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4461U -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 Google Patents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4461U
CN220114461U CN202320799369.8U CN202320799369U CN220114461U CN 220114461 U CN220114461 U CN 220114461U CN 202320799369 U CN202320799369 U CN 202320799369U CN 220114461 U CN220114461 U CN 220114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harger
sideboard
mounting structure
inne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93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兴江
宋红双
郝振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93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4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4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4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包括:车箱横梁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翻边,第一底板设置于车箱横梁上,第一侧板设置于第一底板的两侧,翻边设置于第一侧板的顶部,翻边用于安装充电机。通过在车箱横梁的上端设置安装支架,从而可以使安装支架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差,而且安装支架还可以通过翻边对充电机进行安装,进而可以使皮卡混动车型布置充电机。

Description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作为汽车行业的大趋势,相对于纯电的里程焦虑,混动形式更受大家欢迎,而且近几年皮卡车在城市中获得解禁,皮卡混动的需求也开始增加。相关技术中,电动车的充电机个体较大、重量较重以及有防水要求,SUV和轿车混动车型一般将充电机放置于后备箱,但是皮卡车没有后备箱,驾驶舱里又布满各种配置部件,皮卡车充电机无法合理布置以及无法满足充电机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该充电机的安装结构上可以布置充电机,而且充电机无需占用驾驶室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箱横梁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翻边,所述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车箱横梁上,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所述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所述翻边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通过在车箱横梁的上端设置安装支架,从而可以使安装支架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差,而且安装支架还可以对充电机定位以及便于充电机的安装,进而可以使皮卡混动车型布置充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设置于所述翻边上且与所述翻边相连接,所述转接支架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接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充电机的安装位,所述翻边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安装位的避让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接支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翻边的边缘限位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限位部构造为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翻边的边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接支架上设置有加强筋且中部设置有减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边板内板和内板加强板,所述边板内板与所述车箱横梁相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内板加强板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车箱纵梁,所述车箱纵梁与所述车箱横梁相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还与所述车箱纵梁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充电机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边板外板和外板支撑板,所述边板外板与所述车箱横梁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边板内板的外侧,所述边板内板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出部,所述边板外板和所述边板内板之间形成有充电机容置空间,所述外板支撑板的设置于所述边板外板上,所述外板支撑板、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车箱横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充电机和以上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所述充电机设置于所述翻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箱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箱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箱的第一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箱的第二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箱的第三角度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充电机的安装结构;
2、边板外板;3、边板内板;31、凸出部;4、车箱横梁;5、安装支架;51、第一底板;52、第一侧板;53、漏液孔;54、翻边;55、避让槽;6、转接支架;61、限位部;62、加强筋;63、减重孔;7、内板加强板;71、第二底板;72、第二侧板;73、电泳孔;8、外板支撑板;9、紧固件;10、充电机;11、车箱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该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应用于皮卡车辆中。例如,混动型皮卡车辆。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包括:车箱横梁4和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包括:第一底板51、第一侧板52和翻边54,第一底板51设置于车箱横梁4上,第一侧板52设置于第一底板51的两侧,翻边54设置于第一侧板52的顶部,翻边54用于安装充电机10。
可以理解的是,车箱横梁4为皮卡的车箱处的横梁,第一底板51位于车箱横梁4上,也就是可以使安装支架5位于车箱横梁4的上端,从而可以使安装支架5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第一侧板52位于第一底板51的两侧,而且第一侧板52相对于第一底板51向上延伸,翻边54位于第一侧板52的上端,从而可以使充电机10安装在翻边54上,还可以使车箱横梁4对安装支架5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便于安装支架5对充电机10进行安装。第一底板51设置多个漏液孔53,可以使液体从漏液孔53流出,从而可以保护充电机10以及延长充电机10的使用寿命。通过如此设置安装支架5,可以满足充电机10高于涉水面50mm的要求,进而可以对充电机10进行保护以及延长充电机10的使用寿命。
由此,通过在车箱横梁4的上端设置安装支架5,可以使安装支架5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差,而且安装支架5还可以对充电机10定位以及便于充电机10的安装,进而可以使皮卡混动车型布置充电机10。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还包括:转接支架6,转接支架6设置于翻边54上,而且转接支架6与翻边54相连接,转接支架6用于安装充电机10。也就是说,转接支架6位于翻边54上,转接支架6与翻边54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转接支架6与充电机10之间也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充电机10安装在转接支架6上,进而可以提升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安装充电机10的安装位,翻边54上设置有避让安装位的避让槽55。可以理解的是,转接支架6上设置安装位,从而可以便于充电机10的安装,而且翻边54上可以形成有避让槽55,从而可以使避让槽55用于避让安装位,也就是可以使避让槽55便于转接支架6与充电机10之间螺栓的安装,从而可以便于转接支架6与充电机10的固定连接。
特别地,如图3-图5所示,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限位部61,限位部61与翻边54的边缘限位配合。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61位于转接支架6的一侧,限位部61与翻边54之间可以限位配合,从而可以使转接支架6和安装支架5之间更加紧固,进而便于安装充电机10以及对充电机10进行固定。
可选地,如图3-图5所示,限位部61构造为挂钩,挂钩挂设在翻边54的边缘上,从而可以便于转接支架6与安装支架5之间的连接,进而便于充电机10的安装和拆卸。
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加强筋62,从而可以增强转接支架6的强度,而且转接支架6中部设置有减重孔63,从而可以实现转接支架6的轻量化设计。减重孔63可以设置成矩形,但不限于此。
