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966U - 一种自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5966U
CN220065966U CN202321300047.0U CN202321300047U CN220065966U CN 220065966 U CN220065966 U CN 220065966U CN 202321300047 U CN202321300047 U CN 202321300047U CN 220065966 U CN220065966 U CN 220065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self
locking mechanism
clamping hook
clamp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000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天一
缪桂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inxinyue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inxinyue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inxinyue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inxinyue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000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5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5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5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扣自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机构,包括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上扣组件与下扣组件扣合连接。上扣组件包括上卡扣和上卡座,上卡扣包括上卡扣本体、上卡钩和上限位槽。下扣组件包括下卡扣、弹性件和下卡座,下卡扣包括下卡扣本体、下卡钩和下限位槽。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锁机构,通过转动下卡钩与上卡钩扣合,由于下卡座内部设置有避让槽,上卡扣转动过程中通过避让槽避让,避免与下卡扣发生干涉,使用方便,上卡扣上设置有上限位槽,下卡扣上设置有下限位槽,上卡扣与下卡扣互相扣合后,上卡扣定位在下限位槽内,下卡扣定位在上限位槽内,且上卡扣与下卡扣互相扣接,扣合更加稳固,不易脱落,从而能保证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扣自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机构。
背景技术
一件申请号为202221948903.9,名称为一种卡扣式锁止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包括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框架内的锁舌;所述锁舌的一侧由弹性件抵接以致锁舌复位,还包括触发件,其相对于锁舌直线往复运动,伸出时抵压锁舌,收缩时解除对锁舌的抵压;锁舌一端受压后克服弹性件弹力而绕铰接枢轴转动,锁舌的另一端转动脱锁。通过转动锁舌与车端锁钩扣合,由于锁舌一端设置于框架内,避让槽预留空间小,转动过程中会与框架发生干涉,使用不方便,且舌端锁钩与车端锁钩均为扁平式设计,舌端锁钩与车端锁钩扣合后,不稳固,容易脱落,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避让槽预留空间小,转动过程中会与框架发生干涉,使用不方便,且舌端锁钩与车端锁钩均为扁平式设计,舌端锁钩与车端锁钩扣合后,容易脱落,影响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包括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所述上扣组件与所述下扣组件扣合连接;
所述上扣组件包括上卡扣和上卡座,所述上卡扣安装于所述上卡座内,并与所述下扣组件扣合连接,所述上卡扣包括上卡扣本体、上卡钩和上限位槽,所述上卡钩连接于所述上卡扣本体一端,所述上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卡钩一侧,并设置于所述上卡扣本体上;
所述下扣组件包括下卡扣、弹性件和下卡座,所述下卡扣一端安装于所述下卡座内,另一端延伸出于所述下卡座,并与所述上卡扣扣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下卡座内,并与所述下卡扣抵接,所述下卡扣包括下卡扣本体、下卡钩和下限位槽,所述下卡钩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卡扣本体靠近于所述上卡扣的一端,所述下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下卡钩一侧,并设置于所述下卡扣本体上;所述下卡扣本体侧面连接有转轴,所述下卡座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孔,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下限位孔内;所述下卡座内设有避让槽,所述下卡扣本体一端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上卡座内设置有上定位槽,所述上卡扣固定于所述上定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上限位槽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卡钩靠近所述上卡扣的一端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卡扣本体与所述弹性件靠近的一侧面设置有下倾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卡座侧面设置有弹性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卡扣本体底部设置有弹性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