一种窗框装饰条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281297U (zh) 一种车用饰板的安装结构
CN214929006U (zh) 一种仪表板前除霜面板安装结构
CN213828641U (zh) 一种后背门装具
CN212401426U (zh) 一种分体式后视镜三角窗精度保证装具
CN220639760U (zh) 前保险杠与大灯匹配的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6401314U (zh) 汽车行李架支架结构及其焊装夹具
CN220682486U (zh) 一种b柱饰板、b柱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