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4797U -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64797U CN218064797U CN202221500929.7U CN202221500929U CN218064797U CN 218064797 U CN218064797 U CN 218064797U CN 202221500929 U CN202221500929 U CN 202221500929U CN 218064797 U CN218064797 U CN 218064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induction lamp
- bowl
- st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包括感应灯主体和充电座,感应灯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界定一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前壳体的形状为曲面,后壳体的形状为平面,第一光源适于发出光并透过前壳体,第二光源适于发出光并透过后壳体,第二光源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光源的光通量;感应灯主体与充电座可拆卸地连接。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控光选择多、节约资源、耐用性好的感应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背景技术
感应灯是通过光感应器和红外线感应器共同控制,实现人来开灯,人走关灯;天黑开灯,天亮关灯,能起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其中光感应器上通常设置有光敏电阻,通过检测不同光亮,控制电信号的强弱,从而起到控制感应灯亮暗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感应灯,功能性较少,灯光控制幅度过大、浪费能源严重、耐用性差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控光选择多、节约资源、耐用性好的感应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包括感应灯主体和充电座,所述感应灯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界定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前壳体的形状为曲面,所述后壳体的形状为平面,所述第一光源适于发出光并透过所述前壳体,所述第二光源适于发出所述光并透过所述后壳体,所述第二光源的光通量大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通量;所述感应灯主体与所述充电座可拆卸地连接。
传统的感应灯能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但是能选择的照明方案比较少,光源亮暗也相似,因此节约能源的效果比较差,并且如果采用可以无级调光的感应灯,其结构也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而本申请的多功能感应灯,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并且第一光源通过前壳体发光,第二光源通过后壳体发光,可以增加光的发射面积,增加极限状态下,感应灯的照明效果,并且使第二光源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光源的光通量,可以实现多种不同亮度的照明方案,并且该方案的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加设多余的控制组件。前壳体的形状为曲面,是为了美化外观,并且当拆卸感应灯主体和充电座后,手持前壳体,并使后壳体朝前,利用光通量较大的第二光源进行照明,为曲面的前壳体手感较好。后壳体为平面方便其与充电座的连接,并且使感应灯主体装载在充电座上时连接稳定性更好,连接强度更高。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发光板,所述发光板的正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光源,所述发光板的背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源,所述发光板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透过所述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上部安装有装饰部,所述装饰部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透过所述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面积大于所述透光孔的面积。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透光部的外表面为雾面,并涂设有光扩散剂;所述发光板的背面设置有光碗,所述光碗沿着所述透光孔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光碗的焦点处,所述光碗朝向所述透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在所述光碗的作用下透过所述透光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光碗的碗口处设置有连接镜片,所述连接镜片包括连接部和镜片部,所述镜片部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镜片部的头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所述连接部,所述后壳体的内壁沿所述透光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部的尾部抵触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头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适于连接所述连接镜片与所述后壳体;所述连接部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碗的碗口匹配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抵触所述光碗的碗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镜片部一体设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光碗的碗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适于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并限制所述连接镜片与所述后壳体及所述光碗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限位槽的长度为L1,第一限位凸起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为L3,满足L1=L2+L3。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光源为一颗LED灯,所述第一光源为多颗LED灯,所述第一光源的LED灯数量为奇数颗,且不少于七颗。
