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3126U -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3126U
CN219853126U CN202321671978.1U CN202321671978U CN219853126U CN 219853126 U CN219853126 U CN 219853126U CN 202321671978 U CN202321671978 U CN 202321671978U CN 219853126 U CN219853126 U CN 219853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assembly
grabbing
valve rod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19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文彬
熊运飞
艾梦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19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3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3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3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组装技术领域,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阀杆进料组件、密封圈上料组件和密封圈装配组件;所述阀杆进料组件用于将阀杆逐个输送进料;所述密封圈上料组件用于将密封圈输送进料;密封圈装配组件包括密封圈装配支架、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和密封圈装配模块;所述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上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用于将密封圈撑开抓取,密封圈装配模块上升降连接有密封圈压板;所述密封圈压板用于将撑开的密封圈向下压入至阀杆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方便将实现阀杆和密封圈自动化精准组装,防止出现密封圈组装不到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出现将密封圈撑开过大造成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5所示,在阀体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密封圈7套设至阀杆6的指定位置,现有的密封圈与阀杆在装配过程中,人工将单个阀杆6放置到阀杆载具上,通过机械夹爪将密封圈7撑开后夹住,直接移动至阀杆6上方,并直接将撑开的密封圈7套入至阀杆6上。
通过上述方式,夹爪在撑开密封圈7时需要撑开的范围较大,这样才能保证密封圈7和夹爪不碰到阀杆6的情况下套设至阀杆6上,容易造成密封圈7在撑开过程中变形,或者密封圈7没有精准的装配至阀杆6的指定位置,影响整体装配效率以及装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过程中,容易使密封圈变形或是密封圈装配不到位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阀杆和密封圈自动装配,无需将密封圈撑开过度,并且便于将密封圈装配到位,提升密封圈和阀杆装配质量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为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阀杆进料组件、密封圈上料组件和密封圈装配组件;所述阀杆进料组件用于将阀杆逐个输送进料;所述密封圈上料组件用于将密封圈输送进料;所述密封圈装配组件包括密封圈装配支架、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和密封圈装配模块;所述密封圈装配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上部且位于阀杆进料组件上方;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用于将密封圈撑开抓取并转移至阀杆进料组件的阀杆上方,所述密封圈装配模块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上,密封圈装配模块上升降连接有密封圈压板;所述密封圈压板用于将撑开的密封圈向下压入至阀杆上。该机构通过阀杆进料组件逐个将阀杆输送至密封圈装配组件下方,通过密封圈上料组件将密封圈持续输送上料,通过密封圈装配组件上的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便于将密封圈上料组件上的密封圈撑开夹取转移至阀杆的上方,并通过密封圈装配模块将撑开的密封圈直接压入至阀杆上,实现阀杆和密封圈自动化精准组装,防止出现密封圈组装不到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出现将密封圈撑开过大造成变形的问题,大大提升密封圈和阀杆之间的组装精度以及组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包括密封圈抓取固定架、抓取前后定位模块、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和抓取模块;所述密封圈抓取固定架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上,所述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上,且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与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连接,所述抓取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上,抓取模块用于撑开抓取密封圈。