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5588U -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5588U
CN219735588U CN202321350902.9U CN202321350902U CN219735588U CN 219735588 U CN219735588 U CN 219735588U CN 202321350902 U CN202321350902 U CN 202321350902U CN 219735588 U CN219735588 U CN 219735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duct
baffle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9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刚
李艳荣
朱志海
陈俊伟
李宇
廖龙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Wuhan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9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5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5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5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第一风道部件和第二风道部件;外壳具有容纳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的第一分隔结构,第一风道部件在容纳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限定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机腔,其中,第一分隔结构围设出第二风机腔,第一导流面面向第一风道,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第一导流面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二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第二风道部件在容纳腔的第二侧限定出第二风道和第一风机腔,第二风道部件与第一风道部件之间限定出交换芯安装空间。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可以使新风机在满足小型化要求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背景技术
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输入到室内。
为了满足洗手间、厨卫、小户型住宅等小空间的安装需求,相关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整机尺寸较小的新风机,此种新风机一般是通过缩减热交换芯的尺寸以及对零部件进行紧凑排布来实现小型化。但是,热交换芯的尺寸减小后,热交换效率降低,同时,零部件紧凑排布会使新风机内的风道产生急扩口急收窄的急剧变化,新风机内的拐角、狭窄区域也较多,由此产生压损大、风量小、能耗高、噪音大等性能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在满足小型化要求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性能的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道部件,所述第一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的第一分隔结构,所述第一风道部件在所述容纳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限定出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机腔,其中,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围设出所述第二风机腔,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沿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一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流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二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风道部件,所述第二风道部件在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二侧限定出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风机腔,所述第二风道部件与所述第一风道部件之间限定出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风机腔连通,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风机腔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一风机腔对角设置,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第二风道对角设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包括第一风机隔板和第一导流隔板,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具有第一导流壁,所述第一风机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第一风道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隔板靠近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为所述第一导流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一间隔壁,所述第一间隔壁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壁背离所述第一风机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间隔壁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为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间隔壁沿第三方向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过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壁与所述第一间隔壁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过风口;
