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1770U -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1770U
CN220091770U CN202320603135.1U CN202320603135U CN220091770U CN 220091770 U CN220091770 U CN 220091770U CN 202320603135 U CN202320603135 U CN 202320603135U CN 220091770 U CN220091770 U CN 22009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spraying
frame
driving wheel
driv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031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雨
倪洪锐
李铭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shuo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shuo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shuo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shuo Co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031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属于喷涂输送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上层倍数链装置、下层倍数链装置、前往复喷漆装置、后往复喷漆装置;上层倍数链装置与下层倍数链装置之间呈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并分别朝相反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前往复喷漆装置与后往复喷漆装置分别位于上层倍数链装置上方、且二者之间呈前后布局,并分别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在机架上,以对工件进行喷漆。本设备可以使工件完成不同方向的输送,提高使用范围,同时可实现工件表面的全方位自动喷漆,保证工件的喷漆质量,而且占地体积少,空间利用率高,各装置之间的配合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2120751890.5公开一种涂装线喷涂设备,它包括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有若干支架和固定在内侧支架的室体架,室体架表面安装有密封板,且两端开口,室体架一侧设置有烘干组件,烘干组件包括有若干吊架、与室体架内部连通的进风管,进风管靠近室体架一端连接有若干循环风机,若干循环风机下端连接有烘干机,烘干组件远离室体架一侧设置有喷漆房装置。上述结构可阻挡漆雾进入工人呼吸道,避免了工人误吸油漆造成的肺部损伤。但是其支撑装置只能满足物料单方向的输送,使用限制性大,而且占地空间大,空间浪费率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层倍数链装置、下层倍数链装置、前往复喷漆装置、后往复喷漆装置。
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与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之间呈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并分别朝相反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与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分别位于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上方、且二者之间呈前后布局,并分别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在所述机架上,以对工件进行喷漆。
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余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与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的前后端分别伸出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外。
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护板和玻璃门;所述护板围设在所述机架的侧上部、顶部和/或底部,以使机架内部形成喷涂室;所述玻璃门固定或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侧下部。
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和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分别包括左右对称的框架,所述框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其前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装配箱和从动齿轮装配箱;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和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上绕设有输送链条;所述框架对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分别设置在链条驱动器、位置调节组件。
所述左右对称的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之间设置有同步横杆;左右的所述主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同步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驱动器固定设置在左或右的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上、且与所述同步横杆驱动连接。
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上开口槽和下限位槽;所述输送链条绕设在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上、且形成上层链条和下层链条;所述上层链条限位活动在所述上开口槽上、且其上端面伸出所述上开口槽;所述下层链条限位活动在所述下限位槽上;工件承放在所述上层链条上、且通过所述输送链条进行输送。
