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5619U -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5619U
CN206145619U CN201621231650.8U CN201621231650U CN206145619U CN 206145619 U CN206145619 U CN 206145619U CN 201621231650 U CN201621231650 U CN 201621231650U CN 206145619 U CN206145619 U CN 20614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surface
button portion
light source
loophole
lamp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16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鹰
张垚
杨保民
程永康
李福友
李景文
郭雄伟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316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5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5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所述灯罩包括灯罩板体,灯罩板体上形成有透光孔,所述灯罩板体上设置有能够位于光源侧部的反光结构,所述反光结构具有沿着所述透光孔的深度方向倾斜布置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的非中心区域穿过。这样,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一部分将直接通过透光孔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上,而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将从透光孔的非中心区域穿过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的周围区域,从而使得面板的按键部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从而,按键部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Description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罩、一种面板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小家电产品越来越普及。同时,随着电饭煲的不断改进,为了提升美观性以及便于使用者便捷地操作,目前大部分电饭煲采用能够透光的按钮,例如,面板的按钮能够透光,并在面板的下方设置光源,这样,光源能够照亮对应的按钮,从而便于使用者特别是在晚上进行控制操作。
目前,电饭煲、电压力锅等通常使用两种发光源,即贴片灯或发光二极管。贴片灯亮度高,明暗均匀,但其成本较高,因此,考虑到成本因素,贴片灯常用于部分产品,而无法广泛应用。于贴片灯相比,发光二极管的成本则低很多,因此,很多电饭煲和电压力锅都采用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虽然成本低于贴片灯,但其发光角较小,会致使电饭煲、压力锅等产品的面板的按键显示不均,也就是,按键不能显示较为一致的亮度,尤其是那些三个字以上的功能按键,通常表现为中间要亮于两侧。这虽然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使用障碍,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罩,该灯罩结构简单,能够在实际使用中使得面板上的按键部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罩,该灯罩包括灯罩板体,所述灯罩板体上形成有透光孔,所述灯罩板体上设置有能够位于光源侧部的反光结构,其中,所述反光结构具有沿着所述透光孔的深度方向倾斜布置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的非中心区域穿过。
通过该技术方案,由于该灯罩板上设置有反光结构,而该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这样,该灯罩板和光源以及面板在实际装配后,反光结构就位于光源的侧部,使得反射面位于光源的侧部,面板就设置在灯罩板的上方,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一部分将直接通过透光孔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上,而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将从透光孔的非中心区域穿过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的周围区域,从而使得面板的按键部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进一步地,沿着所述透光孔的深度方向,所述反射面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远离所述透光孔的出光侧,所述反射面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反射面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线,使得所述反射面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的与所述反射面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
另外,所述反光结构围绕所述透光孔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其中,所述锥形腔室的内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
进一步地,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反光结构包括具有所述反射面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形在所述灯罩板体的用于朝向光源的板面上,其中,所述反光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透光孔的边缘,并且所述反光板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光板的另一端倾斜地朝向所述透光孔的中心线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孔的与所述反光板对应的内表面倾斜延伸以形成倾斜面,其中,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反射面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并且连续过渡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和所述反射面形成为反光面。
