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032U -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032U
CN220031032U CN202321247732.1U CN202321247732U CN220031032U CN 220031032 U CN220031032 U CN 220031032U CN 202321247732 U CN202321247732 U CN 202321247732U CN 220031032 U CN220031032 U CN 220031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hot
runner system
core
valv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77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胡志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anmao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anmao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anmao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anmao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77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1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包括动力组件、热嘴组件及模仁型腔座,动力组件包括动力元件与阀针,动力元件用于驱动阀针移动;热嘴组件包括热嘴本体、铜套、发热丝、嘴芯及紧固件,铜套套设于热嘴本体的外侧,发热丝缠绕于铜套的外侧,嘴芯插设于热嘴本体,紧固件包覆嘴芯,紧固件设有引流孔,阀针依次穿设热嘴本体、嘴芯及紧固件,阀针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模仁型腔座设有连通引流孔的浇口。上述分体式热流道系统通过嘴芯插设于热嘴本体,紧固件包覆嘴芯,紧固件的引流孔连通模仁型腔座的浇口,阀针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从而避免阀针直接接触浇口;本分体式热流道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射出成型设备是将热塑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装置。随着热流道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流道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注塑成型过程中。
在注塑过程中,阀针上下动作时,容易对浇口处模具钢料进行磨损,造成浇口偏大,更严重时出现浇口处钢料崩裂,影响热流道系统的使用效果和增加热流道系统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一种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包括动力组件、热嘴组件及模仁型腔座,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元件与阀针,所述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阀针移动;所述热嘴组件包括热嘴本体、铜套、发热丝、嘴芯及紧固件,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热嘴本体的外侧,所述发热丝缠绕于所述铜套的外侧,所述嘴芯插设于所述热嘴本体,所述紧固件包覆所述嘴芯,所述紧固件设有引流孔,所述阀针依次穿设所述热嘴本体、所述嘴芯及所述紧固件,所述阀针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引流孔,所述模仁型腔座设有连通所述引流孔的浇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射嘴与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有通道,所述射嘴连通所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加热条与感温头,所述加热条安装于所述分流板,所述感温头用于监测所述分流板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嘴本体包括限位部、支撑部及插销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分流板,另一端抵接所述模仁型腔座;所述支撑部连接限位部,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铜套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部,所述插销部插设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模仁型腔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测温器,所述测温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测温器的一端沿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延伸,另一端穿设所述铜套与所述限位部,所述测温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撑部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部、握持部及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嘴芯,所述第一套筒部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嘴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部的一端设置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内部设置第二抵接部,所述嘴芯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引流孔设于所述第二抵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部、延伸部及喷头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喷头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阀针穿设所述喷头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嘴本体设有通孔;所述嘴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引流孔,另一端连通所述通孔。