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装配件和调节件;所述调节装配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上;所述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从动齿轮转轴,所述从动齿轮转轴上设置有调节部;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后指向的滑动槽;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调节部螺纹驱动连接;所述调节件转动在所述调节装配件上、且在转动时通过所述调节部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转轴前后滑动在所述滑动槽上,以调节所述输送链条的松紧度。
所述机架对应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设置有前后指向的前后导轨座,所述前后导轨座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布局,所述前后导轨座上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座、前后从动轮座、前后同步带。
所述前后导轨座上设置有前后导轨;所述前后主动轮座、所述前后从动轮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后导轨座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前后从动轮;所述前后同步带绕设在所述前后主动轮、所述前后从动轮上。
左右的所述前后主动轮座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轴,左右的所述主动轮分别与所述同步驱动轴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前后主动轮座上还设置有同步驱动器,所述同步驱动器与所述同步驱动轴驱动连接。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的所述前后同步带固定连接,并分别前后往复滑动在所述前后导轨上。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分别包括横向导轨座,所述横向导轨座上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座、左右从动轮座、左右同步带、左右驱动器。
所述横向导轨座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所述左右主动轮座、所述左右从动轮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座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左右从动轮;所述左右同步带绕设在所述左右主动轮、所述左右从动轮上;所述左右驱动器与所述左右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左右主动轮座、所述左右从动轮座上还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前后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还分别包括喷漆滑动座,所述喷漆滑动座与所述左右同步带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喷漆滑块,所述喷漆滑块与所述横向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喷漆滑动座上还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喷涂的喷涂组件和围设在所述喷涂组件上的保护盖。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顶部进风装置和侧均风压装置。
所述顶部进风装置包括涡轮进风机、进风箱和引风罩;所述涡轮进风机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且分别与所述进风箱和所述引风罩连通;所述进风箱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且其内部拆装有顶过滤件;所述引风罩与所述喷涂室顶部连通、且二者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侧均风压装置包括涡轮出风机、侧风箱和集风箱;所述涡轮出风机设置在所述侧风箱上;所述侧风箱分别与所述涡轮出风机和所述集风箱连通、且其内部倾斜式拆装有侧过滤件;所述集风箱与所述喷涂室侧底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的上层倍数链装置与下层倍数链装置分别将工件朝相反方向输送,以使工件能够完成不同方向的输送操作,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提高使用范围。
利用前后布局、且能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的前往复喷漆装置和后往复喷漆装置分别对工件进行喷漆,以使工件的表面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喷漆,不但提高喷漆效率,还能保证工件的喷漆质量,确保成品率。
由于上层倍数链装置与下层倍数链装置之间采用了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的方式进行设置,前往复喷漆装置与后往复喷漆装置则分别位于上层倍数链装置上方、且二者之间采用了前后布局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可以合理地利用机架的位置空间,减少各装置对机架的空间占用率,从而减少整个喷涂设备的占地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能提高各装置之间的配合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架、上层倍数链装置、下层倍数链装置、前往复喷漆装置、后往复喷漆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机架、防护组件、顶部进风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侧均风压装置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下层倍数链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下层倍数链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下层倍数链装置的装配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往复喷漆装置、后往复喷漆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前往复喷漆装置、后往复喷漆装置的另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0,本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包括机架21,机架21上设置有上层倍数链装置A、下层倍数链装置B、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
