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74234U - 发动机后盖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后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74234U
CN219774234U CN202321361491.3U CN202321361491U CN219774234U CN 219774234 U CN219774234 U CN 219774234U CN 202321361491 U CN202321361491 U CN 202321361491U CN 219774234 U CN219774234 U CN 219774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an
rear cover
threaded rod
seat
pr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14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晟
胡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14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74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74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74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发动机后盖,包括后盖座和后盖主体,后盖主体的一侧固定有防护盖板,防护盖板的内部嵌入有过滤网;后盖座的一侧装配有电机,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清除器,清除器和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棱柱,第一棱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螺纹杆,支撑盘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棱柱,第二棱柱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螺纹杆,清除器包括座块,座块的两端均固定有导流管;其技术要点为:通过电机带动轴杆转动,使散热风扇在后盖主体的内部转动,将外界空气从防护盖板抽送至后盖主体的内部,而空气中的水和灰被过滤网过滤,可以满足散热风扇工作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的需求。

Description

发动机后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壳体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发动机后盖。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为汽车提供动力,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汽车发动机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汽车电动机混合动力等。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两大机构,以及冷却、润滑、点火、燃料供给、启动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部件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等。发动机后盖通常用于盖住和固定发动机的后部,保护和密封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同时也为发动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发动机后盖通常由铸铁或铸铝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性,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工作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地隔离发动机内部和外部环境,防止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发动机内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现有中国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6554138U的一种发动机降温型后盖通过风冷和液冷两种降温方式同时进行,有利于提高降温的效果,加快降温的速度,避免发动机一些零件、组件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容易导致性能降低。
但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发动机降温型后盖的活动盖体套接在定位管的外部用于对风扇进行防护,而活动盖体和定位管之间整体密封,虽然可以防止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发动机内部,但不能满足风扇工作过程中的进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发动机后盖,通过电机带动轴杆转动,使散热风扇在后盖主体的内部转动,将外界空气从防护盖板抽送至后盖主体的内部,而空气中的水和灰被过滤网过滤,可以满足散热风扇工作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的需求,解决了现有发动机降温型后盖的活动盖体和定位管之间整体密封,虽然可以防止灰尘、水汽等杂质进入发动机内部,但不能满足风扇工作过程中进风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发动机后盖,包括两部分的结构,分别为:后盖座和后盖主体,所述后盖主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式连接有防护盖板,所述防护盖板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过滤网;
所述后盖座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清除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清除器和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第一棱柱,所述第一棱柱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支撑盘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棱柱,所述第二棱柱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螺纹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式连接在防护盖板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棱柱插接式连接在散热风扇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一侧与散热风扇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支撑盘的一侧与散热风扇的另一侧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清除器与散热风扇保持垂直,所述清除器包括座块,所述座块的两端均固定式连接有导流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杆插接式连接在座块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与座块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支撑盘的一侧与座块的另一侧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导流管关于座块的轴线对称,远离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导流管开口与散热风扇的轴线保持平行,靠近所述散热风扇一侧的导流管开口与散热风扇的轴线保持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风扇由清除器向电机的一侧抽气,所述导流管内部的空气由靠近散热风扇的开口向远离散热风扇的开口流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电机带动轴杆转动,使散热风扇在后盖主体的内部转动,将外界空气从防护盖板抽送至后盖主体的内部,而空气中的水和灰被过滤网过滤,可以满足散热风扇工作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的需求;
通过在电机带动散热风扇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清除器转动,在散热风扇由清除器向电机的一侧抽气时,借助与散热风扇垂直的清除器将后盖主体的内部排出,可以在不影响外界空气进入后盖主体内部的情况下,持续清除过滤网表面的灰尘和水,有利于保证散热风扇向后盖主体内部抽送空气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盖板和后盖主体脱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清除器和电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后盖座;2、后盖主体;3、防护盖板;4、过滤网;5、清除器;51、导流管;52、座块;6、散热风扇;7、电机;8、第一螺母;9、第一螺纹杆;10、第一棱柱;11、第二棱柱;12、轴杆;13、第二螺母;14、第二螺纹杆;15、支撑盘。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了发动机后盖的具体结构,具体参照图1-图4所示,包括后盖座1和后盖主体2,后盖主体2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式连接有防护盖板3,防护盖板3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过滤网4,后盖座1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电机7,电机7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6,散热风扇6的一侧设置有清除器5,清除器5和散热风扇6之间设置有支撑盘15,支撑盘15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第一棱柱10,第一棱柱10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支撑盘15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棱柱11,第二棱柱11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其中,为了将第二螺纹杆14与电机7进行连接,在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固定轴杆12,将轴杆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7的转轴进行连接,当电机7通过转轴带动轴杆12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螺纹杆9的一端转动式连接在防护盖板3的内部;