通过抓取前后定位模块实现前后方向的自动精准定位,通过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实现升降方向的自动精准定位,从而能够便于将抓取模块在阀杆进料组件和密封圈上料组件之间移动,方便将密封圈稳定抓取移动至阀杆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抓取前后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前后驱动气缸和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所述抓取前后驱动气缸呈前后方向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一侧,所述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与抓取前后驱动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通过抓取前后移动滑轨与密封圈抓取固定架滑动连接,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升降驱动气缸和抓取升降定位板;所述抓取升降驱动气缸设置在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上,抓取升降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抓取升降定位板固定连接,且抓取升降定位板通过抓取升降定位滑轨与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滑动连接。通过抓取前后驱动气缸方便带动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前后方向的移动定位,通过抓取升降驱动气缸方便带动抓取升降定位板升降方向的移动定位,从而便于使抓取模块能够精准的移动至密封圈处进行抓取以及阀杆处进行组装。
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模块为抓取四爪气缸;抓取四爪气缸的四个夹爪均连接有撑块;四个所述撑块下部的外壁衔接形成圆柱状,且四个所述撑块张开用于撑住密封圈。通过抓取四爪气缸便于将密封圈从四个方向均匀打开,便于后续压入后套设在阀杆上,并且通过撑块的外壁内能够良好的与密封圈相贴合匹配,防止将密封圈撑开过度变形,减少对密封圈的磨损,确保密封圈能够紧密的套设在阀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压板上设置有与四个所述撑块相配合的十字型通孔,且十字型通孔的中心孔径小于密封圈直径;密封圈抓取前,四个所述撑块闭合,且四个所述撑块的下端穿过所述十字型通孔;密封圈抓取时,四个所述撑块在所述十字型通孔内撑开,使密封圈位于十字型通孔下方;密封圈抓取后,所述密封圈压板下移,并使密封圈压板上的十字型通孔将密封圈下压至阀杆上。通过十字型通孔便于与抓取四爪气缸的四个夹爪方向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在四个夹爪张开时还位于十字型通孔内,进而方便四个所述撑块撑开后使密封圈压板下压将撑开的密封圈套设在阀杆上,提升密封圈和阀杆的组装精度,便于将密封圈组装到位同时也防止密封圈撑开过度使密封圈造成变形,提升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装配模块包括装配支架、装配升降气缸、装配升降滑板;所述装配支架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上,所述装配升降气缸设置在装配支架上,且装配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装配升降滑板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升降滑板通过升降滑块与装配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压板固定连接在装配升降滑板上。通过装配升降气缸能带动密封圈压板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便于下移时将密封圈压入套设在阀杆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注油组件;注油组件包括注油夹紧气缸、注油固定板和注油管接头;所述注油夹紧气缸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一侧,注油夹紧气缸与阀杆进料输送架垂直设置,且注油夹紧气缸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的出料端侧;所述注油夹紧气缸用于夹紧固定输送过来的阀杆;所述注油固定板位于注油夹紧气缸的上方,所述注油管接头呈纵向设置在注油固定板上;注油管接头用于将油注射至阀杆上。通过密封圈和阀杆装配完成后,移动至注油夹紧气缸处,通过注油夹紧气缸将阀杆夹紧,防止注油时造成阀杆发生位移,通过注油管接头上端连接注油管道,下端直接对阀杆进行注油加工。
作为优选,还包括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支架和视觉检测摄像机;所述检测支架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一侧,且检测支架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的出料端侧;所述视觉检测摄像机设置在检测支架上,视觉检测摄像机用于对输送过来的阀杆和密封圈组合体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组件上的视觉检测摄像机对输送至检测组件处的阀杆和密封圈组合体进行视觉检测,查看密封圈是否装配至阀杆的指定位置,并便于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方便后续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进料组件包括阀杆进料振动盘、阀杆进料输送架和阀杆拨叉输送模块;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的进料端呈水平方向与阀杆进料振动盘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上呈水平方向设置有与阀杆相匹配的进料输送通道;所述进料输送通道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挡料杆;所述挡料杆位于进料输送通道的上方;所述阀杆拨叉输送模块设置在阀杆进料输送架上;阀杆拨叉输送模块用于逐个将阀杆在所述进料输送通道内输送进料。