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3077U -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3077U
CN215343077U CN202121489672.5U CN202121489672U CN215343077U CN 215343077 U CN215343077 U CN 215343077U CN 202121489672 U CN202121489672 U CN 202121489672U CN 215343077 U CN215343077 U CN 215343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ntroller
sealing ring
piece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96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吉昌
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96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3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3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3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其中,电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导电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控制器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件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内,以改变所述导电件到所述控制器的距离和/或所述导电件到所述电机的距离。通过将导电件设置为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内,使连接件在与控制器、电机固定后,导电件相对于控制器、电机的距离能够被调节,使导电件更易于与控制器、电机实现安装连接,减少导电件与控制器、电机的强力安装,降低导电件安装后的连接应力,提高了电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接触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等行驶装置的动力总成系统中,电机与控制器之间通过三相编织线或铜排等导电件完成电路的连接,三相编织线缆或铜排等导电件起到传输电流的作用。已有的集成式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中三相转接块主要结构如下:铜排形式的导电件冲压折弯后,经注塑包裹在塑胶件内,构成三相转接块。控制器内的接线端子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连接端,连接端与塑胶件上的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同时接线端子与铜排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该形式的三相转接块容易损坏,使用寿命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连接结构,旨在提高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导电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控制器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件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内,以改变所述导电件到所述控制器的距离和/或所述导电件到所述电机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两端整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排列设置。第一通孔实现了导电件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内,第一通孔使导电件移动更加平面,能够更好地将连接件径向固定住,减少径向偏移和偏转。
可选地,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向方向整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螺纹连接孔能够提供不同的螺纹连接长度,能够用于与外螺纹连接从而改变导电件到控制器的距离,使得导电件能够同时进行与控制器的电性连接和距离变动,提高了电连接结构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密封圈和/或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装在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轴向方向整体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机抵接。第一密封圈能够实现对连接件与导电件之间的密封,增加电连接结构密封的可靠性。第二密封圈能够用于实现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之间的密封,第三密封圈能够用于实现电连接结构与电机之间的密封,上述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能够在降低连接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时,实现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电机之间的密封,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密封位置便于清洁,便于拆卸维护。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侧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电机抵接。至少两个第一密封环提高了第二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至少两个第二密封环提高了第三密封圈的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有金属屏蔽层。外侧的金属屏蔽层能够用于与电机壳体、电控箱体接触后,有效防范电磁兼容干扰。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和/或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旁侧的防反装凸起。定位凸起能够使连接件在连接时,提高电连接结构的安装位置精度,防反装凸起能够保证电连接结构的安装方向。
可选地,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或,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平面,所述连接平面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电机连接。导电件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内,使设有第二通孔的导电件能够方便地与电机完成连接,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电机,还包括上述电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设有连接凹陷,所述连接凹陷的侧壁用于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密封连接。连接凹陷的侧壁能够用于进行密封连接,提高了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之间的安装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行驶装置,包括上述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电件设置为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内,使连接件在与控制器、电机固定后,导电件相对于控制器、电机的距离能够被调节,使导电件更易于与控制器、电机实现安装连接,减少导电件与控制器、电机的强力安装,降低导电件安装后的连接应力,提高了电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42414360000031
