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0975U - 桌板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桌板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0975U
CN218430975U CN202223092879.6U CN202223092879U CN218430975U CN 218430975 U CN218430975 U CN 218430975U CN 202223092879 U CN202223092879 U CN 202223092879U CN 218430975 U CN218430975 U CN 218430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groove
assembly
lock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8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28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0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0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0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板组件和车辆,所述桌板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桌板,所述第一桌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桌板,所述第二桌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桌板的侧边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第一桌板与第二桌板相邻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桌板,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适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连接。由此,通过在第一桌板上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在第二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并且第一连接组件可以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以将独立布置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联排设置,增加桌板的使用面积。

Description

桌板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桌板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功能性需求越来越丰富,汽车内布置的桌板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办公、娱乐、餐饮等功能,受到用户的青睐。但相关技术中的桌板左右独立布置,使用面积小,无法满足用户放置较大尺寸物品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桌板组件,以实现桌板的联排设置,增大桌板的使用面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桌板组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桌板,所述第一桌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桌板,所述第二桌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桌板的侧边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桌板与所述第二桌板相邻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桌板,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桌板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桌板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二安装槽适于在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相对设置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正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锁扣,所述锁扣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扣可与所述锁止部锁止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扣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所述转轴在所述第一桌板所在的平面内;锁扣主体,所述锁扣主体包括连接段和锁止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锁止段设有卡槽,所述锁止段适于绕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锁止段适于收容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锁止段适于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周壁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段设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三容纳槽,且所述锁止部构造为卡接凸起,且所述卡接凸起设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所述卡接凸起适于在所述锁止段置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时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容纳槽的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弹性支撑所述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的至少部分凸出安装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桌板包括:第一桌板主体;第一桌板边框,所述第一桌板边框环绕所述第一桌板主体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桌板包括:第二桌板主体;第二桌板边框,所述第二桌板边框环绕所述第二桌板主体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桌板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在第一桌板上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在第二桌板上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并且第一连接组件可以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以将独立布置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联排设置,增加桌板的使用面积。同时,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固定相连,提升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联排设置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桌板组件。
所述车辆与上述桌板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桌板、第二桌板与锁扣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平铺且锁扣未与第二桌板锁止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桌板组件100、第一支架101、第一支臂1011、第一翻板1012、第二支架102、第二支臂1021、第二翻板1022、