通过阀杆进料振动盘便于将阀杆持续供料,通过挡料气缸带动挡料杆能够将阀杆进料振动盘出料端的阀杆进行挡料,防止阀杆进料振动盘源源不断进行输送,通过阀杆拨叉输送模块便于将阀杆按照指定距离逐个移动至阀杆进料输送架的进料输送通道内,便于将阀杆逐个移动至密封圈装配组件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上料组件为密封圈上料振动盘,密封圈上料振动盘与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垂直设置,且所述密封圈上料振动盘的出料端与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相衔接。通过密封圈上料组件方便将密封圈持续供料,并且便于使密封圈装配组件将密封圈抓取后装配套设至阀杆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阀杆和密封圈自动化精准组装,防止出现密封圈组装不到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出现将密封圈撑开过大造成变形的问题,大大提升密封圈和阀杆之间的组装精度以及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抓取四爪气缸和密封圈压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注油组件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阀杆和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杆进料组件;11、阀杆进料振动盘;12、阀杆进料输送架;121、进料输送通道;13、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4、挡料气缸;141、挡料杆;2、密封圈上料组件;3、密封圈装配组件;31、密封圈装配支架;32、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1、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2、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3、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4、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5、抓取升降定位板;326、抓取四爪气缸;3261、撑块;327、抓取前后移动滑轨;328、抓取升降定位滑轨;33、密封圈装配模块;330、密封圈压板;3301、十字型通孔;331、装配支架;332、装配升降气缸;333、装配升降滑板;334、升降滑块;4、注油组件;41、注油夹紧气缸;42、注油固定板;43、注油管接头;5、检测组件;51、检测支架;52、视觉检测摄像机;6、阀杆;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阀杆进料组件1、密封圈上料组件2和密封圈装配组件3;阀杆进料组件1用于将阀杆逐个输送进料;密封圈上料组件2用于将密封圈输送进料;密封圈装配组件3包括密封圈装配支架31、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和密封圈装配模块33;密封圈装配支架31设置在机架上,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31上部且位于阀杆进料组件1上方;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用于将密封圈撑开抓取并转移至阀杆进料组件1的阀杆上方,密封圈装配模块33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上,密封圈装配模块33上升降连接有密封圈压板330;密封圈压板330用于将撑开的密封圈向下压入至阀杆上。该机构通过阀杆进料组件1逐个将阀杆6输送至密封圈装配组件3下方,通过密封圈上料组件2将密封圈7持续输送上料,通过密封圈装配组件3上的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便于将密封圈上料组件2上的密封圈7撑开夹取转移至阀杆6的上方,并通过密封圈装配模块33将撑开的密封圈7直接压入至阀杆6上,实现阀杆6和密封圈7自动化精准组装,防止出现密封圈7组装不到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出现将密封圈撑开过大造成变形的问题,大大提升密封圈7和阀杆6之间的组装精度以及组装效率。
如图1至图2所示,阀杆进料组件1包括阀杆进料振动盘11、阀杆进料输送架12和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阀杆进料输送架12的进料端呈水平方向与阀杆进料振动盘11的出料端连接,阀杆进料输送架12上呈水平方向设置有与阀杆相匹配的进料输送通道121;进料输送通道121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气缸14,挡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挡料杆141;挡料杆141位于进料输送通道121的上方;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设置在阀杆进料输送架12上;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用于逐个将阀杆在进料输送通道121内输送进料。通过阀杆进料振动盘11便于将阀杆6持续供料,通过挡料气缸14带动挡料杆141能够将阀杆进料振动盘11出料端的阀杆6进行挡料,防止阀杆进料振动盘11源源不断进行输送,通过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便于将阀杆6按照指定距离逐个移动至阀杆进料输送架12的进料输送通道121内,便于将阀杆6逐个移动至密封圈装配组件3下方。
如图1至图2所示,密封圈上料组件2为密封圈上料振动盘,密封圈上料振动盘与阀杆进料输送架12垂直设置,且密封圈上料振动盘的出料端与阀杆进料输送架12相衔接。通过密封圈上料组件2方便将密封圈7持续供料,并且便于使密封圈装配组件3将密封圈7抓取后装配套设至阀杆6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包括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抓取前后定位模块、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和抓取模块;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31上,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上,且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与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连接,抓取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上,抓取模块用于撑开抓取密封圈。