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9845U -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9845U
CN220019845U CN202321507280.6U CN202321507280U CN220019845U CN 220019845 U CN220019845 U CN 220019845U CN 202321507280 U CN202321507280 U CN 202321507280U CN 220019845 U CN220019845 U CN 220019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joint terminal
cylinder
tes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7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air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air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air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airui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7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9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9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9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设有支撑结构以及测试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接头端子载具,所述支撑台的顶面还固定有工件检测传感器;所述测试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顶部测试座,所述顶部测试座内固定有若干组顶部探针,所述检测架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底部测试座,所述底部测试座内固定有若干组底部探针。接头端子载具对接头端子的安装方位进行限制,使得后续测试结构可对接头端子进行精准测试,工件检测传感器通过发出红外线可用于检测接头端子载具内是否放置有接头端子,从而判断是否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头端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源箱、控制箱等设备中会经常运用到接头端子,而接头端子在加工完成后,又需要利用探头对接头端子进行检测,主要测试是否短路与导通,从而验证产品质量的好坏,具体在检测的过程中,首先将接头端子通过夹具固定于工作台面上,并通过驱动结构驱使探针与接头端子靠近,通过探针对接头端子的通断进行检测,然而,在检测过程中对接头端子进行固定时,需要将接头端子的方位反复调整至与探针的方位相同,操作方式略为繁琐,使得接头端子的检测效率较为低下,故而,提出了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具备提高检测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在检测过程中对接头端子进行固定时,需要将接头端子的方位反复调整至与探针的方位相同,操作方式略微繁琐,使得接头端子的检测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设有支撑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前后移动的支撑结构以及对接头端子进行检测的测试结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在检测架上前后移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接头端子载具,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且位于接头端子载具的背面还固定有工件检测传感器;
所述测试结构包括固定于检测架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顶部测试座,所述顶部测试座内固定有若干组顶部探针,所述检测架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底部测试座,所述底部测试座内固定有与顶部探针相对应的若干组底部探针。
进一步,所述检测架上固定有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支撑台底面的突出部。
进一步,所述接头端子载具上开设有与接头端子顶面相适配的若干个限位槽,若干个接头端子均通过限位槽放置于接头端子载具内。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顶部气缸,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顶部测试座的顶面,所述检测架内固定有底部气缸,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底部测试座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检测架上还设有夹取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进行移动的夹取结构以及对接头端子的良次品进行分类的分类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取结构包括可前后线性运动的前后移动板,所述前后移动板上设有可上下线性运动的上下移动板,所述上下移动板的底面固定有若干个夹取气缸。
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前后移动气缸,所述前后移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前后移动板上,所述前后移动板的顶面固定有上下移动气缸,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于上下移动板的顶面。