第一桌板110、第一安装槽111、第一桌板主体112、第一桌板边框113、
第二桌板120、第二安装槽121、第二桌板主体122、第二桌板边框123、
第一安装座131、第一容纳槽1311、第二容纳槽1312、加强筋1313、锁扣132、转轴1321、锁扣主体1322、连接段13221、凹槽132211、锁止段13222、卡槽132221、导向槽132222、
第二安装座141、第三容纳槽1411、锁止部14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组件100,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桌板110、第二桌板120、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其中,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第一桌板110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01上,第二桌板120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架102上,并且第二桌板120可以与第一桌板110的侧边相对设置,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桌板110与第二桌板120相邻的一端,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桌板120上,并且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第一连接组件相连,以将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5,第一桌板110与第二桌板120相邻设置,并且第一桌板11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架101转动,使得第一桌板110可以调整至预设位置,实现第一桌板110的打开或收纳,第二桌板120可以相对第二支架102转动,使得第二桌板120可以调整至预设位置,实现第二桌板120的打开或收纳。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指的是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在平铺或折叠时所处的位置。
结合图1和图3,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桌板110与第二桌板120共面设置,第一桌板110与第二桌板120相对的侧边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可以与第一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以将独立布置的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联排设置,增加桌板的使用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桌板组件100,通过在第一桌板110上设置第一连接组件、在第二桌板120上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并且第一连接组件可以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以将独立布置的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联排设置,增加桌板的使用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桌板110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1,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1内,第二桌板120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1,第二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二安装槽121内,并且第二安装槽121可以在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相对设置时与第一安装槽111正对。
具体地,结合图2、图4和图6,第一桌板110的侧边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1,第二桌板120的侧边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21,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联排设置时,第一安装槽111与第二安装槽121相邻并且相对设置,以使得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正对设置,便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131和锁扣132,第一安装座131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11,锁扣132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31,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141,第二安装座141设置有锁止部142,锁扣132可与锁止部142锁止配合。
具体地,结合图2、图4和图6,第一安装座131嵌设在第一安装槽111内,第二安装座141嵌设在第二安装槽121内,并且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翻转至平铺打开时,第一安装座131与第二安装座141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座131用于安装并收纳锁扣132。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处于折叠收纳的状态时,锁扣132可以与第一安装座131扣合配合,以使得第一安装座131将锁扣132收纳。其中,第一安装座131上可以设置有卡接结构或其他固定连接结构,以固定锁扣132,提升锁扣132与第一安装座131扣合配合的稳定性。
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翻转至共面设置时,结合图4和图2,锁扣132可以自与第一安装座131扣合配合的状态转动180°直至与第二安装座141内的锁止部142锁止配合,以将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固定连接,实现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联排设置。同时,由于第一桌板110上设置有锁扣132,第二桌板120上设置有锁止部142,锁扣132可以与锁止部142锁止配合,将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锁扣13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低于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高度,以使得锁扣132可以嵌设在第一桌板110或第二桌板120内,防止锁扣132凸出桌面设置而影响桌板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竖直方向”指的是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平铺时,垂直于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所在的平面的方向。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锁扣132包括:转轴1321和锁扣主体1322,结合图2、图4和图7,转轴1321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31,并且转轴1321在第一桌板110所在的平面内,而且转轴1321沿垂直于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排布方向设置。锁扣主体1322包括连接段13221和锁止段13222,连接段13221与转轴1321相连,锁止段13222设置有卡槽132221,锁止段13222适于绕转轴1321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与第二安装座141卡接配合。
