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5371U -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5371U
CN220085371U CN202320958298.1U CN202320958298U CN220085371U CN 220085371 U CN220085371 U CN 220085371U CN 202320958298 U CN202320958298 U CN 202320958298U CN 220085371 U CN220085371 U CN 220085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cb
operation panel
display assembly
ref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82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叶力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82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5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5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5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设置在清洁装置的主机上,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为透光结构;PCB板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反光罩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方,所述反光罩上设有反光部和光源安装口;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操作面板、所述PCB板和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PCB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和指示灯嵌入在所述光源安装口中,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PCB板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指示灯发出的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而且使得投射到PCB板和操作面板上的光线变得柔和,以增强用户的体验。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清洁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清洁设备逐渐趋向智能化,以此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目前,清洁装置上的显示组件通常采用电容式操作面板,其触控按键的位置上通常没有设置指示灯,以显示触控按键的位置,造成操作不便;而部分显示组件是直接在触控按键的下方设置指示灯,致使用户的双眼受到强烈的刺激,非常刺激用户的双眼,且光线不能均匀地照亮整个操作面板,影响用户对显示组件的操作体验。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光线柔和的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且光线能均匀地照亮整个操作面板,以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其操作面板上的光线柔和,避免指示灯发出的光线直射用户的双眼,以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组件,设置在清洁装置的主机上,包括: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为透光结构;
PCB板,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
反光罩,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方,所述反光罩上设有反光部和光源安装口;
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操作面板、所述PCB板和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PCB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和
指示灯,嵌入在所述光源安装口中,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包括灯珠和透光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圆片状,所述安装座的侧边设有凹槽,所述灯珠卡扣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灯珠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灯珠均匀地卡扣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为柔性结构,所述安装座的轴向上设有安装缝,所述安装缝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罩还包括平底部,所述光源安装口设置在所述平底部上,所述指示灯的安装座通过所述凹槽卡扣在所述平底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光线的圆弧面或斜面,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部的圆弧面或斜面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到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为冷光灯,所述反光部内表面涂覆吸热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上。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PCB板上的控制按键按下后,所述PCB板发出控制信号,使得所述指示灯点亮,所述指示灯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操作面板、PCB板和反光罩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壳体的容纳空间内部,且PCB板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操作面板为透光结构,反光罩上设有光源安装座和反光部,指示灯嵌入在反光罩的光源安装口上,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PCB板与壳体之间的透光间隙漫射到操作面板和PCB板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组件上的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部的反射,再穿过透光间隙后进行漫射,从而间接地投射到PCB板和操作面板上,该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而且使得投射到PCB板和操作面板上的光线变得柔和,进而减弱光线对用户双眼的刺激,以此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线射出的方向以箭头表示;
图3为图1的显示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反光罩反射光线的示意图;其中,光线射出的方向以箭头表示。
图5为指示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显示组件采用电容式操作面板,其触控按键的位置上通常未设置有凸显触控按键的指示灯,导致用户在操作面板对清洁装置操作时,难以精准点击触控按键。而部分显示组件是直接在触控按键的下方设置指示灯,指示灯发出的光线通过金属导电层和玻璃片直射操作面板,致使用户的双眼受到强烈的刺激,且光线不能均匀地照亮整个操作面板,影响用户对显示组件的操作体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组件10,设置在清洁装置60的主机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的指示灯发出的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而且使得投射到PCB板和操作面板上的光线变得柔和,进而减弱光线对用户双眼的刺激,以此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显示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线射出的方向以箭头表示;图3为图1的显示组件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10包括操作面板11、PCB板12、反光罩13、指示灯20和壳体30,其中,操作面板11为透光结构,操作面板11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功能键,为用户提供多种功能选择,且功能键与PCB板12电连接,反光罩13用于固定指示灯20和反射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PCB板12设置在操作面板11的下方,反光罩13设置在PCB板12的的下方,反光罩13上设有反光部131和光源安装口133,其中,反光部131用于发射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光源安装口133用于固定指示灯20。指示灯20嵌入在光源安装口133中。