所述第一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一过风口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隔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部件还包括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板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连通口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从所述第一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侧至背离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一风道所在的一侧倾斜,以使所述第一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引流面,所述第一引流板背离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扩口斜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二导流面的第二分隔结构,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围设出所述第一风机腔,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侧至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导流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包括第二风机隔板和第二导流隔板,所述第二导流隔板具有第二导流壁,所述第二风机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风机隔板靠近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为所述第二导流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二间隔壁,所述第二间隔壁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壁背离所述第二风机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间隔壁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为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
所述第二间隔壁沿第三方向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二过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壁与所述第二间隔壁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所述第二过风口;
所述第二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二端壁,所述第二端壁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二过风口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二过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隔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道部件还包括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引流板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二连通口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从所述第二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至背离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引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二风道所在的一侧倾斜,以使所述第二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引流面,所述第二引流板背离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扩口斜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扩口斜面构造成电控盒安装面,所述外壳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控盒安装面的检修口,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可开闭地盖设在所述检修口处的检修板。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包括:
热交换芯;
第一风机;
第二风机;
上述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热交换芯设置在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腔内,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腔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交换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限定出横截面为矩形的所述热交换芯;
所述新风机经过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气流路径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新风机经过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风机腔和第二出风口的第二气流路径穿过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其中之一与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其中另一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参考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为15°~35°;和/或,
所述第一气流路径为新风路径,所述第二气流路径为回风路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壳体组件在外壳内设置了第一风道部件和第二风道部件,其中,第一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的第一分隔结构,第一分隔结构通过围设出第二风机腔,可以将第二风机腔和第一风道隔开,以防止第一风道内的气流进入第二风机腔,或第二风机腔内的气流进入第一风道而影响热交换芯的换热效果。而第一导流面面向第一风道,且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第一导流面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二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可以将进入第一风道的部分气流导向热交换芯面向第二风机腔的区域,在改善气流的紊流,使气流能够顺畅流动的同时,也可以增大热交换芯与第一风道所对应的有效热交换面积,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第一风机的负载而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提高热交换芯的热交换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风道部件结构简单,在容纳腔内占用的空间较小,在满足新风机的小型化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能耗,减小噪音,提高风量和热交换芯的热交换效率,在满足小型化要求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新风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新风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空心的粗箭头为第一气流路径,黑色的粗箭头为第二气流路径;
