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0465U -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0465U
CN219990465U CN202320964680.3U CN202320964680U CN219990465U CN 219990465 U CN219990465 U CN 219990465U CN 202320964680 U CN202320964680 U CN 202320964680U CN 219990465 U CN219990465 U CN 21999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earing
supporting
driv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46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46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0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抓取装置用于抓取边框,抓取装置包括基板、至少一组承托组件及驱动机构,每组承托组件包括两个承托件,两个承托件分别对应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每一承托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基板,每一承托件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承托部,主体部与对应承托部呈夹角设置,承托部具有能够搁放边框的搁放表面;驱动机构同时连接两个承托件的主体部,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承托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两个承托部之间的间距。本申请实施例的抓取装置在转运边框时,通过承托部将边框托起,且主体部与边框零作用力,从而对边框的损伤较小,不易使边框发生变形、磨损等。

Description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的生产过程中,边框需要进行转运以与其他的部件进行组装。相关技术中,在转运边框时,通常使用气缸带动夹持件夹紧边框,因而容易造成夹持过紧,从而导致边框发生变形、磨损、刮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可以改善上述边框容易变形、磨损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抓取装置,所述抓取装置用于抓取边框,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基板、至少一组承托组件及驱动机构,每组承托组件包括两个承托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每一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板,每一所述承托件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承托部,所述主体部与对应所述承托部呈夹角设置,所述承托部具有能够搁放所述边框的搁放表面;所述驱动机构同时连接两个所述承托件的所述主体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其中,每一所述承托部均具有承托位置以及释放位置,每一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承托位置时,所述边框能够搁放于每一所述承托部的所述搁放表面,且每一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边框均零作用力;每一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每一所述承托部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边框间隔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承托件;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另一个所述承托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抓取装置包括:两组承托组件,其中一组所述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另一组所述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另一组对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同时连接四个所述承托件的所述主体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四个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设置于所述边框其中一组对边的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设置于所述边框另一组对边的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对应所述边框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所述承托件;两个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对应所述边框另外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所述承托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四个连接件,其中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另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
每一所述承托件均能够沿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对应所述连接件。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承托件。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承托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承托部与所述限位部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值大于所述边框的厚度值。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承托部在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宽度。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承托件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至少覆盖所述承托部;和/或所述承托件的材质为塑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抓取装置及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基板连接,以带动所述基板移动。
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抓取装置在转运边框时,通过承托部将边框托起,且主体部与边框零作用力,从而对边框的损伤较小,不易使边框发生变形、磨损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再一种实施例中的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抓取装置;110、基板;120、承托件;121、主体部;1211、连接部;1212、限位部;122、承托部;122a、搁放表面;130、驱动机构;131、第一驱动件;132、第二驱动件;140、连接件;150、安装件;160、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包括抓取装置100及机械臂。抓取装置100可以对板状结构的物体进行抓取,例如抓取装置100可以对显示面板的边框160等进行抓取。机械臂与抓取装置100连接,机械臂可以带动抓取装置100进行三维移动,从而带动边框160移动,实现边框160的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抓取装置100包括安装件150,安装件150设置于基板110背离驱动机构130的表面,安装件150可以为法兰盘,从而方便拆卸。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抓取装置100,抓取装置100用于抓取边框160,抓取装置100包括基板110、至少一组承托组件及驱动机构130。
基板110用于承载承托组件及驱动机构130,基板110示例性的可以为平整的金属板。
如图1-5所示,每组承托组件包括两个承托件120,即每组承托组件可以为两个承托件120,也可以为三个承托件120,还可以为四个或者更多个承托件120,下文以每组承托组件为两个承托件120进行说明。
