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871U -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36871U CN218536871U CN202222991014.7U CN202222991014U CN218536871U CN 218536871 U CN218536871 U CN 218536871U CN 202222991014 U CN202222991014 U CN 202222991014U CN 218536871 U CN218536871 U CN 2185368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floor
- assembly
- cover plate
- rear compar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车辆的后机舱包括:后副车架;充电总成,所述充电总成包括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所述充电总成设在所述后副车架上;地板,所述地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充电总成的检修口,以检修所述充电总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电总成集成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提高集成度,将充电总成设置在后副车架上,充分发挥后副车架的作用,且在地板上设置对应充电总成的检修口,方便检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动车型或混动车型中,通常布置有OBC(On-board charge,车载充电器)、DC-DC(DC-DC converter,直流-直流转换器)及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电源分配器),但是OBC、DC-DC及PDU分散布置,导致检修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的后机舱,提高集成度,且创造性地将充电总成设置在后副车架上,从地板上的检修口便对充电总成进行检修,方便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包括:后副车架;充电总成,所述充电总成包括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所述充电总成设在所述后副车架上;地板,所述地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充电总成的检修口,以检修所述充电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机舱,通过设置充电总成集成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提高集成度,将充电总成设置在后副车架上,充分发挥后副车架的作用,且在地板上设置对应充电总成的检修口,方便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包括:主体部;内凹部,所述主体部、所述内凹部及所述后副车架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充电总成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凹部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地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上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的部分设在所述主体部上,另一部分设在所述内凹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所述内凹部;两个第二加强件,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分设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的相对两侧,且连接所述主体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上设有封闭所述检修口的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接近所述地板的一侧设有密封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地板;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另一部分设在所述凸起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后机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车辆的后机舱,提高集成度,方便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修口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板与盖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后副车架;11、前横梁;12、后横梁;13、左纵梁;14、右纵梁;15、总成空间;
20、充电总成;
30、地板;31、检修口;311、第一开口;312、第二开口;32、主体部;33、内凹部;331、第二加强筋;34、安装空间;
40、加强组件;41、第一加强件;42、第二加强件;
50、盖板;51、连接部;52、凸起部;53、第一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机舱。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后机舱,车辆的后机舱包括后副车架10、充电总成20及地板30。为了方便理解,图1至图4中前为车辆车头所在方向,后为车辆车尾所在方向,上为车辆车顶所在方向,下为车辆车底所在方向,左为用户站在车头位置面向车尾位置时左手所在方向,右为用户站在车头位置面向车尾位置时右手所在方向,当然,以上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并不代表对本申请的限制。
充电总成20包括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充电总成20设在后副车架10上。通过设置充电总成20集成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提高集成度,相比较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三个部件分散布置的方案,本申请通过集成为充电总成,位置更加集中,方便安装及检修。
相关技术中,OBC(车载充电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及PDU(电源分配器)通常分散布置,导致空间利用率降低,而且OBC、DC-DC及PDU作为三电系统的部分,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分散布置的OBC、DC-DC及PDU导致检修成本较高。本申请的充电总成20充分利用后副车架10上的空间,集中安装,方便检修,降低成本。
地板30上设有对应充电总成20的检修口31,以检修充电总成20。通过在地板30上设置检修口31,进一步提高检修的便捷度。维修人员通过检修口31便可以对充电总成20进行检修,相比较将零部件拆卸的方式,方便维修人员的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机舱,通过设置充电总成20集成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提高集成度,将充电总成20设置在后副车架10上,充分发挥后副车架10的作用,且在地板30上设置对应充电总成20的检修口31,方便检修。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30包括:主体部32、内凹部33。
主体部32、内凹部33及后副车架10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34,充电总成20设在安装空间34内。通过设置内凹部33,开辟出安装空间34,从而为充电总成20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通过凹凸结构设计提高地板30的整体强度。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检修口31包括:第一开口311、第二开口312。
第一开口311设在主体部32上。第二开口312设在内凹部33的侧壁上且与第一开口311连通。通过在主体部32上设置第一开口311,第一开口311处于地板30的水平面上,方便观察充电总成20,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开口312,在第一开口311的基础上扩大检修口31的面积,方便对充电总成20进行检修。
一些实施例中,检修口31对应车辆后备箱的空间,方便使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30上设有加强组件40,加强组件40的部分设在主体部32上,另一部分设在内凹部33上。通过设置加强组件40进一步增强地板30的强度,且加强组件40的部分设在主体部32上,另一部分设在内凹部33上,加强组件40连接不同部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加强组件40可以在后部碰撞中起到折弯诱导作用,并避免检修口31后部翻边产生大的变形。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组件40包括:第一加强件41及两个第二加强件42。