Figure BDA000314241436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连接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电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 11、导电件12,本实施例中电连接结构包括三个导电件12,三个导电件12 均由铜质材料制成而构成铜排。本申请的研究人员在研究现有技术中的三相转接块时发现,铜排冲压折弯后经注塑包裹在塑胶件内,铜排相对于塑胶件的位置不能调节,也对包塑件整体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连接件11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控制器2和电机3连接,其中图中连接件11的上端用于套装在控制器2内,图中连接件11的下端用于与电机3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的形式包括在连接件11上设置紧固件通孔,再通过紧固件将连接件11固定在电机3 上,具体而言该紧固件将连接件11的法兰结构压在电机3的端面上。导电件12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控制器2和电机3电性连接,以实现电流传输;导电件12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11内,以改变导电件12到控制器2的距离和/ 或导电件12到电机3的距离,即导电件12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11内,能够实现在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2、电机3安装固定后,导电件12到控制器2 的距离能够通过导电件12的移动而改变,导电件12到电机3的距离也能够通过导电件12的移动而改变。进一步而言,由于控制器2、电机3、电连接结构三者安装固定后,控制器2与电机3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可以按导电件12的端部到控制器2的距离为改变的目标控制值,也可以按导电件12的端部到电机3的距离为改变的目标控制值。本实施例中,控制器2、连接件 11、电机3可设置为沿图中的上下方向排列设置,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2可沿连接件11的上下方向移动。即本实施例中导电件12的移动方向与连接件11 分别用于与控制器2、电机3连接的两端的连线方向共线设置;也可以设置为导电件12的移动方向与连接件11分别用于与控制器2、电机3连接的两端的连线方向平行设置、但具有一定的偏置距离,以更好地与复杂的结构进行连接;或者设置为导电件12的移动方向与连接件11分别用于与控制器2、电机 3连接的两端的连线方向之间设有夹角,以更好地与复杂的结构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夹角提供一定的作用力,提供一种固定连接件11的结构。通过将导电件12设置为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11内,使连接件11在与控制器2、电机3固定后,导电件12相对于控制器2、电机3的距离能够被调节,使导电件12更易于与控制器2、电机3实现安装连接,减少导电件12与控制器2、电机3的强力安装,降低导电件12安装后的连接应力,提高了电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将导电件12设置为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11内,使导电件12更方便地与控制器2、电机3实现电性连接,降低了连接件11的制造、安装精度要求。
连接件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沿上下方向贯穿连接件11,导电件12的侧壁与第一通孔111滑动连接,导电件12的两端整体沿第一通孔111的轴向方向排列设置。此时导电件12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孔111内,导电件12的上下两端位置可动。第一通孔111实现了导电件12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11内,第一通孔111使导电件12移动更加平面,能够更好地将连接件11径向固定住,减少径向偏移和偏转。第一通孔111包括圆柱状孔和棱柱状孔的形式,当第一通孔111设置为圆柱状孔,能够使导电件12进行周向的转动,以使导电件12的端部能够调整方位,更好地与控制器2、电机3进行连接。
导电件12用于与控制器2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螺纹连接孔121,螺纹连接孔121的轴向方向整体沿第一通孔111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螺纹连接孔121、第一通孔111的轴向方向均设置为沿上下方向设置。螺纹连接孔121能够提供不同的螺纹连接长度,能够用于与外螺纹连接从而改变导电件12到控制器2的距离,使得导电件12能够同时进行与控制器2的电性连接和距离变动,提高了电连接结构的安装效率。导电件12用于与电机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21,具体而言,导电件12用于与电机3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平面22,该连接平面22上设有第二通孔221,第二通孔221用于与电机3进行连接。导电件12可移动地套装在连接件11内,使设有第二通孔221的导电件12能够方便地与电机3完成连接,提高了安装的效率。
连接件11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12、第二密封圈113、第三密封圈114,第一密封圈112的内侧与导电件12滑动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密封圈112设置在第一通孔111与导电件12之间,第一通孔111与导电件12之间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一密封圈112的环槽,本实施例中环槽设置在导电件12的外侧壁上,环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通孔111的孔壁上;环槽包括整圈的形式和非整圈的形式。第二密封圈113套装在连接件11用于与控制器2连接的一端上,即图中连接件11的上端,第二密封圈113的外侧用于与控制器2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密封圈113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1131,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113上共设有三个沿第二密封圈113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1131,第一密封环1131的外侧用于与控制器2连接,第一密封环113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与第二密封圈113的本体一体成型;第三密封圈 114的轴向方向整体沿导电件12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三密封圈114的一端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该用于固定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图中第三密封圈114 的上端或左端,该固定连接可采取粘接的方式或是套装、卡扣连接的方式,第三密封圈114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机3抵接,具体而言第三密封圈114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密封环1141,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114 上设有两个沿第三密封圈114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密封环1141,第二密封环1141的端部用于与电机3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环1141设置为与第三密封圈114的本体一体成型。第一密封圈112能够实现对连接件11与导电件12之间的密封,增加电连接结构密封的可靠性。第二密封圈113能够用于实现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2之间的密封,第三密封圈114能够用于实现电连接结构与电机3之间的密封,上述第二密封圈113、第三密封圈114能够在降低连接件11的制造精度要求时,分别单独实现了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2、电连接结构与电机3之间的密封,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密封位置便于清洁,便于拆卸维护。至少两个第一密封环1131提高了第二密封圈113的密封可靠性,至少两个第二密封环1141提高了第三密封圈114的密封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112能够与第二密封圈113共同作用,更好地防止异物进入到控制器2当中。第一密封圈112还能与第三密封圈114共同作用,更好地防止异物进入到电机3中。
连接件11的外侧设有金属屏蔽层115。外侧的金属屏蔽层115能够用于与电机3壳体、电控箱体接触后,有效防范电磁兼容干扰。
