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599U -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599U
CN219888599U CN202320647039.7U CN202320647039U CN219888599U CN 219888599 U CN219888599 U CN 219888599U CN 202320647039 U CN202320647039 U CN 202320647039U CN 219888599 U CN219888599 U CN 219888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hannel
damper mechanism
passag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470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德怀
戴禾敏
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un Automobile Air Suspension System C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un Automobile Air Suspension System C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un Automobile Air Suspension System C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un Automobile Air Suspension System C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470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该阻尼器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线圈固定座以及电磁阀控制部,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开口和环形壁;第二套筒包括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线圈固定座位于第一套筒内;电磁阀控制部位于第一套筒内,且位于线圈固定座的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电磁阀控制部包括壳体、阀盖和阀衔铁,壳体位于阀盖面向环形壁的一侧,壳体和阀盖限定容置腔,壳体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通道,线圈固定座设置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套筒设置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机构有利于将气体从容置腔内排出,以使得阻尼器机构具有良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减震器能够减少车架和车身的震动,以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目前,阻尼器机构可以与车辆中的减震器活塞杆连接,阻尼器机构包括杠体和与活塞杆连接的活塞,活塞将杆体划分为活塞杆所在侧的工作腔和远离活塞杆一侧的工作腔,这两个工作腔用于填充阻尼介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改善阻尼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将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通道、设置在线圈固定座中的第二通道、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中的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有利于将阻尼器机构中的气体从容置腔中排出,该阻尼器机构的排气通道设计与气体流通走势相结合,具有较高的排气效率,能够有效改善阻尼器机构的运行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线圈固定座以及电磁阀控制部,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环形壁;第二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开口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经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内;线圈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电磁阀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位于所述线圈固定座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电磁阀控制部包括壳体、阀盖和阀衔铁,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阀盖面向所述环形壁的一侧,所述壳体和所述阀盖限定容置腔,所述阀衔铁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容置腔中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方向,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线圈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侧的子腔体,所述第一通道直接与所述子腔体连通。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侧。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回缩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径之任一大于所述回缩部的内径。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回缩部的内径为0.25mm~0.35mm。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回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回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一端连通,所述回缩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一端连通。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还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阀衔铁在所述容置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为20°~65°;和/或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5°~90°;和/或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5°~90°。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阻尼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排气通道,且多个所述排气通道的远离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端口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间隔分布。