两个承托件120分别对应边框160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每一承托件12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基板110,需要说明的是,水平方向包括多个方向,各个承托件120的具体移动方向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但各个承托件120的具体移动方向都属于水平方向的范畴。例如,承托件120可以沿垂直于边框160对应边的方向移动,承托件120也可以沿倾斜于边框160对应边的方向移动,只需使得承托件120能够靠近或者远离边框160对应边即可。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承托件120分别承托边框160的两对边,即可以将边框160托起。
每一承托件120包括主体部121及与主体部121连接的承托部122,主体部121与对应承托部122呈夹角设置,承托部122具有能够搁放边框160的搁放表面122a。每一承托部122均具有承托位置以及释放位置,承托位置即为承托部122承托边框160时的位置,释放位置即为承托部122未承托边框160时的位置。每一承托部122位于承托位置时,边框160能够搁放于每一承托部122的搁放表面122a,例如边框160竖直朝下的表面与搁放表面122a贴合。此时,每一主体部121与边框160均零作用力,也即主体部121可以与边框160间隔设置,或者主体部121与边框160贴合设置但无作用力。每一承托部122位于释放位置时,每一承托部122在水平方向上与边框160间隔设置。
驱动机构130同时连接两个承托件120的主体部121,驱动机构130能够带动两个承托件120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两个承托部122之间的间距。如图6-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130驱动两个承托件120沿水平方向移动,可以起到使两个承托件120的承托部122在承托位置以及释放位置之间切换作用,以及同时起到使两个承托件120适配不同尺寸的边框160的作用。具体而言,当两个承托件120相互靠近时,两个承托件120之间的距离减小,两个承托件120可以移动至承托位置以承托边框160,或者两个承托件120可以适配相对小尺寸的边框160。当两个承托件120相互远离时,两个承托件120之间的距离增大,两个承托件120可以移动至释放位置以放下边框160,或者两个承托件120可以适配相对大尺寸的边框160。
抓取装置100的工作过程示例性的可以为:机械臂带动抓取装置100移动至边框160上方,驱动机构130带动两个承托件120相互远离,机械臂带动抓取装置100下降,使得承托部122移动至边框160下方10-15mm,驱动机构130带动两个承托件120相互靠近,机械臂带动抓取装置100上移,承托部122的搁放表面122a与边框160底部接触,并托起边框160移动至目标位置的上方;机械臂带动抓取装置100下降,使得承托部122移动至边框160下方10-15mm,驱动机构130带动两个承托件120相互远离,即完成了边框160的转运。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抓取装置100在转运边框160时,通过承托部122将边框160托起,且主体部121与边框160零作用力,从而对边框160的损伤较小,不易使边框160发生变形、磨损等。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抓取装置100的两个承托部122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得抓取装置100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边框160。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0包括第一驱动件131及第二驱动件132,第一驱动件131设置于基板110且连接其中一个承托件120,第二驱动件132设置于基板110且连接另一个承托件120,第一驱动件131与第二驱动件132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也即,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可调,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固定。或者,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固定,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可调。或者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可调,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可调。例如,第一驱动件131为气缸,气缸行程固定,第二驱动件132为丝杠副,丝杠副行程可调。气缸的行程可以相对较短,只需保证承托部122能够移动至边框160的底部即可,丝杠副的行程可以相对较长,以便满足调节两个承托件120的间距,也即调节两个承托件120的张开尺寸。当然,第一驱动件131及第二驱动件132可以均为丝杠副。
如图4-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抓取装置100包括两组承托组件,其中一组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承托件120分别对应边框160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示例的,其中一组的两个承托件120分别对应边框160的沿X方向延伸的一组对边设置;另一组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承托件120分别对应边框160的另一组对边设置,示例的,另一组的两个承托件120分别对应边框160的沿Y方向延伸的一组对边设置。驱动机构130同时连接四个承托件120的主体部121,驱动机构130能够带动四个承托件120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设置于边框160其中一组对边的两个承托部122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设置于边框160另一组对边的两个承托部122之间的间距。图4-7中承托件120设置于边框160的外围,可以理解的是,承托件120设置于边框160的内周,同样可以实现承托或放下边框160。
基于本实施例,抓取装置100设置有四个承托件120,四个承托件120分别承托边框160的四边,可以使得抓取装置100在承托边框160时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5-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0包括两个第一驱动件131及两个第二驱动件132,两个第一驱动件131均设置于基板110且连接对应边框160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承托件120,两个第二驱动件132均设置于基板110且连接对应边框160另外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承托件120,第一驱动件131与第二驱动件132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也即,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可调,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固定。或者,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固定,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可调。或者第一驱动件131行程可调,第二驱动件132行程可调。例如,第一驱动件131为气缸,气缸行程固定,第二驱动件132为丝杠副,丝杠副行程可调。气缸的行程可以相对较短,只需保证承托部122能够移动至边框160的底部即可,丝杠副的行程可以相对较长,以便满足调节两个承托件120的间距,也即调节两个承托件120的张开尺寸。当然,第一驱动件131及第二驱动件132可以均为丝杠副。
继续参考图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托组件还包括四个连接件140,其中两个连接件14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驱动件131与对应的两个承托件120之间,另两个连接件140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驱动件132与对应的两个承托件120之间,每一承托件120均能够沿边框160对应边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对应连接件140,即,每个连接件140均与其对应的第一驱动件131的自由端或第二驱动件132的自由端连接,每个连接件140上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承托件120。通过滑动承托件120,可以调节承托件120与连接件14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承托件120可以避让边框160的特定位置,承托边框160的不同部位,或者是适配不同的边框160。