另外,所述反光板围绕所述透光孔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筒为长方形状,其中,长度方向的反射面相对于所述透光孔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宽度方向的反射面的倾斜角度。
可选择地,所述锥形筒形成为圆锥筒。
另外,另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反光结构通过所述透光孔来形成,其中,所述透光孔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透光孔的深度方向倾斜延伸以形成所述反射面,使得所述透光孔具有大口端和小口端,其中,所述反射面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大口端的与所述反射面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
此外,所述反射面相对于所述透光孔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5°-45°。
基于类似的原理,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该面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所述板体的与所述按键部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结构,其中,所述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并且所述反射面在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方向上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射面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延伸,所述反射面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并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所述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这样,该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该面板实际装配到光源上后,反光结构就位于光源的侧部,使得反射面位于光源的侧部,光源发射的光线的一部分将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上,而投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将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的周围区域,从而使得面板的按键部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结构围绕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其中,所述锥形腔室的内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
进一步地,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反光结构包括具有所述反射面的反光板,其中,所述反光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并且所述反光板倾斜布置的,使得所述反光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板围绕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
可选择地,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所述反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板体上并与所述按键部相接通的锥形沉孔,所述锥形沉孔的内周面为所述反射面。
此外,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面盖、具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的面板、具有能够照亮所述按键部的光源的电路板、和上述的第一方面中任意所述的灯罩,其中,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面盖上,所述灯罩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面盖上,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的非中心区域穿过后照亮所述按键部的边缘区域;
或者,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面盖、上述的第二方面中任意所述的面板、和具有能够照亮所述按键部的光源的电路板,其中,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面盖上,使得所述电路板定位在所述面盖和所述面板之间,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所述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一方面的灯罩,或者通过第二方面的面板,该烹饪器具的面板上的按键部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结构和所述电路板之间保持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部整体位于所述光源的光照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罩对光源的反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灯罩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板对光源的反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面板的局部剖视图;或者,可以理解为图1的灯罩和图3中的面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结构处于装配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灯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灯罩板体,2-透光孔,3-反射面,4-出光侧,5-锥形腔室,6-反光板,7-倾斜面,8-大口端,9-小口端,10-按键部,11-锥形沉孔,12-面盖,13-面板,14-光源,15-电路板,16-灯罩,17-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罩,结合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该灯罩16包括灯罩板体1,例如,该灯罩板体1具有弧形边缘,其中,灯罩板体1上形成有透光孔2,并且灯罩板体1上设置有能够位于光源侧部的反光结构(应当理解,该反光结构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具体如下所述),其中,该反光结构具有沿着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倾斜布置的反射面3,反射面3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以从透光孔2的非中心区域穿过。