壳体30上设有容纳空间,操作面板11、PCB板12和反光罩13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且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40,以使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经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该透光间隙40,进而使得该光线进入到操作面板11与PCB板12之间的空间内进行漫射,从而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10,PCB板12设置在操作面板11的下方,反光罩13设置在PCB板12的下方,操作面板11、PCB板12和反光罩13设置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部,且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40,操作面板11为透光结构,反光罩13上设有光源安装座22和反光部131,指示灯20嵌入在反光罩13的光源安装口133上,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的透光间隙40漫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上的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部131的反射,再穿过透光间隙40后进行漫射,间接地投射到PCB板12和操作面板11上,该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11,而且使得投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的光线变得柔和,进而减弱光线对用户双眼的刺激,以此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因指示灯20的灯珠21散发的热量会堆积在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内,容易烧坏指示灯20,因此,指示灯20将其灯珠21设置为冷光灯,反光部131内表面涂覆吸热材料,防止指示灯20工作过热而被烧坏。
参照图3,反光罩13还包括平底部132,光源安装口133设置在平底部132上,指示灯20的安装座22通过凹槽23卡扣在平底部132上,平底部132分别与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平行设置,以使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部131反射后,经过PCB板12与壳体30的透光间隙40,到达PCB板12各部分和操作面板11各部分的距离相同,并且到达操作面板11各部分和PCB板12各部分的光强相同。
具体地,平底部132呈圆片状,指示灯20设置在平底部132的中心轴线上,反光罩13的平底部132与壳体30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使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反射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光线强度更加统一,避免照射在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的局部亮度不一致。
为了使反光部131的反光效果更好,反光部131的内表面可以采用反光效果较佳的结构,或者加上具有反光特性的材料,节省指示灯20所消耗的电能,例如可以采用反光效果较好的金属材料,经过冲压成型后设置在反光部131的内表面,或在反光部131内表面电镀由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层,均可增强反光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反光部131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光线的圆弧面,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部131的圆弧面反射,穿过透光间隙40漫射到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反光部131的圆弧面可以使指示灯20发出的灯光反射地更加集中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从而以指示灯20相同的功耗,使得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的亮度更充足。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反光部131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光线的斜面,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部131的斜面反射,穿过透光间隙40漫射到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
具体地,参照图4,图4为反光罩13反射光线的示意图。反光部131呈内部中空的圆台状,且上底面和下底面均为开口状态,反光部131的下底面与平底部132连接,反光部131的上底面的上方设置有PCB板12。如图4所示,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部131的内表面,沿着箭头的方向均匀地反射出去。
参照图5,图5为指示灯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指示灯20包括灯珠21和安装座22,灯珠21用于为显示组件10提供光源,安装座22用于固定灯珠21。安装座22呈圆片状,其侧边设置有凹槽23,灯珠21卡扣在凹槽23内部,且指示灯20通过凹槽23嵌入光源安装口133,以此固定指示灯20。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座22为透光材料制成,在灯珠21发光时,安装座22与灯珠21整体处于发光状态,因此,灯珠21发出的光线可以通过安装座22折射到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
进一步地,灯珠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灯珠21间隔卡扣在安装座22的凹槽23两侧,指示灯20可以使安装座22中折射出的光线强度更加均匀,以使反光部131在内表面能够反射强度较为一致的光线,避免造成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亮度不一。
可以理解的是,灯珠21的具体数量设置,可依照光线的反射长度、反光部131的反射率和壳体30内容纳空间的大小和散热效率等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2为柔性结构,安装座22的轴向上设有安装缝24,安装缝24从安装座22的中心延伸至安装座22的外周面,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人员首先将安装座22的凹槽23与光源安装口133的边缘处配合,通过挤压等方式,使得安装缝24闭合,短暂性缩小其安装座22的周长,从而指示灯20通过安装缝24卡扣在平底部132的光源安装口133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1和图3,PCB板12上设有控制按键50,控制按键50的触发端延伸到操作面板11上,用户可以直接在操作面板11上进行操作,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透光间隙40漫射到PCB板12的控制按键50上,以使用户在光线不好或是夜晚无灯的情况下,仍能在操作面板11上准确无误地操作控制按键50,主机按照接收到的按键指令进行相应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按键50可以是触控按键,也可以是机械式按压按键,可以根据用户群体情况和用户喜好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操作面板11在其对应控制按键50的区域处印制可以设置多个功能图案,功能图案的设置可以使用户更为直观地看清对应触摸键所控制的功能。其中,操作面板11可以采用塑料和玻璃等透光材料,功能图案可以通过丝印至操作面板11上。其中,操作面板11上设置有电源键和清洁模式选择键,且清洁模式选择键具有档位调节功能,进一步加强用户的体验。
此外,PCB板12的控制按键50与指示灯20电连接,指示灯20通过PCB板12直接对其供电,无需在壳体30中安装电池为指示灯20供能,减少显示组件10整体的重量。当PCB板12上的控制按键50按下后,PCB板12发出控制信号,使得指示灯20点亮,指示灯20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透光间隙40漫射到PCB板12的控制按键50上。
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按键50为触控按键,操作面板11包括玻璃屏111和ITO膜112,玻璃屏111和ITO膜112同心设置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玻璃屏111由玻璃材料制成,ITO膜112为金属导电层,用于传递用户因触摸相应的控制按键50而传递的电信号,当用户通过点击玻璃屏111上的功能图案,ITO膜112的相应位置接收到电信号,传递到PCB板12上的触控按键,以使主机接收到用户的操作指令。
具体地,如图6所示,PCB板12、玻璃屏111和ITO膜112均呈圆片型,PCB板12的边缘处匹配设置多个螺丝孔,壳体30的容纳空间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与PCB板12相同数量的螺丝孔,螺钉通过螺接将PCB板12固定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玻璃屏111通过粘合剂粘在ITO膜112上。其中,玻璃屏111的表面积比壳体30的小,玻璃屏111与壳体30的连接处平滑连接,以保护操作面板11,PCB板12的直径比壳体30的容纳空间直径稍小,且PCB板12的部分和壳体30抵接,以形成透光间隙40,以使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经由透光间隙40及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之间的物体漫射,以照亮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