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其中,所述壳体与线圈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线圈固定座与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所述第二通道。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其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线圈固定座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线圈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套筒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阀芯总成腔室以及位于所述阀芯总成腔室内的阀芯总成,所述阀芯总成与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连接,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还包括贯穿所述阀衔铁的杆体,所述杆体被配置为将所述阀衔铁上的调节力传递至所述阀芯总成,其中,所述阀衔铁包括内部通道,且所述内部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阀衔铁,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所述容置腔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环形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中,其中,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阀衔铁之间。
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还包括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阀盖的外围,且所述环形支架的外周缘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环形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彼此面对的部分中至少有一个环形部分密封设置,且所述第一套筒中位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部分之间的侧壁封闭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
图2是图1所示出的阻尼器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目前,液压筒式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车架和车桥间因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杆上下运动,减震器腔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室流向另一个腔室内,从而将减震器活塞杆组件与减震器筒体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成油液的热能向外散发出去,以起到阻尼的作用。
在研究中,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在减震器的工作过程中,减震器腔体内的部分油液在流通时可能会发生泡沫化,进而破坏流通在减震器腔体内的介质的均一性;另一方面,减震器腔体内产生的气体可能导致减震器腔体内的气压突增,从而使得减震器系统的运行不稳定,造成减震器的性能不良。在一些产品中,已采用在减震器的阻尼器机构的中部或下部设置排气通道的方案,然而,根据阻尼器机构在减震器中的设置方式,相对于液态介质,由于气体的密度较小,气体更易处于阻尼器机构的上部、或朝向阻尼器机构的上部流动,已有的设计方式不能更好地适应于气体的流向而将气体排出。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更利于将减震器内部的气体排出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减震器的运行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阻尼器机构以及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线圈固定座以及电磁阀控制部,第二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套筒的第二开口以及靠近第二开口的部分经过第一开口延伸至第一套筒内;线圈固定座位于第一套筒内;电磁阀控制部位于第一套筒内,且位于线圈固定座的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电磁阀控制部包括壳体、阀盖和阀衔铁,壳体位于阀盖面向环形壁的一侧,壳体和阀盖限定容置腔,阀衔铁设置在容置腔中并被配置为在容置腔中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第一方向为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的轴向方向,壳体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通道,线圈固定座设置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一套筒设置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且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将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通道、设置在线圈固定座中的第二通道、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中的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有利于将阻尼器机构中的气体从容置腔中排出,该阻尼器机构的排气通道设计与气体流通走势相结合,具有较高的排气效率,能够有效改善阻尼器机构的运行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进行描述。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示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如图1所示,阻尼器机构01包括第一套筒100、第二套筒200以及电磁阀控制部104。第一套筒100包括第一开口101和与第一开口101相对设置的环形壁102,第二套筒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201和第三开口202,第二套筒200的第二开口201以及靠近第二开口201的部分经过第一开口101延伸至第一套筒100内。
如图1所示,线圈固定座103位于第一套筒100内。电磁阀控制部104位于第一套筒100内,且位于线圈固定座103的靠近第一开口101的一侧,电磁阀控制部104包括壳体1041、阀盖1042和阀衔铁1044,且壳体1041位于阀盖1042面向环形壁102的一侧。壳体1041和阀盖1042限定容置腔1043,阀衔铁1044设置在容置腔1043中,并被配置为在容置腔1043中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
如图1所示,阻尼器机构01还包括电磁线圈1045,电磁线圈1045位于壳体1041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之间,例如,电磁线圈1045位于线圈固定座103的靠近阀盖1042的一侧,并与线圈固定座103接触。电磁线圈1045被配置为驱动阀衔铁1044在容置腔1043中沿第一方向X往复运动。
