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9997U - 辅助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辅助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9997U
CN220119997U CN202321404192.3U CN202321404192U CN220119997U CN 220119997 U CN220119997 U CN 220119997U CN 202321404192 U CN202321404192 U CN 202321404192U CN 220119997 U CN220119997 U CN 220119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ing block
block body
side edge
profil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41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耀辉
卢太源
郭世伟
纪浩英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41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9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9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9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辅助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第一仿形块包括第一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二仿形块包括第二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第二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二固定组件;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用于辅助调整后门C柱外饰板对应的后门钣金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对应的侧围钣金之间的间距。上述方案,在后门C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后门钣金、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对应的侧围钣金之前,能够保证后门相对于侧围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Description

辅助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辅助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过程中,后门C柱装饰板装配到后门上,后角窗玻璃装配到侧围上,后门装配到车身侧围上。间隙/面差作为顾客精致感知项目越来越重要,为保证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满足间隙/面差要求,要严格控制焊装调整线调整完后后门后C柱外饰板安装相关的孔和面处于合理位置。
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之间的间隙/面差是否符合要求取决于后门是否调整到位,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后门调整完成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的装配,再对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之间的间隙/面差进行检测(例如采用塞尺等进行检测),但是若发现间隙/面差不符合要求,需要将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拆下再重新调整后门直至间隙/面差复合要求,重复拆装易造成零件破损,导致零件报废。
而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作为汽车外观的一部分,其外观精致度影响着整个车身,因此要求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尽量一次安装到位,避免二次返工,而目前的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时难以满足一次安装到位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检测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在安装之前难以监控两者之间的间隙/面差导致后门C柱外饰板与侧围三角窗玻璃差重复拆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辅助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第一仿形块包括第一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组件,第一仿形块本体用于对后门C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第一仿形块本体固定至后门C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第二仿形块包括第二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第二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二固定组件,第二仿形块本体用于对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第二仿形块本体固定至侧围三角窗玻璃在侧围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其中,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用于辅助调整后门C柱外饰板对应的后门钣金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对应的侧围钣金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仿形块本体为板状结构,第一仿形块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三侧边和第一侧边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分布,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平行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靠近第三侧边,第一定位柱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第二定位柱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后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后门C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第一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安装孔且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安装孔以实现第一仿形块本体固定至第一安装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第一定位柱固定于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定位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区域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定位柱插入第一安装孔内后,第一支撑面与第一安装面接触配合;第二定位柱固定于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定位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区域还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安装孔内后,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安装面接触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支撑块,支撑块靠近第一侧边,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支撑块位于第一仿形块本体的同一侧;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安装区域,第二安装区域具有第三安装面,支撑块支撑于第三安装面,且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支撑块三者不共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二仿形块本体呈三角形板状结构,第二仿形块本体的侧边包括第五侧边、第六侧边和第七侧边;第五侧边和第六侧边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一角,第六侧边和第七侧边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二角,第五侧边和第七侧边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三角;第五侧边与第一侧边平行设置,且第五侧边与第一侧边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角、第二角和第三角均采用圆弧过渡。