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0719U -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0719U
CN220050719U CN202321060491.XU CN202321060491U CN220050719U CN 220050719 U CN220050719 U CN 220050719U CN 202321060491 U CN202321060491 U CN 202321060491U CN 220050719 U CN220050719 U CN 220050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net
station
welding
discharg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04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贤
向纯斌
罗贤
王成钢
韦选豪
杨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faith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faith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faith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faith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04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0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0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0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包括装条冲压装置、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裁切冲孔装置、第二机械手、整平冲压装置以及出料架,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设置在装条冲压装置与第一机械手之间,且装条冲压装置与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之间预留有人工传输空间;所述裁切冲孔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之间;所述整平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与出料架之间。本实用新型能提高了生产连续性与底网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车筐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推车筐主要在厨房推车上使用,通过该推车筐可拆装地安装在推车车架上,承载物品;该推车筐包括筐框与底网,推车筐的制作过程为先将筐框与底网分别制作以及将制作好的底网安装到筐框内,后将底网与筐框的底边焊接固定。而在底网的生产过程中,底网包括网状板以及相对安装在网状板两端的两根加固条,在两根加固条通过冲压装置安装到网状板上后,通过工人操作焊接机构将两根加固条在网状板上焊接固定,但这种焊接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操作,且在焊接完成后,后续还需要通过人工转移输送与操作,分别以不同的冲压装置进行裁切四角、冲孔与拍平毛刺,整个加工流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能够有效地提高底网的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包括装条冲压装置、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裁切冲孔装置、第二机械手、整平冲压装置以及出料架,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设置在装条冲压装置与第一机械手之间,且装条冲压装置与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之间预留有人工传输空间,供工人在人工传输空间操作装条冲压装置,将两根加固条以装条冲压装置安装到网状板上,形成底网,并将输送到输入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下料机构内;
所述裁切冲孔装置设置在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之间,供第一机械手将焊接后的底网从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取出,并输入到裁切冲孔装置内,以裁切冲孔装置对底网裁切四角与冲孔后,通过第二机械手将底网从裁切冲孔装置输出;