进一步,所述分类结构包括固定于检测架上的收集斗,所述检测架内还固定有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的相对面贴合。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轴固定有调节齿条,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有与调节齿条啮合的调节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接头端子检测装置,接头端子载具上开设有与接头端子顶面相适配的若干个限位槽,若干个接头端子均通过限位槽放置于接头端子载具内,便可对接头端子的方位进行限制,使得后续测试结构可对接头端子进行精准测试,工件检测传感器通过发出红外线可用于检测接头端子载具内是否放置有接头端子,从而判断是否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测试完成后,还可通过旋转轴驱使两个挡板旋转,便可使得两个挡板改变收集斗底部接头端子排出方向,实现了接头端子良次品的快速分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移动板和上下移动气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取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取结构俯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齿条和调节齿轮啮合状态右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轴和挡板连接结构左侧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结构;101、支撑台;102、接头端子载具;103、工件检测传感器;104、支撑气缸;2、测试结构;201、固定架;202、顶部测试座;203、顶部探针;204、顶部气缸;205、底部测试座;206、底部探针;207、底部气缸;3、检测架;4、夹取结构;401、前后移动板;402、前后移动气缸;403、上下移动板;404、上下移动气缸;405、夹取气缸;5、分类结构;501、安装板;502、旋转轴;503、挡板;504、次品收集盒;505、调节气缸;506、调节齿条;507、调节齿轮;508、收集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3,检测架3上设有支撑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前后移动的支撑结构1、对接头端子进行检测的测试结构2、夹取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进行移动的夹取结构4以及对接头端子的良次品进行分类的分类结构5。
接头端子放置于支撑结构1上,并通过支撑结构1移动至测试结构2内,通过测试结构2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再通过支撑结构1将接头端子从测试结构2内挪出,并通过夹取结构4将接头端子夹取,夹取后的接头端子通过分类结构5进行分类,实现了接头端子良次品的分类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支撑结构1包括在检测架3上前后移动的支撑台101,支撑台101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接头端子载具102,支撑台101的顶面且位于接头端子载具102的背面还固定有工件检测传感器103。
至于支撑台101如何前后运动,检测架3上固定有支撑气缸104,支撑气缸104的输出轴固定于支撑台101底面的突出部,检测架3上开设有供支撑台101底面的突出部前后运动的矩形孔,且检测架3上还固定有限位轨道,支撑台101的底面固定有在限位轨道内滑动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限位轨道以及矩形孔的设置,均是为支撑台10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得支撑台101仅能前后线性运动,从而提高支撑台101前后运动的稳定性。
接头端子载具102上开设有与接头端子顶面相适配的若干个限位槽,若干个接头端子均通过限位槽放置于接头端子载具102内,便可通过与接头端子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对接头端子的方位进行限制,使得后续测试结构2可对接头端子进行精准测试。
至于接头端子载具102如何与支撑台101组装,支撑台101上开设有供接头端子载具102安装的矩形孔,接头端子载具102上半部分的尺寸大于下半部分的尺寸,且接头端子载具102的下半部分嵌入矩形孔内,即可将接头端子载具102限制于支撑台101上,接头端子载具102的两侧还可固定拉环,通过拉环方便将接头端子载具102的下半部分插入矩形孔内,也可方便将接头端子载具102从矩形孔内取出。
工件检测传感器103通过发出红外线可用于检测接头端子载具102内是否放置有接头端子,从而判断是否进行测试,工件检测传感器103为现有技术,其检测原理在此不作详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1-2、图5所示,测试结构2包括固定于检测架3上的固定架201,固定架201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顶部测试座202,顶部测试座202内固定有若干组顶部探针203,检测架3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底部测试座205,底部测试座205内固定有与顶部探针203相对应的若干组底部探针206。
底部测试座205驱使若干组底部探针206向上运动,每组底部探针206对应一个接头端子,直至底部探针206将接头端子顶起,同时顶部测试座202驱使顶部探针203向下运动,直至顶部探针203与接头端子顶部接触,即可对接头端子的通断进行检测。
检测架3上开设有与支撑台101上矩形孔相对应的长条孔,长条孔用于供底部探针206自由上下运动,而接头端子载具102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槽连通的探针通道,底部探针206即可通过长条孔进入探针通道与接头端子的底面接触。
至于顶部测试座202和底部测试座205如何上下运动,固定架201上固定有顶部气缸204,顶部气缸204的输出轴固定于顶部测试座202的顶面,检测架3内固定有底部气缸207,底部气缸207的输出轴固定于底部测试座205的底面。
