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4162U - 抓盖头及抓盖机 - Google Patents

抓盖头及抓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4162U
CN219884162U CN202321342754.6U CN202321342754U CN219884162U CN 219884162 U CN219884162 U CN 219884162U CN 202321342754 U CN202321342754 U CN 202321342754U CN 219884162 U CN219884162 U CN 219884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grabbing
clamping
push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427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启林
李智淼
李正良
邹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ech Lo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427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4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4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4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盖头及抓盖机,其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抓盖头包括抓盖体、抵推组件、夹紧组件及夹紧组件。抓盖体的顶端具有滑槽,抓盖体的侧壁具有与滑槽连通的安装槽,抓盖体的底端具有固定爪;抵推组件的一端滑动设于滑槽中,抓盖体与抵推组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夹紧组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槽中,且夹紧组件的顶端具有滚轮,滚轮与抵推组件的一端接触,夹紧组件的底端具有与固定爪相对设置的夹紧爪,抵推组件相对于抓盖体移动能通过滚轮抵推夹紧组件转动,使夹紧爪靠近固定爪移动,以使固定爪与夹紧爪相互配合夹紧运动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盖头有较好的取盖效果,不容易出现运动盖掉落的情况。

Description

抓盖头及抓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抓盖头及抓盖机。
背景技术
运动盖是饮料包装领域中常见的类型,运动盖的形状具有多种,较为常见的运动盖在其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尺寸不同,即为上大下小的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抓盖头的取盖方式通常为套盖,具体而言,抓盖头具有套盖头,套盖头的结构可以参见已公开的中国专利CN210973802U,套盖头具有呈柱形的套盖腔,在套盖时,将套盖腔对准盖子,然后下移,直至至少部分盖子位于套盖腔内,针对平盖而言,其通常呈柱状,且形状与套盖腔相匹配,因此能够便于实现套盖与旋盖。而针对运动盖而言,套盖腔需要大于或等于运动盖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导致套盖头仅能与运动盖的上端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小,不能很好的固定运动盖,容易出现运动盖掉落的情况。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抓盖头对运动盖的取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盖头,有较好的取盖效果,不容易出现运动盖掉落的情况。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抓盖头,包括:
抓盖体,所述抓盖体的顶端具有滑槽,所述抓盖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安装槽,所述抓盖体的底端具有固定爪;
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抓盖体与所述抵推组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
夹紧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夹紧组件的顶端具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抵推组件的一端接触,所述夹紧组件的底端具有与所述固定爪相对设置的夹紧爪,所述抵推组件相对于所述抓盖体移动能通过所述滚轮抵推夹紧组件转动,使所述夹紧爪靠近所述固定爪移动,以使所述固定爪与所述夹紧爪相互配合夹紧运动盖。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夹紧组件及所述抓盖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能推动所述夹紧爪远离所述固定爪移动。
可选地,所述抵推组件的底端具有抵推锥面,所述抵推锥面能与所述滚轮接触。
可选地,所述抵推组件包括顶杆及连接于所述顶杆底端并滑动于所述滑槽内的抵推块,所述抵推锥面设于所述抵推块的底部,所述滑槽内还设有直线轴承,所述抵推块的外壁与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抓盖体的底端具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用于定位所述运动盖未设置开口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夹紧爪上固设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具有支撑斜面,所述支撑斜面用于与所述运动盖的侧壁接触。
