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7879U -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7879U
CN220047879U CN202321717286.6U CN202321717286U CN220047879U CN 220047879 U CN220047879 U CN 220047879U CN 202321717286 U CN202321717286 U CN 202321717286U CN 220047879 U CN220047879 U CN 220047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evolution
stirring
rota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72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徽正
雷立猛
马雁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nling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hler Guangdong Smart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nling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hler Guangdong Smart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nling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hler Guangdong Smart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nling Machine Too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72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7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7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7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包括:罐体;公转机构,其包括公转电机、公转轴与轴承箱,公转轴转动连接于罐体的顶侧,公转轴的底端伸入罐体并连接轴承箱,公转轴为中空结构,公转电机设置于罐体顶侧,公转电机传动连接于公转轴;自转机构,其包括自转电机、自转轴与搅拌单元,自转电机设置于罐体顶侧,自转轴转动连接于公转轴内,自转电机传动连接于自转轴的顶端,自转轴的底端向下伸入至轴承箱内,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轴承箱除轴承箱旋转轴线以外的底侧位置,自转轴传动连接于搅拌单元,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物料的搅拌覆盖范围,增加物料之间的碰撞及搅拌单元对物料的均匀剪切,从而提高分散效率及分散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中,经常需要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如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加工工艺过程中,各种搅拌罐、分散罐都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分散罐通常是分散盘在分散罐中高速旋转分散,分散罐内的浆料主要以涡流的形式运动,物料之间的碰撞也非常少,而且越远离分散盘的浆料越难于被分散盘剪切分散到,分散效率低,分散的浆料一致性差,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循环,以及在工艺过程中增加其他设备来加快浆料的分散。因此,急需一种可解决物料在混合分散时只具有单一涡流运动形式的分散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式分散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包括:罐体;公转机构,其包括公转电机、公转轴与轴承箱,所述公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罐体的顶侧,所述公转轴的底端伸入所述罐体并连接所述轴承箱,所述公转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公转电机设置于所述罐体顶侧,所述公转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自转机构,其包括自转电机、自转轴与搅拌单元,所述自转电机设置于所述罐体顶侧,所述自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内,所述自转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自转轴的顶端,所述自转轴的底端向下伸入至所述轴承箱内,所述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除轴承箱旋转轴线以外的底侧位置,所述自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单元。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工作时,公转电机与自转电机均启动工作,公转电机通过公转轴带动轴承箱在罐体内转动,此时位于轴承箱底侧的搅拌单元可被带动转动,由于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轴承箱的位置位于除轴承箱旋转轴线以外的位置,使得搅拌单元可围绕公转轴公转,同时,自转电机可通过自转轴带动搅拌单元自转,如此搅拌单元在罐体内既可围绕公转轴公转,又可进行自转,提高了对物料的搅拌覆盖范围,增加了搅拌物料时形成的湍流,让物料以紊流的形式在罐体内运动,增加物料之间的碰撞及搅拌单元对物料的均匀剪切,另外,搅拌单元的公转与自转分别由不同的驱动带动,可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需要灵活地调整公转与自转的转速搭配,从而提高分散效率及分散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与搅拌桨,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内,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向下伸出所述轴承箱并连接有所述搅拌桨,所述自转轴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搅拌单元在工作时,自转驱动通过自转轴带动搅拌轴自转,从而使得搅拌轴上的搅拌桨转动,而搅拌轴与搅拌桨还可围绕公转轴进行公转,如此利用搅拌轴从罐体的深度方向上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利用搅拌桨增加水平方向上对物料的搅拌覆盖,从而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分散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单元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搅拌单元中,一个所述搅拌轴上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与另一个所述搅拌轴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相互错开。