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5218U - 四轴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四轴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5218U
CN219925218U CN202321066166.4U CN202321066166U CN219925218U CN 219925218 U CN219925218 U CN 219925218U CN 202321066166 U CN202321066166 U CN 202321066166U CN 219925218 U CN219925218 U CN 219925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lock
fixing
block
aero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661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苛苛
张启山
黄世辉
王超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 Lever Precis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 Lever Precis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 Lever Precision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 Lever Precis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661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5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5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5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轴工装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两个正方形端面,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和四个长方形侧面。针对每个侧面:侧面上开有T型槽,T型槽由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沿侧面延伸;侧面上靠近第一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侧面上靠近第二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其底部包括T型部与固定部,T型部卡合于T型槽中并与侧面滑动连接,固定部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夹持部;第一固定块上具有正对固定部的螺纹通孔,一螺栓穿过螺纹通孔与固定部接触设置;第三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侧面上,并处于夹持部外侧。使用本四轴工装夹具,能够简化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加工工序,并减少工序间流转和检验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四轴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四轴工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轴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工装,即工艺装备:指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工位器具等。工装为其通用简称。四轴工装夹具在现在应用的较为广泛,对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对特定的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工序为领料、第一次线切割、第一次铣型、第二次线切割、铣腔和第二次铣型。
采用现有技术的工艺对特定的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进行加工,工序多,并且在每个工序间的流转和检验等待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四轴工装夹具,能够将特定的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加工工序简化为领料、线切割、第一次铣型和第二次铣型,还能减少工序间流转和检验等待时间。其具体结构为,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包括两个正方形端面,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和四个长方形侧面;针对每个所述侧面:所述侧面上开有T型槽,所述T型槽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侧面延伸;所述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二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侧面上的所述T型槽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第四固定块,其底部包括T型部,所述T型部卡合于所述T型槽中使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上部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夹持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夹持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具有正对所述固定部的螺纹通孔,一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固定部接触设置,以限位所述第四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侧面上,并处于所述夹持部外侧,用于限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伸入所述夹持部的位置。
采用上述结构,第四固定块能够通过T型部与T型槽的滑动连接,进行移动,再通过第一固定块上的螺栓对其进行限位,使得加持部实现调节功能。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能够被夹持在一个夹持部中,本结构拥有四个相同的夹持部,故一次性可以夹持四个,再配合其他工装的轴旋转配合,能够实现一次工艺加工同时加工四个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部为直角梯形体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具有匹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面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固定部为直角梯形体结构,其梯形的斜面结构以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斜度进行配合设计,能够在夹持时将作用力均匀的压在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上,不会对零件造成因应力不均而导致的形变。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块为块状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第二固定块上表面以及第二固定块下表面为平行于所述侧面的平面,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表面具有匹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相邻的侧面为配合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三斜面。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伸入夹持部的部分存在斜面,故第二固定块与其相邻的面需要设计为相配合的斜面才能充分与零件贴合,并且不会对零件造成损伤。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三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面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三固定块的作用是限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伸入所述夹持部的位置,本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伸入部分需要顶住的位置为平面结构,故,使用长方体结构较为容易加工,且符合需求。
