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0415U -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0415U
CN219820415U CN202321074497.2U CN202321074497U CN219820415U CN 219820415 U CN219820415 U CN 219820415U CN 202321074497 U CN202321074497 U CN 202321074497U CN 219820415 U CN219820415 U CN 219820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vity
lower bolster
sides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44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存厚
卞志良
宋成
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Lihua Auto Interior & Exteri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Lihua Auto Interior & Exteri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Lihua Auto Interior & Exteri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Lihua Auto Interior & Exteri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44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0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0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0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提供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操作台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设置于下模板腔体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腔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所述下模板体与上模板组件匹配设置,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热合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背景技术
热合设备,主要是用于塑料的加热,它利用高频电场使塑料内部分子形成振荡,进而产生热能实现对各类塑料制品的加热,通常汽车内饰件多为塑料件,相应的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对车内饰板加工时,操作者将车内饰板放在工作台上,热合机的上模具板下降压住下模具中的车内饰板并加热,使得车内饰板上的材料粘合或者进行塑形。
公开号为“CN215203503U”提供的一种车内饰板加工用热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架以及热合板,所述工作台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控制台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一侧,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竖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支撑架,且液压缸活塞杆端部与热合板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控制支撑板抬起和移动,实现热合机的自动化出料,缩短操作人员的下料时间,从而提高该热合装置加工效率,通过缓冲弹簧和弹性板缓冲热合板下压时对车内饰板和工作台的冲击力,减少车内饰板因为过压而导致车内饰板损坏的情况。
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上述装置及现有技术中的热合模具大多没有设置模具的快换结构,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在工作时需要进行匹配的压合设置对汽车内饰板进行加工,汽车内饰板的造型设置有多组,缺少了快换机构的模具结构在使用时降低了功能性,不能根据需要热合加工的多种型号内饰板造型进行匹配的快换;
2.现有装置的上模板体在进行下降的压合时,大多是通过导向杆进行支撑导向,往往没有在顶板与上模板体的连接板之间进行匹配的支撑,连接板带动上模板体下降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稳定性不佳的情况,影响了模具压合的成型效果;
3.在进行了热压之后,需要对下模板体进行冷却降温,使其便于定型的同时,降温后也更加便于取料,现有装置大多采用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对其进行降温,产生的能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设置于操作台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设置于下模板腔体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所述下模板腔体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所述下模板体与上模板组件匹配设置,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所述电缸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所述上模板组件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面,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与下模板腔体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冷水箱,所述循环冷水箱两侧对称安装有进水管和抽水管;
所述进水管和抽水管顶端分别连通于冷却水腔的两侧,所述下模板腔体底面设置于冷却水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下模板腔体内壁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开设有滑槽,所述下模板体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间隙配合;
所述下模板体远离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组件包括安装板和上模板体,所述上模板体滑动连接于安装板底面,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板体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槽滑动间隙配合,所述上模板体两侧通过螺钉与安装板螺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增加了连接板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压模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空心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空心杆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顶端与空心杆内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上环绕套接设置有压缩弹簧;
所述空心杆固定连接于顶板两侧,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顶面两侧。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表面两侧位于侧板的内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端贯穿连接板且延伸至顶板顶部通过限位板定位安装;
