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3440U -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3440U
CN219823440U CN202321086620.2U CN202321086620U CN219823440U CN 219823440 U CN219823440 U CN 219823440U CN 202321086620 U CN202321086620 U CN 202321086620U CN 219823440 U CN219823440 U CN 219823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vertical beams
vertical
submersible pump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66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凯
鞠文生
宋浩
张肖
刘世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i Spe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66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3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3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它包括前后竖直对称设置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别通过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横梁相连,在两根竖梁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在相对一侧的两根竖梁内壁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导轨,各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各根横梁的右侧,一竖直设置的升降框。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作业环境而调整支撑方式,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使潜水泵置于水中,不仅避免潜水泵因沉入水底而造成杂物堵塞潜水泵,还阻断了潜水泵将振动直接通过水底传动到光缆、电线,大大提高了光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还能根据现场作业需要调节抽水的深度,无需配置专人观察,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所需的一种设备,使用时需将其投入水底,从而实现将地下水向外抽出的目的,因而,这类设备广泛的应用于农田灌溉、海水提升、矿山强险等领域。尤其是城市污水疏通领域,如水池、光缆沟、机井等这类深坑,在降水的过程中,雨水在流入深坑的同时,也会不断的将地面上的杂物一同冲入,时间一长,就容易使这类深坑堵塞,因此,需要使用潜水泵进行排水作业。
目前,潜水泵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其一,深坑中的杂物较多,且大小不一,潜水泵沉入水底后,这些杂物容易堵塞潜水泵,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其二,深坑中大部分均有布线,如光缆、电线等,而潜水泵在工作时会持续产生较强的振动,极易对光缆、电线造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三,如水池这类的深坑,有时并不需要将水全部抽干,仅仅需要将一定深度的水抽出即可,而潜水泵在工作时,需要有专人负责观察水位,无法固定抽水的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作业环境而调整支撑方式,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使潜水泵置于水中,不仅避免潜水泵因沉入水底而造成杂物堵塞潜水泵,还阻断了潜水泵将振动直接通过水底传动到光缆、电线,大大提高了光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还能根据现场作业需要调节抽水的深度,无需配置专人观察,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包括前后竖直对称设置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别通过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横梁相连,在两根竖梁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在相对一侧的两根竖梁内壁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导轨,各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各根横梁的右侧,一竖直设置的升降框,其前后两侧的竖杆分别活动卡接在相应一侧竖梁的导轨内,在上侧的横梁中部设有与升降框相配合的高度调节机构,在升降框的底部活动铰接翻转支架,在翻转支架上设有过滤筒;在两根竖梁底部分别设有行走万向轮。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铰接在两根竖梁底部的支撑框,在支撑框上方前后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定位杆,两根定位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下铰接座与支撑框相连,各所述下铰接座均设置在支撑框的外侧,在两根定位杆上分别活动套接套管,两根套管的上端分别通过上铰接座与对应一侧的竖梁相连,各所述上铰接座均设置在竖梁的上部,在两根套管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一定位螺栓依次活动穿过套管上其中一定位孔与定位杆。
可选地,在外侧的支撑框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万向轮。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升降框两根横杆相连的方管,所述方管与升降框的竖杆平行设置,在对应方管位置的横梁侧壁上设有轴承座,一竖直设置的转轴,其下端穿过轴承座与螺杆相连,其上端设有转动手柄,在轴承座上下两侧的转轴上均设有卡盘,所述螺杆下端依次活动穿过升降框的横杆与方管,在升降框的两根横杆上均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管。