作为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快换底板,所述快换底板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采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使用快换底板能够方便本四轴工装夹具与其他工装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各个技术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附图为示例性的,一些技术特征并不以实际比例示出,并且一些附图中可能省略了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惯用的且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或是额外示出了对于理解和实现本申请并非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也就是说,附图所示的各个技术特征的组合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另外,在本申请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具体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示意图1;
图3为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示意图2;
图4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实施例的第四固定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实施例的夹具主体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工艺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四轴工装架具参与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四轴工装夹具;110-夹具主体;111-第一端面;112-第二端面;113-侧面;114-T型槽;120-第一固定块;121-螺纹通孔;130-第二固定块;131-第二斜面;132-第三斜面;140-第三固定块;150-第四固定块;151-第一斜面;152-T型部;153-固定部;160-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1-底板;162-背板;1621-背板上表面;163-左面板;1631-左斜边;164-右面板;1641-右斜边;170-快换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全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如有不一致,以本申请全文中所说明的含义或者根据本申请全文中记载的内容得出的含义为准。另外,本说明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介绍本申请所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实施例前,首先介绍被本实施例所夹持的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构造。如图2、3所示,具体如下:
1、底板161,由两个圆弧角以及两个加角和四条直线边组成的平板。分别以两圆弧角为圆的两圆心位置开有通孔。
2、凸出部,包括背板162以及左面板163和右面板164。背板162为从底板161边缘处向上延伸出的垂直于底板161的平板,背板162上表面1621为平面;右面板164为从底板161中间偏右位置向上延伸出垂直于背板162并垂直于背板162上表面的平板;左面板163为从底板161中间偏左位置向上延伸出垂直于背板162的平板,其与底板161上表面不垂直。底板161、左面板163、右面板164组成一个凹槽。
其中,左面板163与右面板164分别包括一段斜边,为左斜边1631和右斜边1641。
其中,当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被夹持在本申请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实施例上时,其凸出部为一柱体结构,在被夹持后经过其他四轴工装设备对其进行切割或车铣,最终呈现为上文所述结构。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其功能为:将上文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加工工序简化为领料、线切割、第一次铣型和第二次铣型,还能减少工序间流转和检验等待时间。本四轴工装夹具100包括:
夹具主体110,如图7所示,夹具主体110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包括两个正方形端面,为第一端面111和第二端面112,和四个长方形侧面113,四个侧面113上开有T型槽114,T型槽114由第一端面111向第二端面112沿侧面113延伸。每个侧面113上还包括:
第一固定块120,如图4所示,为长方体结构,固定设置在侧面113靠近第一端面111处;
第二固定块130,如图5所示,固定设置在侧面113靠近第二端面112处;
第三固定块140,为长方体结构,固定设置在侧面113上;
第四固定块150,如图6所示,包括T型部152和固定部153,T型部152卡合在T型槽114中,与T型槽114滑动连接。
快换底板170,与第二端面11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设置方式为螺栓固定。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固定设置方式,例如,焊接、卡合。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块120、第二固定块130与固定部153平行设置,三者均与第三固定块140垂直设置。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伸入部分为上文所述的凸出部,需要顶住的位置为背板162上表面1621,为平面结构。故,使用长方体结构较为容易加工,且符合需求。当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与第三固定块140贴合后,即停止伸入。
其中,第四固定块150的上表面包括第一斜面151,与上文所述右斜边1641相配合。
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块130为块状体结构,第二固定块130的第二固定块130上表面以及第二固定块130下表面为平行于侧面113的平面,且第二固定块130上表面具有匹配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第二斜面131;第二固定块130与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相邻的面为配合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第三斜面132。
其中,第二斜面131与上文所述左斜边1631相配合,第三斜面132与上文所述左面板163的左侧面相配合。
其中,固定部153与第二固定块130之间形成夹持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夹持部,在每个侧面113上都存在一个夹持部。故,本申请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一次可夹持四个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
其中,T型槽114位于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30之间,使得第四固定块150能够在第一固定块120与第二固定块130之间平行移动。
其中,第三固定块140处于夹持部外侧,用于限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伸入所述夹持部的位置。当航空发动机支架伸入夹持部后,受到第三固定块140的阻碍,背板162上表面1621与第三固定块140紧密贴合后停止伸入。
其中,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块120上具有正对固定部153的螺纹通孔121,一螺栓穿过螺纹通孔121与固定部153接触设置,以限位第四固定块150。当航空发动机支架伸入夹持部后,首先与第三固定块140和第二固定块130紧密贴合,再旋拧螺栓将第四固定块150推向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使得第四固定块150与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也紧密贴合。此时,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被固定夹持在了四轴工装夹具1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四轴工装夹具100与其他工装设备通过快换底板170连接。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螺栓连接、轴固定连接。