所述整平冲压装置设置在第二机械手与出料架之间,供第二机械手将底网输入到整平冲压装置内,以整平冲压装置对底网冲压拍平毛刺,且第二机械手在将底网输入的同时,第二机械手能够将前一底网从整平冲压装置推送到出料架内,以出料架储备完成加工的底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包括底网输送装置与两台碰焊机,所述底网输送装置包括台架、下料机构、底网输送机构、压边定位机构、焊接输送机构与联动出料机构,所述台架在其顶面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下料工位、备料工位、压边工位、焊接工位以及出料工位,两台碰焊机相对地设置在焊接工位的两侧,所述下料机构架设在下料工位,所述底网输送机构能够在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之间往复活动地设置在下料工位与焊接工位之间,所述压边定位机构架设在压边工位,所述焊接输送机构能够在焊接工位与出料工位邻近焊接工位的一端内往复活动地设置在焊接工位与出料工位之间,所述联动出料机构能够在出料工位内的两端往复活动地设置在出料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通过装条冲压装置、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裁切冲孔装置、第二机械手、整平冲压装置以及出料架之间的配合,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实现对底网的自动化焊接,第一机械手实现底网在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与裁切冲孔装置之间的自动化输送,第二机械手实现裁切冲孔装置与出料架之间的自动化输送,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连续性与底网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4为下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侧边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7为底网输送机构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8为底网输送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9为底网输送机构与联动出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底网输送机构与联动出料机构在台架上的示意图。
图11为压边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12为压边定位机构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2的B-B剖视图。
图14为焊接输送机构的示意图。
图15为底网加工产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包括底网输送装置10与两台碰焊机20,所述底网输送装置10包括台架11、下料机构12、底网输送机构13、压边定位机构14、焊接输送机构15与联动出料机构16,所述台架11在其顶面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下料工位101、备料工位102、压边工位103、焊接工位104以及出料工位105,两台碰焊机20相对地设置在焊接工位104的两侧,所述下料机构12架设在下料工位101,所述底网输送机构13能够在下料工位101与焊接工位104之间往复活动地设置在下料工位101与焊接工位104之间,所述压边定位机构14架设在压边工位103,所述焊接输送机构15能够在焊接工位104与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往复活动地设置在焊接工位104与出料工位105之间,所述联动出料机构16能够在出料工位105内的两端往复活动地设置在出料工位105,供下料机构12储备待焊接的底网,并能够将底网下料到下料工位101,底网输送机构13将底网从下料工位101依次输送到备料工位102、压边工位103与焊接工位104,压边定位机构14对输送到压边工位103的底网进行压边与定位,焊接输送机构15将输送到焊接工位104的底网输送向出料工位105,且底网在输送向出料工位105的过程中,两台碰焊机20对底网碰焊,联动出料机构16将输送到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的底网输送到出料工位105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结合参阅图4、图5与图6,所述下料机构12,包括装料框121、两组侧边抵料单元122以及两组端边抵料单元123,所述装料框121在其内形成有装料腔、在其顶部形成有连通装料腔的进料口以及在其底部形成有连通装料腔的下料口,装料框121沿其底部边沿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框边段1211;两组侧边抵料单元122相对设置在框边段1211的顶面两侧,两组端边抵料单元123相对设置在框边段1211的顶面两端,通过两组侧边抵料单元122与两组端边抵料单元123分别驱动其侧边抵料件1224与端边抵料件1232穿入到装料腔内或从装料腔内收回,使底网能够从进料口储备到装料腔内以及装料腔内的底网能够从下料口输出。
所述侧边抵料单元122,包括两件侧边轴承座1221、侧边驱动缸1222以及连动杆1223,两件侧边轴承座1221相对地设置在框边段1211的一侧边的顶面两端上,每一侧边轴承座1221的内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框边段1211上,侧边轴承座1221在其外环的一侧形成有传动端以及在其外环的另一侧设有所述侧边抵料件1224,所述传动端上铰接设有一传动杆1225,通过侧边轴承座1221的外环转动带动侧边抵料件1224穿入到装料腔内或从装料腔内收回;所述侧边驱动缸1222设置在框边段1211的外侧,侧边驱动缸1222的缸体尾端与框边段1211的侧边铰接,侧边驱动缸1222的驱动杆与相邻的侧边轴承座1221的传动杆1225铰接,所述连动杆1223的两端分别与两件侧边轴承座1221的传动杆1225铰接,以供侧边驱动缸1222的驱动杆伸缩,两件侧边轴承座1221的传动杆1225与连动杆1223相配合,带动两件侧边轴承座1221的外环在框边段1211上转动;且所述侧边轴承座1221在其外环的另一侧设有的侧边抵料件1224共有两件,两件侧边抵料件1224侧向地间距设置,且一侧边抵料件1224设置在另一侧边抵料件1224的上方,以供侧边驱动缸1222带动侧边轴承座1221的外环往复转动,两件侧边抵料件1224交替地穿入装料腔内,使位于两件侧边抵料件1224之间的底网在位于下方的侧边抵料件1224从装料腔内收回时,从下料口输出。