另一种优选,所述感应灯主体上设置有触摸开关、滑动开关、红外线感应器和光感应器,第一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点亮;第二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点亮;第三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关闭;所述滑动开关处于“ON”状态时,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光感应器的控制下,控制亮度处于微亮状态,同时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进入全亮状态或微亮状态,所述滑动开关处于“OFF”状态时,所述第一光源不工作,所述滑动开关处于“AUTO”状态时,所述光感应器控制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进入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进入全亮状态。
另一种优选,所述充电座与所述感应灯主体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感应灯主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磁铁,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磁铁,所述第一限位磁铁适于与所述第二限位磁铁配合并限制所述感应灯主体与所述充电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充电座适于通过无线充电功能给所述感应灯主体充电;当所述充电座出现突然断电状态时,所述感应灯主体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处于“应急”状态,此时控制所述滑动开关处于任意位置均可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点亮并处于全亮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感应灯拥有两个光源,分别是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并且第二光源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光源的光通量,可以根据光源的不同位置及不同的亮暗情况,实现不同的功能组合,形成不同的照明方案,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节约成本、节约能源;
(2)本申请的感应灯的结构较为简单,利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实现不同的照明方案,并且简化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缩减控制单元的成本,并且连接的结构更加紧密,安装方便,实用方便,既增加了耐用性,有增加了可靠性,也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或装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展示了感应灯主体和充电座;
图2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展示了透光孔;
图3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图,展示了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等结构;
图4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爆炸图,展示了第二限位磁铁;
图5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爆炸图,展示了连接镜片和后壳体;
图6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光碗的示意图,展示了第二限位凸起;
图7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连接镜片的示意图,展示了限位槽;
图8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后壳体的局部剖视图,展示了第一连接凹槽;
图9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发光板的示意图,展示了第一光源;
图10为本申请的感应灯的一种实施例的发光板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展示了第二光源。
图中:1、感应灯主体;11、前壳体;111、透光部;112、装饰部;12、后壳体;121、透光孔;122、第一连接凹槽;123、第一限位凸起;13、容纳腔;131、第一光源;132、第二光源;133、发光板;134、光碗;1341、第二限位凸起;135、连接镜片;1351、连接部;1352、镜片部;1353、第二连接凹槽;1354、限位槽;14、触摸开关;15、滑动开关;16、光感应器; 17、红外线感应器;18、第一限位磁铁;2、充电座;21、第二限位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传统的感应灯能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但是能选择的照明方案比较少,光源亮暗也相似,因此节约能源的效果比较差,并且如果采用可以无级调光的感应灯,其结构也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开发了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感应灯主体1和充电座2,感应灯主体1包括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和后壳体 12之间界定一容纳腔13,容纳腔13内设置有第一光源131和第二光源132,前壳体11的形状为曲面,后壳体12的形状为平面,第一光源131适于发出光并透过前壳体11,第二光源132适于发出光并透过后壳体12,第二光源132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光源131的光通量;感应灯主体1与充电座2可拆卸地连接。