由于搅拌轴本身可围绕公转轴公转,不同搅拌单元内的搅拌桨在环绕公转轴公转时可覆盖于罐体内的不同深度,如此可有效增强对物料的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散效率与分散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轴承箱的顶壁与底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轴承箱顶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连接有第一压盖,所述轴承箱底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压盖。搅拌轴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分别连接于轴承箱的顶壁与底壁,使得搅拌轴在轴承箱上具有两个转动连接点,可有效增加搅拌轴在自转时的稳定性,并且利用第一压盖与第二压盖分别对第一轴承的外侧位置进行压紧遮挡,提高了搅拌轴在轴承箱上转动连接点的密封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转轴上套接有主动轮,所述搅拌轴上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自转轴在转动时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轮,利用从动轮再带动搅拌轴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自转轴对搅拌轴的动力传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自转轴上套接有主动齿,所述搅拌轴套接有从动齿,所述主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互啮合。自转轴在转动时带动主动齿同步转动,主动齿再通过与从动齿的啮合从而再带动搅拌轴转动,实现自转轴对搅拌轴的动力传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的顶侧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公转轴与所述安装架之间连接有圆锥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所述公转电机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公转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安装架固定于罐体的顶侧,而公转电机则安装固定于安装架上,公转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来限制公转轴的自由度,可提高公转轴沿轴向与径向上的受力,从而使得公转轴稳定地带动轴承箱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转电机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顶侧,所述自转轴与所述公转轴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所述自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自转轴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联轴器。自转电机同样安装固定于安装架上,自转电机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至自转轴,使得自转轴自转,而自转轴本身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轴承连接于公转轴内,多个第二轴承可确保自转轴与公转轴的同轴度,可提高对自转轴的定位能力,从而使得自转轴稳定地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体包括底罐、可拆卸地连接于底罐顶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罐之间围设有空腔,所述公转电机与所述自转电机均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侧,所述公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上。罐体主要由底罐与顶盖相互组合而围设形成用于对物料混合分散的空腔,当需要对空腔内部进行清洁维护、或对搅拌单元进行拆装维护时,可将顶盖从底罐上取出即可,公转电机、自动电机以及用于搅拌的结构均位于顶盖上,此时可方便地对搅拌单元进行维护,如此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机架,所述罐体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罐体与所述机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垫。机架可对罐体进行支撑承担,并利用减震垫可降低罐体内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时传递至机架上的震动,从而降低工作噪音,提高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罐体、21-公转电机、22-公转轴、23-轴承箱、31-自转电机、311-联轴器、32-自转轴、321-主动轮、322-从动轮、323-同步带、331-搅拌轴、332-搅拌桨、333-第一轴承、334-第一压盖、335-第二压盖、4-安装架、5-机架、51-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包括:罐体1;公转机构,其包括公转电机21、公转轴22与轴承箱23,所述公转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顶侧,所述公转轴22的底端伸入所述罐体1并连接所述轴承箱23,所述公转轴22为中空结构,所述公转电机21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侧,所述公转电机21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自转机构,其包括自转电机31、自转轴32与搅拌单元,所述自转电机31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侧,所述自转轴32转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内,所述自转电机31传动连接于所述自转轴32的顶端,所述自转轴32的底端向下伸入至所述轴承箱23内,所述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23除轴承箱23旋转轴线以外的底侧位置,所述自转轴32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单元。
在此行星式分散罐中,工作时,公转电机21与自转电机31均启动工作,公转电机21通过公转轴22带动轴承箱23在罐体1内转动,此时位于轴承箱23底侧的搅拌单元可被带动转动,由于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轴承箱23的位置位于除轴承箱23旋转轴线以外的位置,使得搅拌单元可围绕公转轴22公转,同时,自转电机31可通过自转轴32带动搅拌单元自转,如此搅拌单元在罐体1内既可围绕公转轴22公转,又可进行自转,提高了对物料的搅拌覆盖范围,增加了搅拌物料时形成的湍流,让物料以紊流的形式在罐体1内运动,增加物料之间的碰撞及搅拌单元对物料的均匀剪切,另外,搅拌单元的公转与自转分别由不同的驱动带动,可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需要灵活地调整公转与自转的转速搭配,从而提高分散效率及分散效果。
