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3165U -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93165U CN219693165U CN202320806263.6U CN202320806263U CN219693165U CN 219693165 U CN219693165 U CN 219693165U CN 202320806263 U CN202320806263 U CN 202320806263U CN 219693165 U CN219693165 U CN 2196931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source
- infrared signal
- shell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形成腔体,前壳上设置透光区。光源板设置于腔体中,且靠近透光区,光源板包括光源和感应模块,光源的光线从透光区射出,感应模块与光源电连接,用于透过透光区获取外界的信号变化。控制组件与光源板电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变化并根据信号变化控制光源的发光模式。指示灯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指示灯的光线从透光区透出。实现感应控制光源,相比于机械按键,控制更加方便便捷,使用更加灵活,提高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背景技术
头灯是一种戴在头上解放双手的照明工具,可以利用头灯在光线不足的工作环境中对周围环境进行照射。
目前使用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常常需要手动控制机械按键对头灯进行控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捕渔、摘菜等,使用人员的手指会沾染污渍、水渍,再触碰按键,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按键失灵或者损坏头灯内部电子器件;亦或是在某些场景中,使用人员由于作业要求无法手动触碰按键操作,例如无菌操作环境下。因此,目前的头灯在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较差,无法给使用人员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头灯手动操作便捷性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包括:
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形成腔体,所述前壳上设置透光区;
光源板,设置于所述腔体中,且靠近所述透光区,所述光源板包括光源和感应模块,所述光源的光线从所述透光区射出,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光源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透光区获取外界的信号变化;
控制组件,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变化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模式;
指示灯,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的光线从所述透光区透出。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第二透光区和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配置在所述前壳中央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光源透出光线;所述第二透光区配置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两端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感应模块接收所述信号变化;所述第三透光区配置为所述第一透光区其中一侧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指示灯透出光线。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和所述第三透光区设置在一体化透明面板上。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两侧,其中,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信号经过所述透光区被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按键以及电池,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通过所述按键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模式。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贴合于所述光源板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光源板的一侧设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抵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散热腔。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外圈设置一反光圈,所述反光圈用于反射或者折射所述光源的光线。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均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U型结构开口方向相对,并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卡接配合构成所述腔体。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壳底部的挂夹,所述挂夹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固定于外部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头灯包括上述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头带以及底座,所述头带与用于贴合头部佩戴,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底座具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头带。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光组件,包括:壳体由前壳和后壳构成,前壳和后壳形成腔体,采用前壳和后壳即可装配组成封闭腔体,装配便捷高效。光源板上包括光源和感应模块,感应模块与光源电连接,用于透过透光区获取外界的信号变化。感应模块能够通过感应外界信号的变化,来影响光源,从而实现感应控制。控制组件与光源板电连接,能够接收外界信号变化,然后对光源的发光进行控制,实现感应控制,便于控制,相比于机械按键,操作更加方便便捷,提高使用人员的体验感。指示灯与控制组件电连接,能够指示电池的电量情况。光源、感应模块和指示灯的位置均设置在靠近前壳的透光区,均通过前壳的透光区射出光线,透光区位置集中,壳体结构简单美观,降低装配的复杂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头灯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发光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发光组件的前盖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头灯结构局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和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头灯结构部分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标:110-壳体;120-透光区;130-底座;140-头带;150-调节环;201-前壳;202-后壳;203-胶条;210-光源板;220-控制组件;230-散热板;211-光源;212-感应模块;205-第一透光区;206-第二透光区;204-第三透光区;212-感应模块;213-反光圈;240-竖直板;250-挂夹;260-指示灯;221-按键;222-电路板;223-电池;310-透明面板;311-长条状透明区;314-第一透明区;312-第二透明区;313-第三透明区;313-指示灯透光区域;410-凹槽;411-滑槽;420-滑接件;421-凸起件;422-转轴;501-容纳槽;502-轴孔;503-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发光组件,包括:壳体110、光源板210、控制组件220以及指示灯260。光源板210、控制组件220以及指示灯260设置在壳体110内部。光源板210和指示灯260与控制组件220电连接。指示灯260能够反应电池223的电量情况,控制组件220可以控制光源板210上的光源211的发光模式。