可选地,所述抓盖体朝向所述夹紧组件的侧壁及所述夹紧组件朝向所述抓盖体的侧壁分别具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夹紧组件设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抓盖体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多个所述夹紧组件的所述夹紧爪与所述固定爪相互配合抓取所述运动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盖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抓盖机,包括驱动件、旋盖臂、旋盖头、凸轮、第一随动器、第二随动器及如上所述的抓盖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盖臂自转,所述旋盖头与所述旋盖臂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随动器与所述旋盖臂的顶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随动器安装在所述凸轮的凹槽中,所述第二随动器与所述凸轮的底端接触,所述抓盖头的抓盖体与所述旋盖头连接,所述抓盖头的抵推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旋盖头及所述旋盖臂并与所述第二随动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块,所述第一随动器通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旋盖臂的顶端连接,所述抵推组件穿过所述连接块设置,且所述抵推组件外还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随动器与所述连接块之间,并推动所述第二随动器始终抵于凸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抓盖头及抓盖机,抓盖体的底端具有固定爪,抵推组件的底端滑动设于滑槽中,且抵推组件移动时能够推动滚轮移动并滚动,进而推动夹紧组件相对于抓盖体转动,使得夹紧组件底端的夹紧爪靠近固定爪移动,进而使得夹紧爪在抵推组件的法向作用力的作用下与运动盖接触并挤压运动盖于固定爪上实现了与固定爪配合夹紧运动盖,通过夹紧运动盖的方式能够提高固定运动盖的可靠性,降低运动盖掉落的几率,具有较好的取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盖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抓盖体;11、滑槽;12、安装槽;13、固定爪;14、直线轴承;15、定位面;2、抵推组件;21、抵推锥面;22、顶杆;23、抵推块;3、夹紧组件;3、滚轮;32、夹紧爪;33、弹性块;331、支撑斜面;34、容置槽;4、第一弹性件;10、驱动件;20、旋盖臂;30、旋盖头;40、凸轮;50、第一随动器;60、第二随动器;70、连接块;80、第二弹性件;81、主轴座;82、直齿轮;83、连接套;84、防转装置;85、旋盖星轮装置;86、固定杆装置;87、过渡传动装置;88、旋盖轴承座;89、齿轮;810、连接柱;811、围板;812、顶板;813、连接环;814、分盖器;100、运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抓盖头,用于抓取运动盖,具有较好的取盖效果,不容易出现运动盖掉落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抓盖头包括抓盖体1、抵推组件2、夹紧组件3及第一弹性件4。
其中,抓盖体1的顶端端面具有滑槽11,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1的轴线与抓盖体1的轴线共线。抓盖体1的侧壁具有与滑槽11连通的安装槽1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槽12的轴线垂直于滑槽11的轴线。抓盖体1的底端具有固定爪13,固定爪13用于与运动盖100接触。抵推组件2的一端滑动设于滑槽11中,抓盖体1与抵推组件2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抓盖体1能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抵推组件2移动,或者,抵推组件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抓盖体1移动,再或者,抓盖体1和抵推组件2均移动,且两者移动的方向相反。
上述夹紧组件3转动安装于安装槽12中,具体而言,夹紧组件3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2中,即,转轴固定在抓盖体1上,夹紧组件3通过孔穿过转轴设置。夹紧组件3的顶端具有滚轮31,滚轮31能够相对于夹紧组件3滚动,且滚轮31与抵推组件2位于滑槽11内的一端接触,抵推组件2移动时能够通过滚轮31推动夹紧组件3转动,夹紧组件3的底端具有与固定爪13相对设置的夹紧爪32,夹紧组件3转动能使得夹紧爪32靠近或远离固定爪13移动,当夹紧爪32靠近固定爪13移动至夹紧运动盖100的状态时,抓盖头处于闭合状态;当夹紧爪32远离固定爪13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抓盖头处于打开状态。抵推组件2相对于抓盖体1移动能通过滚轮31抵推夹紧组件3转动,使夹紧爪32靠近固定爪13移动,以使固定爪13与夹紧爪32相互配合夹紧运动盖100。