例如,第一开口101可以为第一套筒100的远离所述环形壁102的端部围绕的开口。例如,环形壁102的内环围绕一开口。环形壁102中的开口可以用于电磁阀控制部所连接的导线的引出。
例如,环形壁102的平面形状可以为环形平面,垂直于该环形平面的直线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01和环形壁102围绕的开口。
例如,第一开口10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环形壁102的平面形状可以为圆环形,环形壁102的内环的平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第一开口101的直径大于环形壁102的内环的直径。例如,环形壁102的中心轴经过第一开口101的中心。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开口201可以为第二套筒200朝向第一套筒100的环形壁102的一侧端部围绕的开口,第三开口202可以为第二套筒200远离第一套筒100的环形壁102的一侧端部围绕的开口。
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开口201的口径小于第一开口101的口径。例如,第二套筒200的第二开口201可以伸入第一套筒100的第一开口101与环形壁102之间的筒腔内。例如,第二套筒200中的一部分插入第一套筒100的筒腔内,第二套筒20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套筒100的筒腔外。例如,第二套筒200的第三开口202以及靠近第三开口202的部分位于第一套筒100外。
例如,如图1所示,电磁阀控制部104中靠近环形壁10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套筒100内且位于第二套筒200外,电磁阀控制部104中远离环形壁102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套筒100的同时还位于第二套筒200内。
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X为第一套筒100或所述第二套筒200的轴向方向,第一套筒100和第二套筒200沿着第一方向X排列,例如,第一方向X可以为第一套筒100和第二套筒200的中心线轴线L的延伸方向。
如图1所示,壳体1041设置有与容置腔1043连通的第一通道301,线圈固定座103设置有与第一通道301连通的第二通道302,第一套筒100设置有与第二通道302连通的第三通道303,且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以及第三通道303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30。例如,排气通道30的一端与阻尼器机构01的容置腔1043连通,排气通道30的另一端与阻尼器机构01的外部连通,从而可以使得容置腔1043内的气体排出至阻尼器机构01的外部。
例如,阻尼器机构01在运行时,阻尼器机构01可以是以图1中的状态沿顺时针旋转90°后设置,也即阻尼器机构01可以是以竖直状态下设置的,第一套筒100位于阻尼器机构01的上部,第二套筒200位于阻尼器机构01的下部,从而,当阻尼器机构01的油液在工作过程中产生部分气体时,该部分气体由于密度差异更易于位于容置腔1043中,或更易于上升至容置腔1043中,因此,该部分气体的在阻尼器机构01中的总体走势是向上的(例如,从第二套筒200上升至第一套筒10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机构01,将设置在壳体1041中的第一通道301、设置在线圈固定座103中的第二通道302、以及设置在第一套筒100中的第三通道303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30,有利于将阻尼器机构01中的气体从容置腔1043中排出,该阻尼器机构01的排气通道30的设计与气体流通的走势相结合,具有较高的排气效率,能够有效改善阻尼器机构01的运行性能。
例如,如图1所示,容置腔1043包括位于阀衔铁1044的远离阀盖1042的一侧的子腔体,第一通道301直接与子腔体连通。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通道301的靠近阀衔铁1044的一端与容置腔1043的远离阀盖1042的一侧的子腔体在位置M1处是连通的,从而可以使得容置腔1043中的气体流通至第一通道301中,进而排出至阻尼器机构01外部,但不限于此。
例如,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以及第三通道303位于阀衔铁1044的远离阀盖1042的一侧,从而,能够适应于气体在阻尼器机构01中从第二套筒200指向第一套筒100的方向上的流通走势,有利于将位于容置腔1043中,或上升至容置腔1043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30排出。
例如,如图1所示,排气通道30还包括回缩部304,第一通道301的内径、第二通道302的内径和第三通道303的内径之任一大于回缩部304的内径。
如此设置,在气体通过排气通道30排出至阻尼器机构01外部的同时,回缩部304的设置有利于减少通过排气通道30从容置腔1043流出至阻尼器机构01外部的油液,以减小容置腔1043内发生压力骤降、进而使得整个系统的阻尼力减小的风险。
例如,如图1所示,回缩部304的内径可以为0.25mm~0.35mm,例如,回缩部304的内径可以为0.26mm~0.30mm、0.28mm~0.32mm、0.27mm~0.33mm以及0.30mm~0.35mm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如图1所示,回缩部304的内径可以为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之任一的内径的1/7~1/4,例如,上述尺寸可以为1/6~1/4、1/6~1/5以及1/5~1/4中的至少之一,但不限与此。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气体从排气通道30排出的同时,将从容置腔1043中通过排气通道30流出的油液控制在合适的流量范围,在提高排气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的阻尼力减小的风险。
例如,如图1所示,回缩部304可以位于第一通道301与第二通道302之间,回缩部304的一端与第一通道301的远离电磁阀控制部104的一端连通,回缩部304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302的靠近电磁阀控制部104的一端连通。回缩部304的内径小于第一通道301的内径、第二通道302的内径以及第三通道303的内径之任一,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所示,回缩部304也可以位于第二通道302与第三通道303之间,且回缩部304的一端与第二通道302连通,回缩部304的另一端与第三通道303连通,但不限于此。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中的任一个可以包括多个子通道,且相邻的子通道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与该相邻的子通道分别连通的回缩部304,回缩部304的内径小于每个子通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回缩部304的位置不作限定。
