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7062U -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7062U
CN219987062U CN202321044948.8U CN202321044948U CN219987062U CN 219987062 U CN219987062 U CN 219987062U CN 202321044948 U CN202321044948 U CN 202321044948U CN 219987062 U CN219987062 U CN 219987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driving
grinding machine
distance adjus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49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忠
陈坚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nyu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ny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nyu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ny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449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7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7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7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端面磨床技术领域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包括底座,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套,转盘内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定位管,定位管滑动连接有反向运动的夹爪,夹爪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向齿条,反向齿条之间啮合有反向齿轮,其中外侧反向齿条固定连接有弹簧杆,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有与驱动套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驱动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轮和用于下料的存料桶,转盘下方设置有挡料板,凸轮开设有导向槽;能够避免工件加工时出现晃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件端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端面磨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背景技术
立式双端面磨床用于磨削零件的上下两个端面,适用于大批量产品工件的加工,效率高。应用于液压气动元件、液压马达部件、汽车转向泵零部件、制冷压缩机零部件、油泵油嘴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高精密轴承、密封件、活塞环、量刃具、模具、仪表、硬质合金刀片、陶瓷阀芯、磁性材料等产品的双端面磨削加工。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对工件的进度越来越高,现有的立式双端面磨床所加工的工件以及难以实用现代高进度设备的需求,例如现有的立式双端面磨床使用时,工件被放置在转盘内,工件依然处于松动状态,在对工件端面磨削时,工件容易出现位移,从而导致工件的精度降低,无法适用于高精度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套,所述转盘内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滑动连接有反向运动的夹爪,所述夹爪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向齿条,所述反向齿条之间啮合有反向齿轮,其中外侧所述反向齿条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有与驱动套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外壳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轮和用于下料的存料桶,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挡料板,所述凸轮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弹簧杆固定连接的导向轴,所述底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有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支架侧壁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磨盘和下磨盘反向移动的调距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有调距齿轮,所述调距齿轮两侧均啮合调距齿条,所述调距齿条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架滑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与上磨盘和下磨盘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距齿条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料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位于底部的支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爪包括V型结构的定位叉,所述定位叉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其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夹爪至少有两个定位叉,两个所述定位叉分别位于内侧定位叉上下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存料桶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尺,所述卡尺啮合有与存料桶螺纹连接的卡盘,所述卡盘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套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转动连接有与固定轴固定连接有的支撑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导料轨道,所述导料轨道端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轨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转盘转动时,弹簧杆在导向轴、导向槽的作用下往复向内再向外移动,当弹簧杆向内移动时,外侧夹爪随之向内移动,并通过反向齿条和反向齿轮带动内侧的夹爪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夹爪反向移动,两个夹爪靠近时能够将定位管内的工件夹持,工件被夹持后再进行磨削能够避免工件出现晃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件端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工件的质量,工件经过一段时间后脱离夹爪能够给工件端面提供冷却时间,降低断面高温状态接触或撞击其他物体,导致工件断面出现局域变形,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管