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2500U - 肘枕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肘枕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2500U
CN218112500U CN202222730913.1U CN202222730913U CN218112500U CN 218112500 U CN218112500 U CN 218112500U CN 202222730913 U CN202222730913 U CN 202222730913U CN 218112500 U CN218112500 U CN 218112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assembly
driving
mounting seat
elbow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309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麻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309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2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肘枕和车辆,所述肘枕包括:安装架;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安装架上沿Y向排布,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可翻转地相连;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适于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锁止配合;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止组件,以同时解除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锁止状态。由此,通过在肘枕上设置可以向两侧翻转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使得肘枕可以采用对开式结构,通过解锁组件、锁止组件和盖板组件的连接配合,以实现肘枕的开启,使得肘枕的开闭方式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肘枕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肘枕和车辆。
背景技术
肘枕位于主副驾驶人员肘部活动区域,用于为乘驾人员提供肘部间歇,同时具备储物功能。
目前,肘枕采用滑动开闭的方式,当驱动盖板滑动以打开储物空间时,操作人员需要手动驱动盖板滑动,滑动驱动的方式不便于用户操作,操作便利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肘枕,以提高肘枕的操作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肘枕,包括:安装架;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安装架上沿Y向排布,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架可翻转地相连;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并适于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锁止配合;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止组件,以同时解除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锁止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卡勾,所述卡勾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卡勾可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卡接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勾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可与所述盖板组件卡接配合;卡勾主体,所述卡接部设于卡勾主体,且所述卡勾主体与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分别与所述卡勾主体和所述安装座相连,以驱动所述卡勾主体复位至适于与盖板组件卡接配合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勾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勾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且两个所述卡勾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解锁组件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驱动块设有压抵部,所述压抵部适于与所述卡勾主体的压抵配合部压抵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块设有滑轨,所述安装座设有滑槽,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块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并适于与所述限位槽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沿X向延伸,且所述密封件设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在Y向方向上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接轴沿X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盖板翻转至打开状态;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连接轴沿X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盖板翻转至打开状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肘枕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肘枕上设置可以向两侧翻转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使得肘枕可以采用对开式结构,通过解锁组件、锁止组件和盖板组件的连接配合,以实现肘枕的开启,使得肘枕的开闭方式简单、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肘枕。