槽呈弧形,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弹性限位槽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定位孔内,且一端与所述弹性限位槽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下限位台,所述下限位台与所述下卡扣本体连接,并与所述下卡钩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方案,所述下卡座靠近所述上卡扣的一端设置有让位斜面,所述让位斜面呈倾斜状,并与所述下卡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锁机构,通过转动下卡钩与上卡钩扣合,由于下卡座内部设置有避让槽,且下卡扣本体底部设置有下倾斜面,上卡扣转动过程中通过避让槽避让,避免与下卡扣发生干涉,使用方便,上卡扣上设置有上限位槽,下卡扣上设置有下限位槽,上卡扣与下卡扣互相扣合后,上卡扣定位在下限位槽内,下卡扣定位在上限位槽内,且上卡扣与下卡扣互相扣接,扣合更加稳固,不易脱落,从而能保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锁机构的爆炸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扣组件;2、下扣组件;
11、上卡扣;12、上卡座;
111、上卡扣本体;112、上卡钩;113、上限位槽;
21、下卡扣;22、弹簧;23、下卡座;24、下限位台;
121、上定位槽;
211、下卡扣本体;212、下卡钩;213、下限位槽;214、转轴;215、下限位孔;216、避让槽;217、弧形过渡部;218、下倾斜面;219、弹性限位槽;
231、弹性定位孔;232、让位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一种自锁机构,包括上扣组件1和下扣组件2,上扣组件1与下扣组件2扣合连接;
上扣组件1包括上卡扣11和上卡座12,上卡扣11安装于上卡座12内,并与下扣组件2扣合连接,上卡扣11包括上卡扣本体111、上卡钩112和上限位槽113,上卡钩112固定连接于上卡扣本体111一端,上限位槽113设置于上卡钩112一侧,并设置于上卡扣本体111上;进一步地,上卡座12内设置有上定位槽121,上卡扣11固定安装于上定位槽121内;进一步地,上限位槽113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状。
下扣组件2包括下卡扣21、弹性件和下卡座23,下卡扣21一端安装于下卡座23内,另一端延伸出于下卡座23,并与上卡扣11扣合连接,弹性件设置于下卡座23内,并与下卡扣21抵接,下卡扣21包括下卡扣本体211、下卡钩212和下限位槽213,下卡钩212固定设置于下卡扣本体211靠近于上卡扣11的一端,并与下卡扣本体211固定连接,下限位槽213设置于下卡钩212一侧,并设置于下卡扣本体211上;下卡扣本体211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14,下卡座23与转轴21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孔215,转轴214安装于下限位孔215内,下卡扣本体211通过转轴214在下限位孔215内旋转,以带动下卡钩212运动;下卡座23内设有避让槽216,下卡扣本体211一端设置于避让槽216内,避让槽216在下卡扣本体211旋转时具有避让作用。下卡扣本体211与弹性件靠近的一侧面设置有下倾斜面218,下倾斜面218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避让空间,有效地避免下卡扣21旋转时与下卡座23发生干涉。进一步地,下卡钩212靠近上卡扣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过渡部217,从而方便下卡钩212与上卡钩112扣合;进一步地,下限位槽213的一侧设置有下限位台24,下限位台24与下卡扣本体211固定连接,并与下卡钩212抵接,同时对上卡钩112具有限位作用,上卡钩112与下卡钩212扣合后更加稳固。进一步地,下卡座23靠近上卡扣11的一端设置有让位斜面232,让位斜面232呈倾斜状,并与下卡座23倾斜设置,让位斜面232的设置为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扣合连接时提供了避让空间,从而保证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能够顺利扣合。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锁机构,通过转动下卡钩212与上卡钩112扣合,由于下卡座23内部设置有避让槽216,且下卡扣本体211底部设置有下倾斜面218,上卡扣11转动过程中通过避让槽216避让,避免与下卡扣21发生干涉,使用方便,上卡扣11上设置有上限位槽113,下卡扣21上设置有下限位槽213,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互相扣合后,上卡扣11定位在下限位槽213内,下卡扣21定位在上限位槽113内,且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互相扣接,扣合更加稳固,不易脱落,从而能保证正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自锁机构的下卡座23侧面设置有弹性定位孔231,弹性定位件设置于弹性定位孔231内。进一步地,下卡扣本体211底部设置有弹性限位槽219,弹性限位槽219呈弧形,弹性限位槽219用于将弹性件进行定位,弹性件一端与弹性限位槽219抵接。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22,弹簧22固定安装于弹性定位孔231内,且一端与弹性限位槽219抵接。转动下卡扣21,弹簧22收到挤压形变,下卡扣21转动,下卡扣21通过弧形过渡部217顺利与上卡扣11扣合连接,通过弹簧22的抵接作用,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保持紧密扣合,更加稳固。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扣合后,将下卡扣21向外转动,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能够快速分离,使用更加方便。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锁机构,通过转动下卡钩212与上卡钩112扣合,由于下卡座23内部设置有避让槽216,且下卡扣本体211底部设置有下倾斜面218,上卡扣11转动过程中通过避让槽216避让,避免与下卡扣21发生干涉,使用方便,上卡扣11上设置有上限位槽113,下卡扣21上设置有下限位槽213,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互相扣合后,上卡扣11定位在下限位槽213内,下卡扣21定位在上限位槽113内,且上卡扣11与下卡扣21互相扣接,扣合更加稳固,不易脱落,从而能保证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扣组件和下扣组件,所述上扣组件与所述下扣组件扣合连接;