图3为图1所示的新风机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外壳,图中空心的粗箭头为第一气流路径,黑色的粗箭头为第二气流路径;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新风机的再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为了示出内部结构,图中的外壳省略了一部分结构,图中空心的粗箭头为第一气流路径,黑色的粗箭头为第二气流路径。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组件;11、外壳;11a、容纳腔;11a1、交换芯安装空间;11a2、第一风道;11a3、第二风道;11a4、第一风机腔;11a5、第二风机腔;11a6、第一过风口;11a7、第二过风口;11a8、第一连通口;11a9、第二连通口;11b、第一进风口;11c、第二进风口;11d、第一出风口;11e、第二出风口;12、第一风道部件;121、第一分隔结构;121a、第一导流面;1211、第一风机隔板;1212、第一导流隔板;1212a、第一导流壁;1212b、第一间隔壁;1212c、第一端壁;122、第一引流板;122a、第一引流面;122b、第一扩口斜面;13、第二风道部件;131、第二分隔结构;131a、第二导流面;1311、第二风机隔板;1312、第二导流隔板;1312a、第二导流壁;1312b、第二间隔壁;1312c、第二端壁;132、第二引流板;132a、第二引流面;132b、第二扩口斜面;20、第一风机;30、第二风机;40、热交换芯;40a、第一表面;40b、第二表面;40c、第三表面;40d、第四表面;50、初效过滤网;60、高效过滤网;70、电控盒。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X1表示第一方向的第一侧,X2表示第一方向的第二侧,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请参阅图1至图5,该新风机包括热交换芯40、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30以及壳体组件10。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包括外壳11、第一风道部件12和第二风道部件13。
外壳11具有容纳腔11a、第一进风口11b、第二进风口11c、第一出风口11d和第二出风口11e。
第一风道部件12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121a的第一分隔结构121,第一风道部件12在容纳腔11a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限定出与第一进风口11b连通的第一风道11a2以及与第二出风口11e连通的第二风机腔11a5,其中,第一分隔结构121围设出第二风机腔11a5,围设既可以是如图1和图3所示的由第一分隔结构121与外壳11共同围设出第二风机腔11a5,也可以是由第一分隔结构121单独围设出第二风机腔11a5。
第一风道11a2位于第一分隔结构121沿第二方向背离第二风机腔11a5的一侧,第一导流面121a面向第一风道11a2,沿第一方向从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第一导流面121a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二风机腔11a5所在的一侧倾斜;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风道部件13在容纳腔11a的第二侧限定出与第二进风口11c连通的第二风道11a3以及与第一出风口11d连通的第一风机腔11a4,第二风道部件13与第一风道部件12之间限定出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一风道11a2通过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与第一风机腔11a4连通,第二风道11a3通过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与第二风机腔11a5连通。
具体地,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进风口11b、第一风道11a2、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一出风口11d依次连通,第二进风口11c、第二风道11a3、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二出风口11e依次连通。也就是说,新风机具有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第一气流路径经过第一进风口11b、第一风道11a2、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一出风口11d,第二气流路径经过第二进风口11c、第二风道11a3、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二出风口11e。
第一分隔结构121用于将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一风道11a2隔开,以防止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进入第二风机腔11a5,或第二风机腔11a5内的气流进入第一风道11a2而影响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
热交换芯40设置在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内,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以及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在经过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时均流入热交换芯40中,并在热交换芯40中进行换热。
第一风机20设置在第一风机腔11a4内,第二风机30设置在第二风机腔11a5内。第一风机20用于驱动气流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第二风机30用于驱动气流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一导流面121a相当于是第一风道11a2的一部分内壁面,第一导流面121a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第一导流面121a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二风机腔11a5所在的一侧倾斜,可以使得第一风道11a2至少靠近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一端形成扩口结构,从第一进风口11b进入第一风道11a2的部分气流在第一导流面121a的导向下,朝热交换芯40面向第二风机腔11a5的区域流动。
第一导流面121a通过引导气流流动,可以较好地防止气流在第一风道11a2靠近第二风机腔11a5的一侧停滞或形成涡流,在改善气流的紊流,使气流能够顺畅流动的同时,也可以增大热交换芯40与第一风道11a2所对应的有效热交换面积,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第一风机20的负载而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提高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
示例性地,图1中所示的新风机的第一进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1e分别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进风口11c和第一出风口11d分别与室内环境连通,室外的气流(也称为新风)从第一进风口11b进入外壳11内,并在外壳11内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然后从第一出风口11d流入室内,室内的气流(也称为回风)从第二进风口11c进入外壳11内,并在外壳11内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然后从第二出风口11e排放到室外,相当于图2中所示的新风机的第一气流路径为新风流动的新风路径,第二气流路径为回风流动的回风路径。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新风与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回风在流经热交换芯40时进行热交换,以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使新风的温度能够接近室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进风口11b和第二出风口11e分别与室内环境连通,第二进风口11c和第一出风口11d分别与室外环境连通,相当于室外的新风从第二进风口11c进入外壳11内,并在外壳11内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然后从第二出风口11e流入室内,室内的回风从第一进风口11b进入外壳11内,并在外壳11内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然后从第一出风口11d排放到室外,相当于第二气流路径为新风流动的新风路径,第一气流路径为回风流动的回风路径。