所述导向杆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十字棱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十字棱板匹配设置的十字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内饰板进行匹配的模具更换;
2.通过操作台内部的冷却水腔与下模板腔体匹配设置,通过设置的循环冷水箱与冷却水腔连通设置,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3.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对连接板下压进行导向,导向杆外表面固定安装的十字棱板与连接板两侧开设的十字槽契合,增了导向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空心杆固定连接于顶板两侧,连接杆底端与连接板顶面两侧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下压得到有效的衔接支撑;
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安装下模板体,通过设置的连接板对上模板组件进行安装,上模板体与下模板体均设置为滑动连接,便于快换,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增加连接板下压与上升时的稳定性,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的连接板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的连接组件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的上模板组件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的冷却水腔部分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的下模板腔体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台;2、下模板腔体;3、上模板组件;301、安装板;302、上模板体;303、螺钉;4、下模板体;5、侧板;6、顶板;7、电缸;8、连接板;9、冷却水腔;10、底板;11、循环冷水箱;12、进水管;13、抽水管;14、滑槽;15、滑块;16、把手;17、定位槽;18、定位块;19、连接组件;1901、空心杆;1902、连接杆;20、阻尼器;21、压缩弹簧;22、导向杆;23、十字棱板;24、十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1、设置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2、设置于下模板腔体2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3,下模板腔体2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4,下模板体4与上模板组件3匹配设置,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5,两组侧板5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6,顶板6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7,电缸7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6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2对下模板体4进行安装,下模板体4通过滑块15滑动连接于下模板腔体2的滑槽14内部,便于快速的放置与拿取;
上模板组件3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的底面,操作台1内设置有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与下模板腔体2匹配设置,操作台1底面设置有底板10,底板10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冷水箱11,循环冷水箱11两侧对称安装有进水管12和抽水管13,进水管12和抽水管13顶端分别连通于冷却水腔9的两侧,下模板腔体2底面设置于冷却水腔9内部;
通过操作台1内部的冷却水腔9与下模板腔体2匹配设置,通过设置的循环冷水箱11与冷却水腔9连通设置,在进行了热合之后上模板体302上升复位,下模板体4在下模板腔体2内部,下模板腔体2设置于冷却水腔9内部,通过进水管12进水,再通过抽水管13将带有温度的水分抽出进行冷却再循环抽取至冷却水腔9内部,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4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下模板腔体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开设有滑槽14,下模板体4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滑块15,滑块15与滑槽14滑动间隙配合,下模板体4远离滑块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把手16,通过设置的把手16便于手持提取与放置下模板体4。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考虑仅通过电缸7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6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8与上模板组件3进行连接带动其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但是在进行压合的过程中,需要增加连接板8的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展开连接组件19的设置,增加了连接板8的稳定性,通过展开上模板组件3的设置,使得上模板体302的连接与快换更加便捷,上模板组件3包括安装板301和上模板体302,上模板体302滑动连接于安装板301底面,安装板30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的底面;
安装板301的底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17,上模板体302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块18,定位块18与定位槽17滑动间隙配合,上模板体302两侧通过螺钉303与安装板301螺接固定,在进行上模板体302与安装板301的连接时,先通过定位块18与定位槽17的滑动连接,再通过螺钉303对安装板301与上模板体302进行螺接固定;
顶板6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9,连接组件19增加了连接板8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压模时的稳定性,连接组件19包括空心杆1901和连接杆1902,连接杆1902滑动连接于空心杆1901内部,连接杆1902顶端与空心杆1901内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器20,阻尼器20上环绕套接设置有压缩弹簧21,空心杆1901固定连接于顶板6两侧,连接杆1902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顶面两侧,通过连接杆1902滑动连接于空心杆1901内部,在连接板8上升与下降时对其进行较为稳定的支撑,增加稳定性;
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位于侧板5的内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导向杆22,导向杆22顶端贯穿连接板8且延伸至顶板6顶部通过限位板定位安装,导向杆22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十字棱板23,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十字棱板23匹配设置的十字槽24,十字棱板23滑动连接于十字槽24内部,通过导向杆22与连接组件19的匹配设置,增加模具热合的稳定。