所述车辆与上述肘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和仪表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勾与安装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驱动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盖板与第一驱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盖板与安装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弹性复位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组件与驱动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的剖视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的剖视图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的剖视图三;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的剖视图四;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肘枕的剖视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
肘枕100、安装架110、镂空部111、
第一底板112、第一安装轴1121、第一连接孔1121a、第二安装轴1122、第二连接孔1122a、第一转动轴套1123、第二转动轴套1124、
第一背板113、限位凹槽1131、压抵凸筋1132、避让孔1133、安装槽114、底壁1141、卡接配合部1141a、侧壁1142、
第一盖板121、第一卡槽1211、第一避让槽1212、第二避让槽1213、
第二盖板122、第二卡槽1221、第三避让槽1222、第四避让槽1223、
密封件123、
第一驱动组件124、第一连接轴1241、第一固定部1241a、第一连接凸起1241b、第一驱动件1242、第三连接轴1243、
第一上盖板126、第一盖板蒙皮1261、第一盖板骨架1262、第二上盖板127、第二盖板蒙皮1271、第二盖板骨架1272、
锁止组件130、安装座131、滑槽1311、限位槽1312、第二底板1313、卡接凸起1313a、轴套1313b、装配凸筋1313c、装配凸起1313d、限位凸筋1313e、限位部1313f、第二背板1314、第一侧板1315、第二侧板1316、
卡勾132、卡接部1321、卡勾主体1322、转轴1322a、卡接凹槽1322b、压抵配合部1322c、
弹性复位件133、
驱动块141、压抵部1411、滑轨1412、限位筋1413、按钮142、
储物盒150、容纳空间151、
仪表板总成20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肘枕100,包括:安装架110、盖板组件、锁止组件130以及解锁组件140。
其中,参照图15,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在安装架110上沿Y向排布,并且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分别与安装架110可翻转地相连。
具体地,参照2、图4和图15,安装架110设置有镂空部111,镂空部111与安装架110下面的容纳空间151相连通,盖板组件设置在安装架110的顶部,以对容纳空间151进行遮挡。
当通过解锁组件解除盖板组件的锁止状态时,锁止组件130未与盖板组件锁止配合,此时可以驱动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相对安装架110翻转,以将设在盖板组件下方的容纳空间151露出。
其中,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在宽度方向(即Y向方向)上排布,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可以呈对开式设置,即第一盖板121向左侧翻转,第二盖板122向右侧翻转;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还可以呈自前向后式翻转,即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向后翻转。
同时,锁止组件130安装在安装架110上,并且锁止组件130可以用于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锁止配合。
具体地,锁止组件130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连接配合,当用户无需使用肘枕100内部的容纳空间151时,可以通过锁止组件130将盖板组件锁止,以遮挡肘枕100内部的容纳空间151,当用户有使用肘枕100内部容纳空间151的需求时,可以通过解锁组件解除锁止组件130与盖板组件的锁止状态,以释放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此时用户可以使用容纳空间151。
此外,锁止组件130可以将盖板组件锁止,使得盖板组件不影响用户在肘枕100上搭放肘部。
进一步地,结合图14、图16、图17和图18、解锁组件140用于驱动锁止组件130,以同时解除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的锁止状态。
具体地,解锁组件140与锁止组件130连接配合,解锁组件140可以驱动锁止组件130将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同时解锁,使得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同时开启,并且可以向两侧翻转,以将容纳空间151露出,供用户使用,从而实现肘枕100的开启,使得肘枕100的开闭方式简单、易操作。
目前,肘枕100采用滑动开闭方式,此种开闭方式使肘枕100不便于操作,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申请中,安装架110作为安装载体,盖板组件和锁止组件130均安装于安装架110,通过锁止组件130与盖板组件的配合,可以实现盖板组件的开闭状态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肘枕100,通过在肘枕100上设置可以同时向两侧翻转的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使得肘枕100可以采用对开式结构,通过解锁组件、锁止组件130和盖板组件的连接配合,以实现肘枕100的开启,使得肘枕100的开闭方式简单、易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止组件130包括:安装座131和卡勾132。
其中,安装座131安装在安装架110上,卡勾132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座131上,并且卡勾132可以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中的至少一个卡接相连。
具体地,参照图2,安装架110还包括:第一底板112和第一背板113,其中,第一底板112上设置有镂空部111,第一背板113设置在第一底板112的端部,并且第一背板113背离所述镂空部111的一侧设有向下凹入的安装槽114,安装槽114用于装配安装座131。
安装槽114包括:底壁114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142,并且安装槽114构造为U形,并且安装槽114的尺寸与安装座131的尺寸适配,使得安装座131可以通过安装槽114安装在背板上,从而使得锁止组件130安装在安装架110上。