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中的至少之一可以包括多个子通道,从而,排气通道30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回缩部30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回缩部304的数量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通道301位于阀衔铁1044的远离第二套筒200的一侧,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均位于电磁线圈1045的远离第二套筒200的一侧。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通道301设置在壳体1041上,且第一通道301比阀衔铁1044更远离第二套筒200,从而可以使得第一通道301尽量位于壳体1041的靠近环形壁102的位置处。例如,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均比电磁线圈1045更加远离第二套筒200,从而可以使得第二通道302和第三通道303均尽量位于阻尼器机构01的上部(参考前述实施例,第一套筒100位于阻尼器机构01的上部,第二套筒位于阻尼器机构01的下部)。如此设置,有利于适应阻尼器机构01中的气体从下至上的方向流动趋势,从而将位于容置腔1043中的气体排出,可以使得排气通道30具有较高的排气效率。
图2是图1所示出的阻尼器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通道30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方向X之间的第一夹角R1为20°~65°。例如,第二通道302的中心轴线与第一方向X之间的第二夹角R2可以为5°~90°。例如,第三通道303与第一方向X之间的第三夹角R3可以为5°~90°。由此,可以使得排气通道30的总体呈逐渐向上的走势,有利于容置腔1043中的气体通过排气通道30排出。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夹角R1可以为25°~60°、30°~35°、40°~55°以及45°~50°中的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夹角R2可以为20°~80°、35°~70°、45°~65°以及50°~60°中的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三夹角R3可以为20°~80°、35°~70°、45°~65°以及50°~60°中的至少之一,但不限于此。例如,关于第一夹角R1、第二夹角R2以及第三夹角R3的范围可以综合各个器件的排布空间等设计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阻尼器机构01可以包括多个排气通道30,且多个排气通道30的远离电磁阀控制部104的端口1040在第一套筒100的外壁上间隔分布。
例如,多个排气通道30可以在第一套筒100的外壁上以第一套筒100的中心轴线L为中心呈圆周排布,但不限于此。例如,多个排气通道30的内径分布情况、每个排气通道30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角度等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以及第三通道303中的任一个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平面上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以及多边形中的任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2所示,壳体1041与线圈固定座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60,且第一密封件1060环绕第一通道301。例如,第一密封件1060的设置可以增强壳体1041与线圈固定座103之间的密封性能,可以减小从第一通道301流出的部分油液泄漏的风险。
例如,阻尼器机构01还包括中心部1100,且中心部110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套筒100的中心轴线L重合,第一密封件1060的设置可以减小从第一通道301流出的部分油液泄漏至电磁线圈1045中或泄漏至中间部1100中的风险,进而可以改善阻尼器机构01的性能。
例如,如图2所示,线圈固定座103与第一套筒10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062,且第二密封件1062环绕第二通道302。第二密封件1062的设置可以增强线圈固定座103与第一套筒100之间的密封性能,例如,可以减小从第二通道302流出的部分油液泄漏至电磁线圈1045中或泄漏至中间部1100中的风险,进而可以改善阻尼器机构01的性能。
例如,上述第一密封件1060和第二密封件1062可以为密封圈,但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如图2所示,壳体1041和线圈固定座103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密封件1060位于第一凹槽中。例如,壳体1041的远离阀衔铁1044的外壁或线圈固定座103的靠近第一通道301的内壁上可以设置第一凹槽。例如,线圈固定座103和第一套筒100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密封件1062位于第二凹槽中。例如,线圈固定座103的远离阀衔铁1044的外壁上或第一套筒100的靠近第一通道10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在壳体1041的远离阀衔铁1044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凹槽1050,且在线圈固定座103的远离阀衔铁1044的外壁上设置第二凹槽1052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设定。
例如,如图1所示,阻尼器机构01还包括位于第二套筒200内的阀芯总成腔室500以及位于阀芯总成腔室500内的阀芯总成501,阀芯总成501与电磁阀控制部104连接。电磁阀控制部104还包括贯穿阀衔铁1044的杆体502,杆体502被配置为将阀衔铁1044上的调节力传递至阀芯总成501。
例如,如图1所示,阀芯总成501与杆体502连接,杆体502贯穿阀衔铁1044且与阀衔铁1044连接,例如,在电磁线圈1045的作用下,阀衔铁1044可与杆体502一同沿着第一方向X运动,从而杆体502可以对阀芯总成501施加作用力。
例如,如图1所示,阻尼器机构01还可以包括下活动阀芯701、活动阀限位器702、固定阀芯703,阀芯总成501的一端与下活动阀芯701抵接。例如,当杆体502的力传递至阀芯总成501上时,阀芯总成501向活动阀芯701传递调节力,进而可以调节活动阀芯701与活动阀限位器702之间的距离。例如,阻尼器机构01还可以包括复原阀,且复原阀连接在第二套筒200的远离第一套筒100的一侧,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所示,阀衔铁1044包括内部通道10441,且内部通道10441沿第一方向X贯穿阀衔铁1044,内部通道10441与容置腔1043连通。
例如,如图1所示,在容置腔1043中,通过内部通道10441可以将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环形壁102的一部分腔体与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第二套筒200的一部分腔体连通。如图1所示,杆体502的位于容置腔1043中的部分与容置腔1043未连通。在该方案下,油液可以通过内部通道10441在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环形壁102的一部分腔体与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第二套筒200的一部分腔体之间流通,并且气体也可以从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第二套筒200的一部分腔体中移动至容置腔1043中的靠近环形壁102的一部分腔体中,进而可以从排气通道30排出至容置腔1043的外部。
如此设置,可以简化位于容置腔1043内的结构,减少设置在容置腔1043中的部件的数量,使得油液以及气体在容置腔1043内的运动方式更加简单,从而利于控制容置腔1043的内部压力,进而便于操控阻尼器机构01的阻尼力,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性能。