上述分体式热流道系统通过嘴芯插设于热嘴本体,紧固件包覆嘴芯,紧固件的引流孔连通模仁型腔座的浇口,阀针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从而避免阀针直接接触浇口;本分体式热流道系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示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分体式热流道系统中热嘴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分体式热流道系统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10、分流组件;11、射嘴;12、分流板;13、加热条;14、感温头;20、动力组件;21、动力元件;22、阀针;
30、热嘴组件;31、热嘴本体;301、通孔;311、限位部;312、支撑部;3121、台阶部;3122、凹槽;313、插销部;32、铜套;33、发热丝;34、嘴芯;340、流道;341、定位部;342、延伸部;343、喷头部;35、紧固件;350、引流孔;351、第一套筒部;352、握持部;353、第二套筒部;354、第一抵接部;355、第二抵接部;36、测温器;40、模仁型腔座;41、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为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包括动力组件20、热嘴组件30及模仁型腔座40,动力组件20包括动力元件21与阀针22,热嘴组件30包括热嘴本体31、铜套32、发热丝33、嘴芯34及紧固件35,紧固件35设有引流孔350,模仁型腔座40设有连通引流孔350的浇口41,上述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通过嘴芯34插设于热嘴本体31,紧固件35包覆嘴芯34,紧固件35的引流孔350连通模仁型腔座40的浇口41,阀针22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350,从而避免阀针22直接接触浇口41。
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包括分流组件10,分流组件10包括射嘴11与分流板12,分流板12设有通道(图未示),射嘴11的一端连通注塑机,另一端连通通道;可选地,分流组件10还包括加热条13与感温头14,加热条13安装于分流板12,加热条13用于加热分流板12,以防熔融的塑胶凝固,感温头14用于监测分流板12的温度;可选地,加热条13为两条,两条加热条13分别安装于分流板12的顶部与底部。
如图1与图3所示,动力组件20包括动力元件21与阀针22,动力元件21用于驱动阀针22移动;可选地,动力元件21为气缸。
如图1至图3所示,热嘴组件30包括热嘴本体31、铜套32、发热丝33、嘴芯34及紧固件35,热嘴本体31设有通孔301;可选地,热嘴本体31包括限位部311、支撑部312及插销部313,限位部311的一端抵接分流板12;支撑部312连接限位部311,进一步地,支撑部312的内壁设有台阶部3121,支撑部312的外侧壁设有凹槽3122。在一实施例中,铜套32套设于热嘴本体31的外侧,可选地,铜套32套设于支撑部312,铜套32的一端抵接限位部311;发热丝33缠绕于铜套32的外侧,以加热铜套32;可选地,发热丝33沿铜套32的轴向延伸,确保受热均匀。
如图2与图3所示,嘴芯34插设于热嘴本体31,嘴芯34设有流道340,可选地,嘴芯34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部341、延伸部342及喷头部343,定位部341的一端抵接台阶部3121,阀针22穿设喷头部343。
请再次查阅图2与图3,紧固件35包覆嘴芯34,紧固件35设有引流孔350,流道340的一端连通引流孔350,另一端连通通孔301;阀针22依次穿设热嘴本体31、嘴芯34及紧固件35,阀针22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350;可选地,紧固件3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部351、握持部352及第二套筒部353,第一套筒部351的一端抵接嘴芯34,第一套筒部351用于固定支撑部312与嘴芯34;第一套筒部351可拆卸连接支撑部312,进一步地,第一套筒部351螺纹连接支撑部312;第一套筒部351的一端抵接台阶部3121,握持部352的外周呈多边形,以便握持旋转,第二套筒部353用于连接模仁型腔座40。优选地,第一套筒部351的一端设置第一抵接部354,第二套筒部353的内部设置第二抵接部355,定位部341的一端抵接第一抵接部354,喷头部343抵接第二抵接部355,以固定嘴芯34的位置;引流孔350设于第二抵接部355,阀针22用于抵接第二抵接部355而封闭引流孔350。
如图1与图2所示,热嘴组件30还包括测温器36,测温器36安装于支撑部312,测温器36的一端沿支撑部312的轴向延伸,另一端穿设铜套32与限位部311,测温器36用于监测支撑部312的温度;可选地,测温器36容纳于凹槽3122。
如图1与图3所示,模仁型腔座40设有连通引流孔350的浇口41,限位部311的一端抵接模仁型腔座40;插销部313插设于限位部311与模仁型腔座40,以防限位部311限位部311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动力组件20、热嘴组件30及模仁型腔座40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同时朝两个的模仁型腔座40输送塑胶,提高效率。
本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动力元件21、加热条13、感温头14、发热丝33及测温器36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需浇注时,动力元件21控制阀针22远离第二抵接部355而打开引流孔350,当不需浇注时,动力元件21控制阀针22抵接第二抵接部355而闭合引流孔350,防止塑胶流入模仁型腔座40;当感温头14反馈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加热条13启动,直至感温头14反馈的温度达到预设值;当测温器36反馈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丝33启动,直至测温器36反馈的温度达到预设值。
使用时,射嘴11连通注塑机,熔融的塑胶依次经射嘴11、通道、通孔301、流道340及引流孔350后,进入模仁型腔座40;通过阀针22抵接第二抵接部355而封闭引流孔350,从而避免阀针22直接接触模仁型腔座40的浇口41,减少对浇口41的磨损。