可选地,在朝向过滤筒一侧的方管上设有螺纹柱,在过滤筒上设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连接板。
可选地,在翻转支架上设有卡接在过滤筒外侧的弧形卡板。
可选地,在翻转支架外侧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两根伸缩杆活动卡接在翻转支架对应一侧的翻转杆内,在两根翻转杆内壁上设有锁紧螺栓,各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翻转杆并抵接在伸缩杆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作业环境而调整支撑方式,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使潜水泵置于水中,不仅避免潜水泵因沉入水底而造成杂物堵塞潜水泵,还阻断了潜水泵将振动直接通过水底传动到光缆、电线,大大提高了光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还能根据现场作业需要调节抽水的深度,无需配置专人观察,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竖梁、横梁、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轴、转动手柄、螺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框、翻转支架、过滤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岸边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梁;2、横梁;3、导轨;4、升降框;401、竖杆;402、横杆;5、翻转支架;501、翻转杆;6、过滤筒;7、行走万向轮;8、支撑框;9、定位杆;10、下铰接座;11、套管;12、上铰接座;13、定位孔;14、定位螺栓;15、支撑万向轮;16、方管;17、轴承座;18、转轴;19、螺杆;20、转动手柄;21、卡盘;22、螺纹管;23、螺纹柱;24、连接板;25、弧形卡板;26、伸缩架;2601、伸缩杆;27、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包括前后竖直对称设置的两根竖梁1,两根竖梁1分别通过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横梁2相连,在两根竖梁1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在相对一侧的两根竖梁1内壁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导轨3,各所述导轨3分别设置在各根横梁2的右侧,一竖直设置的升降框4,其前后两侧的竖杆401分别活动卡接在相应一侧竖梁1的导轨3内,在上侧的横梁2中部设有与升降框4相配合的高度调节机构,在升降框4的底部活动铰接翻转支架5,在翻转支架5上设有过滤筒6;在两根竖梁1底部分别设有行走万向轮7。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铰接在两根竖梁1底部的支撑框8,在支撑框8上方前后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定位杆9,两根定位杆9的下端分别通过下铰接座10与支撑框8相连,各所述下铰接座10均设置在支撑框8的外侧,在两根定位杆9上分别活动套接套管11,两根套管11的上端分别通过上铰接座12与对应一侧的竖梁1相连,各所述上铰接座12均设置在竖梁1的上部,在两根套管11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3,一定位螺栓14依次活动穿过套管11上其中一定位孔13与定位杆9。
可选地,在外侧的支撑框4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万向轮15。方便本装置在打开支撑框4时的移动,使其轻松的移动至井口或者岸边。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升降框4两根横杆402相连的方管16,所述方管16与升降框4的竖杆401平行设置,在对应方管16位置的横梁2侧壁上设有轴承座17,一竖直设置的转轴18,其下端穿过轴承座17与螺杆19相连,其上端设有转动手柄20,在轴承座17上下两侧的转轴18上均设有卡盘21,所述螺杆19下端依次活动穿过升降框4的横杆402与方管16,在升降框4的两根横杆402上均设有与螺杆19相配合的螺纹管22。
可选地,在朝向过滤筒6一侧的方管16上设有螺纹柱23,在过滤筒6上设有与螺纹柱23相配合的连接板24。通过将连接板24卡入到螺纹柱23上,并用螺母固定,使过滤筒6更牢固的固定在翻转支架5上。
可选地,在翻转支架5上设有卡接在过滤筒6外侧的弧形卡板25。对过滤筒6进一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过滤筒6在翻转支架5上来回晃动。
可选地,在翻转支架5外侧设有伸缩架26,所述伸缩架26的两根伸缩杆2601活动卡接在翻转支架5对应一侧的翻转杆501内,在两根翻转杆501内壁上设有锁紧螺栓27,各所述锁紧螺栓27穿过翻转杆501并抵接在伸缩杆2601外壁上。当过滤筒6过大时,可以通过将伸缩架26向外抽出,从而增大翻转支架的大小,以适应过滤筒6的大小。
本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将潜水泵放入到过滤筒6内。当遇到光缆沟、机井这类的井口作业时,可以将两个支撑框4向外翻出,使其分别与竖梁1保持垂直状态,具体操作如下:拔出两根套管11上的定位螺栓14,向下压动翻转支架5,进而使两根定位杆9分别从相应的套管11内抽出,而两根套管11分别沿着上铰接座12转动,两根定位杆9则沿着下铰接座10转动,直至支撑框4与地面平行,再用定位螺栓14进行定位。推动本装置,使翻转支架5移动至井口上方。然后,用手转动转动手柄20,使转轴18在轴承座17内径向转动,而升降框4则通过两个螺纹管22,实现在导轨3内向下移动。而随着升降框4的下移,进而带动翻转支架5及过滤筒6没入水中,并且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过滤筒6的深度。