例如,如图1所示,容置腔1043的远离第二套筒200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套10431,杆体502的靠近环形壁102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向套10431中,电磁阀控制部104还包括弹性元件1046,弹性元件1046位于导向套10431与阀衔铁1044之间。
例如,如图1所示,杆体502的一部分位于导向套10431中,且杆体502可以相对于导向套10431沿第一方向X运动。例如,弹性元件1046可以包括弹簧,但不限于此。例如,当阀衔铁1044相对于导向套10431沿第一方向X运动时,弹性元件1046可以对阀衔铁1044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例如,如图1所示,壳体1041还包括限位部10411,当弹性元件1046处于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时,限位部10411可以阻挡阀衔铁1044。例如,当阀衔铁1044与限位部10411接触时,阀衔铁1044不再朝向靠近环形壁102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此时,阀衔铁1044的靠近环形壁102的端部未接触至壳体1041的面向第二套筒200的内壁,也即,容置腔1043包括位于阀衔铁1044的远离阀盖1042的一侧、且与第一通道301连通的子腔体,以利于气体排出至阻尼器机构01的外部。例如,上述限位部10411位壳体1041的内壁上的台阶结构。例如,壳体1041的上部(靠近环形壁102的部分)的内径较小,壳体1041的下部(远离环形壁102的部分)的内径较大,从而在上述两个部分之间形成台阶。此外,阀衔铁1044的上部的直径较小,下部的直径较大,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另一台阶结构。当壳体1041的台阶结构(限位部10411)与阀衔铁1044的台阶结构相接触时,阀衔铁1044受限位部10411的限制而无法继续向上运动。
例如,如图1所示,阻尼器机构01还包括环形支架600,环形支架600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41和阀盖1042的外围,且环形支架600的外周缘601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3。
例如,如图1所示,环形支架600的两侧分别与壳体1041和阀盖1042抵接。环形支架600的外周缘601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之间的密封圈603的至少部分比阀盖1042更靠近环形壁102。
例如,如图1所示,在密封圈603远离环形壁102的一侧,第二套筒200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彼此面对的部分中至少有一个环形部分密封设置,且第一套筒100中位于密封圈603与环形部分之间的侧壁封闭设置。
例如,如图1所示,环形支架600位于第一套筒100内。例如,环形支架600的外侧壁的靠近环形壁10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接触。例如,环形支架600的远离环形壁102的部分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3。
例如,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套筒200的外侧壁与第一套筒100的内侧壁彼此面对的部分中至少有一个环形部分A1密封设置可以指第一套筒100与第二套筒200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的区域,该环形密封区域位于密封圈603远离环形壁102的一侧且不能作为排气通道。
例如,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套筒100中位于密封圈603与环形部分A1之间的侧壁封闭设置可以指第一套筒100中位于密封圈603与环形部分A1之间的侧壁没有设置通孔等连通第一套筒100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道。
由此,在第一套筒100和第二套筒200的相互接触的位置处均没有设置连通第一套筒100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通道,有利于控制阻尼器机构01的内部压力,并且当气体从阻尼器机构01的下部上升至上部时,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道30排出至阻尼器机构0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震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器的示意性框图。如图3所示,该减震器10包括上述的阻尼器机构01。由此,该减震器10有利于将阻尼器机构01中的气体从容置腔中排出,具有较高的排气效率以及良好的运行性能。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5)

1.一种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套筒,包括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设置的环形壁;
第二套筒,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开口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部分经过所述第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内;
线圈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
电磁阀控制部,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位于所述线圈固定座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电磁阀控制部包括壳体、阀盖和阀衔铁,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阀盖面向所述环形壁的一侧,所述壳体和所述阀盖限定容置腔,所述阀衔铁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并被配置为在所述容置腔中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方向,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线圈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套筒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依次连通为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侧的子腔体,所述第一通道直接与所述子腔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阀盖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还包括回缩部,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和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径之任一大于所述回缩部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部的内径为0.25mm~0.3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缩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所述回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离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一端连通,所述回缩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靠近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之间,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阀衔铁在所述容置腔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阀衔铁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位于所述电磁线圈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为20°~65°;和/或