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该灯罩板1上设置有反光结构,而该反光结构具有倾斜布置的反射面3,这样,该灯罩板2和光源14以及面板13在实际装配后,反光结构就位于光源14的侧部,使得反射面3位于光源14的侧部,面板13就设置在灯罩板1的上方(如图2所示),光源14发射的光线的一部分将直接通过透光孔2投射在面板13的按键部10上,而投射到反射面3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将从透光孔2的非中心区域穿过投射在面板13的按键部10的周围区域,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从而使得面板13的按键部10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10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在此需要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图形界面的高度方向上,反射面3可以向上向外倾斜布置,例如可以形成上大下小的反射面,此时,上部的大口端则作为出光侧,或者,相反地,反射面3可以向下向外倾斜布置,例如可以形成上小下大的反射面,此时,上部的小口端则作为出光侧,此时,通过合理地设置光源,光源的光线将从上部的小口端的非中心区域穿过,而光源的一部分光线将直接从小口端的中心区域穿过,以使得按键部10的显示亮度均匀。
另外,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按键部10通常具有较大的按压区域,因此,为了尽可能地照亮按键部10,优选地,如图1所示,反射面3向上向外倾斜布置,即沿着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反射面3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远离透光孔2的出光侧4,如图1所示,发射面3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相对于反射面3的另一端更靠近透光孔2的中心线(例如,透光孔为圆孔时,中心线为圆孔的中心轴线,或者透光孔2为方孔时,在方孔的一个横截面中,对角线相交的点为该横截面的中心点,中心线为该中心点向上向下延伸形成的中心线条),如图1所示的截面中,发射面3从一端开始向上向外倾斜,使得反射面3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透光孔2的与反射面3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
这样,由于反射面在上端形成大口端,此时,可以容纳按键部10的较大区域或者容纳整个按键部10,换句话说,就是透光孔2的出光侧4尽可能多地容纳按键部10,或者容纳整个按键部10,整个发射的光线将使得按键部10在透光孔2的区域内具有均匀的显示亮度。此时,光源14可以位于透光孔2的中心线,或者位于透光孔2的靠近边缘的区域,但无论怎么设置,在反射面3的作用下,反射的光线都能够使得按键部10具有均匀的显示亮度。
进一步地,在具有多个按键部10的情形下,每个按键部10可以对应有各自的光源14,这样,为了避免光源14之间的窜光,优选地,如图1和6所示,该反光结构围绕透光孔2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5,例如,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圆筒或锥形长方形筒,其中,锥形腔室5的内周面形成反射面3。这样,光源14优选地全部位于该锥形腔室5内并位于中心线上,此时,光源14的一部分光线将直接从透光孔2的中心区域穿过以照亮按键部10的中心区域,而光源14的另一部分光线将通过四周的反射面3进行反射聚焦后透光孔2的四周边缘区域穿过以照亮按键部10的边缘区域,也就是,使得光源的光线更聚焦,特别是在按键部10的尺寸小于透光孔2的尺寸且整体位于透光孔2的区域内时,按键部10将具有更均匀一致的显示亮度。
当然,如上所述的,反光结构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来形成上述的反射面3,其中,一种结构形式中,如图1所示,该反光结构包括具有反射面3的反光板6,反光板6形在灯罩板体1的用于朝向光源的板面上,优选地,反光板6和灯罩板体1一体形成,其中,反光板6的一端连接于透光孔2的边缘,并且反光板6倾斜布置,使得反光板6的另一端倾斜地朝向透光孔2的中心线延伸,以形成上述的上大下小的结构。此时,根据反射需求,反光板6可以形成一侧的反射面,或者两侧的反射面,或者四侧的反射面,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反光板6可以形成一圆锥筒,或者一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锥筒。
进一步地,为了充分利用透光孔2的内周面对光线进行反射,优选地,透光孔2的与反光板6对应的内表面倾斜延伸以形成倾斜面7,其中,倾斜面7和反射面3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并且连续过渡连接,例如,反光板6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时,透光孔2的内周面也倾斜向外延伸以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这两者最终一起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此时,光源14可以位于该锥形孔的中心线上。效果如上所述的,即光源14的一部分光线将直接从透光孔2的中心区域穿过以照亮按键部10的中心区域,而光源14的另一部分光线将通过四周的反射面3进行反射后透光孔2的四周边缘区域穿过以照亮按键部10的边缘区域,特别是在按键部10的尺寸小于透光孔2的尺寸且整体位于透光孔2的区域内时,按键部10将具有更均匀一致的显示亮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效果,优选地,倾斜面7和反射面3形成为反光面。例如,可以对倾斜面7和反射面3进行高亮处理,以使得倾斜面7和反射面3的粗糙度减小,使得倾斜面7和反射面3较光亮而具有较高的反光特性,这样,能够显著地提升光线的反射特性,使得按键部10的周围区域更易于照亮。
如上所述的,为了防止邻近的光源的灯光窜光,优选地,反光板6围绕透光孔2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例如上述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筒,这样,光源优选地全部容纳在该锥形筒内并位于中心线上,同时,为了便于和光源的装配,该锥形筒下方的小口端的尺寸要大于电路板上的光源的整体尺寸。
当然,如上所述的,为了便于适配于对应的光源,例如,对于较长的光源和按键部10,如图6所示,锥形筒为长方形状,其中,长度方向的反射面3相对于透光孔2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宽度方向的反射面3的倾斜角度。这样,长度方向的反射面3可以反射较多的光线,从而使得较长的按键部10的长侧边的亮度较均匀。
又或者,对于圆形的光源和按键部,锥形筒形成为圆锥筒,这样,圆形的按键部10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亮度较均匀。