通过抓取前后定位模块实现前后方向的自动精准定位,通过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实现升降方向的自动精准定位,从而能够便于将抓取模块在阀杆进料组件1和密封圈上料组件2之间移动,方便将密封圈7稳定抓取移动至阀杆6上方。抓取前后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和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呈前后方向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一侧,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与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通过抓取前后移动滑轨327与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滑动连接,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和抓取升降定位板325;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设置在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上,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的伸缩杆与抓取升降定位板325固定连接,且抓取升降定位板325通过抓取升降定位滑轨328与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滑动连接。通过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方便带动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前后方向的移动定位,通过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方便带动抓取升降定位板325升降方向的移动定位,从而便于使抓取模块能够精准的移动至密封圈7处进行抓取以及阀杆6处进行组装。
如图3所示,抓取模块为抓取四爪气缸326;抓取四爪气缸326的四个夹爪均连接有撑块3261;四个撑块3261下部的外壁衔接形成圆柱状,且四个撑块3261张开用于撑住密封圈。通过抓取四爪气缸326便于将密封圈7从四个方向均匀打开,便于后续压入后套设在阀杆6上,并且通过撑块3261的外壁内能够良好的与密封圈7相贴合匹配,防止将密封圈7撑开过度变形,减少对密封圈7的磨损,确保密封圈7能够紧密的套设在阀杆6上。密封圈压板330上设置有与四个撑块3261相配合的十字型通孔3301,且十字型通孔3301的中心孔径小于密封圈直径;密封圈抓取前,四个撑块3261闭合,且四个撑块3261的下端穿过十字型通孔3301;密封圈抓取时,四个撑块3261在十字型通孔3301内撑开,使密封圈位于十字型通孔3301下方;密封圈抓取后,密封圈压板330下移,并使密封圈压板330上的十字型通孔3301将密封圈下压至阀杆上。通过十字型通孔3301便于与抓取四爪气缸326的四个夹爪方向一一对应,从而能够在四个夹爪张开时还位于十字型通孔3301内,进而方便四个撑块3261撑开后使密封圈压板330下压将撑开的密封圈7套设在阀杆6上,提升密封圈7和阀杆6的组装精度,便于将密封圈7组装到位同时也防止密封圈7撑开过度使密封圈7造成变形,提升密封圈7的使用寿命。
如图1至图3所示,密封圈装配模块33包括装配支架331、装配升降气缸332、装配升降滑板333;装配支架331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上,装配升降气缸332设置在装配支架331上,且装配升降气缸332的伸缩杆与装配升降滑板333固定连接,装配升降滑板333通过升降滑块334与装配支架331滑动连接;密封圈压板330固定连接在装配升降滑板333上。通过装配升降气缸332能带动密封圈压板330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便于下移时将密封圈7压入套设在阀杆6上。
如图4所示,还包括注油组件4;注油组件4包括注油夹紧气缸41、注油固定板42和注油管接头43;注油夹紧气缸41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1的前侧,注油夹紧气缸41与阀杆进料输送架12垂直设置,且注油夹紧气缸41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3的出料端侧;注油夹紧气缸41用于夹紧固定输送过来的阀杆;注油固定板42固定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右侧,且位于注油夹紧气缸41的上方,注油管接头43呈纵向设置在注油固定板42上;注油管接头43用于将油注射至阀杆上。通过密封圈7和阀杆6装配完成后,移动至注油夹紧气缸41处,通过注油夹紧气缸41将阀杆6夹紧,防止注油时造成阀杆6发生位移,通过注油管接头43上端连接注油管道,下端直接对阀杆6进行注油加工。
如图4所示,还包括检测组件5;检测组件5包括检测支架51和视觉检测摄像机52;检测支架51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1前侧,且检测支架51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3的出料端侧;视觉检测摄像机52设置在检测支架51上,视觉检测摄像机52用于对输送过来的阀杆和密封圈组合体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组件5上的视觉检测摄像机52对输送至检测组件5处的阀杆6和密封圈7组合体进行视觉检测,查看密封圈7是否装配至阀杆6的指定位置,并便于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方便后续加工。