进一步参照图2,第一背板113上还设置有限位凹槽1131,并且限位凹槽1131设置在临近底壁1141的位置,同时限位凹槽1131自安装座131一侧向远离安装座131一侧凹入,部分安装座131可以插设在限位凹槽1131中,以通过限位凹槽1131在Z向方向上对安装座131限位,提升安装座131在Z向方向上的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19所示,安装座131包括:第二底板1313、第二背板131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315和第二侧板1316。
其中,第二底板1313与安装槽114的底壁1141相连,第二底板1313上靠近安装槽114底壁1141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1313a,安装槽114的底壁1141上设置有卡接配合部1141a,安装座131通过卡接凸起1313a与安装槽114的第二底板1313卡接配合,卡接配合部1141a可以限制安装座131在X向方向上的位移,以提升安装座131在X向方向上的装配稳定性。
此外,参照图2,第一背板113上还设置有压抵凸筋1132,压抵凸筋1132可以与安装座131第二底板1313的上壁面压抵配合,以在Z向方向上对安装座131限位,从而提升安装座131在Z向方向上的装配稳定性,同时防止因安装座131在Z向方向上晃动而导致肘枕100发生异响,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114的侧壁1142与安装座131的第一侧板1315和第二侧板1316相对设置,并且止抵配合,以限制安装座131在Y向方向上的位移,提升安装座131在Y向方向上的装配稳定性。
由此,通过在安装座131和安装槽114上设置多个限位配合结构,以使得安装槽114与安装座131可以在多个方向上限位配合,从而保证安装座131的装配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安装座131时,只需将安装座131推入安装槽114直至安装座131插入安装架110背板上的限位凹槽1131中即可,在此过程中,安装座131第二底板1313上的卡接凸起1313a可以发生变形,卡接凸起1313a与卡接配合部1141a卡接配合完成后卡接凸起1313a可以恢复形变,便于安装座131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和图18所示,卡勾132设置在第二底板1313上,并且可转动地与安装座131相连,并且卡勾132可以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以将第一盖板121锁止或将第二盖板122锁止,或将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同时锁止。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勾132包括:卡接部1321和卡勾主体1322。
其中,卡接部1321可以与盖板组件卡接配合,卡接部1321设置在卡勾主体1322上,并且卡勾主体1322与安装座131可转动地相连。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13,卡接部1321的上表面可以构造为楔形面,卡接部1321设置在卡勾主体1322的端部,并且卡接部1321与卡勾主体1322固定连接,卡勾主体1322与卡接部1321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沿Y向方向延伸的转轴1322a,安装座131的第二底板1313上设置有沿Y向方向延伸的轴套1313b,并且轴套1313b的尺寸与转轴1322a的尺寸相适配,转轴1322a沿X向方向上装配在轴套1313b里,使得卡勾132可以绕转轴1322a的中心轴线相对安装座转动。
进一步地,锁止组件13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133,弹性复位件133分别与卡勾主体1322和安装座131相连,以驱动卡勾主体1322复位至适于与盖板组件卡接配合的位置。
具体地,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底板1313上设置有向上隆起的装配凸筋1313c,装配凸筋1313c上设置有沿Y向方向延伸的装配凸起1313d,并且装配凸起1313d在Y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弹性复位件133的尺寸,以将弹性复位件133套设在装配凸起1313d上,卡勾主体1322上靠近装配凸筋1313c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凹槽1322b,卡接凹槽1322b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背板1314,弹性复位件133在经过弹性形变后可以与卡接凹槽1322b配合,并且弹性复位件133可以驱动卡勾132绕转轴1322a的中心轴线旋转。
此外,结合图5、图12和图13,安装座131的第二底板1313上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限位凸筋1313e,限位凸筋1313e远离第二底板131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313f,限位部1313f凸出于限位凸筋1313e的表面,并且限位部1313f可以与卡勾主体1322止抵配合,防止卡勾132在弹性复位件133预紧力的作用下过度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勾132为两个,两个卡勾132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座131上,并且两个卡勾132分别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卡接配合。
具体地,卡勾132可以设置有两个,装配凸筋1313c可以设置在安装座131第二底板1313的中间位置,两个卡勾132相对于装配凸筋1313c对称设置,并且两个卡勾132的结构相同,两个卡扣可以分别与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卡接配合,同时安装座131上的轴套1313b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使得两个卡勾132均安装在轴套1313b内。
相应地,两个装配凸起1313d、两个弹性复位件133以及两个限位凸筋1313e均相对于装配凸筋1313c对称设置,以使得卡勾132对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的卡接效果相同。
可选地,卡勾132可以构造为包括:卡接部1321和卡勾主体1322,其中卡接部1321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可以与第一盖板121卡接配合,第二卡接部可以与第二盖板122卡接配合,以将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锁止,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均设置在卡勾主体1322上,卡勾主体1322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转轴1322a,卡勾132通过转轴1322a与安装座131可转动地相连。
