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60840U -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60840U
CN219960840U CN202321416201.0U CN202321416201U CN219960840U CN 219960840 U CN219960840 U CN 219960840U CN 202321416201 U CN202321416201 U CN 202321416201U CN 219960840 U CN219960840 U CN 219960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moving coil
coil
earphon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62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huiyue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62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60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60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60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涉及双动圈耳机技术领域,目的在于降低耳机的偶次谐波失真以提升其声音表现,包括第一动圈组件、第二动圈组件、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环形腔体;两个动圈单元支架开口上下相对而置,所述环形腔体沿着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的侧边环绕设置将两个动圈单元支架连接到一起;第一动圈组件和第二动圈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腔体内贴近两个不同动圈单元支架处。该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具有降低偶次谐波失真、提升声音表现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动圈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背景技术
动圈式耳机是如今耳机的主流倾向,动圈式耳机主要是采用稳恒磁场下、进而音频电流通过动圈推动振动膜发声的工作方式。
为了提升耳机的声音表现,可以采用多组的动圈结构设置,但是如此设计下,不同动圈组之间的配合设置需要尤为谨慎,因为多个动圈结构同时作用,还可能产生偶次谐波失真等问题,尤其多个组的动圈结构发出同一声压的时候容易引发振动位移,进一步加重偶次谐波失真,此时还需进行难以实现的振动位移复位操作。
对于多单元动圈式耳机进行设计,保留多单元动圈式耳机的高质量低音表现同时降低其偶次谐波失真,可以大幅提升动圈式耳机的声音表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目的是降低耳机的偶次谐波失真以提升其声音表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包括第一动圈组件、第二动圈组件、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环形腔体;
两个动圈单元支架开口上下相对而置,所述环形腔体沿着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的侧边环绕设置将两个动圈单元支架连接到一起;
所述第一动圈组件和第二动圈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腔体和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组成的内部空间内贴近两个不同动圈单元支架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圈组件包括第一磁体、第一导磁件、第一线圈和第一振膜;
所述第一磁体的底面安装在位于下方的动圈单元支架的底部,所述第一磁体的顶面上设置所述第一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上覆盖所述第一振膜,所述第一线圈环绕所述第一磁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动圈组件包括第二磁体、第二导磁件、第二线圈和第二振膜;
所述第二磁体的顶面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动圈单元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磁体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下面覆盖所述第二振膜,所述第二线圈环绕所述第二磁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腔体设置有孔洞。
优选地,两个所述孔洞关于所述环形腔体的几何中心对称。
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孔洞上可拆卸覆盖有纱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动圈的结构,提升了耳机的发声表现,尤其提低音表现;
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动圈组件相对放置,互相作用下每个动圈组件的磁感线更集中,提升了安培力,发声效果更为灵敏;
本实用新型两个动圈组件的设置还提升了空气阻尼,隐藏进一步降低了声音的失真;
本实用新型还有效抑制了两个动圈组件振动发出同一声压的时候的位移,降低了偶次谐波失真;
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孔的设置可以有效泄压,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纱网的设置采用不同孔径孔密度的纱网自行调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动圈单元支架和环形腔体结构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动圈单元支架和环形腔体结构关系的爆炸主视示意图;
图标:101-动圈单元支架,102-第一动圈组件,103-第二动圈组件,104-环形腔体,105-纱网,1021-第一磁体,1022-第一导磁件,1023-第一振膜,1024-第一线圈,1031-第二磁体,1032-第二导磁件,1033-第二振膜,1034-第二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现方式如下: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包括第一动圈组件102、第二动圈组件103、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环形腔体104;
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开口上下相对而置,所述环形腔体沿着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2的侧边环绕设置将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连接到一起;
所述第一动圈组件和第二动圈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腔体和两个动圈单元支架组成的内部空间内贴近两个不同动圈单元支架处。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动圈组件102包括第一磁体1021、第一导磁件1022、第一线圈1024和第一振膜1023;
所述第一磁体1021的底面安装在位于下方的动圈单元支架101的底部,所述第一磁体1021的顶面上设置所述第一导磁件1022,所述第一导磁件1022上覆盖所述第一振膜1023,所述第一线圈1024环绕所述第一磁体1021设置。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动圈组件103和第一动圈组件102的组成相同,且相互对称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动圈组件103包括第二磁体1031、第二导磁件1032、第二线圈1034和第二振膜1033;