装配时,通过阀杆进料振动盘11将阀杆6持续输送上料至阀杆进料振动盘11的出料端,通过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便于将阀杆6按照指定距离逐个移动至阀杆进料输送架12的进料输送通道121内,并将逐个阀杆6移动至密封圈装配组件3处。通过密封圈上料振动盘将密封圈7持续输送上料,并输送至密封圈上料振动盘的出料端。通过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上的抓取四爪气缸326的四个撑块3261下部闭合并穿过密封圈压板330的十字型通孔3301中部,将抓取四爪气缸326通过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和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移动至密封圈上料振动盘的出料端,并通过抓取四爪气缸326将四个撑块3261张开撑住密封圈7的内壁,撑开固定后移动至待装配的阀杆6上方,通过密封圈压板330上的十字型通孔3301将密封圈7压入套设至阀杆6上,使密封圈7精准的套设至阀杆6上,并将装配完密封圈7的阀杆6通过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输送转移至注油组件4处,通过注油夹紧气缸41将装配完密封圈7的阀杆6夹紧,注油管道通过注油管接头43将油注射至阀杆6上,注油后,通过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输送转移至检测组件5处,通过检测组件5上的觉检测摄像机52对装配完密封圈7的阀杆6进行检测,查看密封圈7是否装配到位,并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输送下料,将装配合格的产品继续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阀杆6和密封圈7自动化精准组装,防止出现密封圈7组装不到位的现象以及防止出现将密封圈撑开过大造成变形的问题,大大提升密封圈7和阀杆6之间的组装精度以及组装效率。。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阀杆进料组件(1)、密封圈上料组件(2)和密封圈装配组件(3);所述阀杆进料组件(1)用于将阀杆逐个输送进料;所述密封圈上料组件(2)用于将密封圈输送进料;所述密封圈装配组件(3)包括密封圈装配支架(31)、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和密封圈装配模块(33);所述密封圈装配支架(31)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31)上部且位于阀杆进料组件(1)上方;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用于将密封圈撑开抓取并转移至阀杆进料组件(1)的阀杆上方,所述密封圈装配模块(33)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上,
密封圈装配模块(33)上升降连接有密封圈压板(330);所述密封圈压板(330)用于将撑开的密封圈向下压入至阀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包括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抓取前后定位模块、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和抓取模块;所述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设置在密封圈装配支架(31)上,所述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上,且抓取前后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与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固定部连接,所述抓取模块的固定部设置在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的移动部上,抓取模块用于撑开抓取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前后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和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所述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呈前后方向设置在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一侧,所述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与抓取前后驱动气缸(322)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通过抓取前后移动滑轨(327)与密封圈抓取固定架(321)滑动连接,所述抓取升降定位模块包括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和抓取升降定位板(325);所述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设置在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上,抓取升降驱动气缸(324)的伸缩杆与抓取升降定位板(325)固定连接,且抓取升降定位板(325)通过抓取升降定位滑轨(328)与抓取前后移动定位滑板(32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模块为抓取四爪气缸(326);抓取四爪气缸(326)的四个夹爪均连接有撑块(3261);四个所述撑块(3261)下部的外壁衔接形成圆柱状,且四个所述撑块(3261)张开用于撑住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压板(330)上设置有与四个所述撑块(3261)相配合的十字型通孔(3301),且十字型通孔(3301)的中心孔径小于密封圈直径;密封圈抓取前,四个所述撑块(3261)闭合,且四个所述撑块(3261)的下端穿过所述十字型通孔(3301);密封圈抓取时,四个所述撑块(3261)在所述十字型通孔(3301)内撑开,使密封圈位于十字型通孔(3301)下方;密封圈抓取后,
