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2176U -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2176U
CN220292176U CN202321046528.3U CN202321046528U CN220292176U CN 220292176 U CN220292176 U CN 220292176U CN 202321046528 U CN202321046528 U CN 202321046528U CN 220292176 U CN220292176 U CN 220292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entral
center
magnet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465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国栋
王继宗
张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210465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2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2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2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壳体、磁路系统、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第二中心磁部与第一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一磁间隙,边磁部与第二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一端分别与振膜组件连接,第一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磁间隙,第二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磁间隙,第二振动系统包括弹性连接件和振子组件,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振子组件和壳体内壁连接,振子组件包括配重块和设于配重块的驱动线圈,驱动线圈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边,沿第一方向,两个连接边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和第二中心磁部相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发声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发声和振动效果好。

Description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设备尤其是手机类产品,通常需要兼具音频体验和振动触觉反馈体验功能。其中,音频体验来自于发声单元,振动触觉反馈体验来自于振动单元。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发声单元和振动单元集成为一体的振动发声模组中。其中,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分体设置分别形成为独立的控制单元,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堆叠设置于振动发声模组的壳体内。上述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发声单元与振动单元的集成,但是,上述振动发声模组占用的装配空间太大,从而影响终端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振动发声装置,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发声和振动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振动发声装置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安装空间;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中心磁部、第二中心磁部和边磁部,所述第二中心磁部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一磁间隙,所述边磁部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弹性连接件和振子组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壳体内壁连接以将所述振子组件悬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振子组件包括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边,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连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和所述第二中心磁部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第一振动系统采用双音圈结构,从而可以提升磁路系统的磁场利用率,提升振动发声装置的发声灵敏度;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驱动线圈的两个连接边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和第二中心磁部相对设置,由此第一中心磁部与第二中心磁部不仅可以限定出作用于第一音圈的第一磁间隙,而且第一中心磁部与第二中心磁部的一部分磁场还可以提供用于驱动驱动线圈往复振动的磁场力,从而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占用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满足振动发声装置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线圈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间隙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两个子磁间隙,两个所述驱动线圈的中心孔与两个所述子磁间隙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边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外周的边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和所述边磁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充磁,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心磁铁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所述第二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第三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磁铁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磁铁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导磁轭,所述导磁轭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的镂空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镂空孔与所述驱动线圈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边磁部和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均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和第一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镂空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中心磁部与所述延伸部间隔设置限定出部分所述第一磁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镂空孔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远离所述本体部一侧的第二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二中心导磁板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均延伸至所述镂空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与所述导磁轭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占用的装配空间小,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和振动效果,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而且还可以使电子设备兼具良好的音质和振动反馈效果,提升电子设备的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沿第二方向的竖直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沿第三方向的竖直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导磁板与导磁轭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振动发声装置100,