此外,还可以将卡勾132上的连接轴构造为轴套1313b,将安装座131上的轴套1313b构造为转轴1322a,两种结构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参照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背板113上还设置有避让孔1133,避让孔1133在X向方向上贯穿第一背板113,并且避让孔1133与卡接部1321在X向方向上相对设置,以对卡接部1321进行避让,使得卡接部1321可以穿设于避让孔1133,以与盖板组件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参照图8和图9,第一盖板121上靠近第一背板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1211,第二盖板122上靠近第一背板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槽1221,使得卡接部1321可以与卡槽结构卡接配合,从而将盖板组件锁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解锁组件140包括驱动块141,驱动块141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座131上,并且驱动块141设置有压抵部1411,压抵部1411可以与卡勾主体1322的压抵配合部1322c压抵配合。
其中,驱动块141设置有滑轨1412,安装座131设置有滑槽1311,滑轨1412与滑槽1311滑动配合。
具体地,结合图6、图7和图14,驱动块141在Y向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滑轨1412,滑轨1412沿Y向方向延伸并且凸出于驱动块141表面,并且两个滑轨1412沿同一轴线共线设置,相应地,第二侧板1316和第四侧板上均设置有沿Y向方向延伸的滑槽1311,并且滑槽1311与滑轨1412沿同一轴线共线设置,驱动块141通过滑轨1412插设在安装座131上,从而实现驱动块141与安装座131的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安装座131设置有限位槽1312,驱动块141设置有限位筋1413,限位筋1413嵌设在限位槽1312内,并且限位筋1413可以与限位槽1312限位配合。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背板1314上设置有限位槽1312,限位槽1312在X向方向上贯穿第二背板1314,驱动块141在X向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限位筋1413,并且每一侧均设置有两个限位筋1413,限位筋1413向远离驱动块141的方向延伸,相应地,第二背板1314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1312,两个限位槽1312与两个限位筋1413一一对应,第一侧板1315和第二侧板1316上也设置有限位槽1312,并且两个限位槽1312与限位筋1413一一对应设置,驱动块141通过限位筋1413与安装座131限位配合,如此设置可以限制驱动块141相对安装座131在Z向方向上的可滑动行程,防止驱动块141从安装座131上脱出。
进一步结合图6,驱动块141上远离安装座131的第二背板1314的一侧设置有压抵部1411,压抵部1411构造为压抵筋,并且卡勾主体1322上设置有可以与压抵筋配合的压抵配合部1322c,压抵配合部1322c构造为压板,使得压抵筋可以压抵在压板上,从而可以通过驱使驱动块141运动以驱动卡勾主体1322相对安装座131转动,使得卡接部从卡槽结构中脱出,以解除卡接部1321对盖板组件的锁止,实现一键开启,提升肘枕100的操作便利性。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板112上靠近第一背板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轴1121和第二安装轴1122,并且第一安装轴1121和第二安装轴1122分别设置在第一底板112在Y向方向上的侧边沿处,并且第一安装轴11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21a,第一连接孔1121a在X向方向上贯穿于第一安装轴1121,第二安装轴11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22a,第二连接孔1122a在X向方向上贯穿于第二安装轴1122。
此外,参照图8、图9和图10,第一底板112上远离第一背板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套1123和第二转动轴套1124,并且第一转动轴套1123与第一转动轴在X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转动轴套1124与第二转动轴在X向方向上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121上还设置有第一避让槽1212和第二避让槽1213,并且第一避让槽1212用于对第一安装轴1121进行避让,第二避让槽1213用于对第一转动轴套1123进行避让,避免在装配第一盖板121时第一安装轴1121和第一转动轴套1123对第一盖板121产生阻碍,使得第一盖板121能够安装在第一底板112上。
同样地,第二盖板122上设置有第三避让槽1222和第四避让槽1223,并且第三避让槽1222用于对第二安装轴1122进行避让,第四避让槽1223用于对第二转动轴套1124进行避让,使得第二盖板122能够安装在第二底板131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24和第二驱动组件。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24包括第一连接轴1241和第一驱动件1242,第一连接轴1241沿X向延伸,并且第一连接轴1241连接在安装架110与第一盖板121之间,第一驱动件1242可以驱动第一盖板121翻转至打开状态。
具体地,参照图8和图9,第一盖板1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241和第一驱动件1242,其中,第一连接轴1241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121a内,以将第一盖板121与第一底板112可转动地相连,第一驱动件1242可以套设在第一安装轴1121上,以对第一盖板121提供预紧力,从而驱动第一盖板121翻转至打开状态。
此外,第一盖板121上还设置有第三连接轴1243,并且第三连接轴1243在X向方向上与第一连接轴1241相对设置,第三连接轴1243穿设在第一转动轴套1123内,并且第三连接轴1243可在第一转动轴套1123内旋转,以将第一盖板121和第一底板112可转动地相连,并且提升第一盖板121与第一底板112装配稳定性。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驱动件,第二连接轴沿X向延伸,并且第二连接轴连接在安装架110与第二盖板122之间,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二盖板122翻转至打开状态。
具体地,第二盖板1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驱动件,其中,第二连接轴穿设在第二连接孔1122a内,以将第二盖板122与第一底板112可转动地相连,第二驱动件可以套设在第二安装轴1122上,以对第二盖板122提供预紧力,从而驱动第二盖板122翻转至打开状态。