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电机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存料桶及其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转盘;21、定位管;22、夹爪;23、定位叉;24、连接板;25、反向齿条;26、反向齿轮;27、弹簧杆;3、驱动电机;31、驱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驱动套;4、固定轴;41、凸轮;42、导向槽;43、导向轴;44、支撑轮;45、支撑套;5、存料桶;51、限位条;52、卡尺;53、卡盘;54、固定螺栓;6、支架;61、上磨盘;62、下磨盘;71、调距齿轮;72、调距齿条;73、支撑板;74、限位杆;75、固定杆;8、导料轨道;81、水平轨道;9、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2,转盘2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套33,转盘2内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定位管21,定位管21滑动连接有反向运动的夹爪22,夹爪2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向齿条25,反向齿条25之间啮合有反向齿轮26,其中外侧反向齿条25固定连接有弹簧杆27,底座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1,驱动齿轮31啮合有与驱动套33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32,驱动电机3外壳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固定轴4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轮41和用于下料的存料桶5,转盘2下方设置有挡料板9,凸轮41开设有导向槽42,导向槽42内滑动连接有与弹簧杆27固定连接的导向轴43,底座1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6,支架6滑动连接有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支架6侧壁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反向移动的调距组件;
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放入存料桶5内,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齿轮31转动,驱动齿轮31通过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32带动驱动套33转动,驱动套33带动转盘2转动,转盘2上的定位管21与存料桶5同轴时,存料桶5内的工件落入定位管21内,工件底部受到挡料板9阻挡后停止下落,转盘2转动时,定位管21带动夹爪22、弹簧杆27转动,弹簧杆27在导向轴43、导向槽42的作用下往复向内再向外移动,当弹簧杆27向内移动时,外侧夹爪22随之向内移动,外侧夹爪22通过反向齿条25和反向齿轮26带动内侧的夹爪22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夹爪22反向移动,两个夹爪22靠近时能够将定位管21内的工件夹持,工件被夹持后,随着定位管21转动,当工件经过到达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之间时,工件端部被磨削,同时,一侧相邻的定位管21内落入新的工件,能够进行上料和磨削同时进行,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当工件磨削后,待加工的工件转动至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之间,加工后的工件转离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当加工后的工件转动至存料桶5另一侧时,在导向轴43和导向槽42的工作用下,弹簧杆27向外侧移动,外侧端的夹爪22随之向外侧移动,而内侧的夹爪22在反向齿轮26和反向齿条25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两个夹爪22脱离工件,工件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并且脱离定位管21,此定位管21转动至存料桶5下方进行新的一轮补料;
综上所述,转盘2转动时,弹簧杆27在导向轴43、导向槽42的作用下往复向内再向外移动,当弹簧杆27向内移动时,外侧夹爪22随之向内移动,并通过反向齿条25和反向齿轮26带动内侧的夹爪22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夹爪22反向移动,两个夹爪22靠近时能够将定位管21内的工件夹持,工件被夹持后再进行磨削能够避免工件出现晃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件端面的平整度,进而提高工件的质量,工件经过一段时间后脱离夹爪22能够给工件端面提供冷却时间,降低断面高温状态接触或撞击其他物体,导致工件断面出现局域变形,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调距组件包括与支架6转动连接有调距齿轮71,调距齿轮71两侧均啮合调距齿条72,调距齿条72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架6滑动连接的支撑板73,支撑板73分别与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转动连接;
使用时,逆时针转动调距齿轮71,调距齿轮71两侧的调距齿条72反向移动,调距齿条72端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板73相互远离,支撑板73端部的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间距增加,反之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间距减小,从而使装置能够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加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调距齿条72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74,限位杆74分别与支撑板73固定连接;
使用时,调距齿条72移动过程中限位杆74对其进行限位,两个调距齿条72移动的同时对另一个调距齿条72进行相互限位,保证调距齿条72的稳定性与调距齿轮71的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挡料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5,固定杆75与支撑板73固定连接;
使用时,挡料板9通过固定杆75与底部的支撑板73固定连接,使挡料板9能够随底部的支撑板73移动,调距工件下落的距离,确保工件能够顺利进行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之间,避免对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造成伤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夹爪22包括V型结构的定位叉23,定位叉23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其中位于外侧的夹爪22至少有两个定位叉23,两个定位叉23分别位于内侧定位叉23上下两端;
使用时,位于外侧的夹爪22两个定位叉23且位于内侧定位叉23的上下两侧,能够使工件受力均衡,避免工件出现倾斜的情况出现,从而避免工件端面出现倾斜,从而降低了工件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存料桶5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条51,限位条51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尺52,卡尺52啮合有与存料桶5螺纹连接的卡盘53,卡盘53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54;