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下层倍数链装置B之间呈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并分别朝相反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
前往复喷漆装置C与后往复喷漆装置D分别位于上层倍数链装置A上方、且二者之间呈前后布局,并分别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在机架21上,以对工件进行喷漆。
本实施例中,利用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的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下层倍数链装置B分别将工件朝相反方向输送,以使工件能够完成不同方向的输送操作,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提高使用范围。
而且,利用前后布局、且能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的前往复喷漆装置C和后往复喷漆装置D分别对工件进行喷漆,以使工件的表面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自动喷漆,不但提高喷漆效率,还能保证工件的喷漆质量,确保成品率。
本实施例中,由于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下层倍数链装置B之间采用了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的方式进行设置,前往复喷漆装置C与后往复喷漆装置D则分别位于上层倍数链装置A上方、且二者之间采用了前后布局的方式进行设置,因此可以合理地利用机架21的位置空间,减少各装置对机架21的空间占用率,从而减少整个喷涂设备的占地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还能提高各装置之间的配合紧凑性。
机架2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2和出料口23,其余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下层倍数链装置B的前后端分别伸出进料口22、出料口23外。由于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下层倍数链装置B的前后端均伸出进料口22、出料口23外,因此使工件稳定地输送至前往复喷漆装置C与后往复喷漆装置D下方,提高工件的输送稳定性。
防护组件包括护板24和玻璃门25;护板24围设在机架21的侧上部、顶部和/或底部;玻璃门25固定或滑动设置在机架21的侧下部。
本实施例的护板24围设在机架21的侧上部、顶部以及底部,以使机架21内部形成喷涂室,同时机架21的侧底部设置有导向轨,玻璃门25通过导向轨滑动设置在机架21的侧下部,其中玻璃门25为透明,便于观察工件的输送及喷漆状态,而且滑动设置的玻璃门25可让工人进出喷漆室,便于上层倍数链装置A、下层倍数链装置B、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的日常维护。
上层倍数链装置A和下层倍数链装置B分别包括左右对称的框架2,框架2固定设置在机架21上、且其前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装配箱8和从动齿轮装配箱9;主动齿轮装配箱8和从动齿轮装配箱9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上绕设有输送链条5;框架2对应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分别设置在链条驱动器6、位置调节组件。
为了保证左右对称的输送链条5之间能够同步工作,左右对称的主动齿轮装配箱8之间设置有同步横杆10;左右的主动齿轮3分别与同步横杆10两端固定连接;链条驱动器6固定设置在左或右的主动齿轮装配箱8上、且与同步横杆10驱动连接。本实施例的链条驱动器6为伺服电动,利用一个链条驱动器6即可实现左右输送链条5之间的同步工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框架2上设置有上开口槽11和下限位槽12;输送链条5绕设在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上、且形成上层链条和下层链条;上层链条限位活动在上开口槽11上、且其上端面伸出上开口槽11;下层链条限位活动在下限位槽12上;工件承放在上层链条上、且通过输送链条5进行输送,从而保证工件的输送稳定性。
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装配件15和调节件16;调节装配件15固定设置在从动齿轮装配箱9上;述从动齿轮4上设置有从动齿轮转轴17,从动齿轮转轴17上设置有调节部18;从动齿轮装配箱9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后指向的滑动槽19;调节件16与调节部18螺纹驱动连接;调节件16转动在调节装配件15上、且在转动时通过调节部18驱动从动齿轮转轴17前后滑动在滑动槽19上,以调节输送链条5的松紧度。
本实施例中,调节装配件15和调节件16分别设置有四个,并两个为一组的分别设置在从动齿轮装配箱9左右两侧,并对从动齿轮转轴17左右两端进行调节,以确保从动齿轮4左右两侧能够实现同位置的调节,提高从动齿轮4的调节稳定性。
机架21对应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设置有前后指向的前后导轨座60,前后导轨座60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布局,前后导轨座60上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座26、前后从动轮座27、前后同步带28。
前后导轨座60上设置有前后导轨30;前后主动轮座26、前后从动轮座27分别设置在前后导轨座60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前后从动轮;前后同步带28绕设在前后主动轮、前后从动轮上。
左右的前后主动轮座26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轴31,左右的主动轮分别与同步驱动轴31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前后主动轮座26上还设置有同步驱动器32,同步驱动器32与同步驱动轴31驱动连接。
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的前后同步带28固定连接,并分别前后往复滑动在前后导轨30上。
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分别包括横向导轨座33,横向导轨座33上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座34、左右从动轮座35、左右同步带36、左右驱动器37。
横向导轨座33上设置有横向导轨38;左右主动轮座34、左右从动轮座35分别设置在横向导轨座33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左右从动轮;左右同步带36绕设在左右主动轮、左右从动轮上;左右驱动器37与左右主动轮驱动连接;左右主动轮座34、左右从动轮座35上还分别设置有滑块39;滑块39与前后导轨30滑动配合。
