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3522U -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3522U
CN219923522U CN202320092800.5U CN202320092800U CN219923522U CN 219923522 U CN219923522 U CN 219923522U CN 202320092800 U CN202320092800 U CN 202320092800U CN 219923522 U CN219923522 U CN 21992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mixing
cylinder
pouring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28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美风
冯攀峰
聂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28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3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使用方便,有效避免灌胶后的滴胶问题,提高产品外观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穿缸线束密封设计方案,通常是先将线束穿过穿缸体,缸外线束与缸内线束直接压接为一体(或者理解为一根线束),然后采用罐胶设备向穿缸体内灌胶,从而将线束与穿缸体的连接处采用胶体层密封;灌胶时,胶体(比如环氧树脂)是由A胶(填充物)、B胶(固化剂)混合搅拌以后使用,传统的灌胶设备设计不合理、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同时在灌胶完成以后,其内部还存在胶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胶体容易继续由灌胶头向下滴落,造成漏胶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强,有效避免注胶头滴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产品外观品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
进一步的,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筒体后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所述转动钩由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混合筒体处于该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板铰接,所述L型压盖的上、下端面铰接处设有用以与销轴配合的侧直槽,所述L型压盖中部设有中直槽,中直槽内设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横向移动壳体,所述横向移动壳体内部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用以与竖向导轨相配合的竖向滑块,该纵向升降体由设置于横向移动壳体内部的升降驱动装置来驱动升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通过在注胶针管内设置止胶阀,来控制注胶针管的通闭,由旋转气缸来控制止胶阀的开闭,防止注胶工作完成以后在重力作用下注胶针管内的胶体滴胶问题;A、B料分别经A、B料出口进入混合筒体内,电机驱动螺旋进料板在混合筒体内转动,使A、B料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胶体由注胶针管注入穿缸线束的凹槽内,将穿缸体与线束的连接处密封起来;在灌胶过程中,灌胶混合结构可以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由横向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使注胶针管移动至相应的穿缸线束的注胶处开展注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图工作状态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图工作状态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灌胶混合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紧固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缸线束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架、横向移动壳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3-穿缸体,4-线束,5-紧固机构,501-L型压盖,5011-侧直槽,5012-中直槽,502-固定板,503-固定螺栓,6-纵向升降体,601-进料腔,6011-A料出口,6012-B料出口,602-转动钩,603-电机,604-固定杆,605-固定块,606-紧固套筒,607-连接套,608-竖向滑块,7-灌胶混合结构,701-混合筒体,702-螺旋混料板,7021-穿孔,703-注胶针管,704-止胶阀,705-定位块,7051-定位槽,706-旋转气缸,707-铁块,708-接近开关,8-横向移动壳体,801-竖向导轨,802-升降驱动装置,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包括纵向升降体6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601,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6011与B料出口6012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7,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701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702,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703,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704。
上述的进料腔经进料管分别与A料、B料的料源连接。
上述的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7021,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602,所述转动钩由电机603驱动转动;电机安装于纵向升降体上部。
螺栓混料板为一根转轴,该转轴外部设有螺旋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705,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7051,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706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
上述的混合筒体后方设有两个固定杆604,固定杆顶部固定于纵向升降体,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605,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当灌胶工作完成以后,关闭注胶管时,旋转气缸驱动带动定位块、止胶阀转动90度,关闭注胶针管的内部通路,以防止滴胶;需要开启注胶管时,旋转气缸带动定位块、止胶阀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606。
上述的进料腔的下方由上至下设有进料腔大螺纹、进料腔小螺纹,大螺纹的直径大于小螺纹,小螺纹与混合筒体上端螺纹配合,大螺纹与紧固套筒螺纹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607连接为一体,注胶针管、注胶针管、注胶针管同轴设置且内部连通。