所述端边抵料单元123,包括端边驱动缸1231以及端边抵料件1232,所述端边驱动缸1231设置在框边段1211的端部,所述端边抵料件1232形成有抵料段以及立设在抵料段上的连板段,所述连板段设置在端边驱动缸1231与装料框121的外壁之间,且连板段与端边驱动缸1231的驱动杆连接,供端边驱动缸1231的驱动杆伸缩,带动抵料段穿入到装料腔内或从装料腔内收回。
进一步的,结合参阅图7、图8、图9及图10,所述底网输送机构13,包括托料架131、底网输送架132以及输送驱动缸133,所述托料架131架设在下料工位101与压边工位103之间,托料架131各对应下料工位101、备料工位102与压边工位103形成有用以承托底网的托料段;所述底网输送架132包括可滑动地设置在备料工位102与压边工位103之间的输送座板1321以及相对设置在输送座板1321两侧上的两件升降立架1322;所述升降立架1322依次在其前端、中部与后端上各立设有一升降托载单元1323,通过升降托载单元1323对底网升降托载;所述输送驱动缸133用以驱动输送座板1321在备料工位102与压边工位103之间往复滑动,以供在输送驱动缸133的驱动下,输送座板1321位于备料工位102时,升降立架1322上的三组升降托载单元1323从前到后依次与压边工位103、备料工位102与下料工位101位置对应,并随输送驱动缸133的驱动,使输送座板1321滑动到压边工位103时,升降立架1322上的三组升降托载单元1323从前到后依次与焊接工位104、压边工位103与备料工位102位置对应。
所述托料架131在与下料工位101对应的托料段上设有若干件下料升降缸1311,每一下料升降缸1311设置在该托料段的底面上,该托料段对应每一下料升降缸1311开设有伸出口,供下料升降缸1311的驱动杆能够从伸出口穿出,且下料升降缸1311的驱动杆上设有下料托块1312。
所述底网焊接装置在备料工位102与压边工位103之间相对地设有两根与托料架131平行的输送导轨,两根输送导轨位于托料架131的两侧外,供所述输送座板1321可滑动地设置在两根输送导轨上。
进一步的,结合参阅图11、图12与图13,所述压边定位机构14,包括导向架141、可升降地设置在导向架141上的压边定位模块142以及用以驱动压边定位模块142升降的升降驱动缸143,所述压边定位模块142包括升降座板1421、压板1422、定位单元1423与两组压边单元1424,所述压板1422可相对升降座板1421弹性升降地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底面的中部;所述定位单元1423包括相对地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底面的两侧上的挡块1441与定位驱动缸1442,所述定位驱动缸1442的驱动杆朝向挡块1441设置,且定位驱动缸1442的驱动杆上设有定位架1443;两组压边单元1424相对地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底面的两端上,每一压边单元1424包括能够朝向压板1422所在方向进退滑动地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底面上的压边架1451以及用以驱动压边架1451滑动的压边驱动缸1452。
导向架141设有分别立设在托料架131两侧的若干根导向柱1411以及水平地设置在若干导向柱1411顶部的顶板1412,所述升降座板1421能够沿导向柱1411升降地设置在顶板1412与托料架131之间,所述升降驱动缸143设置顶板1412上,且升降驱动缸143的驱动杆穿入到顶板1412底面与升降座板1421的顶面之间,升降驱动缸143的驱动杆与升降座板1421连接。
所述升降座板1421与压板1422之间设有若干弹性导向组件,每一弹性导向组件包括导杆导套、导向杆与弹簧,所述导杆导套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的顶面上,所述导向杆可上下活动地穿设在导杆导套上,导向杆的底端从导杆导套穿出到升降座板1421与压板1422之间,且导向杆的底端与压板1422的顶面连接,导向杆的顶端形成有杆头部,所述杆头部的直径大于导杆导套的孔径;所述弹簧设置在升降座板1421与压板1422之间且套设在导向杆上。
进一步的,结合参阅图14,所述焊接输送机构15,包括支撑架台151、输送驱动模块152以及焊接输送架153,所述支撑架台151架设在焊接工位104,所述输送驱动模块152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台151上,输送驱动模块152的另一端延伸到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所述焊接输送架153设置在输送驱动模块152上,并能够在输送驱动模块152的带动下,在焊接工位104与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往复活动。
所述输送驱动模块152,包括输送座、输送丝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输送座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台151上,输送座的另一端延伸到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所述输送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输送座内,所述输送丝杆上设有能够随其转动而沿其活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顶部穿出输送座并与焊接输送架15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输送座的任一端上,用以驱动输送丝杆转动。