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均沿第二仿形块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销位于第一角的内侧,第二固定销位于第二角的内侧,第三固定销位于第三角的内侧;侧围钣金包括用于安装侧围三角窗玻璃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三个固定孔,且通过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分别插入三个固定孔以实现第二仿形块本体固定至第二安装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仿形块本体和第二仿形块本体均为曲面板结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采用磁性材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的辅助检测工装,通过对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在后门钣金调整完成后,且后门C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后门钣金、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对应的侧围钣金之前,先采用第一仿形块安装至后门C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第二仿形块安装至侧围三角窗玻璃在侧围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再采用间隙尺、面差表等工具检测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之间的间隙差,由于第一仿形块是对后门C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仿形块是对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之间的间隙差即为实际的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后的间隙差。
若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之间的间隙差不满足要求,则将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拆下,再进行后门钣金相对于侧围钣金的位置的调整,直到后门钣金调整到位。
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可重复使用,由于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只是作为检测工具,并不作为最后的成品安装至车门及侧围上,因此对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的外观有无磨损并无要求,即使第一仿形块与第二仿形块多次拆装会留下磨损痕迹,仍不影响检测功能。
因此本申请在后门C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后门钣金、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对应的侧围钣金之前,能够保证后门相对于侧围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辅助检测工装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第一仿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仿形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仿形块装配至后门钣金后的装配图;
图6是图5去掉第一仿形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是第二仿形块装配至侧围钣金后的装配图;
图10是图9去掉第二仿形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仿形块100;第一仿形块本体110;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第四侧边104;第一固定组件120;第一定位柱121;第一支撑座122;第一支撑面123;第二定位柱124;第二支撑座125;第二支撑面126;支撑块127;第三支撑面128;第二仿形块200;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第五侧边201;第六侧边202;第七侧边203;第二固定组件220;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第三固定销223;后门钣金300;第一安装部301;第一安装区域302;第二安装区域303;第一安装面304;第一安装孔305;第二安装面306;第二安装孔307;第三安装面308;侧围钣金400;第二安装部401;固定孔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检测工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0,该辅助检测工装包括第一仿形块100和第二仿形块200。
第一仿形块100包括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和设置于第一仿形块本体110上的第一固定组件120,第一仿形块本体110用于对后门C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一固定组件120用于将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固定至后门C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300上的安装位置处。
第二仿形块200包括第二仿形块本体210和设置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上的第二固定组件220,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用于对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第二固定组件220用于将第二仿形块本体210固定至侧围三角窗玻璃在侧围钣金400上的安装位置处。
其中,第一仿形块100和第二仿形块200用于辅助调整后门C柱外饰板对应的后门钣金300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对应的侧围钣金400之间的间距。
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对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在后门钣金300调整完成后,且后门C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后门钣金300、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对应的侧围钣金400之前,先采用第一仿形块100安装至后门C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300上的安装位置处(图5所示),第二仿形块200安装至侧围三角窗玻璃在侧围钣金400上的安装位置处(图9所示),再采用间隙尺、面差表等工具检测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之间的间隙差,由于第一仿形块100是对后门C柱外饰板进行仿形、第二仿形块200是对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之间的间隙差即为实际的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后的间隙差。
若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之间的间隙差不满足要求,则将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拆下,再进行后门钣金300相对于侧围钣金400的位置的调整,直到后门钣金300相对于侧围钣金400的位置调整到位。
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可重复使用,由于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只是作为检测工具,并不作为最后的成品安装至车门及侧围上,因此对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的外观有无磨损并无要求,即使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多次拆装会留下磨损痕迹,仍不影响检测功能。