以上详细介绍了反光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及其更进一步的结构,以下将说明该反光结构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在该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反光结构通过灯罩板体1上的透光孔2来形成,也就是,灯罩板1上并未设置有上述的反光板6,其中,透光孔2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倾斜延伸以形成反射面3,使得透光孔2具有大口端8和小口端9,如图1所示,其中,反射面3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大口端8的与反射面3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透光孔2形成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孔或者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锥形孔。
此时,灯罩板体1可以具有适当的厚度,使得透光孔2具有适当的深度,以适应适当高度的光源。当然,为了轻量化,灯罩板体1上可以形成有适当的减重孔。
此外,为了适当地反射光线,反射面3需要具有适当的相对于透光孔2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如果角度太大,将使得透光孔2上端的口径较大而明显远离待显示的按键部,如果角度太小,则反射作用不大而无法照亮按键部的周围,因此,优选地,反射面3相对于透光孔2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5°-45°,更优选地,该倾斜角度在30°-40°之间。
此外,灯罩优选浅色的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但也可以选用黑色等深色材料。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该面板包括板体,例如,该板体具有弧形边缘,板体上设置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10,按键部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该板体的与按键部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结构,其中,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3,反射面3的一端连接于按键部10的外围,并且反射面3在按键部10的中心线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倾斜布置,使得反射面3的另一端朝向按键部的中心线延伸,反射面3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并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这样,该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3,该面板实际装配到光源上后,反光结构就位于光源14的侧部,使得反射面3位于光源14的侧部,光源14发射的光线的一部分将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10上,而投射到反射面3上的光线被反射后将投射在面板的按键部10的周围区域,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从而使得面板的按键部10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10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进一步地,在具有多个按键部10的情形下,每个按键部10可以对应有各自的光源14,这样,为了避免光源14之间的窜光,该反光结构围绕按键部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5,其中,锥形腔室5的内周面形成反射面3。这样,光源14优选地全部位于该锥形腔室5内并位于中心线上,此时,光源14的一部分光线将直接照亮按键部10的中心区域,而光源14的另一部分光线将通过四周的反射面3进行反射后照亮按键部10的边缘区域,特别是在按键部10的尺寸小于该锤形腔室5的上端口的尺寸且整体位于该上端口的区域内时,按键部10将具有更均匀一致的显示亮度。
当然,和第一方面中的灯罩类似的,面板中的反光结构也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
例如,一种结构形式中,反光结构包括具有反射面3的反光板6,其中,反光板6的一端连接于按键部10的外围,并且反光板6倾斜布置的,使得反光板6的另一端朝向按键部10的中心线延伸,以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此时,根据反射需求,反光板6可以形成一侧的反射面,或者两侧的反射面,或者四侧的反射面,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例如,反光板6可以形成具有锥形腔室5的一圆锥筒,或者一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锥筒。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邻近的光源的灯光窜光,反光板6围绕按键部10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例如上述的上大下小的锥形筒,这样,光源14优选地全部位于该锥形筒内并位于中心线上,此时,光源14的一部分光线将直接照亮按键部10的中心区域,而光源14的另一部分光线将通过四周的反射面3进行反射后照亮按键部10的边缘区域,特别是在按键部10的尺寸小于该锥形筒的上端口的尺寸且整体位于该上端口的区域内时,按键部10将具有更均匀一致的显示亮度。同时,为了便于和光源的装配,该锥形筒下方的小口端的尺寸要大于电路板上的光源的整体尺寸。
当然,如上所述的,为了便于适配于对应的光源,例如,对于较长的光源和按键部10,如图6所示,锥形筒为长方形状,其中,长度方向的反射面3相对于锥形筒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宽度方向的反射面3的倾斜角度。这样,长度方向的反射面3可以反射较多的光线,从而使得较长的按键部10的长侧边的亮度较均匀。
又或者,对于圆形的光源和按键部,锥形筒形成为圆锥筒,这样,圆形的按键部10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的亮度较均匀。
以上详细介绍了反光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及其更进一步的结构,以下将说明该反光结构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在该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反光结构为形成在板体上并与按键部10相接通的锥形沉孔11,如图2所示,锥形沉孔11的内周面为反射面3。也就是,板体上并未设置有上述的反光板6,其中,锥形沉孔11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锥形沉孔11的深度方向倾斜延伸以形成反射面3,使得锥形沉孔11具有大口端8和小口端9,如图2所示,其中,反射面3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大口端8的与反射面3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锥形沉孔11形成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孔或者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锥形孔。