仍然以图1中所示的新风机为例,第一风道11a2内可以设置初效过滤网50,初效过滤网50用于对室外的新风中的大颗粒灰尘进行过滤,以用于在室外的新风进入热交换芯40之前,过滤掉其中的大颗粒灰尘,防止大颗粒灰尘堵塞热交换芯40而影响热交换芯40使用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风道11a2内还可以设置高效过滤网60,高效过滤网60用于对室外的新风中的细小颗粒,比如PM0.3以内的细小颗粒进行过滤。
一般来说,高效过滤网60应该位于初效过滤网50沿新风流动方向的下游,也就是说,室外的新风一般先流经初效过滤网50,再流经高效过滤网60。
仍然以图1中所示的新风机为例,第二风道11a3内也可以设置初效过滤网50,第二风道11a3内的初效过滤网50用于在室内的回风进入热交换芯40之前,过滤掉其中的大颗粒灰尘,防止大颗粒灰尘堵塞热交换芯40而影响热交换芯40使用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气流路径为新风流动的新风路径,第一气流路径为回风流动的回风路径时,图1中设置在第一风道11a2内的初效过滤网50和高效过滤网60则需要设置在第二风道11a3内。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在外壳11内设置了第一风道部件12和第二风道部件13,其中,第一风道部件12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121a的第一分隔结构121,第一分隔结构121通过围设出第二风机腔11a5,可以将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一风道11a2隔开,以防止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进入第二风机腔11a5,或第二风机腔11a5内的气流进入第一风道11a2而影响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而第一导流面121a面向第一风道11a2,且从第一方向的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第一导流面121a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二风机腔11a5所在的一侧倾斜,可以将进入第一风道11a2的部分气流导向热交换芯40面向第二风机腔11a5的区域,在改善气流的紊流,使气流能够顺畅流动的同时,也可以增大热交换芯40与第一风道11a2所对应的有效热交换面积,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第一风机20的负载而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提高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风道部件12结构简单,在容纳腔11a内占用的空间较小,在满足新风机的小型化要求的同时,可以降低能耗,减小噪音,提高风量和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在满足小型化要求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第一风道11a2和第一风机腔11a4可以对角设置,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二风道11a3可以对角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在经过热交换芯40时是交叉的形式,此种设置方式可以使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以及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在热交换芯40处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由此,可以提高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风道11a2和第一风机腔11a4相对设置,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二风道11a3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在经过热交换芯40时是大致平行的形式,此种设置方式可以缩短第一气流路径和第二气流路径的长度,风量损失较小,有利于提升新风机的风量和性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分隔结构121可以包括第一风机隔板1211和第一导流隔板1212,第一导流隔板1212具有第一导流壁1212a,第一风机隔板1211位于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一风道11a2之间,第一导流隔板1212位于第一风机隔板1211靠近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一侧,第一导流壁1212a靠近第一风道11a2一侧的表面为第一导流面121a。
第一风机隔板1211用于将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一风道11a2隔开,第一导流隔板1212上的第一导流壁1212a既用于将第二风机腔11a5和第一风道11a2隔开,也用于通过第一导流面121a对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导流隔板1212还可以具有第一间隔壁1212b,第一间隔壁1212b位于第一导流壁1212a背离第一风机隔板1211的一侧,第一间隔壁1212b背离第二风机腔11a5的一侧为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一间隔壁1212b沿第三方向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第二风机腔11a5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第一过风口11a6的至少一部分。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第一间隔壁1212b用于将第二风机腔11a5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隔开。但是,此种隔开只是在第二风机腔11a5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之间遮挡了一部分,第二风机腔11a5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可以通过第一过风口11a6连通,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一过风口11a6处进入第二风机腔11a5。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导流壁1212a与第一间隔壁1212b沿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第一过风口11a6。也就是说,第一间隔壁1212b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一过风口11a6的一部分,第一导流壁1212a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一过风口11a6的另一部分。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第一导流隔板1212还具有第一端壁1212c,第一端壁1212c位于第一导流壁1212a靠近第一过风口11a6的一侧,以将第一过风口11a6与第一风道11a2隔开。