使用时,转动卡盘53,卡尺52带动限位条51聚拢或远离,调整限位条51之间的间距不同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定位,确保工件能够落入定位管21中心位置,确保夹爪22能够对工件进行夹持,再配合弹簧杆27的伸缩,使装置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工件进行夹持,进一步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和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驱动套3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轮44,支撑轮44转动连接有与固定轴4固定连接有的支撑套45;
使用时,驱动套33底部的支撑轮44与支撑套45配合能够使驱动套33转动并且具有支撑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底座1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导料轨道8,导料轨道8端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轨道81;
使用时,下落的工件落入螺旋状的导料轨道8内,工件随着导料轨道8移动至水平轨道81内,位于水平轨道81内的工件能够方便拿取,螺旋状的导料轨道8能够降低工件下落的距离,降低工件受到撞击带来的损伤,进而提高工件的质量。

Claims (8)

1.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2),所述转盘(2)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套(33),所述转盘(2)内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排布的定位管(21),所述定位管(21)滑动连接有反向运动的夹爪(22),所述夹爪(2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反向齿条(25),所述反向齿条(25)之间啮合有反向齿轮(26),其中外侧所述反向齿条(25)固定连接有弹簧杆(27),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转盘(2)转动的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31),所述驱动齿轮(31)啮合有与驱动套(33)固定连接的从动齿轮(32),所述驱动电机(3)外壳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顶部固定连接有凸轮(41)和用于下料的存料桶(5),所述转盘(2)下方设置有挡料板(9),所述凸轮(41)开设有导向槽(42),所述导向槽(42)内滑动连接有与弹簧杆(27)固定连接的导向轴(43),所述底座(1)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滑动连接有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所述支架(6)侧壁安装有用于驱动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反向移动的调距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与支架(6)转动连接有调距齿轮(71),所述调距齿轮(71)两侧均啮合调距齿条(72),所述调距齿条(72)均固定连接有与支架(6)滑动连接的支撑板(73),所述支撑板(73)分别与上磨盘(61)和下磨盘(6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齿条(72)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74),所述限位杆(74)分别与支撑板(7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5),所述固定杆(75)与位于底部的支撑板(7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22)包括V型结构的定位叉(23),所述定位叉(23)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其中位于外侧的所述夹爪(22)至少有两个定位叉(23),两个所述定位叉(23)分别位于内侧定位叉(23)上下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桶(5)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条(51),所述限位条(51)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尺(52),所述卡尺(52)啮合有与存料桶(5)螺纹连接的卡盘(53),所述卡盘(53)侧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3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轮(44),所述支撑轮(44)转动连接有与固定轴(4)固定连接有的支撑套(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导料轨道(8),所述导料轨道(8)端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轨道(81)。
CN202321044948.8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Active CN219987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948.8U CN21998706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4948.8U CN21998706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7062U true CN219987062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4948.8U Active CN219987062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7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08647U (zh) 一种去除轮毂合模飞边的去合模飞边机
CN111037294A (zh) 全自动曲轴油孔加工数控机床
CN111889716A (zh) 一种雨刮臂马达盖铸件异形孔自动加工设备
CN214556331U (zh) 高精度钢管冷拔机
CN219987062U (zh) 一种数控立式双端面磨床
CN211516129U (zh) 一种加工回转风机外壳摇臂钻床工作台
CN111360178B (zh) 一种探针弯折加工用旋转式驱动装置
CN112318203A (zh) 一种圆盘类零件的找中定位机构
CN111678483B (zh)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内径测量装置
CN215033745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立式钻床设备
CN212552703U (zh) 一种工作台驱动装置
CN210269473U (zh) 一种用于铸锻件制造的硬度检测装置
CN107214347B (zh) 电机壳内止口与端面精加工立式车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11546081A (zh) 一种工作台驱动装置
CN215240090U (zh) 一种工件抛光设备
CN213701635U (zh) 一种成品检测用自动化锻压机床
CN220636696U (zh) 一种激光自动焊接用可变焊接支架
CN220407978U (zh) 一种铝管钻孔用自动夹持换向机构
CN214442705U (zh) 一种自动滚螺纹设备
CN220761786U (zh) 一种翅片管去翅片设备
CN217858086U (zh) 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
CN218081433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找正调整平台
CN211162830U (zh) 全自动曲轴油孔加工数控机床
CN215092870U (zh) 一种适应不同口径的精密不锈钢管内表面抛光结构
CN221110888U (zh) 一种立式铣削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