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7220U -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7220U
CN219787220U CN202321115987.2U CN202321115987U CN219787220U CN 219787220 U CN219787220 U CN 219787220U CN 202321115987 U CN202321115987 U CN 202321115987U CN 219787220 U CN219787220 U CN 219787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tation
piece
coil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59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unye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unye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unye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unye We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59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7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7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7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包括机架、焊接组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旋转驱动机构和支撑件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两端,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用于放置待焊接的端子和线圈,旋转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机架上,旋转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支撑件连接,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件旋转预设角度,以将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至焊接位置,焊接组件安装于机架上,焊接组件用于将处于焊接位置的端子与线圈加热焊接。上述双工位焊接装置采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可上料,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件旋转,使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动至焊接位置,实现边上料边焊接的功能,提高了焊接效率,保证了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
众所周知,线圈是需要端子才能与其他电路连接,这就需要将端子和线圈焊接在一起,目前,线圈与端子的焊接已实现自动化,但是现有的焊接设备大多只有一个工位,焊接时,人工将线圈和端子放置到焊接工位上,待焊接完成后,人工再将焊接后的产品取出,再进行下一组线圈和端子的焊接,显然这种方式在焊接时需要等待,焊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焊接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所述双工位焊接装置包括机架、焊接组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旋转驱动机构和支撑件,其中,
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用于放置待焊接的端子和线圈,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旋转预设角度,以将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所述焊接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焊接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端子与线圈加热焊接。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夹持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将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线圈在侧向进行夹紧定位或松开。
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紧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于所述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件靠近或远离线圈,以将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线圈压紧或松开。
进一步的说:所述线圈的两端均需要焊接所述端子,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用于将线圈两端的所述端子加热并焊接在所述线圈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均包括上电极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于所述上电极,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下电极,两个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的上电极分别对应,所述下电极上放置待焊接的所述端子,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上电极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所述上电极接触到端子后,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电并加热所述端子进行焊接。
进一步的说,两个所述下电极分别位于线圈两端的外侧,两个所述下电极上均开设有用于对端子定位的定位槽,所述端子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说,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采用回转电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每次旋转180°,以将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能上料,并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旋转交替移动至焊接位置,使焊接组件对其中一个工位焊接时,另一工位能够上料,实现了端子和线圈之间的自动焊接,焊接效率高,焊接质量好,节省人力。
2.下电极开设与端子形状一致的定位槽,端子可直接放在定位槽内,实现定位和固定,操作简单,节约时间,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双工位焊接装置包括机架1、焊接组件2、第一工位3、第二工位4、旋转驱动机构5和支撑件6,其中,
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分别设置于支撑件6的两端,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上均用于放置待焊接的端子和线圈,
旋转驱动机构5的固定端安装于机架1上,旋转驱动机构5的活动端与支撑件6连接,旋转驱动机构5驱动支撑件6旋转预设角度,以将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焊接组件2安装于机架1上,焊接组件2用于将处于焊接位置的端子与线圈加热焊接。
优选的,旋转驱动机构5采用回转电机,旋转驱动机构5驱动支撑件6每次旋转180°,以将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可见,通过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均可放置端子和线圈,并且旋转驱动机构5驱动支撑件6旋转预设角度,以将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交替移动至焊接位置,焊接组件2再对焊接位置的工位内的线圈和端子进行加热焊接,同时操作人员可对另一工位进行上料,焊接完成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焊接,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焊接,焊接迅速,焊接效率高的双工位焊接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30和两个夹持部件31,第一驱动件30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撑件6上,第一驱动件30的活动端连接两个夹持部件31,第一驱动件30驱动两个夹持部件31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将位于焊接位置的线圈在侧向进行夹紧定位或松开。
优选的,两个夹持部件31上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用于使焊接组件2能够与端子接触并加热端子。
可见,采用第一驱动件30驱动两个夹持部件31在侧向夹紧线圈,防止线圈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高温变形,同时又能保证线圈处在焊接位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定位组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32和压紧件33,第二驱动件32的固定端安装于支撑件6上,第二驱动件32的活动端连接于压紧件33,压紧件33位于线圈的上方,第二驱动件32驱动压紧件33靠近或远离线圈,以将位于焊接位置的线圈压紧或松开。