本实施例提供的抓盖头,抓盖体1的底端具有固定爪13,抵推组件2的底端滑动设于滑槽11中,且抵推组件2移动时能够推动滚轮31移动并滚动,进而推动夹紧组件3相对于抓盖体1转动,使得夹紧组件3底端的夹紧爪32靠近固定爪13移动,进而使得夹紧爪32在抵推组件2的法向作用力的作用下与运动盖100接触并挤压运动盖100于固定爪13上,实现了与固定爪13配合夹紧运动盖100,通过夹紧运动盖100的方式能够提高固定运动盖100的可靠性,降低运动盖100掉落的几率,具有较好的取盖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连接于夹紧组件3的中下部及抓盖体1之间,抵推组件2相对于抓盖体1移动能通过滚轮31抵推夹紧组件3转动,以使夹紧爪32靠近固定爪13移动,而第一弹性件4能使夹紧爪32远离固定爪13移动,进而使得夹紧爪32与固定爪13之间的距离大于运动盖100的顶部,便于运动盖100置于由固定爪13及夹紧爪32形成的抓盖空间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为压缩弹簧。
可选地,如图3所示,抵推组件2的底端具有抵推锥面21,抵推锥面21能与滚轮31接触,滚轮31能在抵推锥面21上滚动,通过设置抵推锥面21,能够便于推动夹紧组件3转动,且降低抵推组件2与滚轮31之间发生卡滞的几率,提高抓盖头的可靠性。
进一步可选地,抵推组件2包括顶杆22及连接于顶杆22底端并滑动设置于滑槽11内的抵推块23。其中,顶杆22能够在外力的推动下升降,进而带动抵推块23在滑槽11内滑动。抵推锥面21设于抵推块23的底部,顶杆22横截面尺寸小于抵推块23的横截面尺寸,以能够提高抵推块23移动的平稳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滑槽11内还设有直线轴承14,抵推块23的外壁与直线轴承14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直线轴承14,能够保证抵推块23能够沿直线移动。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2,抓盖体1的底端具有定位面15,具体地,定位面15为抓盖体1底端的端面,固定爪13固定在定位面15上,针对运动盖100未设置开口的端面为平面的情况,定位面15也为平面,以能够用于定位运动盖100未设置开口的端面。当运动盖100未设置开口的端面为其他形状的面,定位面15也相应为其他形状,以便于对运动盖100的定位。通过设置定位面15,当运动盖100为设置开口的端面与定位面15接触时,则说明运动盖100已经到达预设的位置,此时,可以撤销外力,并使第一弹性件4拉动夹紧爪32夹紧运动盖100。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或图4,夹紧爪32上固设有弹性块33,弹性块33的材质为弹性材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示例地,弹性块33的材质为硅胶、橡胶等。并且,弹性块33具有支撑斜面331,支撑斜面331用于与运动盖100的侧壁接触,支撑斜面331一方面能够在运动盖100的径向提供挤压力,以配合固定盖夹紧运动盖100,另一方面,支撑斜面331还能够通过运动盖100的侧壁在运动盖100的轴向支撑运动盖100,提高固定运动盖100的稳定性,且由于弹性块33材质的原因,弹性块33与运动盖100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在旋盖时,抓盖体1与运动盖100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降低旋盖失败的几率。进一步可选地,弹性块33上还可以设有支撑槽,支撑槽可以用于支撑运动盖100的顶部凸出的部分,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运动盖100的可靠性。
可选地,抓盖体1朝向夹紧组件3的侧壁及夹紧组件3朝向抓盖体1的侧壁分别具有容置槽34,本实施例中,两个容置槽34的轴线重合,即,两个容置槽34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容置槽34内,提供容置槽34对至少部分第一弹性件4进行遮挡限位,降低第一弹性件4的中部垂落而夹在夹紧组件3与抓盖体1之间的几率,提高第一弹性件4的可靠性。
进一步可选地,夹紧组件3设有一个或多个,当夹紧组件3设有一个时,固定爪13呈半包围结构,使得固定爪13与运动盖100接触的面积较大,通过夹紧爪32的辅助能够实现将运动盖100的抓取固定。当夹紧组件3设有多个时,每个夹紧组件3与抓盖体1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一弹性件4,进而能够使多个夹紧爪32远离固定爪13移动。并且,多个夹紧组件3的夹紧爪32与固定爪13相互配合抓取运动盖100,此时,固定爪13的横截面可以较小,通过多爪结构抓取运动盖100具有较高的抓取效果和抓取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爪13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能够用于运动盖100的导向,提高抓取运动盖100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抓盖机,如图1所示,抓盖机包括驱动件10、旋盖臂20、旋盖头30、凸轮40、第一随动器50、第二随动器60及上述的抓盖头。
其中,驱动件10用于驱动旋盖臂20自转,旋盖头30与旋盖臂20的底端连接,第一随动器50与旋盖臂10的顶端连接,且第一随动器50安装在凸轮40的凹槽中,第二随动器60与凸轮40的底端接触,抓盖头的抓盖体1与旋盖头30连接,抓盖头的抵推组件2的另一端穿过旋盖头30及旋盖臂20并与第二随动器50连接,第一随动器50靠近第二随动器60移动能使得抵推组件2推动夹紧组件3转动,具体地,可以为第一随动器50带动抓盖体1向上移动,使得滚轮31与抵推组件2的抵推锥面21接触,进而使得夹紧组件3转动,从而使得夹紧爪32远离固定爪13移动,以打开抓盖头。当第一随动器50远离第二随动器60移动能够使得抵推组件2远离滚轮31及夹紧组件3,进而使得夹紧组件3受到的外力消失,在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下,抓盖头关闭并夹紧运动盖100。