在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时,搅拌单元起到主要的搅拌作用,具体的,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331与搅拌桨332,所述搅拌轴331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23内,所述搅拌轴331的底端向下伸出所述轴承箱23并连接有所述搅拌桨332,所述自转轴32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331。搅拌单元在工作时,自转驱动通过自转轴32带动搅拌轴331自转,从而使得搅拌轴331上的搅拌桨332转动,而搅拌轴331与搅拌桨332还可围绕公转轴22进行公转,如此利用搅拌轴331从罐体1的深度方向上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利用搅拌桨332增加水平方向上对物料的搅拌覆盖,从而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分散效率。
搅拌单元可只在轴承箱23上装有一个,为了提高对物料的混合分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单元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例如,搅拌单元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任意两个所述搅拌单元中,一个所述搅拌轴331上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332与另一个所述搅拌轴331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332相互错开。由于搅拌轴331本身可围绕公转轴22公转,不同搅拌单元内的搅拌桨332在环绕公转轴22公转时可覆盖于罐体1内的不同深度,如此可有效增强对物料的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散效率与分散效果。
搅拌轴331可只通过一个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承箱23的底侧,而为了实现与自转轴32的动力传递,可将搅拌轴331的顶端伸入至轴承箱23内,通过搅拌轴331与自转轴32设置传动结构以使得搅拌轴331转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轴331转动时的稳定性,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331与所述轴承箱23的顶壁与底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轴承333,所述轴承箱23顶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333的位置连接有第一压盖334,第一压盖334直接安装固定于轴承箱23顶面即可,所述轴承箱23底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333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压盖335,第二压盖335可套设于搅拌轴331上,然后再安装固定于轴承箱23底面,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压盖334与第一轴承333之间、第二压盖335与第二轴承之间还设置有油封,用于增强对连接轴处的密封。搅拌轴331通过两个第一轴承333分别连接于轴承箱23的顶壁与底壁,使得搅拌轴331在轴承箱23上具有两个转动连接点,可有效增加搅拌轴331在自转时的稳定性,并且利用第一压盖334与第二压盖335分别对第一轴承333的外侧位置进行压紧遮挡,提高了搅拌轴331在轴承箱23上转动连接点的密封性。
作为自转轴32与搅拌轴331的传动连接实施例一,所述自转轴32上套接有主动轮321,所述搅拌轴331上套接有从动轮322,所述主动轮321与所述从动轮322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323。自转轴32在转动时带动主动轮321同步转动,主动轮321通过同步带323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轮322,利用从动轮322再带动搅拌轴331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自转轴32对搅拌轴331的动力传递。
作为自转轴32与搅拌轴331的传动连接实施例二,所述自转轴32上套接有主动齿,所述搅拌轴331套接有从动齿,所述主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互啮合。自转轴32在转动时带动主动齿同步转动,主动齿再通过与从动齿的啮合从而再带动搅拌轴331转动,实现自转轴32对搅拌轴331的动力传递。
公转电机21与自转电机31可直接安装固定于罐体1的顶侧,而为了使得整个传动结构更加合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顶侧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公转轴22与所述安装架4之间连接有圆锥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所述公转电机21连接于所述安装架4上,所述公转电机21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在实际应用中,公转电机21可通过皮带轮与自转轴32相互连接,实现动力传递。安装架4固定于罐体1的顶侧,而公转电机21则安装固定于安装架4上,公转轴22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来限制公转轴22的自由度,可提高公转轴22沿轴向与径向上的受力,从而使得公转轴22稳定地带动轴承箱23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自转电机31连接于所述安装架4的顶侧,所述自转轴32与所述公转轴22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可同样选用深沟球轴承,所述自转电机31的输出端与所述自转轴3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联轴器311。自转电机31同样安装固定于安装架4上,自转电机31通过联轴器311将动力传递至自转轴32,使得自转轴32自转,而自转轴32本身通过至少两个第二轴承连接于公转轴22内,多个第二轴承可确保自转轴32与公转轴22的同轴度,可提高对自转轴32的定位能力,从而使得自转轴32稳定地转动。
在实际应用中,罐体1的顶侧位置会设置有进料口,而罐体1的底侧位置会设置有出料口,在使用时,如需要更换所需要混合分散的物料而对罐体1内部进行清洗,又或者是对内部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单元进行拆装更换,此时罐体1为分体式设计,可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具体的,所述罐体1包括底罐、可拆卸地连接于底罐顶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罐之间围设有空腔,所述公转电机21与所述自转电机31均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侧,所述公转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上。罐体1主要由底罐与顶盖相互组合而围设形成用于对物料混合分散的空腔,当需要对空腔内部进行清洁维护、或对搅拌单元进行拆装维护时,可将顶盖从底罐上取出即可,公转电机21、自动电机以及用于搅拌的结构均位于顶盖上,此时可方便地对搅拌单元进行维护,如此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机架5,所述罐体1连接于所述机架5上,所述罐体1与所述机架5之间设置有减震垫51。机架5可对罐体1进行支撑承担,并利用减震垫51可降低罐体1内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时传递至机架5上的震动,从而降低工作噪音,提高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1);
