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938U -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938U
CN220106938U CN202321472754.8U CN202321472754U CN220106938U CN 220106938 U CN220106938 U CN 220106938U CN 202321472754 U CN202321472754 U CN 202321472754U CN 220106938 U CN220106938 U CN 220106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cba
pin
connection structur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727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正
曾念树
曾显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anji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anj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anji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anj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727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该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包括:针组件、PCBA组件以及下壳体组件;所述插针组件通过注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内,所述PCBA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压接固定,且所述PCBA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贯通的内腔以及接口腔,所述插针组件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内腔以及接口腔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将PCBA组件上的通孔与鱼眼插针一一对应后利用鱼眼部分的弹性压入,压接完成后鱼眼插针对所述PCBA组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连接,相较于现有的焊接方式,从工艺上直接避免了虚焊、漏焊、焊渣等影响功能的作业不良问题,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为了节省/收集车内能量,故新能源车均有用进气格栅的开启、闭合进行对发动机舱内的驱动马达或者电池包的散热/聚热。在进气格栅上,有一个驱动电机,此电机的作用就是驱动进气格栅进行运转、转动。
在进气格栅电机内部,PCBA组件与护套连接插针之间的联通现有的方式均是采用焊接连接,然而焊接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虚焊、漏焊、锡渣等不良问题,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一致性,同时也会导致生产加工的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包括:插针组件、PCBA组件以及下壳体组件;所述插针组件通过注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内,所述PCBA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压接固定,且所述PCBA组件与所述插针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贯通的内腔以及接口腔,所述插针组件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内腔以及接口腔的连接处;所述插针组件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插针部以及将所述插针部注塑固定的支撑凸台;所述插针部包括一体成型的鱼眼插针以及外延插针;所述鱼眼插针位于内腔一侧,所述PCBA组件对应于所述鱼眼插针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鱼眼插针插接在所述通孔内,并对所述PCBA组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所述支撑凸台对所述PCBA组件提供物理支撑;所述外延插针延伸至所述接口腔内,并与所述接口腔配合形成插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内腔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侧限位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底部对应于所述PCBA组件的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PCBA组件之间存在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组连接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将PCBA组件上的通孔与鱼眼插针一一对应后利用鱼眼部分的弹性压入,压接完成后鱼眼插针对所述PCBA组件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连接,相较于现有的焊接方式,从工艺上直接避免了虚焊、漏焊、焊渣等影响功能的作业不良问题,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针组件;2、PCBA组件;3、下壳体组件;11、插针部;12、支撑凸台;13、鱼眼插针;14、外延插针;31、侧限位柱;32、内腔;33、接口腔;34、连接耳孔;3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参阅图1-3所示,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包括插针组件1、PCBA组件2以及下壳体组件3;所述插针组件1通过注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3内,所述PCBA组件2与所述插针组件1压接固定,且所述PCBA组件2与所述插针组件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贯通的内腔32以及接口腔33,所述插针组件1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内腔32以及接口腔33的连接处;所述插针组件1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插针部11以及将所述插针部11注塑固定的支撑凸台12;所述插针部11包括一体成型的鱼眼插针13以及外延插针14;所述鱼眼插针13位于内腔32一侧,所述PCBA组件2对应于所述鱼眼插针1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鱼眼插针13插接在所述通孔内,并对所述PCBA组件2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所述支撑凸台12对所述PCBA组件2提供物理支撑;所述外延插针14延伸至所述接口腔33内,并与所述接口腔33配合形成插接口,用于与外部器件电性连接提供接口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腔32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侧限位柱31,用于对所述PCBA组件2的侧面形成限位,保持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稳定。
所述下壳体的内腔32底部对应于所述PCBA组件2的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支撑柱35,所述支撑柱35与所述PCBA组件2之间存在间距,用于在极端情况下所述PCBA组件2在垂直方向上高度下降时提供一定的物理支撑。
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组连接耳孔34,用于将所述下壳体固定安装在外部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先将鱼眼插针13冲压成型之后,放入相应的塑料模具内注塑出支撑凸台12,一体成型为插针组件1,同时确保各组鱼眼插针13(如本实施例中的4组)的间距保持位置一致性,注塑后形成的插针组件1再放入下盖塑料模具内注塑出下壳体,提升下壳体的生产效率,以及减少下壳体因为插针不容易插入模具内导致模具压伤的风险,再夹取PCBA组件2放入下壳体的内腔32,将PCBA组件2上的通孔与鱼眼插针13一一对应后利用鱼眼部分的弹性压入,压接完成后鱼眼插针13对所述PCBA组件2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连接,相较于现有的焊接方式,从工艺上直接避免了虚焊、漏焊、焊渣等影响功能的作业不良问题,提升了生产加工效率。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针组件(1)、PCBA组件(2)以及下壳体组件(3);所述插针组件(1)通过注塑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组件(3)内,所述PCBA组件(2)与所述插针组件(1)压接固定,且所述PCBA组件(2)与所述插针组件(1)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下壳体包括相互贯通的内腔(32)以及接口腔(33),所述插针组件(1)的设置位置位于所述内腔(32)以及接口腔(33)的连接处;所述插针组件(1)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插针部(11)以及将所述插针部(11)注塑固定的支撑凸台(12);所述插针部(11)包括一体成型的鱼眼插针(13)以及外延插针(14);所述鱼眼插针(13)位于内腔(32)一侧,所述PCBA组件(2)对应于所述鱼眼插针(1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鱼眼插针(13)插接在所述通孔内,并对所述PCBA组件(2)在垂直方向上形成限位,所述支撑凸台(12)对所述PCBA组件(2)提供物理支撑;所述外延插针(14)延伸至所述接口腔(33)内,并与所述接口腔(33)配合形成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32)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侧限位柱(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32)底部对应于所述PCBA组件(2)的区域分别设置有多组支撑柱(35),所述支撑柱(35)与所述PCBA组件(2)之间存在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组连接耳孔(34)。
CN202321472754.8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Active CN220106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2754.8U CN22010693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72754.8U CN22010693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938U true CN22010693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72754.8U Active CN22010693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7374B (zh) 传感器装置和用于制造传感器装置的方法
CN106783030B (zh) 一种网络变压器外壳、网络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0106938U (zh) 一种基于pcba组件的免焊接连接结构
CN210600146U (zh) 一种变速箱电子驻车机构
CN104054404A (zh) 用于制造控制器壳体的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制造的控制器壳体
CN116207535A (zh) 一种应用于电流传感器中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及方法
CN2867662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7410614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进线防水组件
CN109244710B (zh) 电池连接器
CN220253523U (zh) 车载空调系统连接器
CN211508756U (zh) 电动机油泵
CN111761778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制造方法
CN219601172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接插件
CN211530948U (zh) 电机控制器
CN220042359U (zh) 一种插接结构及泵
CN2398740Y (zh) 改进的充电连接器
CN210110692U (zh) 一种新型汽车低压平板保险丝
CN21930401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90度出线充电座
CN201525343U (zh) 放入式插座汽车执行器
CN111835105B (zh) 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20869511U (zh) 一种节温器总成
CN210957101U (zh) 注塑用密封塞及其插接器
CN219911167U (zh) 一种转接结构及水泵
CN116759833B (zh) 一种电机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车窗驱动电机以及汽车
CN220774558U (zh) 电池盖板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