而本申请的多功能感应灯,分别设置有第一光源131和第二光源132,并且第一光源 131通过前壳体11发光,第二光源132通过后壳体12发光,可以增加光的发射面积,增加极限状态下,感应灯的照明效果,并且使第二光源132的光通量大于第一光源131的光通量,可以实现多种不同亮度的照明方案,并且该方案的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加设多余的控制组件。前壳体11的形状为曲面,是为了美化外观,并且当拆卸感应灯主体1和充电座2后,手持前壳体11,并使后壳体12朝前,利用光通量较大的第二光源132进行照明,为曲面的前壳体11 手感较好。后壳体12为平面方便其与充电座2的连接,并且使感应灯主体1装载在充电座2 上时连接稳定性更好,连接强度更高。
感应灯主体1与充电座2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增加多种不同的照明方案,并且进一步增加了感应的的用途。
作为一种优选,如图3、图9和图10所示,容纳腔13内设置有发光板133,发光板 133的正面设置有第一光源131,发光板133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光源132,发光板133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前壳体11上设置有透光部111,第一光源131发出的光适于透过透光部111,透光部111的上部安装有装饰部112,装饰部112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后壳体12上设置有透光孔121,第二光源132发出的光适于透过透光孔121;透光部111的面积大于透光孔121的面积。
人眼感受到的亮度,一般由两部分决定,分别是光通量和照度,光通量越大,光源能发出的光也越多,并且同样的光通量情况下,受光照面积越小,照度越大,光源越集中,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更亮更刺眼。因此在本申请的感应灯,通过两点来保证不同的照明方案,其中第一光源131的光通量较小,光照面积较大,光源呈现散射效果;第二光源132的光通量较大,光照面积较小,光源集中射出,照明效果更好。
透光部111的面积大于透光孔121的面积就保证了第一光源131的光照面积大于第二光源132的光照面积,并且设置发光板133为不透光材料,可以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漏光现象;装饰部112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美观,并且可以在装饰部112上设置其他感应器等,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影响美观效果。
作为另一种优选,如图3所示,透光部111的外表面为雾面,并涂设有光扩散剂;发光板133的背面设置有光碗134,光碗134沿着透光孔121的轴线设置,第二光源132设置在光碗134的焦点处,所述光碗134朝向透光孔121,第二光源132发出的光适于在光碗134的作用下透过透光孔121。
为了节约能源、保证使用效果,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31和第二光源132 的作用不同,第一光源131的亮度不高,但是照射面积较广;第二光源132的亮度较高,但是照射面积较小,因此为了确保第二光源132其较大的光通量不会浪费,因此加设光碗134,光碗134的表面设置有反光材料,可以反射第二光源132发出的光线,使第二光源132发出的光都能通过透光孔121射出,而不会出现浪费能源的情况。并且设置透光部111的外表面为雾面,涂设光扩散剂,可以进一步增强前壳体11中透光部111的散射效果,使第一光源131能照亮范围更大,而且光线更为柔和,不至于刺伤眼睛,实现更多不同种类的照明方案。
进一步优选,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光碗134的碗口处设置有连接镜片135,连接镜片135包括连接部1351和镜片部1352,镜片部1352设置在透光孔121内,镜片部1352 的头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连接部1351,后壳体12的内壁沿透光孔12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122,连接部1351的尾部抵触第一连接凹槽122的头部,第一连接凹槽122适于连接连接镜片135与后壳体12;连接部1351的头部设置有与光碗134的碗口匹配的第二连接凹槽1353,第二连接凹槽1353抵触光碗134的碗口。
为了保证感应灯的耐用性,应尽可能使容纳腔13内处于密闭状态,这样可以减少空气对内部元器件的氧化反应,并且可以防止连接镜片135的氧化反应,防止其氧化变黄,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加设密封圈,又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增加了一定的程度,并且大幅度增加了安装难度,不利于后续进行自动化装配,因此在本申请中采用硬密封的方法,实现密封效果。其中连接镜片135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部1351和镜片部1352,其中连接部1351用于实现连接效果;镜片部1352用于透过第二光源132发出的光线,并且在后壳体12上设置第一连接凹槽 122,在连接部1351上设置第二连接凹槽1353,实现光碗134、连接镜片135和后壳体12的连接,并且安装较为简便,第一连接凹槽122和第二连接凹槽1353均存在定位及限位效果,安装方便,密封性好,并且不需要额外的定位、划线、测量等。
进一步优选,连接部1351和镜片部1352一体设置。
目前镜片部1352通常由注塑机注塑生产,其材料一般为PC或者PMMA等,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镜片部1352的材料为PC,并且为了加工制造方便,并且不增加额外的零部件,可以将连接部1351和镜片部1352通过注塑生产一次成型,即简化了生产流程,又增加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优选,如5至图8所示,连接部1351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限位槽1354,第一连接凹槽12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354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123,光碗134的碗口处设置有与限位槽1354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1341,第一限位凸起123与第二限位凸起1341适于与限位槽1354配合并限制连接镜片135与后壳体12及光碗134的相对转动。