同样地,第二盖板122上还设置有第四连接轴,并且第四连接轴在X向方向上与第二连接轴相对设置,第四连接轴穿设在第二转动轴套1124内,并且第四连接轴可在第二转动轴套1124内旋转,以将第二盖板122和第一底板112可转动地相连,并且提升第二盖板122与第一底板112装配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轴1241和第三连接轴1243在X向方向上沿同一轴线共线布置,第二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在X向方向上沿同一轴线共线布置,当盖板组件处于被锁止的状态时,第一驱动件1242和第二驱动件均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对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产生预紧力,当驱动块141驱动卡勾132脱离卡槽结构时,此时第一驱动件1242恢复形变,第一驱动件1242驱动第一盖板121绕第一连接轴1241的中心轴线旋转,同时第二驱动件恢复形变,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盖板122绕第二连接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实现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的对向翻转,从而实现一键开启,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包括密封件123,密封件123沿X向延伸,并且密封件123设置在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中的至少一个上,并密封件123用于密封第一盖板121与第二盖板122在Y向方向上的间隙。
具体地,结合图11和图15,密封件123可以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密封件123分别设置在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上。
第一盖板121还包括:第一上盖板126和第一盖板骨架1262,其中,第一上盖板126与第一盖板骨架1262扣合配合,并且第一上盖板126和第一盖板骨架1262之间夹设有密封件123。
第二盖板122还包括:第二上盖板127和第二盖板骨架1272,其中,第二上盖板127与第二盖板骨架1272扣合配合,第二上盖板127与第二盖板骨架1272之间夹设有密封件123。
当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锁止时,两个密封件123沿Y向排布,以提升盖板组件的密封性,以防止灰尘等尘埃物沿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的配合缝隙进入容纳空间151,防污防尘,同时可以提升盖板组件配合缝隙的精致感。
此外,参照图8,第一连接轴1241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241a,第二连接轴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其中,第一固定部1241a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241上,并且第一固定部1241a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凸起1241b,第一上盖板12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凸起1241b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以提升第一上盖板126与第一盖板骨架1262的装配稳定性。第二固定部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并且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凸起,第二上盖板127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凸起与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以提升第二上盖板127与第二盖板骨架1272的装配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固定部1241a与第一连接轴1241为间隙配合,使得第一盖板121能够相对安装架110转动,同样地,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接轴为间隙配合,使得第二盖板122能够相对安装架110转动。
如图15所示,第一盖板121还包括第一盖板蒙皮1261,第一盖板蒙皮1261设在第一上盖板126的外侧,以提升第一盖板121的美观性。第二盖板122还包括第二盖板蒙皮1271,第二盖板蒙皮1271设置在第二上盖板127的外侧,以提升第二盖板121的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解锁组件还包括按钮142,按钮142在竖向方向上与驱动块141相对设置,并且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按钮142的方式驱使驱动块141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肘枕100还包括储物盒150,储物盒150内部有容纳空间151,并且储物盒150与第一底板112相连,镂空部111与容纳空间151连通,使得盖板组件翻转后可以将容纳空间151露出,以供用户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简单描述肘枕100的开启以及闭合。
当需要打开肘枕100时,首先沿Z向向下按压按钮142,按钮142驱动驱动块141沿滑槽1311向下移动,压抵部1411与压抵配合部1322c压抵配合以驱动卡勾132绕转轴1322a旋转,以使得卡接部1321从卡槽结构中脱出,解除锁止组件130与盖板组件的锁止配合关系,第一驱动件1242和第二驱动件驱动盖板组件翻转打开,从而实现肘枕100的双向打开功能,即从图18、图17和图16依次示出的卡勾132与盖板组件的配合状态。
当需要关闭肘枕100时,手动关闭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驱动盖板组件翻转至盖板组件与卡勾132的楔形面接触,使得卡勾132受力绕转轴1322a旋转,当盖板组件运动至下极限时,卡勾132复位,与卡槽结构卡接配合,从而完成盖板组件的关闭,即图16、图17和图18依次示出的卡勾132与盖板组件的配合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肘枕100。由于车辆设置有本申请的肘枕100,因此车辆的肘枕100可以实现一键打开功能,并且便于用户操作,由于肘枕100设置有密封件123,因此在采用对开结构的同时还能保证肘枕100的防尘功能,提升盖板对接处的精致感,从而提升了车辆的精致感。
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背板113设置在第一底板112靠近仪表板总成200的一侧,锁止组件设置在第一背板113上靠近仪表板总成200的一侧,以便于驾乘人员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肘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110);
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121)和第二盖板(122),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在所述安装架(110)上沿Y向排布,且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分别与所述安装架(110)可翻转地相连;