因此本申请在后门C柱外饰板安装至对应的后门钣金300、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对应的侧围钣金400之前,能够保证后门钣金300相对于侧围钣金400已经处于调整到位的状态,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可一次安装成功,避免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二次返工导致零件报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3,第一仿形块本体110为板状结构,且第一仿形块本体110优选为曲面板结构。
第一仿形块本体110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101、第二侧边102、第三侧边103和第四侧边104,第三侧边103和第一侧边101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分布,第二侧边102和第四侧边104平行设置。第一侧边101为直边,第三侧边103为折边,第二侧边102的长度大于第四侧边104的长度。
参阅图1和图4,第二仿形块本体210呈三角形板状结构,且第二仿形块本体210也优选为曲面板结构。
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五侧边201、第六侧边202和第七侧边203。第五侧边201和第六侧边202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一角,第六侧边202和第七侧边203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二角,第五侧边201和第七侧边203相交形成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三角。第一角、第二角和第三角均优选采用圆弧过渡。
当第一仿形块100安装至后门钣金300、第二仿形块200安装至侧围钣金400后,第五侧边201与第一侧边101平行设置,且第五侧边201与第一侧边101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即为第一仿形块100与第二仿形块200之间的间隙差。
上述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和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形状为现有技术中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的常见形状,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后门C柱外饰板和侧围三角窗玻璃的形状不同,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和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形状也对应地有所不同,并不仅限于前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和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具体形状。
再次参阅图2和图3,第一固定组件120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块本体110上的第一定位柱121和第二定位柱124,第一定位柱121和第二定位柱124靠近第三侧边103设置。第一定位柱121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第二定位柱124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请参阅图5和图6,后门钣金300包括用于安装后门C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301,第一安装部301包括第一安装区域302,结合图7和图8,第一安装区域302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5和第二安装孔307,通过第一定位柱121插入第一安装孔305且第二定位柱124插入第二安装孔307以实现第一仿形块本体110固定至第一安装部301。
再次参阅图3,为更好实现第一定位柱121与第一安装孔305之间,以及第二定位柱124与第二安装孔307之间的固定,第一固定组件120还包括第一支撑座122和第二支撑座125。
第一定位柱121固定于第一支撑座122,第一支撑座122具有第一支撑面123,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一定位柱12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区域302具有第一安装面304,第一定位柱121插入第一安装孔305内后,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一安装面304接触配合。
第二定位柱124固定于第二支撑座125,第二支撑座125具有第二支撑面126,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定位柱124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安装区域302还具有第二安装面306,第二定位柱124插入第二安装孔307内后,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安装面306接触配合。
由于第一仿形块100安装至后门钣金300时,第一仿形块100通常处于竖直或者稍微倾斜的状态,通过第一定位柱121与第一安装孔305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第一仿形块100在第一安装部301上的定位及固定,并且通过第一支撑面123与第二安装面306的接触配合,以及第二支撑面126与第二安装面306的接触配合实现第一安装部301对第一仿形块100的支撑,从而实现第一仿形块100在第一安装部301上的精确安装固定。
继续参阅图3,为实现后门钣金300的第一安装部301对第一仿形块100的稳定支撑,第一固定组件120还包括固定于第一仿形块本体110上的支撑块127,支撑块127靠近第一侧边101设置,支撑块127具有第三支撑面128,第一支撑座122、第二支撑座125和支撑块127位于第一仿形块本体110的同一侧。
继续参阅图8,第一安装部301还包括第二安装区域303,第二安装区域303具有第三安装面308,第三安装面308与第一安装面304和第一安装面304均呈角度设置,优选为呈钝角设置。支撑块127的第三支撑面128与第三安装面308接触配合,且第一支撑座122、第二支撑座125和支撑块127三者不共线。
用于对第一仿形块本体110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座122、第二支撑座125和支撑块127三者不共线,因此通过三者对第一仿形块本体110支撑更加稳定。
并且,由图8可以看出,第一安装部301的第一安装区域302除了具有第一安装面304和第二安装面306之外,还具有另外两个类似的安装面以及对应的安装孔的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选择任意两个、任意三个或四个支撑面及对应的安装孔对第一仿形块本体110进行定位和支撑,即第一仿形块100上设置对应数量的支撑座和定位柱的结构,并不仅限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定位柱121和第二定位柱124的结构。
再次参阅图2和图4,与第一固定组件120同理,第二固定组件220包括固定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上的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和第三固定销223,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和第三固定销223位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同一侧,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和第三固定销223均沿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厚度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销221位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一角的内侧,第二固定销222位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二角的内侧,第三固定销223位于第二仿形块本体210的第三角的内侧,并且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和第三固定销223三者不共线。
参阅图9和图10,侧围钣金400包括用于安装侧围三角窗玻璃的第二安装部401,第二安装部401上设置有三个固定孔402,且通过第一固定销221、第二固定销222和第三固定销223分别插入三个固定孔402以实现第二仿形块本体210固定至第二安装部401。
并且第二安装部401开设有一形状与侧围三角窗玻璃形状(即第二仿形块本体210形状)适配的通孔,当侧围三角窗玻璃安装至第二安装部401后,该通孔用于露出侧围三角窗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120和第二固定组件220其中至少一个采用磁性材料,优选为第一固定组件120和第二固定组件220均采用磁性材料,因此可以将第一固定组件120和第二固定组件220通过磁吸的方式更加牢固地分别固定于后门钣金300的第一安装部301和侧围钣金400的第二安装部401上。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仿形块和第二仿形块;