壳体1,
磁路系统2,第一磁间隙2a,第二磁间隙2b,第一中心磁部21,第一中心磁铁211,第一中心导磁板212,支撑部2121,延伸部2122,第二中心磁部22,第二中心磁铁221,第一磁铁221a,第二磁铁221b,第二中心导磁板222,边磁部23,边磁铁231,边导磁板232,第一板体2321,第二板体2322,凹陷部232a,导磁轭24,本体部241,镂空孔242,
第一振动系统3,振膜组件31,振膜311,球顶312,第一音圈32,第二音圈33,
第二振动系统4,弹性连接件41,振子组件42,配重块421,装配槽421a,驱动线圈422,连接边4221,弧形边4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100,该振动发声装置100可以为兼具发声和振动功能的扬声器模组。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100,包括:壳体1、磁路系统2、第一振动系统3和第二振动系统4。
如图2-图3所示,磁路系统2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中心磁部22和边磁部23,第二中心磁部22设于第一中心磁部21的外侧并与第一中心磁部21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一磁间隙2a,边磁部23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的外侧并与第二中心磁部22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2b。也就是说,磁路系统2的中心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之间间隔限定出第一磁间隙2a,第二中心磁部22的外侧设有边磁部23,边磁部23与第二中心磁部22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2b,第一磁间隙2a和第二磁间隙2b可以同轴设置。
如图2-图3所示,第一振动系统3和第二振动系统4可以分别设于磁路系统2的相对两侧,第一振动系统3沿第一方向(例如竖直z方向)振动,第一振动系统3可以包括振膜组件31、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的一端分别与振膜组件31连接,第一音圈32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磁间隙2a,第二音圈33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磁间隙2b。由此,第一振动系统3可以形成为双音圈同步驱动一个振膜组件31的结构,由此可以提升磁路系统2的磁场利用率,进而可以提升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灵敏度。
第二振动系统4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例如水平x方向)振动,第二振动系统4可以包括弹性连接件41和振子组件42,弹性连接件41的两端分别与振子组件42和壳体1内壁连接以将振子组件42悬置于安装空间内,振子组件42可以包括配重块421和设于配重块421的驱动线圈422,驱动线圈42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边4221,沿第一方向,两个连接边4221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相对设置。
具体而言,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方向与第一振动系统3的振动方向垂直。第一振动系统3中的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可以同步驱动振子组件42振动以实现振动发声的效果。由于弹性连接件41将振子组件42悬置于安装空间内,第二振动系统4中的驱动线圈422可以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配重块421沿第二方向往复振动,由此可以起到产生振感的效果。可选地,驱动线圈422可以为多个,多个驱动线圈422可以间隔分布设置,且各个驱动线圈422的连接边4221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振动系统3包括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同步驱动振膜组件31振动,从而可以提升磁路系统2的磁场利用率,提升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灵敏度。而且,第一中心磁部21与第二中心磁部22之间不仅可以限定出作用于第一音圈32的第一磁间隙2a,而且沿第一方向驱动线圈422的两个连接边4221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相对设置,由此第一中心磁部21与第二中心磁部22的一部分磁场还可以提供用于驱动驱动线圈422往复振动的磁场力,从而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2,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2占用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满足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综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振动系统3采用双音圈结构,大大提升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灵敏度;第一振动系统3和第二振动系统4共用一套磁路系统2,通过一套磁路系统2就可以实现发声和振动功能,而且结构简洁紧凑,满足小型化和轻量化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100,其第一振动系统3采用双音圈结构,从而可以提升磁路系统2的磁场利用率,提升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灵敏度;通过设置沿第一方向驱动线圈422的两个连接边4221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相对设置,由此第一中心磁部21与第二中心磁部22不仅可以限定出作用于第一音圈32的第一磁间隙2a,而且第一中心磁部21与第二中心磁部22的一部分磁场还可以提供用于驱动驱动线圈422往复振动的磁场力,从而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2,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节省一套磁路系统2占用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以满足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小型化和轻薄化设计。
如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422可以包括两个,第一磁间隙2a可以包括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沿第二方向两侧的两个子磁间隙,两个驱动线圈422的中心孔与两个子磁间隙一一对应设置,由此可以提升作用于振子组件42的驱动力,提升第二振动系统4产生的振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驱动线圈422可以形成为扁平线圈,驱动线圈422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水平x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边4221和两个沿第三方向(水平y方向)间隔设置的弧形边4222,每个连接边4221均沿第三方向延伸,每个弧形边422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边4221连接,由此可以形成封闭环形的驱动线圈422,两个连接边4221和两个弧形边4222限定出跑道型的中心孔。其中,沿第一方向(竖直z方向),两个连接边4221与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相对,根据驱动线圈422受到的磁场力公式BIL,其中的L即为连接边4221沿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中心磁部21可以包括第一中心磁铁211,第二中心磁部22可以包括设于第一中心磁铁211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221,边磁部23可以包括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外周的边磁铁231,第一中心磁铁211、第二中心磁铁221和边磁铁231均沿第一方向(竖直z方向)充磁,沿第二方向(水平x方向),相邻的第一中心磁铁211与第二中心磁铁22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与边磁铁231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充分切割第一磁间隙2a和第二磁间隙2b内的磁感线,还可以使得驱动线圈422充分切割相邻的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之间的磁感线,可以确保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和振动效果。