此时,板体可以具有适当的厚度,使得锥形沉孔11具有适当的深度,以适应适当高度的光源。当然,为了轻量化,板体上可以形成有适当的减重孔。
此外,为了适当地反射光线,反射面3需要具有适当的相对于锥形沉孔11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如果角度太大,将使得锥形沉孔11上端的口径较大而明显远离待显示的按键部,如果角度太小,则反射作用不大而无法照亮按键部的周围,因此,优选地,反射面3相对于锥形沉孔11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5°-45°,更优选地,该倾斜角度在30°-40°之间。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参考图3-6所示的结构,该烹饪器具包括面盖12、具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的面板13、具有能够照亮按键部的光源14的电路板15、和上述的第一方面中任意的灯罩16,其中,电路板15安装在面盖12上,灯罩16设置在例如通过扣位固定在电路板15上,面板13设置在面盖12上,反射面3位于光源14的侧部,以将照射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以从透光孔2的非中心区域穿过后照亮按键部的边缘区域;
或者,
可选择地,该烹饪器具包括面盖12、上述的第二方面中任意的面板13、和具有能够照亮按键部的光源14的电路板15,其中,面板13设置在例如通过螺钉紧固在面盖12上,使得电路板15定位在面盖12和面板13之间,反射面3位于光源14的侧部,以将照射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如上所述的,通过第一方面的灯罩,或者通过第二方面的面板,该烹饪器具的面板上的按键部能够获得最大的光照,这样,按键部就具有一致均匀的显示亮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另外,反光结构例如上述的反光板的下表面可以抵接在电路板15的上表面上,或者可选择地,由于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在二极管高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反光结构和电路板15之间保持间隔17,例如1-3mm。如图4和5所示,这样,将使得灯罩16或者面板13在受热时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同时也利于在电路板15上布置跳线,而节省不用将电路板15设置为双面板的成本。
进一步地,按键部10整体位于光源14的光照范围内。例如,按键部10的尺寸小于透光孔2的尺寸或者小于锥形沉孔11的尺寸,以避免由于安装偏位而遮挡住按键部10造成显示不全。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这样,可以显著提升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品质和用户使用好感。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光源14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也可以采用贴片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0)

1.一种灯罩,包括灯罩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板体(1)上形成有透光孔(2),所述灯罩板体(1)上设置有能够位于光源侧部的反光结构,其中,
所述反光结构具有沿着所述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倾斜布置的反射面(3),所述反射面(3)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2)的非中心区域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所述反射面(3)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远离所述透光孔(2)的出光侧(4),
所述反射面(3)用于靠近光源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反射面(3)的另一端更靠近所述透光孔(2)的中心线,使得所述反射面(3)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2)的与所述反射面(3)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围绕所述透光孔(2)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5),其中,所述锥形腔室(5)的内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包括具有所述反射面(3)的反光板(6),所述反光板(6)形在所述灯罩板体(1)的用于朝向光源的板面上,其中,
所述反光板(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透光孔(2)的边缘,并且所述反光板(6)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光板(6)的另一端倾斜地朝向所述透光孔(2)的中心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2)的与所述反光板(6)对应的内表面倾斜延伸以形成倾斜面(7),其中,
所述倾斜面(7)和所述反射面(3)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并且连续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7)和所述反射面(3)形成为反光面。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6)围绕所述透光孔(2)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为长方形状,其中,长度方向的反射面(3)相对于所述透光孔(2)中心线的倾斜角度大于宽度方向的反射面(3)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筒形成为圆锥筒。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通过所述透光孔(2)来形成,其中,
所述透光孔(2)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透光孔(2)的深度方向倾斜延伸以形成所述反射面(3),使得所述透光孔(2)具有大口端(8)和小口端(9),其中,
所述反射面(3)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大口端(8)的与所述反射面(3)相对应的边缘区域穿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3)相对于所述透光孔(2)中心线的倾斜角度为5°-45°。
12.一种面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与所述按键部(1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反光结构,其中,