第一间隔壁1212b和第一导流壁1212a沿第三方向的同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形成的第一过风口11a6的尺寸相对较大,气流能够更顺畅地进入第二风机腔11a5,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风机30的负载,进而可以更好地降低能耗。而第一端壁1212c可以起到遮挡第一风道11a2的作用,以防止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从第一端壁1212c的设置位置处流出而影响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是第一间隔壁1212b沿第三方向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第一过风口11a6,而第一导流壁1212a与外壳11之间不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风道部件12还可以包括第一引流板122,第一引流板122设置在第一分隔结构121沿第二方向背离第二风机腔11a5的一侧。第一引流板122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第一风道11a2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第一连通口11a8的一部分。从第一引流板122靠近第一连通口11a8的一侧至背离第一连通口11a8的一侧,第一引流板122相对于第三方向朝第一风道11a2所在的一侧倾斜。
第一连通口11a8是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从第一风道11a2内流出的出口,也就是说,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一连通口11a8处进入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
第一引流板122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间隔处只是形成第一连通口11a8的一部分,请参阅图4,第一连通口11a8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位于第一导流壁1212a和第一引流板122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4,第一引流板122靠近第一风道11a2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引流面122a,第一引流面122a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第一引流面122a用于引导第一风道11a2内的气流向第一连通口11a8流动。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引流板122背离第一风道11a2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扩口斜面122b。
由于第一引流板122相对于第三方向朝第一风道11a2所在的一侧倾斜,因此,第一引流板122背离第一风道11a2的一侧的表面也形成了倾斜的斜面,该斜面就是第一扩口斜面122b。第一扩口斜面122b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第一扩口斜面122b不仅可以增大沿第二气流路径穿过热交换芯40的气流的流动空间,还可以引导气流向第二风机腔11a5流动,由此,可以减少气流的阻滞,使穿过热交换芯40的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扩口斜面122b也起到引导气流向第二风机腔11a5流动的作用,因此,第一分隔结构121的设置位置应该尽量避免阻挡第一扩口斜面122b,比如,以图2所示的设置有第一风机隔板1211的第一分隔结构121为例,图2中的第一风机隔板1211与第一引流板122连接,因此,第一风机隔板1211与第一引流板122的连接处可以与第一引流板122同方向倾斜,第一引流板122可以搭靠在第一风机隔板1211上,使第一风机隔板1211不凸出于第一扩口斜面122b,因此,第一风机隔板1211不会对沿第一扩口斜面122b向第二风机腔11a5流动的气流进行阻挡,沿第一扩口斜面122b流动的气流可以顺畅地流入第二风机腔11a5。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风道部件13也可以包括具有第二导流面131a的第二分隔结构131,第二分隔结构131围设出第一风机腔11a4,围设既可以是如图1和图3所示的由第二分隔结构131与外壳11共同围设出第一风机腔11a4,也可以是由第二分隔结构131单独围设出第一风机腔11a4。
第二风道11a3位于第二分隔结构131沿第二方向背离第一风机腔11a4的一侧,第二导流面131a面向第二风道11a3,沿第一方向从第二侧至第一侧,第二导流面131a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一风机腔11a4所在的一侧倾斜。
第二分隔结构131用于将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二风道11a3隔开,以防止第二风道11a3内的气流进入第一风机腔11a4,或第一风机腔11a4内的气流进入第二风道11a3而影响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
与第一导流面121a类似,第二导流面131a相当于是第二风道11a3的一部分内壁面,第二导流面131a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第二导流面131a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第一风机腔11a4所在的一侧倾斜,可以使得第二风道11a3至少靠近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一端形成扩口结构,从第二进风口11c进入第二风道11a3的部分气流在第二导流面131a的导向下,朝热交换芯40面向第一风机腔11a4的区域流动。
第二导流面131a通过引导气流流动,可以较好地防止气流在第二风道11a3靠近第一风机腔11a4的一侧停滞或形成涡流,在改善气流的紊流,使气流能够顺畅流动的同时,也可以增大热交换芯40与第二风道11a3所对应的有效热交换面积,由此,不仅可以降低第二风机30的负载而降低能耗,而且可以提高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
另外,当第二风道部件13设置有第二导流面131a时,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和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均能够顺畅流动,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更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分隔结构131可以包括第二风机隔板1311和第二导流隔板1312,第二导流隔板1312具有第二导流壁1312a,第二风机隔板1311位于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二风道11a3之间,第二导流隔板1312位于第二风机隔板1311靠近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一侧,第二导流壁1312a靠近第二风道11a3一侧的表面为第二导流面131a。
第二风机隔板1311用于将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二风道11a3隔开,第二导流隔板1312上的第二导流壁1312a既用于将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二风道11a3隔开,也用于通过第二导流面131a对第二风道11a3内的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导流隔板1312还可以具有第二间隔壁1312b,第二间隔壁1312b位于第二导流壁1312a背离第二风机隔板1311的一侧,第二间隔壁1312b背离第一风机腔11a4的一侧为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第二间隔壁1312b沿第三方向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第一风机腔11a4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第二过风口11a7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间隔壁1312b用于将第一风机腔11a4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隔开。但是,此种隔开只是在第一风机腔11a4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之间遮挡了一部分,第一风机腔11a4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可以通过第二过风口11a7连通,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二过风口11a7处进入第一风机腔11a4。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导流壁1312a与第二间隔壁1312b沿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第二过风口11a7。也就是说,第二间隔壁1312b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二过风口11a7的一部分,第二导流壁1312a与外壳11之间的间隔处形成第二过风口11a7的另一部分。