所述焊接输送架153,包括固定座板1531、升降输送板1532、两件定位夹爪1533及焊接升降缸1534,所述固定座板1531设置在输送驱动模块152上,所述升降输送板1532可相对固定座板1531升降地设置在固定座板1531的上方,所述升降输送板1532与固定座板1531之间设有若干的导向单元,两件定位夹爪1533相对设置在升降输送板1532的顶面两侧,用以夹持底网进行定位;所述焊接升降缸1534设置在升降输送板1532的顶面中心,焊接升降缸1534的驱动杆穿出到固定座板1531与升降输送板1532之间,并与固定座板1531连接,通过焊接升降缸1534的驱动杆伸缩,带动升降输送板1532相对固定座板1531升降。
进一步的,参阅图9、图10,所述联动出料机构16,包括出料输送架161,所述出料输送架161包括能够在出料工位105内的两端往复滑动地设置在出料工位105上的出料座板1611以及相对地立设在出料座板1611两侧上的两组升降出料单元1612,所述输送驱动缸133的驱动杆与底网输送架132连接,所述底网输送架132与出料座板1611之间设有连接底网输送架132与出料座板1611的联动连杆1613。
所述底网焊接装置在其出料工位105内的远离焊接工位104的一端上架设有取料架17,且取料架17呈匚型,供联动出料机构16能够将底网输出到取料架17的顶部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出料单元1612与升降托载单元1323的结构相同,包括立设的夹爪升降缸以及设置在夹爪升降缸的驱动杆上的夹爪模块,供夹爪升降缸的驱动杆伸出,以夹爪模块托载并夹持底网。
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所述底网输送装置10在下料机构12、底网输送机构13、压边定位机构14、焊接输送机构15与联动出料机构16上各设有感应件,用以感应底网的输送状态,实现底网在底网输送装置10上的自动化输送,并配合两台碰焊机20,实现自动化焊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下料机构12将所储备待焊接的底网下料到与下料工位101对应的托料架131的托料段上,并通过该托料段的下料升降缸1311,实现平稳下料;第二步,在输送驱动缸133的驱动下,输送座板1321活动到备料工位102,使升降立架1322上的三组升降托载单元1323从前到后依次与压边工位103、备料工位102与下料工位101位置对应,以升降托载单元1323对应地升降托载底网,随输送驱动缸133的驱动,使输送座板1321滑动到压边工位103时,升降立架1322上的三组升降托载单元1323从前到后依次与焊接工位104、压边工位103与备料工位102位置对应,往复上述过程,将底网依次输送到备料工位102、压边工位103与焊接工位104,在该过程中,压边定位机构14对输送到压边工位103的底网进行压边与定位,以及输送到焊接工位104的底网落料到焊接输送机构15上;第三步,焊接输送机构15将输送到焊接工位104的底网输送向出料工位105,且底网在输送向出料工位105的过程中,两台碰焊机20对底网碰焊,待完成焊接的底网输送到出料工位105时,该底网落料到联动出料机构16上;第四步,联动出料机构16在输送驱动缸133的同步驱动下,将底网从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的底网输送到出料工位105的另一端,并落料到取料架17,供底网在取料架17被下一工序的机械手抓取输出。如此,实现底网在底网输送装置10上的自动化输送,与配合两台碰焊机20,实现自动化焊接。
请参阅图15,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包括装条冲压装置30、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40、裁切冲孔装置50、第二机械手60、整平冲压装置70以及出料架80,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设置在装条冲压装置30与第一机械手40之间,且装条冲压装置30与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之间预留有人工传输空间,供工人在人工传输空间操作装条冲压装置30,将两根加固条以装条冲压装置30安装到网状板上,形成底网,并将输送到输入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下料机构内;所述裁切冲孔装置50设置在第一机械手40与第二机械手60之间,供第一机械手40将焊接后的底网从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取出,并输入到裁切冲孔装置50内,以裁切冲孔装置50对底网裁切四角与冲孔后,通过第二机械手60将底网从裁切冲孔装置50输出;所述整平冲压装置70设置在第二机械手60与出料架80之间,供第二机械手60将底网输入到整平冲压装置70内,以整平冲压装置70对底网冲压拍平毛刺,且第二机械手60在将底网输入的同时,第二机械手60能够将前一底网从整平冲压装置70推送到出料架80内,以出料架80储备完成加工的底网。
进一步的,所述整平冲压装置70的底模在其两侧上设有顶升机构,供整平冲压装置70对底网冲压拍平毛刺后,顶升机构将底网顶起,以便于第二机械手60将后一底网输入时,将底网从顶升机构推送到出料架80内,并在第二机械手60将后一底网松开到底模前,顶升机构回缩,使后一底网平稳地落入到底模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通过装条冲压装置30、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40、裁切冲孔装置50、第二机械手60、整平冲压装置70以及出料架80之间的配合,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实现对底网的自动化焊接,第一机械手40实现底网在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与裁切冲孔装置50之间的自动化输送,第二机械手60实现裁切冲孔装置50与出料架80之间的自动化输送,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连续性与底网的加工效率。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装条冲压装置(30)、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第一机械手(40)、裁切冲孔装置(50)、第二机械手(60)、整平冲压装置(70)以及出料架(80),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设置在装条冲压装置(30)与第一机械手(40)之间,且装条冲压装置(30)与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之间预留有人工传输空间,供工人在人工传输空间操作装条冲压装置(30),将两根加固条以装条冲压装置(30)安装到网状板上,形成底网,并将输送到输入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的下料机构内;