进一步地可选地,如图5所示,抓盖机还包括连接块70,第一随动器50通过连接块70与旋盖臂20的顶端连接,抵推组件2穿过连接块70设置,且抵推组件2外还套设有第二弹性件80,第二弹性件80位于第二随动器60与连接块70之间,并推动第二随动器60始终抵于凸轮40。
旋盖机的其他结构均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例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盖机,如图1所示,旋盖机还包括主轴座81、直齿轮82、连接套83、防转装置84、旋盖星轮装置85、固定杆装置86、过渡传动装置87、旋盖轴承座88、齿轮89、连接柱810、围板811、顶板812、连接环813、分盖器814。直齿轮82与连接套83螺栓连接,与主轴座81连接,主轴座81设置在旋盖机的底部,安装在底板架上面,用于支撑整个旋盖机。主轴座81设置上下两组轴承,轴承内圈与内部传动轴一起转动并支撑旋盖轴承座88等部件,旋盖臂20、旋盖头30还有抓盖头螺纹连接,旋盖轴承座88用于支撑旋盖臂20的旋转并将扭矩传动到旋盖臂20和旋盖头30上,旋盖臂20的上部结构设置第一随动器50并安装在凸轮40的凹槽中,第一随动器50的滚子在凸轮40的凹槽中沿凸轮40曲线运动,从而带动旋盖臂20下方的旋盖头30上下运动,同时沿旋盖机的中心做旋转运动,而旋盖轴承座88的齿轮轴承套除了传递扭矩外还保证了旋盖臂20上下运动的直线性。齿轮轴套的动力来源除了自身公转与齿轮89的啮合传动,还与驱动件10(例如调速电机)和齿轮89的传动有关,驱动件10和齿轮89中间依靠过渡传动装置87实现动力传递。凸轮40的上方与顶板812连接,顶板812与过渡传动装置87和防转装置84固定连接,防转装置84的底板固定在底板架上。
顶板812的四周下方设置若干个连接柱810,连接柱810将顶板812和连接环813连接在一起,同时连接环813的下方设置若干个固定杆装置86,固定杆装置86的下方安装有旋盖外护瓶星轮装置,同时旋盖机的内部设置绕旋盖机中心轴旋转的旋盖星轮装置85,旋盖星轮装置85与旋盖轴承座88一起安装在安装盘上,安装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座的内部轴上方。连接环813的右侧设置有分盖器814的安装孔位,并且分盖器814安装在连接环813的下方,旋盖轴承座88绕旋盖机中心旋转,旋盖轴承座88上的齿轮轴套下方轴与分盖器814的销齿轮为销齿传动,销齿轮与分盖盘连接从而实现盖子的等距分盖。
对于运动盖100,平盖和运动盖100高度相差较多,为保证在相同的工位顺利抓盖,平盖模式下在托盖板的上方设置垫板,而运动盖100模式下则取消垫板。同时因为运动盖100结构特殊需要采用三爪结构方式抓盖,旋盖臂20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滚子随动器(即第一随动器50和第二随动器60),上面的第一随动器50的滚子安装在凸轮40的凹槽中,下面的第二随动器60的滚子与凸轮40的下方接触。第二随动器60的下部连接有长杆,旋盖头30的内部同样有顶杆22,运动盖100模式下,旋盖头30内部顶杆22的下端连接有抵推块23,抵推块23上下运动可以实现抓盖头的开合,从而实现运动盖100的抓起和松开。而平盖模式下,则取消锥体。顶杆22的上下运动不影响平盖的套盖和推盖。
本实施例中,凸轮40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凸轮曲线。运动盖100模式下,在抓盖工位,第一随动器40和第二随动器60的相对距离增大,则顶杆22向下运动推动抵推块23向下,抓盖头上的若干夹紧爪32(可能是三个,或者其他数量)受到抵推块23的法向作用力沿着夹紧组件3的轴心转动(于图3中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闭合,使得夹紧组件3另一端的弹性块33与运动盖100外表面接触并挤压从而夹紧运动盖100,运动盖100则与抓盖体1内部的定位面15接触定位,保证运动盖100夹取时的垂直性,抓盖体1上端设置有直线轴承14,保证锥体上下运动的直线性。当运动盖100旋紧后,第一随动器50与第二随动器60的相对距离变小,顶杆22和抵推块23向上运动,夹紧组件3没有了抵推块23的法向力作用,同时夹紧组件3会受到第一弹性件4的作用使夹紧爪32远离固定爪13而张开,第一弹性件4对夹紧组件3的作用力远小于抵推块23对夹紧组件3的作用力。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抓盖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盖体(1),所述抓盖体(1)的顶端具有滑槽(11),所述抓盖体(1)的侧壁具有与所述滑槽(11)连通的安装槽(12),所述抓盖体(1)的底端具有固定爪(13);
抵推组件(2),所述抵推组件(2)的一端滑动设于所述滑槽(11)中,所述抓盖体(1)与所述抵推组件(2)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移动;
夹紧组件(3),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中,且所述夹紧组件(3)的顶端具有滚轮(31),所述滚轮(31)与所述抵推组件(2)的一端接触,所述夹紧组件(3)的底端具有与所述固定爪(13)相对设置的夹紧爪(32),所述抵推组件(2)相对于所述抓盖体(1)移动能通过所述滚轮(31)抵推夹紧组件(3)转动,使所述夹紧爪(32)靠近所述固定爪(13)移动,以使所述固定爪(13)与所述夹紧爪(32)相互配合夹紧运动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连接于所述夹紧组件(3)及所述抓盖体(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4)能推动所述夹紧爪(32)远离所述固定爪(1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组件(2)的底端具有抵推锥面(21),所述抵推锥面(21)能与所述滚轮(31)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组件(2)包括顶杆(22)及连接于所述