可见,采用第二驱动件32驱动压紧件33靠近线圈,以实现在垂直方向夹紧线圈,使线圈可以在侧向被夹紧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也能被夹紧定位在焊接位置,提供了一种夹紧定位可靠,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定位组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线圈的两端均需要焊接端子,焊接组件2包括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并列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焊接位置的正上方,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用于将线圈两端的端子加热并焊接在线圈上。
可见,通过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并列设置在机架1上的方式,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能够同时对线圈两端的端子进行加热,实现同时将两个端子焊接在线圈的两端,提供了一种焊接效率高,易于实现的焊接组件2。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均包括上电极200和第三驱动件201,第三驱动件201的固定端安装于机架1上,第三驱动件201的活动端连接于上电极200,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下电极202,两个下电极202与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的上电极200分别对应,下电极202上放置待焊接的端子,第三驱动件201驱动上电极200靠近或远离端子,上电极200接触到端子后,上电极200和下电极202通电并加热端子进行焊接。
优选的,上电极200、下电极202均采用铜料制作而成。
可见,采用第三驱动件201驱动上电极200靠近下电极202,当上电极200接触端子后,上电极200和下电极202形成回路通电,加热端子并进行焊接,提供了一种焊接可靠,易于实现的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两个下电极202分别位于线圈两端的外侧,两个下电极202上均开设有用于对端子定位的定位槽,端子放置于定位槽内。
优选的,定位槽为形状与端子形状一致的仿形槽。
可见,端子可直接放置在定位槽中实现定位和固定,防止焊接时端子偏移,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定位槽。
上述双工位装置在对端子和线圈进行焊接时,将端子放置在下电极202的定位槽中,第一工位3的第一驱动件30驱动两个夹持部件31夹持线圈,第二驱动件32驱动压紧件33在垂直方向夹紧线圈,旋转驱动机构5驱动支撑件6旋转180°将第一工位3旋转至焊接位置,第一焊接机构20和第二焊接机构21的第三驱动件201驱动上电极200靠近端子,当上电极200接触到端子后,上电极200和下电极202通电加热端子,开始焊接,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对第二工位4进行上料,第一工位3焊接完成后,重复上述步骤,将第二工位4移动至焊接位置焊接,并取出第一工位3中焊接完成的产品再对第一工位3进行上料。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焊接装置包括机架、焊接组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旋转驱动机构和支撑件,其中,
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两端,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用于放置待焊接的端子和线圈,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旋转预设角度,以将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所述焊接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焊接组件用于将处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端子与线圈加热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两个夹持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将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线圈在侧向进行夹紧定位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压紧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于所述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位于所述线圈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压紧件靠近或远离线圈,以将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线圈压紧或松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两端均需要焊接所述端子,所述焊接组件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并列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焊接位置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用于将线圈两端的所述端子加热并焊接在所述线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均包括上电极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活动端连接于所述上电极,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下电极,两个所述下电极与所述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的上电极分别对应,所述下电极上放置待焊接的所述端子,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上电极靠近或远离所述端子,所述上电极接触到端子后,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电并加热所述端子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电极分别位于线圈两端的外侧,两个所述下电极上均开设有用于对端子定位的定位槽,所述端子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采用回转电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撑件每次旋转180°,以将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交替移至焊接位置。
CN202321115987.2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Active CN219787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5987.2U CN2197872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5987.2U CN2197872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7220U true CN219787220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5987.2U Active CN219787220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7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36213A1 (zh) 金属件与同轴电缆焊接的自动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9787220U (zh)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CN210491246U (zh) 一种永磁感应加热装置
JP3606751B2 (ja) コイル製造装置およびコイル端子用部材
CN212917962U (zh) 嵌套辐射单元用定位工装
CN213583485U (zh) 一种全自动绕线机
CN113333939A (zh) 成圆焊接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0848682U (zh) 一种大功率变压器铜片绕组与汇流柱脚的焊接机
CN209319068U (zh) 焊接机器人
CN211276925U (zh) 一种高效面板焊接用工装
CN209407814U (zh) 一种发电机定子线圈焊接支撑装置
CN218855859U (zh) 一种铜杆自动对焊机
CN217475186U (zh) 一种双工位焊接装置
JP4281920B2 (ja) ドラムコアの巻線継線方法及び巻線継線装置
CN117733301B (zh) 一种电机定子三相铜排自动组装设备及其生产线
CN220456851U (zh) 一种电力电缆熔接装置
CN106207701B (zh) 主馈线跳线的制造工装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8771678U (zh) 一种用于对芯片冲芯的冲芯机构
CN219648886U (zh) 转盘式蓄电池电极端子的自动焊接设备
CN219053208U (zh) 点焊机构及焊接装置
CN217768238U (zh) 一种熔断器熔丝装配夹具
CN217405267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电感挂线及绕线机构
CN210677440U (zh) 对多层筛网进行焊接的设备
CN214027272U (zh) 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
CN209716815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用的焊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