可选地,第一中心磁铁211可以设置为一块,第二中心磁铁221包括四块且设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四周,边磁铁231也包括四块并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的外侧,四个第二中心磁铁221与四个边磁铁231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二方向(例如水平x方向)两端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为第一磁铁221a,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三方向(例如水平y方向)两端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为第二磁铁221b,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例如竖直z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磁铁221a的体积大于第二磁铁221b的体积。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驱动线圈422的连接边4221沿第三方向延伸,因此,作用于驱动线圈422的磁场主要来自第一中心磁铁211和位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第一磁铁221a),通过设置第一磁铁221a的体积大于第二磁铁221b的体积,由此可以增大作用于驱动线圈422的磁场强度,从而可以提升振动发声装置100的振感。
进一步的,第二中心磁部22还包括设于第二中心磁铁221靠近振膜组件31一侧的第二中心导磁板222,第二中心导磁板222形成封闭环形结构,由此,第二中心导磁板222可以起到均衡第一磁铁221a和第二磁铁221b磁场强度的作用,从而可以确保第一音圈32的不同侧边受到的磁场力相对均匀,提升第一振动系统3的振动平稳性。
如图4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磁路系统2还包括导磁轭24,导磁轭24可以包括本体部241和设于本体部241的镂空孔242,沿第一方向(例如竖直z方向),镂空孔242与驱动线圈422至少部分相对设置,边磁部23和第二中心磁部22均设于本体部241,第一中心磁部21包括第一中心磁铁211和第一中心导磁板212,第一中心导磁板212可以包括支撑部2121和设于支撑部2121外侧的延伸部2122,延伸部2122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延伸部212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部2121和本体部241连接,支撑部2121与镂空孔242相对设置,第一中心磁铁211设于支撑部2121。
具体而言,导磁轭24可以用于支撑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中心磁部22和边磁部23。其中,第二中心磁部22和边磁部23设于导磁轭24的本体部241,由于第一中心导磁板212的延伸部2122与本体部241连接,因此,导磁轭24通过延伸部2122支撑第一中心磁部2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导磁轭24沿第一方向设于与驱动线圈422相对的镂空孔242,其中,镂空孔242可以与部分驱动线圈422相对,也可以与整个驱动线圈422相对,由此可以确保驱动线圈422能够顺利地切割磁感线,从而可以确保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效果。可选地,支撑部2121可以水平延伸,第一中心磁铁211设于支撑部2121靠近镂空孔242的一侧,延伸部2122可以竖直延伸,延伸部21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部2121和本体部241。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部2122位于支撑部2121的相对两侧,第二中心磁部22与支撑部2121间隔设置限定出部分第一磁间隙2a。具体而言,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竖直y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水平x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水平y方向。其中,延伸部2122可以为两个,两个延伸部2122可以设于支撑部2121的第三方向的两侧,由此可以将支撑部2121与导磁轭24连接在一起,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其中,第二中心磁部22可以与支撑部2121间隔设置限定出一部分第一磁间隙2a,第二中心磁部22还可以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二方向的两侧间隔设置限定出另一部分第一磁间隙2a。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中心磁部22可以包括设于第一中心磁铁211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221,第一中心磁部21的第三方向(例如水平y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设于本体部241,第一中心磁部21的第二方向(例如水平x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沿第一方向与镂空孔242相对,由此可以增大与镂空孔242相对设置的第二中心磁铁221的面积,从而可以确保作用于驱动线圈422上的磁感线的数量,确保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效果。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中心磁部22可以包括设于第二中心磁铁221远离本体部241一侧的第二中心导磁板222,第二中心导磁板222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支撑部2121的外侧,由此,位于第一中心磁铁211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均与第二中心导磁板222远离振膜组件31的一侧连接,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第三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设于本体部241,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底部与镂空孔242沿第一方向相对,通过上述设置,第二中心导磁板222可以将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悬空设置,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不仅可以满足第一音圈32的磁场力要求,还可以确保作用于驱动线圈422上的磁感线数量,确保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磁铁211和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的第二方向(例如水平x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沿第一方向(例如竖直z方向)的投影位于镂空孔242的边缘内侧,由此可以确保穿过镂空孔242的磁感线的数量,从而可以确保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效果。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第一中心磁铁211和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的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均延伸至镂空孔242中,由此可以减小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与驱动线圈422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增大作用于驱动线圈422的磁场强度,进而可以提升第二振动系统4的振动效果。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中心导磁板212与导磁轭24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由此可以简化磁路系统2的结构设计,简化装配流程。例如,第一中心导磁板212与导磁轭24可以形成为一体冲压件。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中心导磁板212与导磁轭24也可以形成为分体件,第一中心导磁板212的延伸部2122与导磁轭24的本体部241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下面参考图2-图6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磁路系统2。