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镜片135中连接部1351和镜片部1352为一体成型,虽然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镜片部1352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使用寿命,究其原因,因为连接镜片135为了透明效果,通常需要加压注塑完成,其内应力本身比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光碗134和连接镜片135及后壳体12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造成连接镜片135开裂地问题,因此需要设置第一限位凸起123与第二限位凸起1341并于限位槽1354配合实现限制相对转动的目的,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并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如图5至图8所示,限位槽1354的长度为L1,第一限位凸起123的长度为L2,第二限位凸起1341的长度为L3,满足L1=L2+L3。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感应灯主体1难免会出现碰撞、掉落等情况,使连接部1351出现冲击,并且如果这些冲击力作用在较脆弱的部位,比如光碗134的碗口处、第一限位凸起123、第二限位凸起1341处,就容易出现断裂,并且当L2+L3大于L1时,突出的限位槽1354的部分更容易断裂,处于稳定性和耐用性的考量需要确保L1=L2+L3。
进一步优选,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光源132为一颗LED灯,第一光源131为多颗LED灯,第一光源131的LED灯数量为奇数颗,且不少于七颗。
由于第二光源132的作用是集中照明,因此可以选用功率较大、光通量较大的一颗LED 灯,第一光源131的LED灯照射范围较大,需要兼顾光源的均匀度,因此需要在发光板133 上尽可能地均匀设置,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光板133通常为长方形,因此在长方形的场边设置数量一致的LED灯,在长方形短边的一边设置至少一颗LED灯,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31的LED灯数量为十一颗。
另一种优选,如图1至图10所示,感应灯主体1上设置有触摸开关14、滑动开关15、红外线感应器17和光感应器16,第一次触碰触摸开关14适于控制第一光源131点亮;第二次触碰触摸开关14适于控制第二光源132点亮;第三次触碰触摸开关14适于控制第一光源131和第二光源132关闭;滑动开关15处于“ON”状态时,第一光源131在光感应器16的控制下,控制亮度处于微亮状态,同时红外线感应器17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第一光源131 进入全亮状态或微亮状态,滑动开关15处于“OFF”状态时,第一光源131不工作,滑动开关15处于“AUTO”状态时,光感应器16控制红外线感应器17进入工作状态,并控制第一光源131进入全亮状态。
触摸开关14可以控制三种状态,分别是第一光源131点亮、第二光源132点亮以及第一光源131和第二光源132均关闭。滑动开关15可以控制感应灯进入三种状态,分别是“ON”、“OFF”、“AUTO”。
其中“ON”状态下,光感应器16检测到光强度过低时,控制第一光源131处于微量状态;并打开红外线感应器17,当红外线感应器17被触发后,第一光源131进入全亮状态;当光感应器16没有检测到光强度过低时,第一光源131关闭,红外线感应器17也不工作。
其中“OFF”状态,第一光源13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AUTO”状态,光感应器16检测到光强度过低时,打开红外线感应器17,当红外线感应器17被触发后,第一光源131进入全亮状态;当光感应器16没有检测到光强度过低时,红外线感应器17也不工作,第一光源13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另一种优选,如图3所示,充电座2与感应灯主体1可滑动地连接,感应灯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磁铁18,充电座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磁铁21,第一限位磁铁18适于与第二限位磁铁21配合并限制感应灯主体1与充电座2的相对位置;充电座2适于通过无线充电功能给感应灯主体1充电;当充电座2出现突然断电状态时,感应灯主体1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处于“应急”状态,此时控制滑动开关15处于任意位置均可控制第一光源131点亮并处于全亮状态。
多功能感应灯还存在“应急”状态,即安装在充电座2上的感应灯主体1突然间检测到断电时,此时任意波动滑动开关15,均可以控制第一光源131点亮并处于全亮状态,第一限位磁铁18和第二限位磁铁21用于定位感应灯主体1和充电座2的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其充电效果更好,耐用性也更加,不会因为触点腐蚀而损坏。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灯主体和充电座,所述感应灯主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之间界定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前壳体的形状为曲面,所述后壳体的形状为平面,所述第一光源适于发出光并透过所述前壳体,所述第二光源适于发出所述光并透过所述后壳体,所述第二光源的光通量大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通量;所述感应灯主体与所述充电座可拆卸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发光板,所述发光板的正面设置有所述第一光源,所述发光板的背面设置有所述第二光源,所述发光板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透过所述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上部安装有装饰部,所述装饰部的材质为不透光材料;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透过所述透光孔;所述透光部的面积大于所述透光孔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的外表面为雾面,并涂设有光扩散剂;所述发光板的背面设置有光碗,所述光碗沿着所述透光孔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光碗的焦点处,所述光碗朝向所述透光孔,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所述光适于在所述光碗的作用下透过所述透光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碗的碗口处设置有连接镜片,所述连接镜片包括连接部和镜片部,所述镜片部设置在所述透光孔内,所述镜片部的头部沿径向向外突出设置所述连接部,所述后壳体的内壁沿所述透光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连接部的尾部抵触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头