为了提高顶部测试座202和底部测试座205运动时的稳定性,检测架3上固定有上下两组导向柱,顶部测试座202套设于顶部导向柱上,底部测试座205套设于底部导向柱上,可通过上下两组导向柱分别对顶部测试座202和底部测试座205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使二者仅能上下线性运动,且使得顶部测试座202和底部测试座205的运动稳定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夹取结构4包括可前后线性运动的前后移动板401,前后移动板401上设有可上下线性运动的上下移动板403,上下移动板403的底面固定有若干个夹取气缸405。
夹取气缸405是现有技术中用于抓取、拾放物体,是代替人工手去实现自动化夹取的作用,其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作详述。
接头端子测试完成后,支撑结构1驱使接头端子向后侧运动,上下移动板403带动夹取气缸405向下运动,并通过夹取气缸405对接头端子进行夹取,再通过前后移动板401驱使夹取气缸405带动接头端子继续向后侧运动,并投入分类结构5内对良次品进行分类。
至于前后移动板401如何做前后线性运动以及上下移动板403如何做上下线性运动,固定架201上固定有前后移动气缸402,前后移动气缸402的输出轴固定于前后移动板401上,前后移动板401的顶面固定有上下移动气缸404,上下移动气缸404的输出轴固定于上下移动板403的顶面。
前后移动气缸402的输出轴可驱使前后移动板401进行前后线性运动,上下移动气缸404的输出轴可驱使上下移动板403进行上下线性运动,即可通过夹取气缸405夹取接头端子,并灵活调整接头端子的方位。
为了提高前后移动板401和上下移动板403运动时的稳定性,固定架201的后侧面固定有两个前后导向杆,前后移动板401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前后导向杆上,前后移动板401即可在两个前后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稳定得前后运动,前后移动板401的底面固定有与检测架3滑动连接的两个上下导向杆,上下移动板4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两个上下导向杆的外侧,上下移动板403即可在两个上下导向杆的导向作用下,稳定得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分类结构5包括固定于检测架3上的收集斗508,检测架3内还固定有两个安装板501,两个安装板50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02,旋转轴502的外侧固定有两个挡板503,两个挡板50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01的相对面贴合。
收集斗508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且底部贯穿至检测架3内,接头端子通过收集斗508落入两个安装板501之间,并通过旋转轴502驱使两个挡板503旋转,便可使得两个挡板503改变收集斗508底部接头端子排出方向。
至于旋转轴502如何旋转,安装板501的一侧固定有调节气缸505,调节气缸505的输出轴固定有调节齿条506,旋转轴502的外侧固定有与调节齿条506啮合的调节齿轮507。
调节气缸505的输出轴驱使调节齿条506进行前后线性运动,与调节齿条506啮合的调节齿轮507即可带动旋转轴502旋转。
为了提高调节齿条506运动时的稳定性,安装板501的侧面还固定有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滑杆,调节齿条506上固定有在若干个滑杆上水平滑动的滑架,调节气缸505的输出轴驱使调节齿条506进行前后线性运动时,滑架在若干个滑杆上进行前后运动,即可通过滑杆和滑架对调节齿条506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使得调节齿条506的运动更加稳定。
在检测架3后侧放置良品收集盒,良品进入收集斗508时,两个挡板503的旋转状态如图6所示,底部挡板503向后侧倾斜,底部挡板503便可将接头端子导入后方良品收集盒内,当有次品进入收集斗508时,检测架3内放置有次品收集盒504,次品收集盒504靠近挡板503的一侧呈开口状,旋转轴502驱使两个挡板503旋转,使得底部挡板503向前侧倾斜,底部挡板503便可将次品导入次品收集盒504内,而检测架3的侧面还转动连接有活动门,便于将次品收集盒504从检测架3内取出,实现了接头端子的良次品分类。
通过采用上述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实现了接头端子的精确性检测,且合理的对接头端子的良次品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接头端子的检测效率,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若干个接头端子均通过限位槽放置于接头端子载具102内,使得接头端子的放置方位保持统一,便于后续测试,再将接头端子载具102的下半部分插入支撑台101上的矩形孔内,即可将接头端子载具102限制于支撑台101上,工件检测传感器103通过发出红外线可用于检测接头端子载具102内每个限位槽是否放置有接头端子,从而判断是否进行测试;
开始测试,底部气缸207的输出轴驱使底部测试座205向上运动,底部探针206即可通过检测架3上的长条孔进入探针通道与接头端子的底面接触,并将接头端子顶起,从而对接头端子进行支撑,顶部气缸204的输出轴驱使顶部测试座202向下运动,同时顶部测试座202驱使顶部探针203向下运动,直至顶部探针203与接头端子顶部接触,即可对接头端子的通断进行检测;
检测完成后,顶部探针203和底部探针206复位,接头端子载具102对检测后的接头端子进行支撑,并通过支撑气缸104的输出轴带动支撑台101向后侧运动,带动接头端子载具102移动至测试结构2后侧,再通过前后移动气缸402驱使前后移动板401向前运动,将夹取气缸405带动至接头端子载具102上方,并通过上下移动气缸404驱使上下移动板403向下运动,再通过夹取气缸405将接头端子载具102上每个接头端子夹起,并移动至收集斗508上方;
夹取气缸405释放良品,良品进入收集斗508时,两个挡板503的旋转状态如图6所示,底部挡板503向后侧倾斜,并在检测架3后侧放置良品收集盒,底部挡板503便可将接头端子导入后方良品收集盒内,夹取气缸405释放次品,次品进入收集斗508时,调节气缸505的输出轴驱使调节齿条506向后侧运动,与调节齿条506啮合的调节齿轮507即可带动旋转轴502旋转,旋转轴502驱使两个挡板503旋转,使得底部挡板503向前侧倾斜,而检测架3的侧面还转动连接有活动门,便于将次品收集盒504从检测架3内取出,实现了接头端子的良次品分类。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的,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架(3),所述检测架(3)上设有支撑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前后移动的支撑结构(1)以及对接头端子进行检测的测试结构(2);