此外,如图1-图5所示,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还包括:边板内板3和内板加强板7,边板内板3与车箱横梁4相连接,内板加强板7设置于边板内板3上,第一侧板52与内板加强板7相连接。也就是说,内板加强板7位于边板内板3上,而且内板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52之间相连接,从而可以将安装支架5与内板加强板7之间相连接,进而可以提升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例如,内板加强板7与第一侧板52之间进行焊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
此外,如图1-图5所示,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还包括:车箱纵梁11,车箱纵梁11与车箱横梁4相连接,内板加强板7包括:第二底板71和第二侧板72,第二底板71设置于边板内板3的底部,第二底板71还与车箱纵梁11相连接,第二侧板72与第二底板71相连接且设置于边板内板3的一侧,第二侧板72与第一侧板52相连接。也就是说,车箱纵梁11与车箱横梁4之间相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二底板71位于边板内板3的底部,第二底板71与车箱纵梁11相连接,第二侧板72与第二底板71之间弯折连接,而且第二侧板72与第二底板71位于边板内板3的外侧,从而可以使第二侧板72与第一侧板52之间相连接,也就是可以使安装支架5与内板加强板7之间相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第二侧板72上设置多个电泳孔73,从而可以用于防电磁屏蔽。
除此之外,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还包括:边板外板2和外板支撑板8,边板外板2与车箱横梁4相连接。而且边板外板2位于边板内板3的外侧,边板内板3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出部31,边板外板2和边板内板3之间形成有充电机容置空间,外板支撑板8的设置于边板外板2上,外板支撑板8、第一底板51与车箱横梁4通过紧固件9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边板外板2位于边板内板3的外侧,边板外板2和边板内板3均与车箱横梁4相连接,边板内板3上设置凸出部31,凸出部31朝向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内侧凸出,从而可以使凸出部31和边板外板2之间形成一个腔体,也就是可以使这个腔体为充电机10提供容置空间,进而使车箱上存在充电机10的容置空间。外板支撑板8位于边板外板2上,而且外板支撑板8位于第一底板51的外侧,外板支撑板8与第一底板51之间相连接,从而可以使外板支撑板8对边板外板2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可以提升充电机10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紧固件9穿设第一底板51、外板支撑板8后和车箱横梁4,从而可以将三者固定连接,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的整体结构强度。例如紧固件9为螺栓,从而便于紧固件9的安装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充电机10和以上实施例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充电机10设置于翻边54上,从而可以提供充电机10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箱横梁(4);
安装支架(5),所述安装支架(5)包括:第一底板(51)、第一侧板(52)和翻边(54),所述第一底板(51)设置于所述车箱横梁(4)上,所述第一侧板(52)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51)的两侧,所述翻边(5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52)的顶部,所述翻边(54)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机(10);
转接支架(6),所述转接支架(6)设置于所述翻边(54)上且与所述翻边(54)相连接,所述转接支架(6)用于安装所述充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安装所述充电机(10)的安装位,所述翻边(54)上设置有避让所述安装位的避让槽(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限位部(61),所述限位部(61)与所述翻边(54)的边缘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61)构造为挂钩,所述挂钩挂设在所述翻边(54)的边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支架(6)上设置有加强筋(62)且中部设置有减重孔(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板内板(3)和内板加强板(7),所述边板内板(3)与所述车箱横梁(4)相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7)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3)上,所述第一侧板(52)与所述内板加强板(7)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箱纵梁(11),所述车箱纵梁(11)与所述车箱横梁(4)相连接,所述内板加强板(7)包括:第二底板(71)和第二侧板(72),所述第二底板(71)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3)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71)还与所述车箱纵梁(11)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72)与所述第二底板(71)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边板内板(3)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72)与所述第一侧板(5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板外板(2)和外板支撑板(8),所述边板外板(2)与所述车箱横梁(4)相连接且位于所述边板内板(3)的外侧,所述边板内板(3)设置有向内凸出的凸出部(31),所述边板外板(2)和所述边板内板(3)之间形成有充电机(10)容置空间,所述外板支撑板(8)的设置于所述边板外板(2)上,所述外板支撑板(8)、所述第一底板(51)和所述车箱横梁(4)通过紧固件(9)固定连接。
9.一种皮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机(10);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机的安装结构(1),所述充电机(10)设置于所述翻边(54)上。
CN202320799369.8U 2023-04-12 2023-04-12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Active CN220114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369.8U CN220114461U (zh) 2023-04-12 2023-04-12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9369.8U CN220114461U (zh) 2023-04-12 2023-04-12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4461U true CN220114461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9369.8U Active CN220114461U (zh) 2023-04-12 2023-04-12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4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4874B2 (en) Rear floor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US20210101490A1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unit for vehicle and underbody of vehicle
CN104057811A (zh) 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的布置结构
US20220126664A1 (en) Integrated frame and battery pack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3661178B (zh) 一种汽车蓄电池固定支架总成
CN220114461U (zh) 充电机的安装结构和皮卡
CN213026311U (zh) 动力电池和车辆
JPH0752658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CN218616204U (zh) 电池安装支架和新能源车辆
CN216958345U (zh) 电池系统、底盘和作业机械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系统
CN211731566U (zh) 电动车底盘及车辆
CN219904034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993938U (zh) 一种双层电瓶箱体
CN114633806A (zh) 后车身结构
CN209813751U (zh)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充电桩
US20230322069A1 (en) Mounting assembly attaching power supply to vehicle
CN218536871U (zh)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CN212765823U (zh) 一种快换电池箱体
CN220315112U (zh) 无人车的车架结构、无人车的车身及无人车
CN213472805U (zh) 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CN219769682U (zh) 具有快换连接器安装支架的电动汽车
CN218228667U (zh) 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122300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承载框架
CN211308767U (zh) 备胎收藏器固定支架、横梁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