所述裁切冲孔装置(50)设置在第一机械手(40)与第二机械手(60)之间,供第一机械手(40)将焊接后的底网从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取出,并输入到裁切冲孔装置(50)内,以裁切冲孔装置(50)对底网裁切四角与冲孔后,通过第二机械手(60)将底网从裁切冲孔装置输出;
所述整平冲压装置(70)设置在第二机械手(60)与出料架(80)之间,供第二机械手(60)将底网输入到整平冲压装置(70)内,以整平冲压装置(70)对底网冲压拍平毛刺,且第二机械手(60)在将底网输入的同时,第二机械手(60)能够将前一底网从整平冲压装置(70)推送到出料架(80)内,以出料架(80)储备完成加工的底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包括底网输送装置(10)与两台碰焊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输送装置(10)包括台架(11)、下料机构(12)、底网输送机构(13)、压边定位机构(14)、焊接输送机构(15)与联动出料机构(16),所述台架(11)在其顶面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下料工位(101)、备料工位(102)、压边工位(103)、焊接工位(104)以及出料工位(105),两台碰焊机(20)相对地设置在焊接工位(104)的两侧,所述下料机构(12)架设在下料工位(101),所述底网输送机构(13)能够在下料工位(101)与焊接工位(104)之间往复活动地设置在下料工位(101)与焊接工位(104)之间,所述压边定位机构(14)架设在压边工位(103),所述焊接输送机构(15)能够在焊接工位(104)与出料工位(105)邻近焊接工位(104)的一端内往复活动地设置在焊接工位(104)与出料工位(105)之间,所述联动出料机构(16)能够在出料工位(105)内的两端往复活动地设置在出料工位(105)。
CN202321060491.X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Active CN220050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491.XU CN2200507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0491.XU CN2200507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0719U true CN22005071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5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0491.XU Active CN220050719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0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5024A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及其方法
CN112349505A (zh) 一种变压器包铜箔用装载治具及变压器包铜箔设备、方法
CN110508963B (zh) 一种环保一体化外墙板连接件机器人全自动焊接工艺
CN209736513U (zh) 一种圆柱形电容器双引脚同步折弯及整形设备
CN220050719U (zh) 一种推车筐底网加工产线
CN212070213U (zh) 与冲孔机和铆点机配合的光伏组件边框长边移送装置
CN203401350U (zh) 板材自动裁边机
CN100518990C (zh) 镦锻成型机
CN116835240A (zh) 一种转盘系统
CN109433915B (zh) 一种厨房柜异型门板自动成型工艺
CN116639479A (zh) 一种推车筐底网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底网加工产线
CN211101192U (zh) 自动压板机构及自动上下料分度冲孔装置
CN114559184A (zh) 金属网自动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4160699A (zh) 一种用于制造罐体的制作工艺
CN211758088U (zh) 一种上下料机构
CN110492706B (zh) 一种微型电机端盖组装装置
CN210677749U (zh) 一种铜排加工用生产线
CN208292229U (zh) 自动下料装置
CN220050595U (zh) 一种用于推车筐底网焊接的底网输送机构
CN219791584U (zh) 一种用于推车筐底网焊接的联动出料机构
CN219899761U (zh) 一种折弯中心辅助送退料装置
CN211637898U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仪表板横梁多工位模具
CN201102053Y (zh) 镦锻成型机
CN218925793U (zh) 一种自动上料折弯装置
CN219211215U (zh) 一种钢筋网片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