继续参考图5-7,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连接件14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托件120,例如每一连接件140上设置有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的承托件120,从而使抓取装置100对边框160的承托更加稳定。而且,各个连接件140上的承托件12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主体部121还包括连接部1211及限位部1212,承托部122设置于连接部1211的底部,且承托部122与连接部1211垂直。限位部1212设置于连接部1211的顶部,且限位部1212与连接部1211垂直,驱动机构130与限位部1212连接,承托部122与限位部1212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值大于边框160的厚度值。限位部1212与承托部122可以共同配合,以在竖直方向对边框16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托部122在边框160对应边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边框160对应边的宽度,边框160对应边的宽度方向也即在水平面上垂直于边框160对应边的延伸方向。使承托部122能够伸入边框160的内侧,从而尽量扩大承托部122与边框160的接触面积,使抓取装置100能够更加稳定的承托边框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承托件120还包括柔性件,柔性件至少覆盖承托部122,柔性件与边框160接触,可以尽量避免刮伤边框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托件120的材质为塑胶,塑胶的硬度相对较低,通常难以刮花为金属材质的边框160。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用于抓取边框,所述抓取装置包括:
基板;
至少一组承托组件,每组承托组件包括两个承托件,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每一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板,每一所述承托件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承托部,所述主体部与对应所述承托部呈夹角设置,所述承托部具有能够搁放所述边框的搁放表面;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同时连接两个所述承托件的所述主体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
其中,每一所述承托部均具有承托位置以及释放位置,每一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承托位置时,所述边框能够搁放于每一所述承托部的所述搁放表面,且每一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边框均零作用力;每一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每一所述承托部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边框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承托件;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另一个所述承托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装置包括:
两组承托组件,其中一组所述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其中一组对边设置,另一组所述承托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承托件分别对应所述边框的另一组对边设置;
所述驱动机构同时连接四个所述承托件的所述主体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四个所述承托件沿水平方向移动,且能够调整设置于所述边框其中一组对边的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设置于所述边框另一组对边的两个所述承托部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两个第一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对应所述边框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所述承托件;
两个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连接对应所述边框另外两邻边设置的两个所述承托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中至少一者的行程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
四个连接件,其中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另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承托件之间;
每一所述承托件均能够沿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于对应所述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承托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体部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承托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顶部,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垂直,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承托部与所述限位部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值大于所述边框的厚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在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边框对应边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承托件还包括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至少覆盖所述承托部;和/或
所述承托件的材质为塑胶。
10.一种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抓取装置;及
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基板连接,以带动所述基板移动。
CN202320964680.3U 2023-04-25 2023-04-25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Active CN21999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680.3U CN2199904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4680.3U CN2199904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0465U true CN21999046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4680.3U Active CN219990465U (zh) 2023-04-25 2023-04-25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0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8228B1 (ko) 기판 반송 장치
CN109243308B (zh) 一种柔性模组的弯折治具
KR101978166B1 (ko) 보호필름 부착장치
EP0776035A1 (en) Substrate carrying device
EP0934868A3 (en) Body handling and assembly system
CN219990465U (zh) 抓取装置及显示面板的边框搬运装置
US20210197877A1 (en) Target conveying vehicle
CN213592189U (zh) 装配机
CN102642714B (zh) 基板移运装置
JP4166077B2 (ja) ガラス板の位置決め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647387B1 (ko) 굴곡형 기판 상에의 기능성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착방법
CN111716874A (zh) 对位贴合装置及其对位贴合方法
KR20020077814A (ko) 기판반송장치
CN214292381U (zh) 一种玻璃加工设备
CN215143522U (zh) 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CN213386558U (zh) 交接支撑载台
CN208070811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215755112U (zh) 异型屏调整搬运机械手
CN108725877B (zh) 一种3d曲面玻璃的凹面定位及凸面同步转移机构
CN108995865B (zh) 产品保护膜自动贴附设备
CN116387216A (zh) 储片盒传输装置和储片盒固定组件
CN220199902U (zh) 柔性电路板的承装托盘
CN219093222U (zh) 一种防火门板折弯生产线
CN215587672U (zh) 一种整形治具
TWI792970B (zh) 能自動調整大小的取放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