所述第一仿形块包括第一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用于对后门C柱外饰板进行仿形,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固定至所述后门C柱外饰板在后门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
所述第二仿形块包括第二仿形块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用于对侧围三角窗玻璃进行仿形,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固定至所述侧围三角窗玻璃在侧围钣金上的安装位置处;
其中,所述第一仿形块和所述第二仿形块用于辅助调整所述后门C柱外饰板对应的后门钣金和所述侧围三角窗玻璃对应的侧围钣金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的侧边依次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一侧边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分布,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靠近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一定位柱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柱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后门钣金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后门C柱外饰板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区域,所述第一安装区域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实现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固定至所述第一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
所述第一定位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具有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后,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柱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定位柱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安装区域还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定位柱插入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后,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的同一侧;
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安装区域,所述第二安装区域具有第三安装面,所述支撑块支撑于所述第三安装面,且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支撑块三者不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呈三角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的侧边包括第五侧边、第六侧边和第七侧边;
所述第五侧边和所述第六侧边相交形成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一角,所述第六侧边和所述第七侧边相交形成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二角,所述第五侧边和所述第七侧边相交形成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的第三角;
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所述第二角和所述第三角均采用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上的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和第三固定销,所述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二固定销和所述第三固定销均沿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销位于所述第一角的内侧,所述第二固定销位于所述第二角的内侧,所述第三固定销位于所述第三角的内侧;
所述侧围钣金包括用于安装所述侧围三角窗玻璃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三个固定孔,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二固定销和所述第三固定销分别插入三个所述固定孔以实现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固定至所述第二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形块本体和所述第二仿形块本体均为曲面板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其中至少一个采用磁性材料。
CN202321404192.3U 2023-06-02 2023-06-02 辅助检测工装 Active CN220119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4192.3U CN220119997U (zh) 2023-06-02 2023-06-02 辅助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4192.3U CN220119997U (zh) 2023-06-02 2023-06-02 辅助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9997U true CN220119997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4192.3U Active CN220119997U (zh) 2023-06-02 2023-06-02 辅助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9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470B (zh) 将车身组件安装至车身壳体的方法及其所用支架
CN113216768A (zh) 一种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安装结构以及安装方法
CN220119997U (zh) 辅助检测工装
CN103863075A (zh) 一种车门内防水夹条固定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12047198U (zh) 前三角窗外饰件总成
CN220119996U (zh) 检测工装
CN204368251U (zh)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与a柱内蒙皮的连接结构
CN217596289U (zh) 一种调整后背门装配间隙面差的辅助装置
CN217124982U (zh) 前大灯装配定位辅助工装
CN210089544U (zh) 车门窗框在线检具工装
CN210361059U (zh) 车顶平台定位工装
CN210083347U (zh) 一种用于转向支撑构件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14929006U (zh) 一种仪表板前除霜面板安装结构
CN115478744B (zh) 隐藏式外把手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6301008U (zh) 后保险杠与后围外板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4648587U (zh) 一种侧裙仿形工装件及其翼子板
CN108482495B (zh) 汽车娱乐面板的定位安装结构
CN213413479U (zh) 一种门护板辅助限位结构
CN218875243U (zh) 用于模拟前翼子板与前车门装配状态的辅具、模拟结构
CN220884233U (zh) 一种激光雷达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576420U (zh) 车辆前蒙皮安装横梁总成的安装定位工装
CN217022402U (zh) 一种a柱角窗装饰板及汽车
CN220206547U (zh) 机盖位置检测工装
US11046258B2 (en) Methods of visually checking for alignment between instrument panel ornaments and door ornaments using alignment tools
CN108527213A (zh) 一种后背门辅助支撑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