所述反光结构具有反射面(3),所述反射面(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并且所述反射面(3)在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方向上倾斜布置,使得所述反射面(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延伸,
所述反射面(3)能够位于光源的侧部,并将照射到其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所述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围绕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腔室(5),其中,所述锥形腔室(5)的内周面形成所述反射面(3)。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包括具有所述反射面(3)的反光板(6),其中,
所述反光板(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按键部的外围,并且所述反光板(6)倾斜布置的,使得所述反光板(6)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按键部的中心线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6)围绕所述按键部(10)的外围周向布置以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锥形筒。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板体上并与所述按键部(10)相接通的锥形沉孔(11),所述锥形沉孔(11)的内周面为所述反射面(3)。
17.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面盖(12)、具有能够透光的按键部的面板(13)、具有能够照亮所述按键部的光源(14)的电路板(15)、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罩(16),其中,
所述电路板(15)安装在所述面盖(12)上,所述灯罩(16)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5)上,所述面板(13)设置在所述面盖(12)上,
所述反射面(3)位于所述光源(14)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以从所述透光孔(2)的非中心区域穿过后照亮所述按键部的边缘区域;
或者,
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面盖(12)、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面板(13)、和具有能够照亮所述按键部的光源(14)的电路板(15),其中,
所述面板(13)设置在所述面盖(12)上,使得所述电路板(15)定位在所述面盖(12)和所述面板(13)之间,
所述反射面(3)位于所述光源(14)的侧部,以将照射到所述反射面(3)上的光线反射穿过所述按键部的非中心部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和所述电路板(15)之间保持间隔(17)。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整体位于所述光源(14)的光照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CN201621231650.8U 2016-11-16 2016-11-16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145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1650.8U CN206145619U (zh) 2016-11-16 2016-11-16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1650.8U CN206145619U (zh) 2016-11-16 2016-11-16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5619U true CN206145619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1650.8U Active CN206145619U (zh) 2016-11-16 2016-11-16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56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969A (zh) * 2017-07-20 2017-12-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10690066A (zh) * 2018-07-06 2020-01-14 阿尔派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7969A (zh) * 2017-07-20 2017-12-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07477969B (zh) * 2017-07-20 2021-10-29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冰箱
CN110690066A (zh) * 2018-07-06 2020-01-14 阿尔派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6611U (zh) 一种led护眼灯的照明结构
CN206145619U (zh)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CN201688265U (zh) Led条影壁灯
US20060177786A1 (en) Luminescent wax candle container
CN207780507U (zh) 一种照明均光性好的时钟
WO2009005314A3 (en) Shade exchangeable led bulb
CN108072014A (zh) 灯罩和面板以及烹饪器具
CN104456357A (zh) 一种汽车led发光结构
CN211289666U (zh) 一种背景光亮度可调的台灯
CN213513445U (zh) 一种均匀发光的led植物灯光源
TWM329739U (en) LED lamp and lantern structure with the umbrella shaped light-guiding plates to increase LED reflex
CN201059482Y (zh) 在线光源组合装置
CN209278864U (zh) 夜灯
CN202834837U (zh) Led日光灯
CN207935954U (zh) 一种新型照明装置
CN207112703U (zh) 一种反光灯罩
CN208587931U (zh) 一种燃气灶照明结构及燃气灶
CN206361523U (zh) 一种用于三角壁灯的led光电模组
CN218032807U (zh) 一种侧发光投射感应夜灯
CN205579194U (zh) 一种解决亮边问题的导光板与扩散板拼合结构
CN209183156U (zh) 火力显示装置及加热器具
CN108679568A (zh) 一种均匀导光灯光显示装置
CN209180862U (zh) 聚光led灯罩
CN207162217U (zh) 一种led投影灯
CN201246683Y (zh) 灯罩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