此外,壳体30呈空心柱状,容纳空间设置在壳体30,壳体30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卡扣,卡扣能与其他装置上的卡扣配合,通过旋转以实现卡接的固定效果。当显示组件1010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将显示组件10单独拆卸出来进行维修,结构简单,且便于维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10,操作面板11、PCB板12和反光罩13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部,且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40,操作面板11为透光结构,反光罩13上设有光源安装座22和反光部131,指示灯20嵌入在反光罩13的光源安装口133上,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的透光间隙40漫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组件10上的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部131的反射,再穿过透光间隙40后进行漫射,间接地投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该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11,而且使得投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的光线变得柔和,进而减弱光线对用户双眼的刺激,以此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6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60,该清洁装置60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显示组件10,该显示组件10的具体结构在上文中已做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清洁装置60为手持式吸尘器、手持式洗地机、手持式扫地机或者手持式洗扫一体机,清洁装置60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在此不作限定。图6所示的清洁装置60仅为示例,清洁装置60的具体结构不以此为限。
目前,现有显示组件10的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直射操作面板11,其操作面板11上的亮度刺激用户的双眼,且不能均匀地照亮整个操作面板11。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装置60中,其显示组件10的PCB板12设置在操作面板11的下方,反光罩13设置在PCB板12的下方,操作面板11、PCB板12和反光罩13设置在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部,且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40,操作面板11为透光结构,反光罩13上设有光源安装座22和反光部131,指示灯20嵌入在反光罩13的光源安装口133上,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均经由反光罩13的反光部131反射,穿过PCB板12与壳体30之间的透光间隙40漫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因此,指示灯20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部131的反射,再穿过透光间隙40后进行漫射,间接地投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该光线不但能够均匀地照亮操作面板11,而且使得投射到操作面板11和PCB板12上的光线变得柔和,进而减弱光线对用户双眼的刺激,以此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组件,设置在清洁装置的主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为透光结构;
PCB板,设置在所述操作面板的下方;
反光罩,设置在所述PCB板的下方,所述反光罩上设有反光部和光源安装口;
壳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操作面板、所述PCB板和所述反光罩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PCB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透光间隙;和
指示灯,嵌入在所述光源安装口中,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PCB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包括灯珠和透光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圆片状,所述安装座的侧边设有凹槽,所述灯珠卡扣在所述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灯珠均匀地卡扣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柔性结构,所述安装座的轴向上设有安装缝,所述安装缝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还包括平底部,所述光源安装口设置在所述平底部上,所述指示灯的安装座通过所述凹槽卡扣在所述平底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光线的圆弧面或斜面,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部的圆弧面或斜面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到所述操作面板和所述PCB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为冷光灯,所述反光部内表面涂覆吸热材料。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指示灯发出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所述PCB板上的控制按键按下后,所述PCB板发出控制信号,使得所述指示灯点亮,所述指示灯的光线均经由所述反光罩的反光部反射,穿过所述透光间隙漫射到所述PCB板的控制按键上。
10.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CN202320958298.1U 2023-04-18 2023-04-18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Active CN220085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298.1U CN220085371U (zh) 2023-04-18 2023-04-18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298.1U CN220085371U (zh) 2023-04-18 2023-04-18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5371U true CN220085371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8298.1U Active CN220085371U (zh) 2023-04-18 2023-04-18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5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50039B1 (en) Wall switch and lamp assembly
CN220085371U (zh) 显示组件和清洁装置
JP3163732U (ja) 発光鏡
TWI361969B (zh)
JP2002315978A (ja) 発光表示装置を備えた小型電気機器
CN208738097U (zh) 一种发光按键结构
JP2004022378A (ja) スイッチ
RU2494438C2 (ru)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электрон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CN220103082U (zh) 一种唤醒灯及其可发光旋钮
CN112379795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8651626U (zh) 一种多功能维护站
JP2004022374A (ja) スイッチ
TWM599371U (zh) 燈具結構
CN217506794U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JP2009294807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部品
CN219418128U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及镜子
CN218064797U (zh)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CN217086430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按键开关结构
CN216480543U (zh) 一种车辆阅读灯
CN221061519U (zh) 光照仪器
CN217982337U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6796669U (zh) 具有触摸开关的鞋类发光装置
CN219693165U (zh)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CN217279538U (zh) 一种触摸显示按键及触摸显示装置
CN217767199U (zh) 一种带声控发光的节能钟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