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0346U - 锥形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锥形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0346U
CN220060346U CN202321163904.7U CN202321163904U CN220060346U CN 220060346 U CN220060346 U CN 220060346U CN 202321163904 U CN202321163904 U CN 202321163904U CN 220060346 U CN220060346 U CN 220060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cavity
shock absorb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39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波
艾道华
凌志兴
刘世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39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0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0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0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锥形减震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状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部件和减震组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开口底端圆周内壁的密封垫圈、固定连接于密封垫圈顶端的密封壳;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密封壳的内部;所述密封壳的顶端和开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橡胶垫;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于密封壳圆周内壁的空腔、固定连接于空腔底部内壁的导柱、插设于空腔内壁且与导柱形成滑动配合的隔开板、套设于导柱外壁的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气体配合密封垫圈,进而可实现设备的多重减震功能,避免出现‘反弹’,保证设备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锥形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锥形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外部的冲击,适用于具有较大静挠度高负载的振动环境中,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驾驶室、洗车机、油箱、工程机械、矿山设备等。现有技术中,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758651.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锥形减震器,包括连接螺栓、上保护罩、弹簧、固定连接板和金属底座;所述固定连接板上设有金属底座,金属底座上设有H型支撑部,H型支撑部上设有上保护罩,上保护罩上设有橡胶衬垫;所述连接螺栓通过橡胶衬垫与弹簧固定连接,连接螺栓与弹簧相适配。上述专利中的圆锥形减震器存在以下不足:上保护罩与H型支撑部之间设有弹簧,受到挤压时仅靠橡胶作用无法保证弹簧不发生反弹,因此还存在设备减震效果不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锥形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锥形减震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底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状的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部件和减震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开口底端圆周内壁的密封垫圈、固定连接于密封垫圈顶端的密封壳;
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密封壳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壳的顶端和开口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于密封壳圆周内壁的空腔、固定连接于空腔底部内壁的导柱、插设于空腔内壁且与导柱形成滑动配合的隔开板、套设于导柱外壁的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隔开板与空腔相对应一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隔开板上方的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液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垫圈为中空结构;所述空腔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与密封垫圈相连通的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盘的顶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设置有两个以上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插孔,插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锥形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锥形减震器,通过设置有减震组件,当设备受到挤压时,密封垫圈内的气体会从气孔涌入至隔开板下方的空腔内,气压顶动隔开板顺延导柱上移,挤压其上方的液体,通过液体、气体配合密封垫圈,进而可实现设备的多重减震功能,避免出现‘反弹’,保证设备的减震效果。
2.该锥形减震器,通过设置有缓冲部件,在壳体内设置密封垫圈,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抵消设备受到的震感,从而起到最佳的减震效果,结构简单;当设备不再受到挤压,弹簧弹性复位搭配液体重量,进而可挤压隔开板顺延导柱下移,使得隔开板下方空腔内的气流从气孔返回至密封垫圈内填充,使其‘复原’,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3.该锥形减震器,密封垫圈为橡胶材质,内部摩擦大,使得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锥形减震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锥形减震器的仰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锥形减震器的密封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底盘、201连接孔、3安装件、4壳体、5开口、6密封垫圈、7密封壳、8橡胶垫、9导柱、10液体腔、11隔开板、12空腔、13气孔、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锥形减震器,为了保证设备的减震性能,如图1-2所示,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面焊接有底盘2,所述底盘2的顶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开设有多个便于其与外部结构进行连接的连接孔201;所述底盘2的顶端焊接有呈锥形状的壳体4,其作为设备的主体结构,壳体4的顶端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件3;通过设置连接孔201便于使得设备与外部结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的内部开设有开口5,开口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包括焊接于开口5底端圆周内壁的密封垫圈6、焊接于密封垫圈6顶端的密封壳7;