连接件11用于与控制器2连接的一端上、连接件11用于与电机3连接的一端上,均设有定位凸起116和设置在定位凸起116旁侧的防反装凸起117,定位凸起116和防反装凸起117均设置为柱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定位凸起116。如图2所示,防反装凸起117设置在定位凸起116的左侧。定位凸起116能够使连接件11在连接时,提高电连接结构的安装位置精度,防反装凸起能够保证电连接结构的安装方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2、电机3,还包括上述电连接结构。控制器2设有连接凹陷21,连接凹陷21的侧壁用于与连接件11的外侧壁密封连接,具体而言,连接凹陷21的侧壁与连接件11上的第二密封圈113的外侧抵接以实现密封连接,具体而言,三个第一密封环 1131的外侧均与连接凹陷21的侧壁抵接,即连接件11套装在控制器2内。连接凹陷21的侧壁能够用于进行密封连接,提高了电连接结构与控制器2之间的安装密封性。连接件11的下端用于与电机3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的形式包括在连接件11上设置紧固件通孔,再通过紧固件将连接件11固定在电机3上,具体而言该紧固件将连接件11的法兰结构压在电机3的端面上,此时连接件11上设置第三密封圈114将连接件11与电机3的连接处密封住。具体而言,第三密封圈114的轴向方向整体沿导电件12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三密封圈114的一端与连接件11固定连接,该用于固定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为图中第三密封圈114的上端或左端,该固定连接可采取粘接的方式或是套装、卡扣连接的方式,第三密封圈114的另一端与电机3抵接,具体而言第三密封圈114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密封环1141,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114上设有两个沿第三密封圈114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密封环1141,第二密封环1141的端部与电机3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环1141 设置为与第三密封圈114的本体一体成型。控制器2的连接凹陷21内还设有三个接线端子,三个接线端子的端部设有外螺纹结构,以与导电件12上的螺纹连接孔121连接,同时实现接线端子与导电件12的固定及电性连接。该电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动力总成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行驶装置,该行驶装置包括上述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行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导电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控制器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两端分别用于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件可移动地套装在所述连接件内,以改变所述导电件到所述控制器的距离和/或所述导电件到所述电机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导电件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两端整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排列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向方向整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密封圈和/或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装在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轴向方向整体沿所述导电件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机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至少两个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侧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包括至少两个沿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的端部用于与所述电机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有金属屏蔽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一端上和/或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定位凸起旁侧的防反装凸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或,所述导电件用于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平面,所述连接平面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与电机连接。
9.一种动力总成,包括控制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设有连接凹陷,所述连接凹陷的侧壁用于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壁密封连接。
11.一种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力总成。
CN202121489672.5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Active CN215343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672.5U CN21534307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672.5U CN21534307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3077U true CN215343077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3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9672.5U Active CN21534307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3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1914B2 (en) Circuit assembly
CN103620880B (zh) 连接器
CN102714381B (zh) 导电路径的连接结构
US8350151B2 (en) Stud bolt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equipped with stud bolt assembly
JP5650253B2 (ja) パワー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
US9666994B2 (en) Direct-connect high voltage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reof
US9071005B2 (en) Terminal block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3079896A (zh) 导电路径结构和线束
US10666002B2 (en) Wiring harness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housed circuit assembly
CN104158027A (zh) 高压带屏蔽电连接器插座
US20220052466A1 (en) Terminal block
KR20190038100A (ko) 제어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조립체
CN215343077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动力总成、行驶装置
US10819061B2 (en) Power connector
CN211295638U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CN111129893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用过大电流的连接装置
JP2017108476A (ja) 回転電機
CN220341565U (zh) 一种屏蔽壳组件及屏蔽连接器
CN213522754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1208700U (zh) Dc-dc连接器及控制器
CN214254927U (zh) 一种电缆分支连接器
CN216278357U (zh) 一种压缩机及逆变器装置
CN220021688U (zh) 接插组件、压缩机、空调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771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电连接结构
CN217406955U (zh) 电磁兼容弹片和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