上述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通过嘴芯34插设于热嘴本体31,紧固件35包覆嘴芯34,紧固件35的引流孔350连通模仁型腔座40的浇口41,阀针22用于打开或闭合引流孔350,从而避免阀针22直接接触浇口41;本分体式热流道系统100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组件、热嘴组件及模仁型腔座,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元件与阀针,所述动力元件用于驱动所述阀针移动;所述热嘴组件包括热嘴本体、铜套、发热丝、嘴芯及紧固件,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热嘴本体的外侧,所述发热丝缠绕于所述铜套的外侧,所述嘴芯插设于所述热嘴本体,所述紧固件包覆所述嘴芯,所述紧固件设有引流孔,所述阀针依次穿设所述热嘴本体、所述嘴芯及所述紧固件,所述阀针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引流孔,所述模仁型腔座设有连通所述引流孔的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射嘴与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设有通道,所述射嘴连通所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加热条与感温头,所述加热条安装于所述分流板,所述感温头用于监测所述分流板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本体包括限位部、支撑部及插销部,所述限位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分流板,另一端抵接所述模仁型腔座;所述支撑部连接限位部,所述铜套套设于所述支撑部,所述铜套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部,所述插销部插设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模仁型腔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组件还包括测温器,所述测温器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测温器的一端沿所述支撑部的轴向延伸,另一端穿设所述铜套与所述限位部,所述测温器用于监测所述支撑部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部、握持部及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的一端抵接所述嘴芯,所述第一套筒部用于固定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嘴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部的一端设置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内部设置第二抵接部,所述嘴芯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引流孔设于所述第二抵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嘴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部、延伸部及喷头部,所述定位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喷头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阀针穿设所述喷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本体设有通孔;所述嘴芯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引流孔,另一端连通所述通孔。
CN202321247732.1U 2023-05-22 2023-05-22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Active CN220031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732.1U CN220031032U (zh) 2023-05-22 2023-05-22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732.1U CN220031032U (zh) 2023-05-22 2023-05-22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032U true CN220031032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6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7732.1U Active CN220031032U (zh) 2023-05-22 2023-05-22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13706A (en) Injection molding valve gated system
KR860001333B1 (ko) 사출성형기용 열탕구 밸브 조립체, 주형조립체 및 디스크형성재료의 흐름 제어방법
EP0936047B1 (en)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injection mold, and valve gate device
JPH05245884A (ja) 射出成形装置
CN101421090A (zh) 用于注射成型设备的歧管的板式加热器
US9802348B2 (en) Heater and thermocouple assembly
US4900560A (en) Multi-gate molding heater assembly
CN220031032U (zh) 分体式热流道系统
WO2007059626A1 (en) Injection molding component with low profile terminal connection
CN2882970Y (zh) 注塑模具用热喷嘴
CN113290790A (zh) 一种注塑模具管件热流道结构多嘴设备
US4285659A (en) Mold device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20031031U (zh) 整体式热流道系统
EP0646449B1 (en) Hook nozzle for inside gated mold
CN111113814A (zh) 多点侧进胶热咀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CN220031029U (zh) 用于热流道系统的热嘴组件
CN218139628U (zh) 热流道装置
CN218855582U (zh) 一种压铸模具的侧边进料流道结构
US20140127348A1 (en) Selective Positioning of Nozzle Tip Relative to Mold-Side of Runner System
CN220681490U (zh) 针阀式热流道系统和注塑模具
MX2007008713A (es) Dispositivo de moldeo por inyeccion.
KR102317109B1 (ko) 선택적 외부 배출 방식의 사출 성형 장치 및 방법
CN217169561U (zh) 热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
JP3240615B2 (ja) バルブゲート式金型装置
JP4221056B2 (ja) 射出成形金型用のゲート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