具体地,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联排布置,转轴1321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31内,并且转轴1321垂直于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在打开后的排布方向设置,即在第一桌板110所在的平面内转轴1321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排布方向。也就是说,转轴132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桌板110转动时所绕的旋转轴1321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参照图4、图2和图7,转轴1321穿设于连接段13221,锁扣主体1322可以绕转轴1321的中心轴线转动,以使得锁扣主体1322可以自第一安装座131旋转至第二安装座141内,并且锁止段13222通过卡槽132221与第二安装座141内的锁止部142卡接配合,以将锁扣132锁止在第二安装座141内,从而将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固定连接,实现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联排设置,增大桌板的使用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31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311和第二容纳槽1312,转轴1321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311内,锁止段13222可以收容在第二容纳槽1312内,并且锁止段13222可以与第二容纳槽1312的槽周壁间隔设置。
具体地,参照图2,第一容纳槽1311与第二容纳槽1312在左右方向上相邻设置,并且第一容纳槽1311设置在第一桌板110的侧边沿处,即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平铺展开时,第一容纳槽1311靠近第二桌板120,第二容纳槽1312相对于第一容纳槽1311远离第二桌板120设置。
进一步参照图4,当锁扣132与第一安装座131扣合配合时,锁止段13222收容在第二容纳槽1312内,并且锁止段13222与第二容纳槽1312的槽周壁间隔设置,使得锁止段13222与第二容纳槽1312的槽周壁之间可以限定出供乘员将手指伸入的容纳空间,以便于乘员驱动锁扣主体1322绕转轴1321翻转。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3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两个侧壁在转轴13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座131上还设置有加强筋1313,加强筋1313支撑在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之间,以提升第一安装座131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一安装座131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13221设置有凹槽132211。
具体地,参照图7,连接段13221靠近锁止段13222的一端设置有向连接轴一侧凹入的凹槽132211,当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处于平铺展开的状态时,乘员可以通过凹槽132211驱动锁扣132转动,以使得锁扣132脱离锁止部142,从而将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自平铺状态解锁,使得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可以分别折叠收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141设置有第三容纳槽1411,并且锁止部142构造为卡接凸起,而且卡接凸起设置在第三容纳槽1411内,卡接凸起适于在锁止段13222置于第三容纳槽1411内时与卡槽132221卡接配合。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三容纳槽1411构造为向下并且自第二桌板边框123向第二桌板主体122一侧凹陷的槽结构,第三容纳槽1411的尺寸与锁止段13222的尺寸适配,使得锁止段13222可以安装至第二安装座141内,以避免锁止段13222凸出于第二桌板120的表面,影响使用感受。
进一步地,第三容纳槽1411内设置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凸出于第三容纳槽1411的槽周壁设置,锁止段13222在安装至第二安装座141内时,卡槽132221与卡接凸起相对设置,并且卡接凸起可以与卡槽132221卡接配合,以使得锁扣132可以锁止在第二安装座141内,从而使得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固定连接,实现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联排式设置,同时卡接凸起与卡槽132221卡接配合可以提升第一桌板110和第二桌板120的连接稳定性。
此外,进一步参照图7,锁止段13222上还可以设置有导向槽132222,导向槽132222与卡槽132221相连,并且当锁扣132在翻转至与卡接凸起卡接配合的过程中,导向槽132222先与卡接凸起接触配合,以对卡接凸起进行导向,使得卡接凸起可以卡入卡槽132221中。同时,导向槽132222还可以降低卡接凸起对锁扣132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干涉,便于锁扣132与第二安装座141锁止配合,减小卡接凸起与锁扣132之间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容纳槽1411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弹性支撑卡接凸起,卡接凸起的至少部分凸出安装孔设置。
具体地,卡接凸起通过弹性件设置在第三容纳槽1411内,并且卡接凸起自第三容纳槽1411的侧壁向第三容纳槽1411内凸出,当锁扣132旋转至导向槽132222与卡接凸起压抵配合时,卡接凸起将弹性件压缩,以使得卡接凸起的至少部分可以被压抵至安装孔内。
当锁扣132旋转至卡槽132221与卡接凸起正对时,弹性件可以驱动卡接凸起复位,以使得卡接凸起可以安装至卡槽132221内,使得锁扣132可以与第二安装座141锁止配合,从而使得锁扣132可以与第二安装座141锁止配合,进一步提升锁扣132与第二安装座141的装配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桌板110包括:第一桌板主体112和第一桌板边框113,第一桌板边框113环绕第一桌板主体112设置。第二桌板120包括:第二桌板主体122和第二桌板边框123,第二桌板边框123环绕第二桌板主体122设置。
具体地,第一桌板主体112可以构造为方形板状结构,第一桌板边框113环绕第一桌板主体112设置,第一桌板边框113用于设置第一连接组件,第二桌板主体122可以构造为方形板状结构,第二桌板边框123环绕第一桌板主体112设置,并且第二桌板边框123用于设置第二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01包括:第一支臂1011和第一翻板1012,第一翻板1012与第一支臂1011可转动地相连,并且第一翻板1012与第一桌板主体112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桌板110可以相对第一支臂1011转动,实现第一桌板110的打开和收纳。
第二支架102包括:第二支臂1021和第二翻板1022,第二翻板1022与第二支臂1021可转动地相连,并且第二翻板1022与第二桌板主体122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二桌板120可以相对第二支臂1021转动,实现第二桌板120的打开和收纳。
可选地,当桌板组件100还设置有其他桌板时,第一桌板110还可以通过其他桌板与第一翻板1012间接相连,即第一桌板110与第一翻板1012搭接相连也可以使得第一桌板110相对第一支臂1011转动,实现第一桌板110的打开和收纳。相应地,第二桌板120还可以通过其它桌板与第二翻板1022间接相连,即第二桌板120与第二翻板1022搭接相连也可以使得第二桌板120相对第二支臂1021转动,实现第二桌板120的打开和收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桌板组件100。其中,第一支臂1011和第二支臂1021可以与车辆的副仪表板固定连接。由于车辆设置有上述桌板组件100,因此车辆的多个桌板可以实现联排设置,以增大桌板的使用面积,同时由于桌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因此在实现桌板的联排设置的同时,可以将桌板锁止,以在增大桌板的使用面积的同时可以提升桌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