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还分别包括喷漆滑动座40,喷漆滑动座40与左右同步带36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喷漆滑块41,喷漆滑块41与横向导轨38滑动配合;喷漆滑动座40上还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喷涂的喷涂组件42和围设在喷涂组件42上的保护盖43。
本实施例中,同步驱动器32和左右驱动器37均为伺服电机。同时利用一个同步驱动器32即可实现左右的前后同步带28同步工作,从而驱动前往复喷漆装置C与后往复喷漆装置D实现同时的前后往复滑动,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同步驱动器32在工作时驱动同步驱动轴31转动,同步驱动轴31在转动时驱动前后主动轮转动,前后主动轮在转动时同时带动前后同步带28、前后从动轮活动,从而驱动横向导轨座33通过滑块39滑动在前后导轨30上。
左右驱动器37在工作时驱动左右主动轮转动,左右主动轮在转动时同时带动左右同步带36、左右从动轮活动,从而驱动喷漆滑动座40通过喷漆滑块41滑动在横向导轨38上。
本实施例的喷涂组件42为现有技术,可参考专利文献号CN217550148U公开的一种多角度喷涂装置、或者专利文献号CN105903615B公开的一种喷涂设备及其喷涂方法,现不再赘述。
机架21上还设置有顶部进风装置和侧均风压装置。
顶部进风装置包括涡轮进风机44、进风箱45和引风罩46;涡轮进风机44设置在机架21顶部、且分别与进风箱45和引风罩46连通;进风箱45设置在机架21顶部、且其内部拆装有顶过滤件;引风罩46与喷涂室顶部连通、且二者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47。
侧均风压装置包括涡轮出风机48、侧风箱49和集风箱50;涡轮出风机48设置在侧风箱49上;侧风箱49分别与涡轮出风机48和集风箱50连通、且其内部倾斜式拆装有侧过滤件51;集风箱50与喷涂室侧底部连通。
涡轮进风机44在工作时将进风箱45内的空气抽入引风罩46内,再将引风罩46内的空气引导入喷涂室内部。
涡轮出风机48在在工作时将喷涂室内的空气抽至集风箱50内,再将集风箱50内的空气经侧风箱49排放至喷涂室外。
本实施例利用顶部进风装置和侧均风压装置之间的配合,使喷涂室内部形成上下的空气对流,使喷漆物以指定方向流动、且喷涂至工件上,从而提高工件的喷漆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喷漆物的浪费。而且,顶过滤件、过滤网47、侧过滤件51的设置可以使得进入喷涂室内的空气、以及排放至喷涂室外的空气均无任何的异物、气味,进一步地提高工件的喷漆,同时还减少环境污染。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包括机架(2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上设置有上层倍数链装置(A)、下层倍数链装置(B)、前往复喷漆装置(C)、后往复喷漆装置(D);
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B)之间呈上下布局、且相互平行,并分别朝相反方向对工件进行输送;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C)与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D)分别位于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A)上方、且二者之间呈前后布局,并分别前后及左右往复活动在所述机架(21)上,以对工件进行喷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2)和出料口(23),其余位置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A)与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B)的前后端分别伸出所述进料口(22)、所述出料口(23)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护板(24)和玻璃门(25);所述护板(24)围设在所述机架(21)的侧上部、顶部和/或底部,以使机架(21)内部形成喷涂室;所述玻璃门(25)固定或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21)的侧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倍数链装置(A)和所述下层倍数链装置(B)分别包括左右对称的框架(2),所述框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且其前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装配箱(8)和从动齿轮装配箱(9);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8)和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9)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所述主动齿轮(3)和所述从动齿轮(4)上绕设有输送链条(5);所述框架(2)对应所述主动齿轮(3)和所述从动齿轮(4)分别设置在链条驱动器(6)、位置调节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对称的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8)之间设置有同步横杆(10);左右的所述主动齿轮(3)分别与所述同步横杆(10)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链条驱动器(6)固定设置在左或右的所述主动齿轮装配箱(8)上、且与所述同步横杆(10)驱动连接;
所述框架(2)上设置有上开口槽(11)和下限位槽(12);所述输送链条(5)绕设在所述主动齿轮(3)和所述从动齿轮(4)上、且形成上层链条和下层链条;所述上层链条限位活动在所述上开口槽(11)上、且其上端面伸出所述上开口槽(11);所述下层链条限位活动在所述下限位槽(12)上;工件承放在所述上层链条上、且通过所述输送链条(5)进行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装配件(15)和调节件(16);所述调节装配件(15)固定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9)上;所述述从动齿轮(4)上设置有从动齿轮转轴(17),所述从动齿轮转轴(17)上设置有调节部(18);所述从动齿轮装配箱(9)左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前后指向的滑动槽(19);所述调节件(16)与所述调节部(18)螺纹驱动连接;所述调节件(16)转动在所述调节装配件(15)上、且在转动时通过所述调节部(18)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转轴(17)前后滑动在所述滑动槽(19)上,以调节所述输送链条(5)的松紧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对应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C)、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D)设置有前后指向的前后导轨座(60),所述前后导轨座(60)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布局,所述前后导轨座(60)上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座(26)、前后从动轮座(27)、前后同步带(28);