顶杆(22)底端并滑动于所述滑槽(11)内的抵推块(23),所述抵推锥面(21)设于所述抵推块(23)的底部,所述滑槽(11)内还设有直线轴承(14),所述抵推块(23)的外壁与所述直线轴承(14)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盖体(1)的底端具有定位面(15),所述定位面(15)用于定位所述运动盖未设置开口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爪(32)上固设有弹性块(33),所述弹性块(33)具有支撑斜面(331),所述支撑斜面(331)用于与所述运动盖的侧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抓盖体(1)朝向所述夹紧组件(3)的侧壁及所述夹紧组件(3)朝向所述抓盖体(1)的侧壁分别具有容置槽(34),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所述容置槽(34)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3)设有一个或多个,且每个所述夹紧组件(3)与所述抓盖体(1)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件(4),多个所述夹紧组件(3)的所述夹紧爪(32)与所述固定爪(13)相互配合抓取所述运动盖。
9.抓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10)、旋盖臂(20)、旋盖头(30)、凸轮(40)、第一随动器(50)、第二随动器(60)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抓盖头,所述驱动件(10)用于驱动所述旋盖臂(20)自转,所述旋盖头(30)与所述旋盖臂(20)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随动器(50)与所述旋盖臂(20)的顶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随动器(50)安装在所述凸轮(40)的凹槽中,所述第二随动器(60)与所述凸轮(40)的底端接触,所述抓盖头的抓盖体(1)与所述旋盖头(30)连接,所述抓盖头的抵推组件(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旋盖头(30)及所述旋盖臂(20)并与所述第二随动器(6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抓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70),所述第一随动器(50)通过所述连接块(70)与所述旋盖臂(20)的顶端连接,所述抵推组件(2)穿过所述连接块(70)设置,且所述抵推组件(2)外还套设有第二弹性件(80),所述第二弹性件(80)位于所述第二随动器(60)与所述连接块(70)之间,并推动所述第二随动器(60)始终抵于凸轮(40)。
CN202321342754.6U 2023-05-30 2023-05-30 抓盖头及抓盖机 Active CN219884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2754.6U CN219884162U (zh) 2023-05-30 2023-05-30 抓盖头及抓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42754.6U CN219884162U (zh) 2023-05-30 2023-05-30 抓盖头及抓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4162U true CN219884162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2754.6U Active CN219884162U (zh) 2023-05-30 2023-05-30 抓盖头及抓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4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15466A1 (en) Device for screwing caps onto receptacles
CN113086914B (zh) 分子检测样品管开关盖装置及其开关盖方法
MX2013010064A (es) Montaje portador de taponador.
CN105967124B (zh) 三旋盖饮料瓶旋盖机
CN219884162U (zh) 抓盖头及抓盖机
US20060032336A1 (en) Jar opener
CN116409740A (zh) 瓶盖开合装置
CN211770187U (zh) 一种泵头定位旋盖头
CN116357659B (zh) 一种防松自锁螺母及其生产装置
CN112141976A (zh) 多列瓶盖包装装置
CN218808913U (zh) 一种样本管抓取装置及样本管调度设备
CN115594131A (zh) 开盖装置和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CN115503992A (zh) 一种食品罐头封口设备
CN212450561U (zh) 进样瓶抓取开合盖机构
CN212123051U (zh) 轴承盖安装工装
CN217377243U (zh) 一种拧盖装置
JPS6149198B2 (zh)
CN217398414U (zh) 去盖装置及样本前处理设备
CN219929595U (zh) 去盖抓手装置及医疗设备
CN215155900U (zh) 扭盖装置和软管扭盖设备
JP4133126B2 (ja) キャッピング装置
CN113291513A (zh) 扭盖装置和软管扭盖设备
CN218261906U (zh) 一种旋盖机构
CN213569450U (zh) 多列瓶盖包装装置
CN213136482U (zh) 一种用于石油机械工件的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