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2002U - 一种复合式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2002U
CN219852002U CN202320353808.2U CN202320353808U CN219852002U CN 219852002 U CN219852002 U CN 219852002U CN 202320353808 U CN202320353808 U CN 202320353808U CN 219852002 U CN219852002 U CN 219852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part
left half
hole
right half
moul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38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Verizon Daily Necessiti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538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2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2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2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模具在组装时配合精度差的问题。本复合式模具包括上模板、中模板和下模板,中模板包括可分离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包围形成模腔,左半部其中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三,右半部位于与上述定位孔三对立的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四,下模板上凸出能分别插入定位孔三和定位孔四内的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左半部两端的侧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一,右半部上对应每个螺纹孔一均开设有螺纹孔二,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固定。螺栓拧紧时能将两者相互拉近让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配合精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式模具。
背景技术
普通的浇筑模具包括上下两块模块,两块模板之间包围形成模腔,通过将熔融金属灌入模腔内等待液体金属冷却后即形成毛胚零件。但是这样的浇筑模具不适用结构复杂或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加工,因为上下模板与零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在金属冷却后容易粘连不好脱模。后来出现了很多将上下两块模板拆分成四块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割的复合模具,复合模具通过多块模板拼接形成完整的模腔,在浇筑完成后通过逐个拆卸各个区域的模板取出成品零件。这样设计容易脱模,但是现有的复合模具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多个部分的模板一般都是通过螺栓直接进行连接拼接形成整体,这样的连接方式配合精度存在很大问题,如果局部出现偏差会导致模腔精度出现问题导致浇筑出来的零件次品较多,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模具。它所解决的是现有的复合模具在组装时配合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式模具,包括上模板、中模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包括可分离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包围形成模腔,所述左半部其中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三,所述右半部位于与上述定位孔三对立的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四,所述下模板上凸出能分别插入定位孔三和定位孔四内的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所述左半部两端的侧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右半部上对应每个螺纹孔一均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固定。
本申请的复合模具分为上模板、下模板、左半部和右半部四个部分,其中左半部和右半部位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并且包围形成模腔,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对立端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三和定位孔四,定位孔三和限位柱一配合对左半部的一端进行限位,定位孔四和限位柱二配合对右半部的另一端进行限位,再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将左板部和右半部之间进行锁紧使其相互靠近,由于左半部和右半部只是一端被限位在螺栓拧紧时能将两者相互拉近让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配合精度更高。
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中,所述左半部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左半部的定位孔一,所述右半部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左半部的定位孔二,所述上模板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一,所述上模板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二,所述下模板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三,所述下模板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四,所述左半部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一、定位孔一和螺栓孔三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所述右半部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二、定位孔二和螺栓孔四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固定。
本申请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在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使二者进行固定完成后,再通过螺栓与上模板和下模板进行固定,左半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定位孔一,下模板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排定位孔二,这样设计能有效的将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别与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进行精准固定,使得本复合模具的整体装配精度得到提高。
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中,所述左半部的侧部开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注料孔。
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中,所述上模板上位于模腔的上方开设有排气孔。
本申请的注料孔开设在左半部的侧部上,而在上模板上开设有排气孔,这样设计能让熔融金属自侧部进入到模腔内并自下而上溢出并从排气孔处排出多余气体,这样设计使得浇筑出来的零件质地更加均匀。
在上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中,所述上模板呈方形且上模板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一,所述下模板也呈方形且下模板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二。
缺口槽一和缺口槽二的设计能让在浇筑完后相互叠放的上模板、中模板和下模板容易进行分开,可以通过工具撬在缺口槽一或缺口槽二上将上模板和下模板与中模板进行分离,方便分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左半部和右半部的对立端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三和定位孔四,定位孔三和限位柱一配合对左半部的一端进行限位,定位孔四和限位柱二配合对右半部的另一端进行限位,再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和螺纹孔二将左板部和右半部之间进行锁紧使其相互靠近,由于左半部和右半部只是一端被限位在螺栓拧紧时能将两者相互拉近让左半部和右半部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配合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11、螺栓孔一;12、螺栓孔二;13、排气孔;14、缺口槽一;2、中模板;21、左半部;22、右半部;23、定位孔三;24、定位孔四;25、螺纹孔一;26、螺纹孔二;27、定位孔一;28、定位孔二;29、注料孔;3、下模板;31、限位柱一;32、限位柱二;33、螺栓孔三;34、螺栓孔四;35、缺口槽二;4、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复合式模具,包括上模板1、中模板2和下模板3,中模板2包括可分离的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包围形成模腔4,左半部21其中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三23,右半部22位于与上述定位孔三23对立的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四24,下模板3上凸出能分别插入定位孔三23和定位孔四24内的限位柱一31和限位柱二32,左半部21两端的侧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一25,右半部22上对应每个螺纹孔一25均开设有螺纹孔二26,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一25和螺纹孔二26固定。