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92477U -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92477U
CN219892477U CN202320985536.8U CN202320985536U CN219892477U CN 219892477 U CN219892477 U CN 219892477U CN 202320985536 U CN202320985536 U CN 202320985536U CN 219892477 U CN219892477 U CN 21989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ain body
hole
face
voltag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55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庆
耿拥平
陈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uokexi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uokex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uokexi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uokexi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55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9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9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9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定位衬套,包括主体、支撑部、嵌入部和定位部,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主体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嵌入部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定位部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而形成;还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主体同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于所述嵌入部、所述主体和所述定位部。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高压连接器,应用有如上所述的定位衬套。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变速箱,应用有如上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有益效果是:节约了设置定位柱的空间,在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降低连接面的面积,且定位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领域,尤其是涉及装配过程中的机械定位,具体是涉及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机械装配是指按照设计的技术要求实现机械零件或部件的连接,把机械零件或部件组合得到所需要的产品,为保证装配得到的产品的性能,就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例如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
社会经济发展至目前的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和关切,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也必然成为趋势。
由于汽车的部件多,例如变速箱、线路板以及汽车内部的塑料件等,出现装配误差,不仅影响汽车的美观度,还存在安全隐患;故而,为保证汽车的性能,装配过程中,部件间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在汽车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电路连接系统中,高压连接器被广泛应用,如电池组、变速箱、直流/直流转换器、板载充电器、电动接头和高压配电,均采用有高压连接器进行电路连接。
当前,为保证高压连接器与上述相关部件如变速箱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通常是在高压连接器的用于与相关部件相接触的连接面上设置定位柱或定位孔,在相关部件的相应的位置上设置匹配的定位孔或定位柱。
由此,为设置定位柱或定位孔,而被迫增大高压连接器中连接面的面积,使得高压连接器整体较大,首先是影响了汽车的电路连接系统的布局,其次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容易造成高压连接器变形,甚至引发灾难。
同时,由于现有的高压连接器中定位柱大都是塑料材质,定位精度低。
故而,在保证高压连接器与相关部件如变速箱间的连接强度下,如何减小高压连接器的连接面的面积,且还能保证高压连接器与相关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精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衬套,以解决当前高压连接器间因设置定位柱或定位孔被迫增大连接面面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连接器,通过采用前述定位衬套来解决当前高压连接器中装配定位,来解决当前高压连接器连接面过大及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定位衬套,包括主体、支撑部、嵌入部和定位部,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主体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嵌入部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定位部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还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主体同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于所述嵌入部、所述主体和所述定位部;
通过设置定位部以及贯通与主体和定位部的第一连接孔,在使用时,将主体嵌入到第一部件的通孔中,采用连接件贯穿第一连接孔就能够与第二部件相连接,同时,定位部还能与第二部件上的连接孔相适配定位,也即,巧妙的将连接点变成了连接定位点,无需再设置额外的定位点,达到了减少连接面面积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主体、所述支撑部、所述嵌入部和所述定位部的材质均为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为连接面,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导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导体上,其中,所述导体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
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定位衬套;
其中,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支撑部均嵌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端面与对应通孔处的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长度不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长度不大于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到嵌入部的延伸末端的长度减去所述通孔处的壳体厚度所得的差不小于0mm且不大于0.1mm。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设有筒状的连接衬套,所述连接衬套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处的壳体厚度,所述连接衬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中,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导体延伸,自所述变速箱的开口处插入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且所述导体与所述变速箱构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其有益效果是:节约了设置定位柱的空间,在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降低连接面的面积,且定位精度更高;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定位衬套上设置自第一端面沿轴线朝远离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所构成的定位部,同时在定位成套上设置第一连接孔,也即在装配过程中,定位衬套既具有的机械定位功能,还具有作为连接点的功能,从而,无需在额外的设置定位柱,从而节约了连接面上设置定位柱的空间,同时,也无需减少连接点的数量,保证了连接的强度;更进一步地,由于衬套为预制件,故而对其进行加工更为方便,也即能够保证更高的定位精度。