所述第二磁体1031的顶面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动圈单元支架101的顶部,所述第二磁体1031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第二导磁件1032,所述第二导磁件1032下面覆盖所述第二振膜1033,所述第二线圈1034环绕所述第二磁体1031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环形腔体104共同组装起一个固定第一动圈组件102、第二动圈组件103的作用。环形腔体104可通过卡扣连接到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
基于动圈的基本功能,由电流和磁感线共同作用产生的安培力驱动振膜。例如在第一动圈组件102中,第一线圈1024通电,和第一磁体1021的磁感线作用产生安培力,驱动第一振膜1023振动,第一导磁件1022的作用主要是提升第一线圈1024的效率和功率因数;同样的,在第二动圈组件103中,第二线圈1034通电,和第二磁体1031的磁感线作用产生安培力,驱动第二振膜1033振动,第二导磁件1032的作用主要是提升第二线圈1034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第一动圈组件102和第二动圈组件103共同作用增强耳机音效。
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动圈组件102和第二动圈组件103相对设置,第一动圈组件102和第二动圈组件103分别产生有磁感线,二者的磁感线相互排斥,进而每个动圈组件的磁感线被压缩而变得更密集集中,所以每个动圈组件所产生的的磁场强度增大,由于安培力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所以驱动振膜的安培力也得到了提升;同时还互相制衡抑制了彼此的振动造成的位移,提升了耳机空间内的空气阻尼,进而降低偶次谐波失真。
综上所述,如此设置的双线圈耳机在有效降低偶次谐波失真,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表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参阅图1,对两个盖板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腔体104优选设置有孔洞。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孔洞可以关于所述环形腔体104的几何中心对称。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孔洞上可拆卸覆盖有纱网105。
本实施例设置的孔洞可以有效泄压,然后根据需要可以安装具有不同孔径和孔密度的纱网105作为阻尼网来进行调压,因为不同孔径和孔密度的纱网105泄压能力是不同的。
特别说明的是,另一个孔洞用来接导声部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动圈组件(102)、第二动圈组件(103)、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环形腔体(104);
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开口上下相对而置,所述环形腔体沿着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的侧边环绕设置将两个动圈单元支架连接到一起;
所述第一动圈组件(102)和第二动圈组件(103)相对设置并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腔体(104)和两个动圈单元支架(101)组成的内部空间贴近两个不同动圈单元支架(10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圈组件(102)包括第一磁体(1021)、第一导磁件(1022)、第一线圈(1024)和第一振膜(1023);
所述第一磁体(1021)的底面安装在位于下方的动圈单元支架(101)的底部,所述第一磁体(1021)的顶面上设置所述第一导磁件(1022),所述第一导磁件(1022)上覆盖所述第一振膜(1023),所述第一线圈(1024)环绕所述第一磁体(1021)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圈组件(103)包括第二磁体(1031)、第二导磁件(1032)、第二线圈(1034)和第二振膜(1033);
所述第二磁体(1031)的顶面安装在位于上方的动圈单元支架(101)的顶部,所述第二磁体(1031)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第二导磁件(1032),所述第二导磁件(1032)下面覆盖所述第二振膜(1033),所述第二线圈(1034)环绕所述第二磁体(103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体(104)设置有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孔洞关于所述环形腔体(104)的几何中心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孔洞上可拆卸覆盖有纱网(106)。
CN202321416201.0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Active CN219960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201.0U CN21996084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201.0U CN21996084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60840U true CN21996084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7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6201.0U Active CN21996084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60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6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6A (zh) * 2024-01-03 2024-02-02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17499836B (zh) * 2024-01-03 2024-03-15 成都水月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动圈组合式耳机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2426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CN106878886B (zh) 动磁式扬声器
CN219960840U (zh) 一种用于多单元耳机的水平对置双动圈低音模组
US3649776A (en) Omnidirectional horn loudspeaker
WO2020181887A1 (zh) 扬声器
WO2021232473A1 (zh) 一种扬声器
CN109511061B (zh) 微型发声器件和电子产品
US10972830B1 (en) Speaker monomer with pair of dynamic speakers thereof
CN204929248U (zh) 动圈式喇叭
CN218976534U (zh) 振动马达
KR20080048377A (ko) 진동형 마이크로스피커
CN216491044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381375U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KR20080095962A (ko) 왜율 방지 성능을 구비한 동 위상 저음 반전 방식의 출력구조를 갖는 전기음향변환 유닛
CN111629307B (zh) 扬声器
CN211406274U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及复合型扬声器
JP2004502365A (ja) 小型高性能スピーカ
CN216673285U (zh) 一种内焊式耳机喇叭
CN107820172B (zh) 喇叭以及包括该喇叭的耳机
CN110708643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372582U (zh) 一种限位音膜组件及双音圈双磁路的扬声器
CN219999594U (zh) 发声单元
CN219876102U (zh) 发声单元
CN220292176U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40073611A1 (en) Coaxial Speak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