上述的连接套分别与注胶针管、混合筒体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707,混合筒体处于该铁块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708。
接近开关通过感应设置于螺旋混料板的铁块是否有在转动,来判断螺旋混料板是否有在转动,进一步了解工作状态,避免工作异常,异常时可以发出报警。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将止胶阀固定于定位块的定位槽内,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5,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501,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板502铰接,所述L型压盖的上、下端面铰接处设有用以与销轴配合的侧直槽5011,所述L型压盖中部设有中直槽5012,中直槽内设有固定螺栓503;固定螺栓锁紧并抵顶在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槽口内。
将止胶阀安装入固定块的定位槽以后,将L型压盖沿销轴转动至定位块表面并用固定螺栓锁紧,从而牢牢将止胶阀限位在定位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横向移动壳体8,所述横向移动壳体内部设有竖向导轨801,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用以与竖向导轨相配合的竖向滑块608,该纵向升降体由设置于横向移动壳体内部的升降驱动装置802来驱动升降。
升降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液压杆或是丝杆滑块机构。
上述的横向移动壳体套设在机架上并与机架9滑动配合,该横向移动壳体由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沿机架左右移动;横向驱动装置可以是丝杆滑块机构、液压缸或气缸等。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时:A、B料分别经A、B料出口进入混合筒体内,电机驱动螺旋进料板在混合筒体内转动,使A、B料均匀混合;混合后的胶体由注胶针管注入穿缸线束的凹槽内,将穿缸体与线束的连接处密封起来;在灌胶过程中,灌胶混合结构可以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由横向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使注胶针管移动至相应的穿缸线束的注胶处开展注胶工作;在灌胶完成以后,通过旋转气缸来控制止胶阀的开闭,防止滴胶问题。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升降体以及设置于纵向升降体前面的进料腔,进料腔的下方分别设有A、B料出口,A料出口与B料出口下方设有灌胶混合结构,所述灌胶混合结构包括混合筒体以及设置于混合筒体内部且可转动的螺旋混料板,所述混合筒体下方设有注胶针管,该注胶针管上部设有可转动的止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胶阀后方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前方设有用以与止胶阀形状大小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由旋转气缸驱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止胶阀的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体后方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前方设有固定板,定位块设于固定板的前面,旋转气缸安装于固定板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料板上部设有穿孔,所述A料出口与B料出口之间设有用以与穿孔连接的转动钩,所述转动钩由电机驱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体上部外面套设有紧固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针管与混合筒体之间经连接套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混料板中部设有铁块,混合筒体处于该位置的外部设有接近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紧固机构,该紧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L型压盖,该L型压盖与经销轴与固定板铰接,所述L型压盖的上、下端面铰接处设有用以与销轴配合的侧直槽,所述L型压盖中部设有中直槽,中直槽内设有固定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横向移动壳体,所述横向移动壳体内部设有竖向导轨,所述纵向升降体后方设有用以与竖向导轨相配合的竖向滑块,该纵向升降体由设置于横向移动壳体内部的升降驱动装置来驱动升降。
CN202320092800.5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Active CN21992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2800.5U CN2199235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2800.5U CN2199235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3522U true CN219923522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2800.5U Active CN219923522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35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5623U (zh) 一种金属粉末混合装置
CN206082323U (zh) 一种液料搅拌装置
CN219923522U (zh)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混合机构
CN108858861A (zh) 改进型密炼机及密炼方法
CN215996331U (zh) 一种涂料调漆装置
CN219964769U (zh) 一种调配装置
CN220346332U (zh) 一种穿缸线束灌胶装置
CN209063309U (zh) 一种色母混料装置
CN215396177U (zh) 一种全自动隔膜搅拌防腐装置
CN206765381U (zh) 燃气表计量室壳压装组合生产线
CN206690371U (zh) 一种座地式密炼机
CN108607388A (zh) 一种隔离式物料搅拌机
CN114522580A (zh) 一种用于油墨生产的水性树脂的分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33841A (zh) 混合机开门机构
CN113426991A (zh) 一种用于合金铸球生产的浇注机
CN220696417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219902845U (zh) 一种注塑用物料混合装置
CN208651773U (zh) 特种砂浆混料机的气动出料阀门
CN112095157A (zh) 一种纤维用原料搅拌装置
CN216171766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配件加工的原料混合机
CN206983030U (zh) 一种混炼胶用的新型搅拌机
CN206418890U (zh) 双向天地插销
CN219111455U (zh) 一种脱磷剂制备用混合装置
CN220383552U (zh) 一种中药材规范种植用开沟培土装置
CN212595389U (zh) 一种建筑涂料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