所述第二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5°~90°;和/或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角度为5°~9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机构包括多个所述排气通道,且多个所述排气通道的远离所述电磁阀控制部的端口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上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线圈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环绕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线圈固定座与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环绕所述第二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线圈固定座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所述线圈固定座和所述第一套筒的彼此相邻的表面至少之一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阀芯总成腔室以及位于所述阀芯总成腔室内的阀芯总成,所述阀芯总成与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连接,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还包括贯穿所述阀衔铁的杆体,所述杆体被配置为将所述阀衔铁上的调节力传递至所述阀芯总成,
其中,所述阀衔铁包括内部通道,且所述内部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阀衔铁,所述内部通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远离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导向套,所述杆体的靠近所述环形壁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套中,
其中,所述电磁阀控制部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阀衔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阀盖的外围,且所述环形支架的外周缘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环形壁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侧壁彼此面对的部分中至少有一个环形部分密封设置,且所述第一套筒中位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部分之间的侧壁封闭设置。
15.一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机构。
CN202320647039.7U 2023-03-28 2023-03-28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Active CN219888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039.7U CN219888599U (zh) 2023-03-28 2023-03-28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47039.7U CN219888599U (zh) 2023-03-28 2023-03-28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599U true CN21988859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47039.7U Active CN219888599U (zh) 2023-03-28 2023-03-28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0604B2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including the same
US7273138B2 (en) Damping force variable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same
EP1820997B1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the same
KR101773238B1 (ko) 완충기의 감쇠 밸브
CN108506403B (zh) 一种大型液压阻尼器
KR102589604B1 (ko) 완충기 및 완충기의 조립 방법
CN102003491A (zh) 一种电磁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JPWO2019239720A1 (ja) 減衰力発生機構および圧力緩衝装置
CN219888599U (zh)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CN210318314U (zh) 阀式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12564196U (zh) 一种车辆用气控可调阻尼减振器
US11642931B2 (en) 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 shock absorber
CN218000247U (zh) 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
CN212868598U (zh) 一种单向节流阀
US20200080612A1 (en) Hydraulic damping device
CN217029778U (zh) 阻尼器机构
KR100852773B1 (ko) 유압댐퍼
CN219888602U (zh) 阻尼器机构及减震器
CN219673349U (zh) 一种先导阀套控制式开关阀
CN218992202U (zh) 减振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92925U (zh) 用于阻尼器机构的定位阀芯、阻尼器机构以及减震器
CN216111893U (zh) 一种液压减振器底阀、液压减振活塞及液压减振器
CN220320182U (zh) 阀总成以及具有该阀总成的电磁阀
CN220320173U (zh) 一种可调阻尼器和驾驶室悬架
CN115059717B (zh) 阻尼无级可调车辆悬架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