第一桌板(110),所述第一桌板(11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101);
第二桌板(120),所述第二桌板(12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102),并适于与所述第一桌板(110)的侧边相对设置;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桌板(110)与所述第二桌板(120)相邻的一端;
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桌板(120),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连,以将所述第一桌板(110)和所述第二桌板(1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桌板(110)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
所述第二桌板(120)设有第二安装槽(121),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21)内,且所述第二安装槽(121)适于在所述第一桌板(110)和所述第二桌板(120)相对设置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座(131),所述第一安装座(1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
锁扣(132),所述锁扣(1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31);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安装座(141),所述第二安装座(141)设有锁止部(142),所述锁扣(132)可与所述锁止部(142)锁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32)包括:
转轴(1321),所述转轴(132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31),且所述转轴(1321)在所述第一桌板(110)所在的平面内;
锁扣主体(1322),所述锁扣主体(1322)包括连接段(13221)和锁止段(13222),所述连接段(13221)与所述转轴(1321)相连,所述锁止段(13222)设有卡槽(132221),所述锁止段(13222)适于绕所述转轴(1321)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41)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31)设有第一容纳槽(1311)和第二容纳槽(1312),所述转轴(1321)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311)内,所述锁止段(13222)适于收容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312)内,且所述锁止段(13222)适于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312)的槽周壁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221)设有凹槽(1322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41)设有第三容纳槽(1411),且所述锁止部(142)构造为卡接凸起,且所述卡接凸起设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411)内,所述卡接凸起适于在所述锁止段(13222)置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411)内时与所述卡槽(132221)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纳槽(1411)的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弹性支撑所述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的至少部分凸出安装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板组件,所述第一桌板(110)包括:
第一桌板主体(112);
第一桌板边框(113),所述第一桌板边框(113)环绕所述第一桌板主体(112)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桌板(120)包括:
第二桌板主体(122);
第二桌板边框(123),所述第二桌板边框(123)环绕所述第二桌板主体(122)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桌板组件。
CN202223092879.6U 2022-11-21 2022-11-21 桌板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8430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879.6U CN218430975U (zh) 2022-11-21 2022-11-21 桌板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879.6U CN218430975U (zh) 2022-11-21 2022-11-21 桌板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0975U true CN218430975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879.6U Active CN218430975U (zh) 2022-11-21 2022-11-21 桌板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0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2469B2 (en) Vehicle mounting system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JP3624134B2 (ja) 補器の車体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CN1917326B (zh) 电气机器
CN210760500U (zh) 连接结构
JPH08322645A (ja) テーブルの天板のエッジ同士の接続装置
CN101223369B (zh) 夹具
CN218430975U (zh) 桌板组件和车辆
CN209467029U (zh) 折叠桌及座椅和汽车
KR102622134B1 (ko) 차량의 헤드라이닝에 장착되는 모듈 조립체
CN109184385B (zh) 一种扶手箱锁钩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JPH11342027A (ja) 家具の天板昇降装置
CN100425471C (zh) 汽车地板垫及其紧固件
CN219452677U (zh) 连接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显示箱体
CN210652931U (zh) 一种夹装牢靠手机支架安装固定座机构
JP3007296B2 (ja) 家具の天板昇降装置
CN218112500U (zh) 肘枕和车辆
CN220147233U (zh) 一种车门地图袋、车门总成及车辆
CN219584023U (zh) 一体式骨架可收纳支撑结构及汽车
JP2554076Y2 (ja) 電気接続箱
CN216636265U (zh) 一种具有阻尼悬停结构的汽车座椅扶手
CN212828021U (zh) 汽车地毯盖板
CN213343052U (zh) 一种卡接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CN218975850U (zh) 支架
CN111769390A (zh) 连接器组件及连接器
CN217374367U (zh) 车载支架、仪表板总成、座椅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