进一步地,壳体110包括前壳201和后壳202,前壳201和后壳202形成腔体,参照图2所示,前壳201和后壳202均设置为U型结构,前壳201与后壳202的U型结构开口方向相对,并前壳201与后壳202卡接配合构成所述腔体,构成一个封闭腔体。封闭腔体中能够容纳上述光源板210、控制组件220以及指示灯260。此外在前壳201和后壳202卡合装配的边缘还设置一胶条203,可以使得壳体110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更好。并且在前壳201上设置透光区120,光源板210设置于腔体中,且靠近透光区120,以保证光源板21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区120射出。透光区120采用透明材料,例如PC透镜、玻璃透镜等。
光源板210包括光源211和感应模块212,感应模块212与光源211电连接。参照图2,光源211配置为长条形的灯条,在光源211的光线从透光区120射出,光源211可以采用COB光源。光源211外圈设置一反光圈213,反光圈213用于反射或者折射光源211的光线。感应模块212设置在光源211的左右两侧,参照图2,对称地分布在光源211的长条形灯条两侧,与光源211存在一定的间距。感应模块212能够透过透光区120获取外界的信号变化,控制组件220与光源板210电连接,控制组件220用于接收信号变化并根据信号变化控制光源211的发光模式。当在感应模块212获取到外界信号变化时,则将信号变化传输给控制组件220,控制组件220则能够控制光源211的发光模式。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感应模块212包括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红外信号发射模块与红外信号接收模块设置在光源211的两侧,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可以选择左侧或者右侧的感应模块212,若左侧的感应模块212设置为红外信号发射模块,那么另一右侧的感应模块212则为红外信号接收模块。其中,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信号经过透光区120被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与控制组件220电连接。具体地,一种感应控制方式为:正常红外信号发射模块会发出红外信号,然后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该红外信号,但是当使用人员在操作时,使用人员第一次作出手势遮挡了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在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则会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信号会转换成低电平信号,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开启。当使用人员第二次作出手势,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会再次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会再次转变为低电平,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关闭。即,实现使用时采用手势控制光源211的开关。可选地,另一种感应控制方式为:使用人员第一次作出手势遮挡了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信号时,在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则会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信号会转换成低电平信号,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发出一级亮度。当使用人员第二次作出手势,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会再次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会再次转变为低电平,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发出二级亮度。当使用人员第三次作出手势,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会再次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会再次转变为低电平,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发出三级亮度。当使用人员第四次作出手势,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会再次发生变化,输出的高电平会再次转变为低电平,控制组件220接收信号变化可以控制光源211的关闭。即,可以通过感应控制光源211的档位。上述只是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光源211具体的发光模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透光区120包括第一透光区205、第二透光区206和第三透光区204,第一透光区205配置在前壳201中央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光源211透出光线,第一透光区205可以设置为与光源211的轮廓相匹配的长条形。第二透光区206配置为第一透光区205的两端的块状透明区域,第二透光区206用于供感应模块212接收信号变化,具体地在一个示例中参照图2,第二透光区206分布在第一透光区205两侧,第二透光区206在前壳201上的位置对应于光源板210上红外信号发射模块或者红外信号接收模块的位置,具体地,若左侧的是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则红外信号从左侧的第二透光区206射出,然后经过右侧的第二透光区206由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信号。第三透光区204配置为第一透光区205其中一侧的块状透明区域,可选的,第三透光区204可以设置为圆形,其形状与大小与指示灯260相匹配。参照图2设置在右侧的第二透光区206的上端,用于供指示灯260透出光线。
进一步地,第一透光区205、第二透光区206和第三透光区204设置在一体化透明面板310上,参照图3,第一透光区205对应于透明面板310上的长条状透明区311,第二透光区206分别对应于透明面板310上的第一透明区314和第二透明区312,第三透光区204对应于透明面板310上的第三透明区313,透光区120是通过透明面板310与前壳201组配成型构成型的,组配成型后,具体地,光源211能够透过长条状透明区311从第一透光区205发出光线,红外信号发射模块能够透过第一透明区314射出红外信号,红外信号接收模块能够透过第二透明区312接收红外信号。指示灯260的灯光能够透过第三透明区313发出指示灯260光。上述第一透明区314、第二透明区312和第三透明区313配置为块状区域,可以设置为圆形、正方形等。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的透明面板310在装配时更加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贴合于光源板210的散热板230,散热板230远离光源板211的一侧设有多个支脚,具体地,参照图2,支脚可以设置为矩形或者异形,散热板230的板子本体的上下左右均设置有大小不一的支脚,支脚抵接于电路板222,散热板230与电路板222之间形成散热腔。参照图2所示,在散热板230的板子本体上端设置的支脚。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控制组件220包括电路板222、按键221以及电池223,电路板222与电池223电连接,通过按键221控制光源211的发光模式。按键221对应在前壳201上设置一按钮320,按钮320可以采用硅胶材质,从而增强发光组件的防水性。指示灯260与控制组件220电连接,指示灯260的光线从透光区120透出,具体地,指示灯260设置在电路板222上,且在电路板222上凸起延伸至前壳201的第三透光区204,指示灯260的灯珠靠近第三透光区204,通过第三透光区204射出指示灯260的光,指示灯260能够指示灯260能够反应电池223的电量情况。