公转机构,其包括公转电机(21)、公转轴(22)与轴承箱(23),所述公转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罐体(1)的顶侧,所述公转轴(22)的底端伸入所述罐体(1)并连接所述轴承箱(23),所述公转轴(22)为中空结构,所述公转电机(21)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侧,所述公转电机(21)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
自转机构,其包括自转电机(31)、自转轴(32)与搅拌单元,所述自转电机(31)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侧,所述自转轴(32)转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内,所述自转电机(31)传动连接于所述自转轴(32)的顶端,所述自转轴(32)的底端向下伸入至所述轴承箱(23)内,所述搅拌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23)除轴承箱(23)旋转轴线以外的底侧位置,所述自转轴(32)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331)与搅拌桨(332),所述搅拌轴(331)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箱(23)内,所述搅拌轴(331)的底端向下伸出所述轴承箱(23)并连接有所述搅拌桨(332),所述自转轴(32)传动连接于所述搅拌轴(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任意两个所述搅拌单元中,一个所述搅拌轴(331)上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332)与另一个所述搅拌轴(331)连接的多个所述搅拌桨(332)相互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331)与所述轴承箱(23)的顶壁与底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轴承(333),所述轴承箱(23)顶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333)的位置连接有第一压盖(334),所述轴承箱(23)底面正对所述第一轴承(333)的位置连接有第二压盖(3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轴(32)上套接有主动轮(321),所述搅拌轴(331)上套接有从动轮(322),所述主动轮(321)与所述从动轮(322)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3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轴(32)上套接有主动齿,所述搅拌轴(331)套接有从动齿,所述主动齿与所述从动齿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侧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公转轴(22)与所述安装架(4)之间连接有圆锥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所述公转电机(21)连接于所述安装架(4)上,所述公转电机(21)传动连接于所述公转轴(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电机(31)连接于所述安装架(4)的顶侧,所述自转轴(32)与所述公转轴(22)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轴承,所述自转电机(31)的输出端与所述自转轴(32)的顶端之间连接有联轴器(3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包括底罐、可拆卸地连接于底罐顶侧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罐之间围设有空腔,所述公转电机(21)与所述自转电机(31)均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侧,所述公转轴(22)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式分散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5),所述罐体(1)连接于所述机架(5)上,所述罐体(1)与所述机架(5)之间设置有减震垫(51)。
CN202321717286.6U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Active CN220047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286.6U CN22004787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7286.6U CN22004787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7879U true CN220047879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7286.6U Active CN220047879U (zh) 2023-07-03 2023-07-03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7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1525A (zh) 一种三螺杆行星传动立式介质搅拌磨机
CN204735288U (zh) 一种三螺杆行星传动立式介质搅拌磨机
CN110900831A (zh) 一种立轴行星振动式混凝土搅拌机
CN107261929A (zh) 一种增塑剂生产用高速混合机
CN101927136B (zh) 新型高效节能行星真空搅拌机
CN210646104U (zh) 一种行星式高速分散机
CN220047879U (zh) 一种行星式分散罐
CN107469717A (zh) 一种双速搅拌传动装置
CN107213820A (zh) 一种复混肥用立式搅拌机
CN209287061U (zh) 一种新型乳化机
CN206980531U (zh) 一种水处理用的多角度叶片式搅拌装置
CN206139111U (zh) 一种聚氨酯密封胶行星搅拌高速分散间断式自动化生产机
CN216171978U (zh) 一种行星式高速分散搅拌机
CN201423260Y (zh) 新型高效节能行星真空搅拌机
CN201381093Y (zh) 二齿差风冷式电动滚筒
CN114011314A (zh) 一种高效匀浆系统
CN210410323U (zh) 一种物料搅拌装置
CN104260203A (zh) 一种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用减速机构
CN212119647U (zh) 一种物料高效混合搅拌装置
CN209646436U (zh) 一种同步连续加胶搅拌装置
CN220405414U (zh) 一种搅拌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N210356751U (zh) 新型双轴桨叶混合机传动结构
CN206688559U (zh) 一种可降温的电动搅拌机
CN201380061Y (zh) 双运动回转筒搅拌混料机
CN217568437U (zh) 搅拌机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