所述前后导轨座(60)上设置有前后导轨(30);所述前后主动轮座(26)、所述前后从动轮座(27)分别设置在所述前后导轨座(60)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前后主动轮、前后从动轮;所述前后同步带(28)绕设在所述前后主动轮、所述前后从动轮上;
左右的所述前后主动轮座(26)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轴(31),左右的所述主动轮分别与所述同步驱动轴(31)两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前后主动轮座(26)上还设置有同步驱动器(32),所述同步驱动器(32)与所述同步驱动轴(31)驱动连接;
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C)、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D)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的所述前后同步带(28)固定连接,并分别前后往复滑动在所述前后导轨(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C)、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D)分别包括横向导轨座(33),所述横向导轨座(33)上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座(34)、左右从动轮座(35)、左右同步带(36)、左右驱动器(37);
所述横向导轨座(33)上设置有横向导轨(38);所述左右主动轮座(34)、所述左右从动轮座(35)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导轨座(33)两端,并分别转动设置有左右主动轮、左右从动轮;所述左右同步带(36)绕设在所述左右主动轮、所述左右从动轮上;所述左右驱动器(37)与所述左右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左右主动轮座(34)、所述左右从动轮座(35)上还分别设置有滑块(39);所述滑块(39)与所述前后导轨(30)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往复喷漆装置(C)、所述后往复喷漆装置(D)还分别包括喷漆滑动座(40),所述喷漆滑动座(40)与所述左右同步带(36)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喷漆滑块(41),所述喷漆滑块(41)与所述横向导轨(38)滑动配合;所述喷漆滑动座(40)上还设置有对工件进行喷涂的喷涂组件(42)和围设在所述喷涂组件(42)上的保护盖(4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1)上还设置有顶部进风装置和侧均风压装置;
所述顶部进风装置包括涡轮进风机(44)、进风箱(45)和引风罩(46);所述涡轮进风机(44)设置在所述机架(21)顶部、且分别与所述进风箱(45)和所述引风罩(46)连通;所述进风箱(45)设置在所述机架(21)顶部、且其内部拆装有顶过滤件;所述引风罩(46)与所述喷涂室顶部连通、且二者之间还设置有过滤网(47);
所述侧均风压装置包括涡轮出风机(48)、侧风箱(49)和集风箱(50);所述涡轮出风机(48)设置在所述侧风箱(49)上;所述侧风箱(49)分别与所述涡轮出风机(48)和所述集风箱(50)连通、且其内部倾斜式拆装有侧过滤件(51);所述集风箱(50)与所述喷涂室侧底部连通。
CN202320603135.1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Active CN22009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135.1U CN22009177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03135.1U CN22009177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1770U true CN22009177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8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03135.1U Active CN220091770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1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8247B (zh) 塑胶件全自动无尘涂装线
CN108714578A (zh) 一种pcb板表面的清灰装置
CN208449686U (zh) 一种密度板喷涂设备
CN205904044U (zh) 一种自动喷胶机
CN106733999B (zh) 一种脆盘自动清洗机
CN105772308A (zh) 一种环保五自由度喷涂设备
CN205043638U (zh) 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加工的喷砂机
CN112705395A (zh) 一种钣金件喷涂系统
CN211613224U (zh) 一种喷涂房均匀喷涂的粉末喷涂装置
CN109129207A (zh) 一种光伏玻璃自动喷砂流水线
CN220091770U (zh) 一种双向输送的喷涂设备
CN112871513A (zh) 一种汽车零件表面防腐喷涂设备
CN211190718U (zh) 家具生产用喷漆装置
CN218963075U (zh) 板材喷漆烘干装置
CN111804507A (zh) 一种淋涂生产线
CN109569929B (zh) 一种开关面板喷漆涂装流水线
CN208588032U (zh)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双层滤网的环形自清洁机构
CN105195363B (zh) 一种喷涂一体机
CN215997234U (zh) 一种门板面漆往复式自动喷涂机构
CN203235662U (zh)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
CN206051058U (zh) 印刷装置
CN115350859A (zh) 一种门扇喷涂设备
CN210448406U (zh) 粉末过滤器
CN115089985A (zh) 水处理剂聚氯化铝复合物制备用喷雾干燥浓缩设备
CN212653864U (zh) 一种吹膜机用薄膜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