当遇到水池等需要岸边操作时,可以将右侧的支撑机构收起,使左侧的支撑机构与竖梁1形成锐角角度,具体操作如下:将左侧支撑机构上的定位螺栓14拔出,向下压动翻转支架5,进而使两根定位杆9分别从相应的套管11内抽出,而两根套管11分别沿着上铰接座12转动,两根定位杆9则沿着下铰接座10转动,直至支撑框4与地面平行,而此时,两根竖梁1则处于倾斜状态,再用定位螺栓14进行定位。再调节右侧的支撑机构,使右侧的支撑框8闭合在两根竖梁1的右侧。然后,用手转动转动手柄20,使转轴18在轴承座17内径向转动,而升降框4则通过两个螺纹管22,实现在导轨3内向下移动。而随着升降框4的不断倾斜下移,进而带动翻转支架5及过滤筒6没入水中,并且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过滤筒6的深度。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现场作业环境而调整支撑方式,在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使潜水泵置于水中,不仅避免潜水泵因沉入水底而造成杂物堵塞潜水泵,还阻断了潜水泵将振动直接通过水底传动到光缆、电线,大大提高了光缆、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还能根据现场作业需要调节抽水的深度,无需配置专人观察,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竖直对称设置的两根竖梁,两根竖梁分别通过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横梁相连,在两根竖梁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支撑机构,在相对一侧的两根竖梁内壁上分别沿其高度方向对称设有导轨,各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各根横梁的右侧,一竖直设置的升降框,其前后两侧的竖杆分别活动卡接在相应一侧竖梁的导轨内,在上侧的横梁中部设有与升降框相配合的高度调节机构,在升降框的底部活动铰接翻转支架,在翻转支架上设有过滤筒;在两根竖梁底部分别设有行走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铰接在两根竖梁底部的支撑框,在支撑框上方前后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有定位杆,两根定位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下铰接座与支撑框相连,各所述下铰接座均设置在支撑框的外侧,在两根定位杆上分别活动套接套管,两根套管的上端分别通过上铰接座与对应一侧的竖梁相连,各所述上铰接座均设置在竖梁的上部,在两根套管上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一定位螺栓依次活动穿过套管上其中一定位孔与定位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在外侧的支撑框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支撑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升降框两根横杆相连的方管,所述方管与升降框的竖杆平行设置,在对应方管位置的横梁侧壁上设有轴承座,一竖直设置的转轴,其下端穿过轴承座与螺杆相连,其上端设有转动手柄,在轴承座上下两侧的转轴上均设有卡盘,所述螺杆下端依次活动穿过升降框的横杆与方管,在升降框的两根横杆上均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在朝向过滤筒一侧的方管上设有螺纹柱,在过滤筒上设有与螺纹柱相配合的连接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支架上设有卡接在过滤筒外侧的弧形卡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支架外侧设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两根伸缩杆活动卡接在翻转支架对应一侧的翻转杆内,在两根翻转杆内壁上设有锁紧螺栓,各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翻转杆并抵接在伸缩杆外壁上。
CN202321086620.2U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Active CN219823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620.2U CN21982344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620.2U CN21982344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3440U true CN21982344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6620.2U Active CN219823440U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3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169334A (en) A drilling and/or lifting machine
JP6554341B2 (ja) 基礎杭の造成方法
CN219823440U (zh) 一种潜水泵用升降架
JP5686649B2 (ja) 超低空頭掘削装置、それに使用するケリーロッド、その掘削反力取得方法及びその移動装置
CN212056138U (zh) 一种全地形高度可以调节的管道支架
CN217923534U (zh) 用于倾斜钻孔旋喷搅拌植桩设备的滑轨托架装置
CN215165680U (zh) 一种沟槽支护结构用固定装置
CN210104749U (zh)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夹持装置
CN212477725U (zh) 一种分片组合式全桩护筒的桩机
CN210658349U (zh) 一种路面施工打桩用中柱支撑装置
CN217174839U (zh) 基坑开挖用支撑设备
US11898445B1 (en) Portable coring machine
CN220789787U (zh) 一种污水管道用拉森钢板桩支撑结构
CN216549302U (zh) 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管道埋设装置
KR100437445B1 (ko) 대구경 지반굴착기
CN220644247U (zh) 一种可调节的防止桩基钢筋笼上浮装置
CN216469432U (zh) 一种旋挖机动臂运转固定装置
JP2633154B2 (ja) 立穴掘削工法
CN112627731B (zh) 深水急流轻量型站立式智能化循环钻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9637721U (zh) 一种公路桥梁湿接缝施工用吊架
CN219888911U (zh) 一种预埋管道支撑装置
CN213654777U (zh) 一种用于人工钻孔成井的支撑架
CN218916870U (zh) 一种岩石取样钻机
CN220377258U (zh) 一种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操作平台
CN2207680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