第一加强件41连接内凹部33。两个第二加强件42分设在第一加强件41的相对两侧,且连接主体部32。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41与两个第二加强件42,降低单个零部件的加工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41与两个第二加强件42为一体成型件,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方便组装。
具体地,第一加强件41上设有第三加强筋与U型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
具体地,第一加强件41与地板30通过电焊方式连接。
具体地,两个第二加强件42关于第一加强件41对称设置。
具体地,第二加强件42与地板30通过点焊方式连接,第二加强件42与第一加强件41通过点焊方式连接。
具体地,第二加强件42上设有第四加强筋与U型腔体,从而提高刚度。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凹部33上设有第二加强筋331,第二加强筋331在地板3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即第二加强筋331在图2中的前后方向上延伸,提高地板30整体刚度。
如图2所示,具体地,第二加强筋331为四个,四个第二加强筋331在地板3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30的侧面区域设有折弯筋,诱导变形,减少对充电总成20所在区域的侵入。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板30上设有封闭检修口31的盖板50。通过设置盖板50封闭检修口31,提高美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0接近地板30的一侧设有密封部。通过设置密封部封闭盖板50与地板30之间的空间,用于防尘。例如,密封部上涂有密封胶。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0包括:连接部51、凸起部52。
连接部51连接地板30。凸起部52设在连接部51上。通过设置凸起部52,利用盖板50凹凸结构设计增强盖板50的强度,避免发生变形。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0上设有第一加强筋53,第一加强筋53的部分设在连接部51上,另一部分设在凸起部52上。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53进一步提高盖板50的强度,同时第一加强筋53的部分设在连接部51上,另一部分设在凸起部52上,同一个第一加强筋53设在多个部位上,提高盖板50的整体强度,防止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0通过螺栓安装在地板30上,方便拆卸。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副车架10包括:前横梁11、后横梁12、左纵梁13、右纵梁14,前横梁11、后横梁12、左纵梁13及右纵梁14围合成总成空间15,充电总成20设在总成空间15上。通过将充电总成20设置在总成空间15上,从而充分利用后副车架10上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50为工程塑料件,地板30为工程塑料件;或者,盖板50为工程塑料件,地板30为金属钣金件;再或者,盖板50为金属钣金件,地板30为金属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后机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车辆的后机舱,提高集成度,方便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机舱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副车架;
充电总成,所述充电总成包括车载充电器、直流-直流转换器及电源分配器,所述充电总成设在所述后副车架上;
地板,所述地板上设有对应所述充电总成的检修口,以检修所述充电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包括:
主体部;
内凹部,所述主体部、所述内凹部及所述后副车架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充电总成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地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上设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的部分设在所述主体部上,另一部分设在所述内凹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包括: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所述内凹部;
两个第二加强件,两个所述第二加强件分设在所述第一加强件的相对两侧,且连接所述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上设有封闭所述检修口的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接近所述地板的一侧设有密封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地板;
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在所述连接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部分设在所述连接部上,另一部分设在所述凸起部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后机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1014.7U CN218536871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1014.7U CN218536871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36871U true CN218536871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6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1014.7U Active CN218536871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36871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91014.7U patent/CN2185368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185030A1 (zh) | 前地板总成及汽车 | |
EP2712770B1 (en) | Charging connector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for use in truck-type electric vehicle | |
CN110329360B (zh) | 车身结构及汽车 | |
KR102703743B1 (ko) | 차량용 배터리 장착구조 | |
CN21036408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 |
US20230264561A1 (en) |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 |
CN111284566A (zh) | 前地板结构及汽车 | |
JP5957836B2 (ja) | 車体構造 | |
US20230264752A1 (en) |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 |
US20230264563A1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 |
CN114269580A (zh) | 用于机动车的蓄能器底部组件 | |
US11919571B2 (en) | Cowl drain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 |
CN102390325A (zh) |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 | |
CN218536871U (zh) | 一种车辆的后机舱及车辆 | |
CN116639187A (zh) | 车架总成和车辆 | |
KR20200120164A (ko) | 차량의 차체 | |
KR20230067363A (ko) | 차량 플로어구조 | |
CN209888933U (zh) | 侧边梁总成 | |
CN221477294U (zh) | 后地板总成及车辆 | |
CN219904034U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
US20230264751A1 (en) |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 |
CN220130207U (zh) | 车架总成和车辆 | |
CN217778774U (zh) | 后围总成、车身结构和车辆 | |
JPH10946A (ja) |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冷却風排出構造 | |
US20240239417A1 (en) | Vehicle charger attachment struct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