本申请的复合模具分为上模板1、下模板3、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四个部分,其中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位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3之间并且包围形成模腔4,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的对立端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三23和定位孔四24,定位孔三23和限位柱一31配合对左半部21的一端进行限位,定位孔四24和限位柱二32配合对右半部22的另一端进行限位,再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25和螺纹孔二26将左板部和右半部22之间进行锁紧使其相互靠近,由于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只是一端被限位在螺栓拧紧时能将两者相互拉近让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配合更加紧密配合精度更高。左半部2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左半部21的定位孔一27,右半部22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左半部21的定位孔二28,上模板1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27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一11,上模板1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28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二12,下模板3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27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三33,下模板3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28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四34,左半部21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一11、定位孔一27和螺栓孔三33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固定,右半部22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二12、定位孔二28和螺栓孔四34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固定。本申请的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在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一25和螺纹孔二26使二者进行固定完成后,再通过螺栓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进行固定,左半部2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排定位孔一27,下模板3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一排定位孔二28,这样设计能有效的将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分别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之间进行精准固定,使得本复合模具的整体装配精度得到提高。
左半部21的侧部开设有与模腔4连通的注料孔29。上模板1上位于模腔4的上方开设有排气孔13。本申请的注料孔29开设在左半部21的侧部上,而在上模板1上开设有排气孔13,这样设计能让熔融金属自侧部进入到模腔4内并自下而上溢出并从排气孔13处排出多余气体,这样设计使得浇筑出来的零件质地更加均匀。上模板1呈方形且上模板1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一14,下模板3也呈方形且下模板3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二35。缺口槽一14和缺口槽二35的设计能让在浇筑完后相互叠放的上模板1、中模板2和下模板3容易进行分开,可以通过工具撬在缺口槽一14或缺口槽二35上将上模板1和下模板3与中模板2进行分离,方便分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Claims (5)

1.一种复合式模具,包括上模板(1)、中模板(2)和下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2)包括可分离的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所述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包围形成模腔(4),所述左半部(21)其中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三(23),所述右半部(22)位于与上述定位孔三(23)对立的一端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四(24),所述下模板(3)上凸出能分别插入定位孔三(23)和定位孔四(24)内的限位柱一(31)和限位柱二(32),所述左半部(21)两端的侧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一(25),所述右半部(22)上对应每个螺纹孔一(25)均开设有螺纹孔二(26),所述左半部(21)和右半部(22)之间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一(25)和螺纹孔二(26)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部(21)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左半部(21)的定位孔一(27),所述右半部(22)上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间隔均匀且上下贯穿右半部(22)的定位孔二(28),所述上模板(1)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27)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一(11),所述上模板(1)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28)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二(12),所述下模板(3)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一(27)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三(33),所述下模板(3)上位于与每个定位孔二(28)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栓孔四(34),所述左半部(21)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一(11)、定位孔一(27)和螺栓孔三(33)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固定,所述右半部(22)通过螺栓穿过对应的螺栓孔二(12)、定位孔二(28)和螺栓孔四(34)与上模板(1)和下模板(3)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部(21)的侧部开设有与模腔(4)连通的注料孔(2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上位于模腔(4)的上方开设有排气孔(13)。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呈方形且上模板(1)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一(14),所述下模板(3)也呈方形且下模板(3)其中一个角上开设有缺口槽二(35)。
CN202320353808.2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复合式模具 Active CN219852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3808.2U CN219852002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复合式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3808.2U CN219852002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复合式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2002U true CN219852002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3808.2U Active CN219852002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复合式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2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52002U (zh) 一种复合式模具
CN213162988U (zh) 一种可用于快速换产的铸造用冷铁模具
CN213614023U (zh) 一种砂型铸造用冷铁激冷铸造构件
CN206186295U (zh) 一种注塑模具和注塑系统
CN216632265U (zh) 铸铁轮活动底板自动模
CN210940234U (zh)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CN210851129U (zh) 方便更换的注塑模具
CN111136219B (zh) 汽车侧围冲压模具的下模组件铸件的制造方法
CN209682956U (zh) 制造复合材料进气道唇口的模具
CN206633174U (zh) 一种风能塔筒模具工装
CN219357855U (zh) 一种分体式上模铸造轮毂模具
CN208374131U (zh) 一种扳手模具
CN218873677U (zh) 工字码压铸模具及其铸造件
CN211331219U (zh) 一种泵体铸造用模具
CN218362004U (zh) 一种避免开模出现抱死现象的压铸模具结构
CN110842144B (zh) 一种曲面射砂模具
CN218946315U (zh) 一种具有低压浇注系统的铸造芯盒模具
CN220499805U (zh) 一种叶片成型模具
CN213080020U (zh) 可横向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198381U (zh) 一种伺服器注塑模具
CN212123654U (zh) 一种低压注浆模具系统
CN217993311U (zh) 一种可在机台调整壁厚的高精密球罩模具的定模板结构
CN220095363U (zh) 景观工程用塑料隔离围栏注塑模具
CN211640806U (zh) 一种接线螺母生产专用模具
CN215033488U (zh) 便于模仁安装的压铸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315000 No. 9, Yanjiang Road, Laofangqiao, Yangming Street,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Verizon Daily Necessitie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Group 5, Paimen Village, Tantou Town, Tiantai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00

Patentee before: Chen Suf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