如图2-图5所示,磁路系统2包括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中心磁部22、边磁部23和导磁轭24,第二中心磁部22设于第一中心磁部21的外侧并与第一中心磁部21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一磁间隙2a,边磁部23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的外侧并与第二中心磁部22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2b,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的一端分别与振膜组件31连接,第一音圈32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磁间隙2a,第二音圈33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磁间隙2b。
其中,第一中心磁部21包括第一中心磁铁211和设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一中心导磁板212,第二中心磁部22包括设于第一中心磁铁211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以及设于第二中心磁铁221的第二中心导磁板222,边磁部23包括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外周的边磁铁231和设于边磁铁231的边导磁板232,第一中心磁铁211、第二中心磁铁221和边磁铁231均沿第一方向(竖直z方向)充磁,沿第二方向(水平x方向),相邻的第一中心磁铁211与第二中心磁铁221之间以及相邻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与边磁铁231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
如图4和图6所示,导磁轭24包括本体部241和设于本体部241的镂空孔242,沿第一方向,镂空孔242与驱动线圈422至少部分相对设置。边磁铁231和位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三方向(水平y方向)两端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均设于本体部241。第一中心导磁板212包括水平延伸的支撑部2121和设于支撑部2121的第三方向两侧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122,延伸部212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部2121和本体部241连接,支撑部2121与镂空孔242相对设置,第一中心磁铁211设于支撑部2121,第二中心磁部22与延伸部2122间隔设置限定出部分第一磁间隙2a,第二中心磁部22与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二方向的两侧间隔设置限定出另一部分第一磁间隙2a。
如图4所示,第二中心导磁板222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支撑部2121的外侧,位于第一中心磁铁211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均与第二中心导磁板222远离振膜组件31的一侧连接,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第三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设于本体部241,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底部与镂空孔242沿第一方向相对。如图5所示,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二方向两端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为第一磁铁221a,第一中心磁铁211的第三方向两端的第二中心磁铁221为第二磁铁221b,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第一磁铁221a的体积大于第二磁铁221b的体积。第一中心磁铁211和位于第一中心磁部21的第二方向(两侧的第二中心磁铁221沿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镂空孔242的边缘内侧。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第一中心磁部21与第二中心磁部22间隔设置限定出与第一音圈32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间隙2a,第二中心磁部22与边磁部23间隔设置限定出与第二音圈33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间隙2b,且沿第一方向,驱动线圈422的相对设置的连接边4221分别与第一中心磁部21和第二中心磁部22相对,即,磁路系统2不仅可以提供驱动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沿第一方向振动的磁场力,磁路系统2还可以提供驱动驱动线圈422沿第二方向振动的磁场力,结构设计简单,且可以实现良好的发声效果和振动效果。
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有实施例中,第一振动系统3包括振膜组件31,振膜组件31包括振膜311和设于振膜311的球顶312,第一音圈32和第二音圈33的一端同时固定于球顶312,第一音圈32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磁间隙2a,第二音圈33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磁间隙2b。边磁部23包括设于第二中心磁部22外周的边磁铁231和设于边磁铁231的边导磁板232,边导磁板232包括水平延伸的第一板体2321和竖直延伸的第二板体2322,第一板体2321设于边磁铁231的远离第二振动系统4的一侧,第二板体2322的一端与第一板体2321连接,第二板体2322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竖直z方向)延伸,振膜311的两端固定于第二板体2322。其中,振膜311的折环部沿第一方向朝向靠近边磁部23的方向延伸,第一板体2321设有与折环部对应设置的凹陷部232a。由此,通过上述设置,振膜311的折环部沿第一方向朝向靠近边磁部23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减小振动发声装置的Z向高度,第一板体2321设有与折环部对应设置的凹陷部232a,由此可以确保振膜组件31的Z向振动位移,确保振动发声装置100的发声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配重块421靠近磁路系统2的一侧设有装配槽421a,驱动线圈422嵌设于装配槽421a内,由此可以使得振子组件42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选地,装配槽421a内可以设置固定胶,驱动线圈422可以通过固定胶固定于装配槽421a内。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配重块421的结构设计并不仅限于此。例如,配重块421也可以不设置装配槽421a,驱动线圈422可以粘接在配重块421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振动发声装置100。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振动发声装置100,振动发声装置100的结构设计紧凑,占用的装配空间小,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发声效果和振动效果,从而可以满足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要求,而且还可以使电子设备兼具良好的音质和振动反馈效果,提升电子设备的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安装空间;
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第一中心磁部、第二中心磁部和边磁部,所述第二中心磁部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一磁间隙,所述边磁部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间隔设置限定出第二磁间隙;