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在检测架(3)上前后移动的支撑台(101),所述支撑台(101)的顶面可拆卸安装有接头端子载具(102),所述支撑台(101)的顶面且位于接头端子载具(102)的背面还固定有工件检测传感器(103);
所述测试结构(2)包括固定于检测架(3)上的固定架(201),所述固定架(201)上设有可上下运动的顶部测试座(202),所述顶部测试座(202)内固定有若干组顶部探针(203),所述检测架(3)内设有可上下运动的底部测试座(205),所述底部测试座(205)内固定有与顶部探针(203)相对应的若干组底部探针(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3)上固定有支撑气缸(104),所述支撑气缸(104)的输出轴固定于支撑台(101)底面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端子载具(102)上开设有与接头端子顶面相适配的若干个限位槽,若干个接头端子均通过限位槽放置于接头端子载具(1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1)上固定有顶部气缸(204),所述顶部气缸(204)的输出轴固定于顶部测试座(202)的顶面,所述检测架(3)内固定有底部气缸(207),所述底部气缸(207)的输出轴固定于底部测试座(205)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3)上还设有夹取接头端子并带动接头端子进行移动的夹取结构(4)以及对接头端子的良次品进行分类的分类结构(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结构(4)包括可前后线性运动的前后移动板(401),所述前后移动板(401)上设有可上下线性运动的上下移动板(403),所述上下移动板(403)的底面固定有若干个夹取气缸(4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1)上固定有前后移动气缸(402),所述前后移动气缸(402)的输出轴固定于前后移动板(401)上,所述前后移动板(401)的顶面固定有上下移动气缸(404),所述上下移动气缸(404)的输出轴固定于上下移动板(403)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结构(5)包括固定于检测架(3)上的收集斗(508),所述检测架(3)内还固定有两个安装板(501),两个所述安装板(50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502),所述旋转轴(502)的外侧固定有两个挡板(503),两个所述挡板(503)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01)的相对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01)的一侧固定有调节气缸(505),所述调节气缸(505)的输出轴固定有调节齿条(506),所述旋转轴(502)的外侧固定有与调节齿条(506)啮合的调节齿轮(507)。
CN202321507280.6U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019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7280.6U CN220019845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7280.6U CN220019845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9845U true CN22001984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7280.6U Active CN220019845U (zh) 2023-06-14 2023-06-14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9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1900B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在线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109225948B (zh) 微动开关功能测试机
CN106997962A (zh) 一种新型圆柱形锂电池pack自动分选自动组装机
CN111766242A (zh) 一种全自动截面分析仪
CN220019845U (zh) 一种接头端子检测装置
CN111085635A (zh) 用于马达电机铁芯的智能化铜线剪切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731810B (zh) 一种调音台用滑动式电位器自动检测设备
CN219253332U (zh) 一种电机自动检测机构
CN111282849A (zh) 电容全表面瑕疵自动检测装置
CN212400658U (zh) 一种多功能的激光打标设备
CN216348440U (zh) 机械组总成螺纹安装孔检测机构
CN205981104U (zh) 一种电梯导轨自动检测筛选设备
CN212723217U (zh) 一种高效精准电测机
CN211937961U (zh) 一种汇电板检测输送分拣装置
CN211826240U (zh) 电阻检测设备
CN209424093U (zh) 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
CN208449924U (zh) 重扭力逻辑式编码器检测机
CN113118061A (zh) 多功能meb线束产品智能测试系统
CN107339964B (zh)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钢丝绳长度检测设备
CN113318990A (zh) 一种继电器电性能测试设备
CN113281205B (zh) 一种羽毛球拍中管硬度自动测试机
CN216779476U (zh) 一种tube工件旋转外观检测机
CN219429135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20872335U (zh) 一种钣金件缺陷输送检测设备
CN218956393U (zh) 一种玻璃基板自动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