所述密封圈压板(330)下移,并使密封圈压板(330)上的十字型通孔(3301)将密封圈下压至阀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装配模块(33)包括装配支架(331)、装配升降气缸(332)、装配升降滑板(333);所述装配支架(331)设置在密封圈抓取转移模块(32)上,所述装配升降气缸(332)设置在装配支架(331)上,且装配升降气缸(332)的伸缩杆与所述装配升降滑板(333)固定连接,所述装配升降滑板(333)通过升降滑块(334)与装配支架(331)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压板(330)固定连接在装配升降滑板(3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油组件(4);所述注油组件(4)包括注油夹紧气缸(41)、注油固定板(42)和注油管接头(43);所述注油夹紧气缸(41)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1)一侧,注油夹紧气缸(41)与阀杆进料组件(1)垂直设置,且注油夹紧气缸(41)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3)的出料端侧;所述注油夹紧气缸(41)用于夹紧固定输送过来的阀杆;所述注油固定板(42)位于注油夹紧气缸(41)的上方,所述注油管接头(43)呈纵向设置在注油固定板(42)上;注油管接头(43)用于将油注射至阀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5);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检测支架(51)和视觉检测摄像机(52);所述检测支架(51)设置在阀杆进料组件(1)一侧,且检测支架(51)位于密封圈装配组件(3)的出料端侧;所述视觉检测摄像机(52)设置在检测支架(51)上,视觉检测摄像机(52)用于对输送过来的阀杆和密封圈组合体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进料组件(1)包括阀杆进料振动盘(11)、阀杆进料输送架(12)和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12)的进料端呈水平方向与阀杆进料振动盘(1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12)上呈水平方向设置有与阀杆相匹配的进料输送通道(121);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21)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气缸(14),所述挡料气缸(14)的伸缩杆上连接有挡料杆(141);所述挡料杆(141)位于进料输送通道(121)的上方;所述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设置在阀杆进料输送架(12)上;阀杆拨叉输送模块(13)用于逐个将阀杆在所述进料输送通道(121)内输送进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料组件(2)为密封圈上料振动盘,密封圈上料振动盘与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12)垂直设置,且所述密封圈上料振动盘的出料端与所述阀杆进料输送架(12)相衔接。
CN202321671978.1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Active CN219853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978.1U CN21985312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1978.1U CN21985312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3126U true CN21985312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1978.1U Active CN21985312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3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1036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晋中宏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阀密封件安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1036A (zh) * 2024-03-20 2024-04-19 晋中宏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阀密封件安装设备
CN117901036B (zh) * 2024-03-20 2024-05-28 晋中宏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阀密封件安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53126U (zh) 一种密封圈与阀杆装配机构
CN110328160A (zh) 小型贴片电感自动测试设备
CN210497313U (zh) 一种电感机能自动测试机
CN109799039A (zh)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检漏机
CN110053966B (zh) 一种产品检测收料装置及方法
CN209968950U (zh) 皮带轮自动全检机
CN111229645B (zh) 一种端子检测机
CN209905750U (zh) 塞棒自动生产系统
CN111674906B (zh) 一种汽车曲轴转移装置
CN111152006B (zh) 慢落机构生产线
CN215200513U (zh) 一种多功能花洒组装机
CN210427728U (zh) 手机pcb板自动测试设备
CN208568168U (zh) 一种安全阀自动测试系统
CN209478221U (zh) 一种柔性抓取装置
CN115674714A (zh) 一种复合甁自动化生产线
CN113124796B (zh) 产品自动检测及套胶圈设备
CN11538895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功能空瓶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1401514U (zh) 一种倍捻机胶囊张力器的张力检测装置
CN210279873U (zh) 活塞杆自动输送检测设备
CN114044349A (zh) 一种棉纤维转运与收纳设备
CN109782721B (zh) 一种灭火器成品复检系统的时效密封检测单元及控制方法
CN210524360U (zh) 一种密封圈自动套装设备
CN220295262U (zh) 一种管件自动检测设备
CN217322369U (zh) 一种通用型双头夹具机器人工作站
CN216681085U (zh) 一种用于e型卡簧的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