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和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分别设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振动系统沿第一方向振动,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二音圈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磁间隙;所述第二振动系统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振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弹性连接件和振子组件,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壳体内壁连接以将所述振子组件悬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振子组件包括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边,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连接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和所述第二中心磁部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磁间隙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两个子磁间隙,两个所述驱动线圈的中心孔与两个所述子磁间隙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边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外周的边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和所述边磁铁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充磁,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中心磁铁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与所述边磁铁之间的充磁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所述第二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一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铁的第三方向两端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为第二磁铁,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磁铁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磁铁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导磁轭,所述导磁轭包括本体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的镂空孔,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镂空孔与所述驱动线圈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边磁部和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均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中心磁部包括第一中心磁铁和第一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镂空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中心磁部与所述延伸部间隔设置限定出部分所述第一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外周的第二中心磁铁,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三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镂空孔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中心磁铁远离所述本体部一侧的第二中心导磁板,所述第二中心导磁板形成为环状结构并套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的边缘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中心磁铁和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磁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第二中心磁铁均延伸至所述镂空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导磁板与所述导磁轭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发声装置。
CN202321046528.3U 2023-04-27 2023-04-27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20292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6528.3U CN220292176U (zh) 2023-04-27 2023-04-27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46528.3U CN220292176U (zh) 2023-04-27 2023-04-27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2176U true CN220292176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4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46528.3U Active CN220292176U (zh) 2023-04-27 2023-04-27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2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7291U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CN111164989A (zh) 混合扬声器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WO2010131797A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WO2011021745A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3660590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WO2010131796A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US20230345169A1 (en) Hybrid Microspeaker
CN218976534U (zh) 振动马达
CN220292176U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69686A (zh) 一种发声装置
KR101040310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6567493A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108188U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15416U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15413U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15412U (zh) 振动发声单体、振动发声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405855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684788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582799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528126A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8200817A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582801A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15424U (zh) 振动发声单体和电子设备
CN118200816A (zh) 振动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