所述上扣组件包括上卡扣和上卡座,所述上卡扣安装于所述上卡座内,并与所述下扣组件扣合连接,所述上卡扣包括上卡扣本体、上卡钩和上限位槽,所述上卡钩连接于所述上卡扣本体一端,所述上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上卡钩一侧,并设置于所述上卡扣本体上;
所述下扣组件包括下卡扣、弹性件和下卡座,所述下卡扣一端安装于所述下卡座内,另一端延伸出于所述下卡座,并与所述上卡扣扣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下卡座内,并与所述下卡扣抵接,所述下卡扣包括下卡扣本体、下卡钩和下限位槽,所述下卡钩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卡扣本体靠近于所述上卡扣的一端,所述下限位槽设置于所述下卡钩一侧,并设置于所述下卡扣本体上;所述下卡扣本体侧面连接有转轴,所述下卡座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下限位孔,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下限位孔内;所述下卡座内设有避让槽,所述下卡扣本体一端设置于所述避让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座内设置有上定位槽,所述上卡扣固定于所述上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槽呈向内凹陷的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钩靠近所述上卡扣的一端设置有弧形过渡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扣本体与所述弹性件靠近的一侧面设置有下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侧面设置有弹性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定位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扣本体底部设置有弹性限位槽,所述弹性限位槽呈弧形,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弹性限位槽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弹性定位孔内,且一端与所述弹性限位槽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槽的一侧设置有下限位台,所述下限位台与所述下卡扣本体连接,并与所述下卡钩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座靠近所述上卡扣的一端设置有让位斜面,所述让位斜面呈倾斜状,并与所述下卡座倾斜设置。
CN202321300047.0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自锁机构 Active CN220065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47.0U CN220065966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自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00047.0U CN220065966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自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5966U true CN22006596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4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00047.0U Active CN220065966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自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5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90040A (en) Snap-in screen frame and mounting for same
CN220065966U (zh) 一种自锁机构
JP3811589B2 (ja) 弛み止め構造
CN114525974B (zh) 锁扣组件及箱体
CN210416423U (zh) 汽车扶手箱及汽车
CN216886945U (zh) 一种载货车侧边锁卡接结构
CN212950276U (zh) 一种锁盖结构及车辆
CN215255424U (zh) 一种锁体及推拉窗锁扣
CN110700707A (zh) 一种用于车用手套箱的扣手装置
CN208417154U (zh) 杆状体用紧固连接结构
CN219312616U (zh) 三角警示牌安装结构
CN219172529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可快拆机盖装置
CN217602353U (zh) 一种多锁舌联动的门锁装置
CN211442637U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锁紧机构
CN217455876U (zh) 一种内饰板与车身钣金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151651U (zh) 车门开启助力结构及车辆
CN219081254U (zh) 一种斜舌换向机构
CN217994033U (zh) 一种牵引钩盖板
CN218458008U (zh) 一种面板安装结构
JP3489719B2 (ja) ターミナルキャップのロック構造
CN215369183U (zh) 用于记事本的智能锁及记事本
CN215475697U (zh) 一种折叠式无人机机臂
CN215590455U (zh) 带镜盖的一体化遮阳板
CN220262930U (zh) 一种翻转连接组件及座垫翻转结构
CN217623926U (zh) 用于可折叠车架的折叠器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