锁止组件(130),所述锁止组件(13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0),并适于与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锁止配合;
解锁组件(140),所述解锁组件(140)用于驱动所述锁止组件(130),以同时解除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的锁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130)包括:
安装座(131),所述安装座(131)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10);
卡勾(132),所述卡勾(1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31),且所述卡勾(132)可与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中的至少一个卡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32)包括:
卡接部(1321),所述卡接部(1321)可与所述盖板组件卡接配合;
卡勾主体(1322),所述卡接部(1321)设于卡勾主体(1322),且所述卡勾主体(1322)与所述安装座(131)可转动地相连;
所述锁止组件(13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133),所述弹性复位件(133)分别与所述卡勾主体(1322)和所述安装座(131)相连,以驱动所述卡勾主体(1322)复位至适于与盖板组件卡接配合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32)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勾(132)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131),且两个所述卡勾(132)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140)包括驱动块(141),所述驱动块(14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安装座(131),且所述驱动块(141)设有压抵部(1411),所述压抵部(1411)适于与所述卡勾主体(1322)的压抵配合部(1322c)压抵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141)设有滑轨(1412),所述安装座(131)设有滑槽(1311),所述滑轨(1412)与所述滑槽(1311)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31)设有限位槽(1312),所述驱动块(141)设有限位筋(1413),所述限位筋(1413)嵌设于所述限位槽(1312)内,并适于与所述限位槽(1312)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密封件(123),所述密封件(123)沿X向延伸,且所述密封件(123)设在所述第一盖板(121)和所述第二盖板(122)中的至少一个上,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盖板(121)与所述第二盖板(122)在Y向方向上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12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4)包括第一连接轴(1241)和第一驱动件(1242),所述第一连接轴(1241)沿X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轴(1241)连接在所述安装架(110)与所述第一盖板(121)之间,所述第一驱动件(1242)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盖板(121)翻转至打开状态;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轴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连接轴沿X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110)与所述第二盖板(122)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盖板(122)翻转至打开状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肘枕。
CN202222730913.1U 2022-10-14 2022-10-14 肘枕和车辆 Active CN218112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0913.1U CN218112500U (zh) 2022-10-14 2022-10-14 肘枕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30913.1U CN218112500U (zh) 2022-10-14 2022-10-14 肘枕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2500U true CN21811250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30913.1U Active CN218112500U (zh) 2022-10-14 2022-10-14 肘枕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2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60500U (zh) 连接结构
CN218112500U (zh) 肘枕和车辆
JP4753461B2 (ja) 車両用テールゲートガラスリリースボタンアセンブリー
CN210416423U (zh) 汽车扶手箱及汽车
CN215883837U (zh)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CN114052385B (zh) 翻转锁止机构及桌
CN215717972U (zh) 一种解锁按键
JP3772253B2 (ja) 止着具
CN211448193U (zh) 汽车、行李箱及其锁止结构
CN210258111U (zh) 一种具有暂停功能的适配器结构
JP2697875B2 (ja) サンルーフの開閉駆動装置
CN218430975U (zh) 桌板组件和车辆
CN220163503U (zh) 一种打印机用开盖结构及打印机
CN215474660U (zh) 车辆的肘枕装置和车辆
CN113511120B (zh) 一种组合式扶手后翻机构
CN218761563U (zh) 一种橡胶圈锁止机构
CN218541892U (zh) 一种汽车扶手箱按压式锁结构
CN110656825A (zh) 汽车、行李箱及其锁止结构
CN220757338U (zh) 抹布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5322143U (zh) 可侧翻及前后翻的汽车扶手
CN216733994U (zh) 靠背锁和汽车
CN213333188U (zh) 一种旋转式led显示屏
CN215108176U (zh) 一种简易高效省力的车门把手
CN220518079U (zh) 一种具有双解锁结构的汽车对开门扶手
CN211642311U (zh) 童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