其次,通过将嵌入部延伸,所述第一端面到嵌入部的延伸末端的长度略大于所述通孔处的壳体厚度,装配时,连接件的作用力首先作用于定位衬套,也即保护了设置定位衬套处的壳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导体;2、壳体;21、加强筋;3、连接孔;31、第一连接孔;32、第二连接孔;4、定位衬套;41、嵌入部;42、定位部;43、支撑部;44、第一端面;5、连接衬套;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定位衬套4,包括主体、支撑部43、嵌入部41和定位部42,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44和第二端面;所述支撑部43由所述主体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嵌入部41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定位部42自所述第一端面44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而形成;还包括第一连接孔31,所述第一连接孔31与所述主体同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孔31贯通于所述嵌入部41、所述主体和所述定位部4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44和第二端面,其中第一端面44应理解为定位部42的延伸起点,第二端面应理解为嵌入部41的延伸起点,同时,由于支撑部43为主体沿径向延伸,故而,支撑部43靠定位部42侧的侧面应理解为和第一端面44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43既可以是主体的外周面整体径向延伸,也即如图2、图4、图5所示的支撑部43呈环状,也可以是主体的外周面局部延伸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支撑部43的延伸末端也即支撑部43的外周面呈锯齿状。
通过设置定位部42以及贯通与主体和定位部42的第一连接孔31,在使用时,将主体嵌入到第一部件的通孔中,采用连接件贯穿第一连接孔31就能够与第二部件相连接,同时,定位部42还能与第二部件上的连接孔3相适配定位,也即,巧妙的将连接点变成了连接定位点,无需再设置额外的定位点,达到了减少连接面面积的目的。
其中,为确保并提升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作为最优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定位衬套4的所述主体、所述支撑部43、所述嵌入部41和所述定位部42的材质均为金属;例如铜、铜合金、铁、铁合金等易于加工的金属;虽然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衬套4的材质优选为金属,实际上,采用塑料也能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衬套4的大部分功能,相比较金属材质而言,塑料材质的定位衬套4的仅仅是在定位精度、结构强度方面稍微逊色。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压连接器,包括壳体2、导体1和如上所述的定位衬套4,所述壳体2的一侧为连接面,且所述壳体2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壳体2包覆于所述导体1上,其中,所述导体1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2;其中,所述嵌入部41和所述支撑部43均嵌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端面44与对应通孔处的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的一侧为连接面,是指当高压连接器为第一部件时,用于与第二部件相连接的面,例如,当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高压连接器与变速箱相连接时,是通过连接面与变速箱相接触,通常,用于与变速箱相连接的高压连接器,在连接面侧还设有密封圈6以实现二者间的密封连接。
同时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其中,所述嵌入部41和所述支撑部43均嵌设于所述通孔中,既可以是先制备壳体2,再将定位衬套4嵌入,也可以是在制备壳体2时直接将定位衬套4预埋于壳体2中。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时,所述导体1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2,导体1的另一端既可以是自壳体2的非连接面侧凸出于壳体2,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也可以是将壳体2分设为相互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导体1的另一端则位于壳体2的相互连接的两部分之间,同时,在本实施例中,导体1是指能够用于导通电路,其材质通常为铜、铜合金等,壳体2是指不能够导通电路,也即绝缘体,通常,壳体2的材质为塑料。
其中,第一端面44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也即保证了定位部42能够完全进入到与作为第一部件的高压连接器相连接的第二部件的定位孔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件上的定位孔是具有容许连接件通过设于本实施例的高压连接器上的连接孔3与之相适配的孔,其中,连接件是指能够将二者相连接的部件,例如螺丝,在连接件为螺丝时,第二部件中的定位孔从孔口处朝孔底处应理解为两个功能段,也即靠近孔口一段是能和定位部42相适配的定位孔,远离孔口的一段内壁应设置有与作为连接件的螺丝相适配的螺纹,也即连接件能定位孔构成螺纹配合实现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提升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高压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强度,除使用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定位衬套4实现在同一位置既能定位又能连接,以通过降低连接面面积来达到减小高压连接器的整体体积之外,还在所述壳体2的表面设有加强筋2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1的设置位置应理解为既可以只在连接面设置,也可以理解为只在与连接面相对的面设置,或者,在连接面和与连接面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加强筋2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定位部42能够与第二部件上的定位孔的配合,所述定位部42的长度不小于1mm。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既能定位部42与定位孔的配合,还能保证连接件与定位孔的连接配合,所述定位部42的长度不大于3mm。
其中,如图5所示,H为定位部42的长度,也即,优先需要保证H大于等于1mm,也即H不小于1mm,其次是在H不小于1mm的前提下,H还要小于等于3mm,也就是说,H可以是介于1mm和3mm之间的任意值,例如,H可以但不限于是1.5mm、1.8mm、2mm、2.5mm。
进一步地,为保证装配连接时不损伤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高压连接件,所述第一端面44到嵌入部41的延伸末端的长度减去所述通孔处的壳体2厚度所得的差不小于0mm且不大于0.1mm,如图5所示,高压连接件自第一端面44到嵌入部41的延伸末端长度为L,通孔处的壳体2厚度为T,则L减去T所得的差应介于0至0.1mm之间,且L减去T所得的差应理解为0至0.1间的任意值,例如0mm、0.1mm或0.05mm。
在本实施例中,mm是指长度单位毫米。