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下模板腔体2对下模板体4进行安装,下模板体4通过滑块15滑动连接于下模板腔体2的滑槽14内部,便于快速的放置与拿取,在进行上模板体302与安装板301的连接时,先通过定位块18与定位槽17的滑动连接,再通过螺钉303对安装板301与上模板体302进行螺接固定,通过上模板体302与下模板体4的匹配设置进行汽车内饰板的热合加工;
在上模板组件3下降与上升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1902滑动连接于空心杆1901内部,使得连接板8上升与下降时对其进行较为稳定的支撑,从而使得上模板组件3的稳定性增加,下模板体4在下模板腔体2内部,下模板腔体2设置于冷却水腔9内部,通过循环冷水的方式对热压之后的下模板体4进行降温处理,取代风冷或者半导体温控的方式,降低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电缸7和循环冷水箱11为现有技术存在的装置或设备,或者为现有技术可实现的装置或设备,其供电、具体组成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故不再详细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包括操作台(1)、设置于操作台(1)上表面的下模板腔体(2)、设置于下模板腔体(2)上方位置的上模板组件(3),所述下模板腔体(2)内部滑动连接有下模板体(4),所述下模板体(4)与上模板组件(3)匹配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侧板(5),两组所述侧板(5)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电缸(7),所述电缸(7)的输出轴端贯穿顶板(6)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
所述上模板组件(3)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的底面,所述操作台(1)内设置有冷却水腔(9),所述冷却水腔(9)与下模板腔体(2)匹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底面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上表面居中位置固定安装有循环冷水箱(11),所述循环冷水箱(11)两侧对称安装有进水管(12)和抽水管(13);
所述进水管(12)和抽水管(13)顶端分别连通于冷却水腔(9)的两侧,所述下模板腔体(2)底面设置于冷却水腔(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腔体(2)内壁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开设有滑槽(14),所述下模板体(4)两侧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与滑槽(14)滑动间隙配合;
所述下模板体(4)远离滑块(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把手(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组件(3)包括安装板(301)和上模板体(302),所述上模板体(302)滑动连接于安装板(301)底面,所述安装板(301)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301)的底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17),所述上模板体(302)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定位块(18),所述定位块(18)与定位槽(17)滑动间隙配合,所述上模板体(302)两侧通过螺钉(303)与安装板(301)螺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与连接板(8)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19),所述连接组件(19)增加了连接板(8)上升与下降进行热合压模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组件(19)包括空心杆(1901)和连接杆(1902),所述连接杆(1902)滑动连接于空心杆(190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902)顶端与空心杆(1901)内部之间设置有阻尼器(20),所述阻尼器(20)上环绕套接设置有压缩弹簧(21);
所述空心杆(1901)固定连接于顶板(6)两侧,所述连接杆(1902)底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8)顶面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表面两侧位于侧板(5)的内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导向杆(22),所述导向杆(22)顶端贯穿连接板(8)且延伸至顶板(6)顶部通过限位板定位安装;
所述导向杆(22)外表面对称开设有十字棱板(23),所述连接板(8)上开设有与十字棱板(23)匹配设置的十字槽(24)。
CN202321074497.2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Active CN219820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497.2U CN2198204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497.2U CN2198204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0415U true CN219820415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0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4497.2U Active CN219820415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0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7418C (zh) 全自动吸塑成型机
CN217095525U (zh) 一种锻造钢材推料机
CN219820415U (zh) 一种复合型汽车内饰板加工用塑料热合模具
CN202162943U (zh) 一种气压热压成型机
CN211467265U (zh) 一种自动注塑成型模具
CN218462697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的机械零件加工用模具
CN216420876U (zh) 一种微电源金属外壳制作用的冲压机
CN215242288U (zh) 一种复杂模具模胚预成型降温装置
CN115042363A (zh) 电动式轨道热压成型机
CN102941670A (zh) 汽车顶篷前沿翻边机
CN209851482U (zh) 一种散热性强的塑胶模具
CN219844989U (zh) 一种具有循环功能的热成型机
CN218777006U (zh) 一种汽车门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8906133U (zh) 一种方便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9130518U (zh) 一种汽车板件冲压成型模具
CN218286678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左前门a柱外饰板热压塑形装置
CN220482017U (zh) 一种用于软木颗粒热成型装置
CN212171060U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成型机
CN2560484Y (zh) 柜架式硫化机
CN209971283U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用热压成型装置
CN212826649U (zh) 一种塑料制品辅助成型装置
CN218928393U (zh) 一种双层自动橡胶鞋底成型机
CN208250151U (zh) 一种高精度热压成型装置
CN215786318U (zh) 一种五金高精密快速冲压模具
CN220373896U (zh) 一种亚克力板热弯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