其次,为了使电机7带动散热风扇6将后盖主体2外界的空气抽送至后盖主体2的内部,将第二棱柱11插接式连接在散热风扇6的内部,利用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杆14外部的第二螺母13的一侧与散热风扇6的一侧相贴合,支撑盘15的一侧与散热风扇6的另一侧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与后盖座1固定的电机7带动轴杆12转动,使散热风扇6在后盖主体2的内部转动,将外界空气从防护盖板3抽送至后盖主体2的内部,空气中的水和灰尘在经过过滤网4时被过滤,可以满足散热风扇6工作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的需求。
实施例2
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介绍了清除器5的具体结构,清除器5包括座块52,座块52的两端均固定式连接有导流管51,清除器5与散热风扇6保持垂直;
其中,为了使散热风扇6转动过程中,可以同步带动清除器5转动,使第一螺纹杆9插接式连接在座块52的内部,第一螺纹杆9的外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母8,第一螺母8的一侧与座块52的一侧相贴合,支撑盘15的一侧与座块52的另一侧相贴合;
其次,为了使清除器5转动的过程中,使后盖主体2内部的空气从导流管51的内部向外侧吹出,避免灰尘和水堆积在过滤网4的表面,使两个导流管51关于座块52的轴线对称,保证远离散热风扇6一侧的导流管51开口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保持平行,并保证靠近散热风扇6一侧的导流管51开口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保持垂直,使散热风扇6由清除器5向电机7的一侧抽气时,导流管51内部的空气由靠近散热风扇6的开口向远离散热风扇6的开口流动。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S1、电机7通过轴杆12、第二螺纹杆14和第二棱柱11带动散热风扇6转动,使散热风扇6由清除器5向电机7的一侧抽气,外界空气穿过防护盖板3内部过滤网4,使灰尘和水被阻挡;
S2、电机7在带动散热风扇6转动的过程中,借助支撑盘15、第一棱柱10带动清除器5同步转动,因导流管51靠近散热风扇6一侧的开口方向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垂直,而导流管51远离散热风扇6一侧的开口方向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平行,使后盖主体2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流动,清理过滤网4表面粘连的水和灰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述设计通过在电机7带动散热风扇6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清除器5转动,在散热风扇6由清除器5向电机7的一侧抽气时,借助与散热风扇6垂直的清除器5将后盖主体2的内部排出,可以在不影响外界空气进入后盖主体2内部的情况下,持续清除过滤网4表面的灰尘和水,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盖主体(2),所述后盖主体(2)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式连接有防护盖板(3),所述防护盖板(3)的内部嵌入式连接有过滤网(4);
后盖座(1),所述后盖座(1)的一侧装配式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的一侧设置有清除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器(5)和散热风扇(6)之间设置有支撑盘(15),所述支撑盘(15)的一侧固定式连接有第一棱柱(10),所述第一棱柱(10)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一螺纹杆(9),所述支撑盘(15)的另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棱柱(11),所述第二棱柱(11)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一端固定式连接有轴杆(12),所述轴杆(1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7)的转轴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9)的一端转动式连接在防护盖板(3)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柱(11)插接式连接在散热风扇(6)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14)的外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二螺母(13),所述第二螺母(13)的一侧与散热风扇(6)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支撑盘(15)的一侧与散热风扇(6)的另一侧相贴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器(5)与散热风扇(6)保持垂直,所述清除器(5)包括座块(52),所述座块(52)的两端均固定式连接有导流管(5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9)插接式连接在座块(52)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9)的外部螺纹式连接有第一螺母(8),所述第一螺母(8)的一侧与座块(52)的一侧相贴合,所述支撑盘(15)的一侧与座块(52)的另一侧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流管(51)关于座块(52)的轴线对称,远离所述散热风扇(6)一侧的导流管(51)开口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保持平行,靠近所述散热风扇(6)一侧的导流管(51)开口与散热风扇(6)的轴线保持垂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由清除器(5)向电机(7)的一侧抽气,所述导流管(51)内部的空气由靠近散热风扇(6)的开口向远离散热风扇(6)的开口流动。
CN202321361491.3U 2023-05-31 2023-05-31 发动机后盖 Active CN219774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1491.3U CN219774234U (zh) 2023-05-31 2023-05-31 发动机后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1491.3U CN219774234U (zh) 2023-05-31 2023-05-31 发动机后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74234U true CN21977423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0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1491.3U Active CN219774234U (zh) 2023-05-31 2023-05-31 发动机后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74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1136731A (ru) Электрогенерирующий агрегат
CN219774234U (zh) 发动机后盖
CN207750134U (zh) 一种风冷汽油新型发动机组
CN203175677U (zh) 增程式电动车车载动力系统及其电动车
CN205918509U (zh) 一种适合高环境温度工作的集装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114017295A (zh) 一种l型水冷高压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16110979U (zh) 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冷却装置
CN111271170A (zh) 一种汽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风扇
CN221033135U (zh) 一种用于无油移动压缩机的冷却组件
CN207598348U (zh) 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
CN202879231U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用一体式散热系统
CN2180699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液流出控制阀
CN217462348U (zh) 双机并联撬装一体化动力总成
CN212958844U (zh) 中冷增压燃气发电机组
CN215949638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超温保护装置
CN219932306U (zh) 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降温装置
CN219974732U (zh) 一种空压机的水冷结构
CN219061828U (zh) 涡轮增压器及发动机总成
CN212479388U (zh) 一种汽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风扇
CN208515371U (zh) 一种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冷却系统
CN208619214U (zh) 一种发动机的散热装置
CN216278109U (zh) 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的冷却装置
CN22062793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用散热装置
CN2170290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双排中冷器主板
CN211908579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动执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Engine rear cov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29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Changzhou Wujin branch

Pledgor: Changzhou Yuanxiang Electr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775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