进一步地,为保证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高压连接器与第二部件的连接强度,除通过设置定位衬套4,利用定位衬套4中的第一连接孔31去进行连接外,在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32。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连接孔32中设有筒状的连接衬套5,所述连接衬套5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32处的壳体2厚度,所述连接衬套5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32的孔壁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32中的连接衬套5,既可以是先制备壳体2,再将连接衬套5嵌入,也可以是在制备壳体2时预埋于壳体2中。
同时,应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所提出的高压连接器上,连接孔3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孔31,同时,在设有第二连接孔32的情况下,连接孔3还包括第二连接孔32。
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中,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2的导体1延伸,自所述变速箱的开口处插入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且所述导体1与所述变速箱构成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定位衬套4、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其有益效果是:节约了设置定位柱的空间,在保证连接强度的情况下实现了降低连接面的面积,且定位精度更高;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定位衬套4上设置自第一端面44沿轴线朝远离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所构成的定位部42,同时在定位衬套上设置第一连接孔31,也即在装配过程中,定位衬套4既具有的机械定位功能,还具有作为连接点的功能,从而,无需在额外的设置定位柱,从而节约了连接面上设置定位柱的空间,同时,也无需减少连接点的数量,保证了连接的强度;更进一步地,由于衬套为预制件,故而对其进行加工更为方便,也即能够保证更高的定位精度。
其次,通过将嵌入部41延伸,所述第一端面44到嵌入部41的延伸末端的长度略大于所述通孔处的壳体2厚度,装配时,连接件的作用力首先作用于定位衬套4,也即保护了设置定位衬套4处的壳体2。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部、嵌入部和定位部,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主体沿径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嵌入部自所述第二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延伸而形成,所述定位部自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主体的轴向朝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还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主体同轴,且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于所述嵌入部、所述主体和所述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所述支撑部、所述嵌入部和所述定位部的材质均为金属。
3.一种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为连接面,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导体,所述壳体包覆于所述导体上,其中,所述导体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衬套;
其中,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支撑部均嵌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一端面与对应通孔处的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加强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长度不小于1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长度不大于3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到嵌入部的延伸末端的长度减去所述通孔处的壳体厚度所得的差不小于0mm且不大于0.1mm。
8.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设有筒状的连接衬套,所述连接衬套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处的壳体厚度,所述连接衬套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相连接。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中,自所述连接面侧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导体延伸,自所述变速箱的开口处插入所述变速箱的内部,且所述导体与所述变速箱构成电连接。
CN202320985536.8U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Active CN21989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536.8U CN219892477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5536.8U CN219892477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92477U true CN219892477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5536.8U Active CN219892477U (zh) 2023-04-27 2023-04-27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9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92477U (zh) 一种定位衬套、高压连接器及变速箱
CN211295436U (zh) 三相连接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380248B (zh) 电连接器的公头、母头、电连接器、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CN21522118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16278357U (zh) 一种压缩机及逆变器装置
CN205790215U (zh) 电池模块连接用动力接口及使用该动力接口的电池模块
CN218958044U (zh) 一种小体积的车载适配器
CN220400954U (zh) 一种具有双接线端子的储能连接器
CN215174740U (zh) 一种内置led驱动的超薄d2s转换器
CN210745734U (zh) 一种胎压控制器外壳
CN213212428U (zh) 一种电连接件及连接器
CN215343077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CN219892445U (zh) 适用于充电控制器的高压连接器
CN220605013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转换插头
CN220324736U (zh) 一种线束组件、充电插座和车辆
CN108767533A (zh) 汽车充电座及汽车
CN219892498U (zh) 一种适用于变速箱的高压连接器
CN219181844U (zh) 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器结构
CN219477185U (zh) 一种dcdc新能源车载电源连接器
CN217281280U (zh) 直流电极连接器及直流斩波器
CN220672813U (zh) 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7445618U (zh) 一种改进的电机控制器结构
CN218101752U (zh) 转向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