优选的,所述密封壳7的顶端和开口5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橡胶垫8;利用缓冲部件使得设备具有缓冲减震功能。
优选的,密封垫圈6可以为橡胶材质;内部摩擦大,使得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优异。
工作原理:在壳体4内设置密封垫圈6,两者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抵消设备受到的震感,从而起到最佳的减震效果。
实施例2
锥形减震器,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设备的减震效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密封壳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开设于密封壳7圆周内壁的空腔12、焊接于空腔12底部内壁的导柱9、插设于空腔12内壁且与导柱9形成滑动配合的隔开板11、套设于导柱9外壁的弹簧14,且弹簧14的两端分别焊接于隔开板11与空腔12相对应一侧面;
进一步的,位于隔开板11上方的所述空腔12内部填充有水、油等液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垫圈6为中空结构;所述空腔12的底部内壁开设有与密封垫圈6相连通的气孔13;当设备受到挤压时,密封垫圈6内的气体会从气孔13涌入至隔开板11下方的空腔12内,气压顶动隔开板11顺延导柱9上移,挤压其上方的液体,通过液体、气体配合密封垫圈6,进而可实现设备的多重减震功能,避免出现‘反弹’,保证设备的减震效果;当设备不再受到挤压,弹簧14弹性复位搭配液体重量,进而可挤压隔开板11顺延导柱9下移,使得隔开板11下方空腔12内的气流从气孔13返回至密封垫圈6内填充,使其‘复原’,从而保证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工作原理:当设备受到挤压时,密封垫圈6内的气体会从气孔13涌入至隔开板11下方的空腔12内,气压顶动隔开板11顺延导柱9上移,挤压其上方的液体;当设备不再受到挤压,弹簧14弹性复位搭配液体重量,进而可挤压隔开板11顺延导柱9下移,使得隔开板11下方空腔12内的气流从气孔13返回至密封垫圈6内填充,使其‘复原’,保证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锥形减震器,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底盘(2),底盘(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呈锥形状的壳体(4),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开口(5),开口(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部件和减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开口(5)底端圆周内壁的密封垫圈(6)、固定连接于密封垫圈(6)顶端的密封壳(7);
所述减震组件设置于密封壳(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7)的顶端和开口(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橡胶垫(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于密封壳(7)圆周内壁的空腔(12)、固定连接于空腔(12)底部内壁的导柱(9)、插设于空腔(12)内壁且与导柱(9)形成滑动配合的隔开板(11)、套设于导柱(9)外壁的弹簧(14),且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隔开板(11)与空腔(12)相对应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隔开板(11)上方的所述空腔(12)内部设置有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6)为中空结构;所述空腔(12)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与密封垫圈(6)相连通的气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顶部外壁呈环形阵列式设置有两个以上连接孔(2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锥形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顶端设置有插孔,插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件(3)。
CN202321163904.7U 2023-05-15 2023-05-15 锥形减震器 Active CN220060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3904.7U CN220060346U (zh) 2023-05-15 2023-05-15 锥形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3904.7U CN220060346U (zh) 2023-05-15 2023-05-15 锥形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0346U true CN22006034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3904.7U Active CN220060346U (zh) 2023-05-15 2023-05-15 锥形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0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9386B (zh) 一种干摩擦型三向抗强冲击隔振缓冲器
CN220060346U (zh) 锥形减震器
CN203198672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装置
CN111661319A (zh)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09510994U (zh) 一种具有防尘作用的汽车减震器
CN112049889A (zh) 适用于航天产品的运输减振装置及运输减振结构
CN217328261U (zh) 一种液体阻尼弹簧减振器
CN220243393U (zh) 一种驾驶室减震组件
CN213064466U (zh) 一种减震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12524195A (zh) 一种磁阻尼减振器
CN209041440U (zh) 柴油机发电机组坐式安装用橡胶减振器
CN214507049U (zh) 一种安装结构具有减震功能的车载对讲机
CN211592156U (zh) 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212890907U (zh)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无人机减震起落架
CN217207487U (zh) 汽车减振器
CN212889995U (zh) 汽车座椅用减震机构
CN211107389U (zh) 一种用于轿厢的减震装置
CN217558867U (zh) 一种可变阻尼式减震器
CN220726955U (zh) 一种双筒式的汽车减震器
CN217334276U (zh) 一种带有防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2367021U (zh) 一种电机阻尼减震装置
CN219342820U (zh) 一种桥梁减震装置
CN211924793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减震器
CN220076546U (zh) 用于自行车车架的减震器及自行车车架
CN113124090B (zh) 一种基于泡沫铝压溃的传动设备冲击隔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