其中,被本申请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实施例夹持的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能够被车铣的同时进行切割工艺的加工,如图8、9所示,此举可以将现有技术中的加工工艺步骤:领料、第一次线切割、第一次铣型、第二次线切割、铣腔和第二次铣型,简化为:领料、线切割、第一次铣型和第二次铣型。第一次铣型的工艺步骤中,集成了原工艺步骤中第一次铣型、第二次线切割和铣腔三个工艺步骤,其中,第一次铣型时,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是被架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上完成的。加工工艺步骤多还会导致加工工艺不稳定,从而导致产品超差甚至报废,而且还增加了检验步骤,耗费更多的检验等待时间。且原加工工艺中包括有两道线切割工序,加工速度会收到线切割产能的限制,增加了工序间流转时间。另外,本夹具能够同时夹持四个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使四个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可以被同时车铣,或在同一工艺步骤内被车铣,此举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四轴工装夹具100实施例,可以提高上文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的加工质量,保证其产品合格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工序间的流转及检验等待时间,且本实施例使用四个工位夹持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160,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在本申请的全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结构要素或步骤。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全文中提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到的特征,以任何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组合来实施本申请。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Claims (5)

1.一种四轴工装夹具,用于在加工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时将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夹紧,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包括两个正方形端面,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和四个长方形侧面;
针对每个所述侧面:
所述侧面上开有T型槽,所述T型槽由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侧面延伸;
所述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一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
所述侧面上靠近所述第二端面处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
所述侧面上的所述T型槽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
第四固定块,其底部包括T型部,所述T型部卡合于所述T型槽中使所述第四固定块与所述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上部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夹持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夹持部;
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具有正对所述固定部的螺纹通孔,一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固定部接触设置,以限位所述第四固定块;
第三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侧面上,并处于所述夹持部外侧,用于限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伸入所述夹持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固定部为直角梯形体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具有匹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一斜面;
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为块状体结构,
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第二固定块上表面以及第二固定块下表面为平行于所述侧面的平面,且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表面具有匹配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二斜面;
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相邻的侧面为配合所述航空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第三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轴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为长方体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面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快换底板,所述快换底板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CN202321066166.4U 2023-05-06 2023-05-06 四轴工装夹具 Active CN219925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166.4U CN219925218U (zh) 2023-05-06 2023-05-06 四轴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66166.4U CN219925218U (zh) 2023-05-06 2023-05-06 四轴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5218U true CN219925218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66166.4U Active CN219925218U (zh) 2023-05-06 2023-05-06 四轴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5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39401A1 (en) Workpiece clamping jig and workpiece machining method using workpiece clamping jig
JP2004209638A (ja) ツーリング装置
CN111702521B (zh) 异型体零件加工方法、夹具和夹具设计方法
CN110774027A (zh) 一种镗孔夹具及其操作方法
CN219925218U (zh) 四轴工装夹具
CN113172449B (zh) 板状疲劳试样数控机床加工用快速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635038U (zh) 一种汽车塑料样件cnc铣削工装
CN107336041B (zh) 一种不等边角材的加工方法及其铣切夹具
CN110142440A (zh) 一种t形薄壁铸件底座钻孔夹具
CN113305608A (zh) 一种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铣加工的装夹工装及批量应用
CN105436932A (zh) 一种通用快速装夹夹具
KR101794091B1 (ko) 흑연 가공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흑연 가공방법
CN109719540B (zh) 一种用于凸缘轴承零件的铣面加工工装
CN219901193U (zh) 一种用于三轴加工中空异型多角度机架的组合定位工装
CN217727979U (zh) 一种工件定位固定机构、机床夹具及加工装置
CN111015299A (zh)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及组合夹具
CN212599892U (zh) 薄板冲焊件自为基准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19633134U (zh) 一种应用于梯形薄壁件加工的夹装装置
CN218284569U (zh) 一种用于工装快速定位的装置
CN213702510U (zh) 一种飞机t形件的工装夹具
CN209850382U (zh) 一种螺母压板夹具
CN219274926U (zh) 一种柔性工装
CN219212367U (zh) 一种以椭圆孔定位加工端面的实用夹具
CN214922562U (zh) 一种应用于门把手两侧端面的加工治具
CN213997681U (zh) 一种适用于组合式铆接件安装的冲压式铆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