电路板222可以进行电量检测,从而使得指示灯260呈现出不同的显示模式,例如,电量低于40%时,显示为红色,在电量超过90%是显示为绿色,从而指示当前电池223的电量情况。此外,还有一竖直板240上设置有接线柱,以供电池223与电路板222电连接。竖直板240设置为矩形板面,在电路板222与电池223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中,还包括固定于后壳202底部的挂夹250,挂夹250用于将发光组件固定于外部设备。可以通过挂夹250夹持固定在其他外部设备上,应用上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头灯,参照图1、图4和图5,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发光组件、头带140以及底座130,头带140与用于贴合头部佩戴,底座130通过滑接件420与后壳202连接,底座130具有连接件503用于连接头带140。连接件503设置在底座130两侧,为中空条形结构,且在远离发光组件的一条长边上具有一缺口以方便头带的拆卸与更换。滑接件420包括凸起件421和转轴422,凸起件421是与后壳202的底面平行的矩形滑片,在后壳202的底部设置有凹槽410和滑槽411,凸起件421可以滑进滑槽411中。转轴422设置为向两边突出的圆柱体部件,在底座130靠近后壳202的一面设置有容纳槽501,以及轴孔502,转轴422转动连接于轴孔502中,并且转轴422与轴孔502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旋转滑接件420与底座130的角度,通过滑接件420控制发光组件相对于底座130的角度,当头灯佩戴在头上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照明的角度,提供更好地照明效果。
进一步地,头灯的头带140上还包括调节环150,能够灵活调节头带140的长度。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形成腔体,所述前壳上设置透光区;
光源板,设置于所述腔体中,且靠近所述透光区,所述光源板包括光源和感应模块,所述光源的光线从所述透光区射出,所述感应模块与所述光源电连接,用于透过所述透光区获取外界的信号变化;
控制组件,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变化并根据所述信号变化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模式;
指示灯,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指示灯的光线从所述透光区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第二透光区和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配置为所述前壳中央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光源透出光线;所述第二透光区配置为所述第一透光区的两端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感应模块接收所述信号变化;所述第三透光区配置为所述第一透光区其中一侧的块状透明区域,用于供所述指示灯透出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和所述第三透光区设置在一体化透明面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和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与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设置在所述光源的两侧,其中,所述红外信号发射模块发射的红外信号经过所述透光区被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红外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路板、按键以及电池,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通过所述按键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于所述光源板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远离所述光源板的一侧设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抵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形成散热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外圈设置一反光圈,所述反光圈用于反射或者折射所述光源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均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U型结构开口方向相对,并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卡接配合构成所述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壳底部的挂夹,所述挂夹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固定于外部设备。
10.一种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组件、头带以及底座,所述头带与用于贴合头部佩戴,所述底座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底座具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头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6263.6U CN219693165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06263.6U CN219693165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93165U true CN219693165U (zh) | 2023-09-15 |
Family
ID=8796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06263.6U Active CN219693165U (zh) | 2023-04-12 | 2023-04-12 |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93165U (zh) |
-
2023
- 2023-04-12 CN CN202320806263.6U patent/CN2196931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12692B (zh) | 可透過旋轉方式來調整光投射方向之燈頭組件及照明燈管 | |
CN211372170U (zh) | 小夜灯 | |
CN101506571A (zh) | 具有防水尾盖的手持照明装置 | |
US11078057B2 (en) | Remote controller | |
WO2014177064A1 (zh) | 一种包括接口的装置 | |
CN109915761A (zh) | 间接照明装置和电器设备 | |
CN109586026B (zh) | 终端设备 | |
CN219693165U (zh) | 一种发光组件和头灯 | |
WO2017214893A1 (zh) | 一种吸顶灯 | |
CN215336115U (zh) | 远近光透镜一体装置及远近光一体照明装置 | |
CN208862903U (zh) | 移动终端 | |
WO2022198715A1 (zh) | 智能夜灯 | |
CN213453077U (zh) | 投光灯 | |
CN218895295U (zh) | 一种手势感应头灯 | |
CN219797057U (zh) | 一种多用途头灯 | |
WO2015058348A1 (zh) | 一种usb集线器 | |
TWM599371U (zh) | 燈具結構 | |
CN207146037U (zh) | 一种照明设备 | |
CN211011154U (zh) | 一种太阳能投影壁灯 | |
CN221197308U (zh) | 补光灯 | |
CN212480883U (zh) | 一种手提灯 | |
CN214425870U (zh) | 一种太阳能隐形监控投光灯 | |
CN220229035U (zh) | 一种可一键切换泛聚光的头灯 | |
CN211526146U (zh) | 光感控制装置和灯具 | |
CN213019178U (zh) | 一种led智能橱柜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