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适于连接所述连接镜片与所述后壳体;所述连接部的头部设置有与所述光碗的碗口匹配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抵触所述光碗的碗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镜片部一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沿径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光碗的碗口处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匹配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适于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并限制所述连接镜片与所述后壳体及所述光碗的相对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长度为L1,第一限位凸起的长度为L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长度为L3,满足L1=L2+L3。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为一颗LED灯,所述第一光源为多颗所述LED灯,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LED灯数量为奇数颗,且不少于七颗。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灯主体上设置有触摸开关、滑动开关、红外线感应器和光感应器,第一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点亮;第二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点亮;第三次触碰触摸开关适于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关闭;所述滑动开关处于“ON”状态时,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光感应器的控制下,控制亮度处于微亮状态,同时所述红外线感应器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进入全亮状态或微亮状态,所述滑动开关处于“OFF”状态时,所述第一光源不工作,所述滑动开关处于“AUTO”状态时,所述光感应器控制所述红外线感应器进入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光源进入全亮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与所述感应灯主体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感应灯主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磁铁,所述充电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磁铁,所述第一限位磁铁适于与所述第二限位磁铁配合并限制所述感应灯主体与所述充电座的相对位置;所述充电座适于通过无线充电功能给所述感应灯主体充电;当所述充电座出现突然断电状态时,所述感应灯主体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处于“应急”状态,此时控制所述滑动开关处于任意位置均可控制所述第一光源点亮并处于全亮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0929.7U CN218064797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00929.7U CN218064797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64797U true CN218064797U (zh) | 2022-12-16 |
Family
ID=84433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00929.7U Active CN218064797U (zh) | 2022-06-15 | 2022-06-15 |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64797U (zh) |
-
2022
- 2022-06-15 CN CN202221500929.7U patent/CN2180647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11278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clock | |
US6824299B2 (en) | Marker lamp for a vehicle | |
CN218064797U (zh) | 一种多功能感应灯 | |
CN110160014A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CN219867641U (zh) | 一种双光源手电筒 | |
WO2017177462A1 (zh) | 控制装置 | |
CN110778990A (zh) | 一种反射式和直射式结合的灯具 | |
CN212209273U (zh) | 一种可发光的壁式开关 | |
CN206145619U (zh) |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 |
US20080197783A1 (en) | Composite illumination module | |
WO2021185815A1 (en) |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ith non-visible illumination unit | |
CN219433107U (zh) | 带红外感应功能的防水吸顶灯 | |
CN215212823U (zh) | 一种遥控钥匙 | |
CN218154107U (zh) | 一种感应式灯具 | |
CN218268883U (zh) | 多彩氛围灯具 | |
JP2020528651A (ja) | 照明器具 | |
CN216667324U (zh) | 灯光反射型照明灯 | |
CN220036354U (zh) | 一种把手 | |
KR101241574B1 (ko) | 조명장치 | |
CN211289753U (zh) | 灯具 | |
CN210424556U (zh) | 一种手电筒 | |
CN219222165U (zh) | 一种自动感应变换花色小夜灯 | |
CN215636880U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CN211780700U (zh) | 一种多功能小夜灯 | |
CN213272199U (zh) | 一种带智能微波感应的led庭院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