请继续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导流隔板1312还具有第二端壁1312c,第二端壁1312c位于第二导流壁1312a靠近第二过风口11a7的一侧,以将第二过风口11a7与第二风道11a3隔开。
第二间隔壁1312b和第二导流壁1312a沿第三方向的同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可以使得形成的第二过风口11a7的尺寸相对较大,气流能够更顺畅地进入第一风机腔11a4,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风机20的负载,进而可以更好地降低能耗。而第二端壁1312c可以起到遮挡第二风道11a3的作用,以防止第二风道11a3内的气流从第二端壁1312c的设置位置处流出而影响热交换芯40的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只是第二间隔壁1312b沿第三方向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第二过风口11a7,而第二导流壁1312a与外壳11之间不间隔设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5,第二风道部件13还可以包括第二引流板132,第二引流板132设置在第二分隔结构131沿第二方向背离第一风机腔11a4的一侧,第二引流板132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第二风道11a3和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的第二连通口11a9的一部分。从第二引流板132靠近第二连通口11a9的一侧至背离第二连通口11a9的一侧,第二引流板132相对于第三方向朝第二风道11a3所在的一侧倾斜。
第二连通口11a9是第二风道11a3内的气流从第二风道11a3内流出的出口,也就是说,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二连通口11a9处进入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
第二引流板132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外壳11间隔设置,间隔处只是形成第二连通口11a9的一部分,请参阅图5,第二连通口11a9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位于第二导流壁1312a和第二引流板132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5,第二引流板132靠近第二风道11a3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引流面132a,第二引流面132a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第二引流面132a用于引导第二风道11a3内的气流向第二连通口11a9流动。
请继续参阅图2,第二引流板132背离第二风道11a3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扩口斜面132b。
由于第二引流板132相对于第三方向朝第二风道11a3所在的一侧倾斜,因此,第二引流板132背离第二风道11a3的一侧的表面也形成了倾斜的斜面,该斜面就是第二扩口斜面132b。第二扩口斜面132b可以是曲率不为0的曲面,也可以是平面,第二扩口斜面132b不仅可以增大沿第一气流路径穿过热交换芯40的气流的流动空间,还可以引导气流向第一风机腔11a4流动,由此,可以减少气流的阻滞,使穿过热交换芯40的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扩口斜面132b也起到引导气流向第一风机腔11a4流动的作用,因此,第二风道部件13的其它结构的设置位置应该尽量避免阻挡第二扩口斜面132b,比如,以图2所示的设置有第二分隔结构131的第二风道部件13为例,图2中的第二分隔结构131的第二风机隔板1311与第二引流板132连接,因此,第二风机隔板1311与第二引流板132的连接处可以与第二引流板132同方向倾斜,第二引流板132可以搭靠在第二风机隔板1311上,使第二风机隔板1311不凸出于第二扩口斜面132b,因此,第二风机隔板1311不会对沿第二扩口斜面132b向第一风机腔11a4流动的气流进行阻挡,沿第二扩口斜面132b流动的气流可以顺畅地流入第一风机腔11a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第二扩口斜面132b还可以构造成电控盒安装面。也就是说,可以将新风机的电控盒70安装在第二扩口斜面132b上,相当于将电控盒70安装在新风机的外壳11内。同时,外壳11设置有朝向电控盒安装面的检修口,壳体组件10还可以设置检修板,检修板可开闭地盖设在检修口处,也就是说,打开检修板之后就可以对外壳11内的电控盒70进行检修。
以图2所示的新风机为例,由于第一风道11a2内设置了初效滤网和高效过滤网60,第一风机腔11a4和第二风机腔11a5内分别设置了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30,而第二引流板132背离第二风道11a3的一侧没有设置其它的部件,因此,第二引流板132背离第二风道11a3的一侧具有较大地空间,可以容纳电控盒70。与将电控盒70安装在新风机的外壳11的外表面相比,将电控盒70安装在新风机的外壳11内,可以进一步降低新风机的整机体积,且使新风机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另外,在新风机处于安装在室内的安装状态下,外壳11设置有检修口的一侧可以朝向地面,因此,不需要在外壳11的侧面预留检修空间,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新风机所占用的安装空间,达到外壳11外形与安装空间一致的理想化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论第一风道11a2内是否设置了初效滤网和高效过滤网60,对于设置有第一引流板122的新风机,也可以将第一扩口斜面122b构造成电控盒安装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热交换芯40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40a和第二表面40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40c和第四表面40d,第一表面40a、第二表面40b、第三表面40c和第四表面40d限定出横截面为矩形的热交换芯40,图6所示的热交换芯4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芯40的横截面也可以为长方形。第一气流路径穿过第一表面40a和第二表面40b,第二气流路径穿过第三表面40c和第四表面40d,相当于热交换芯40在交换芯安装空间11a1呈图6所示的侧放的姿态。
横截面为矩形的热交换芯40的气道行程较短,压损也较低。
另外,第一气流路径穿过第一表面40a和第二表面40b,第二气流路径穿过第三表面40c和第四表面40d,相当于沿第一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一表面40a进入热交换芯40,从第二表面40b流出热交换芯40,沿第二气流路径流动的气流从第三表面40c进入热交换芯40,从第四表面40d流出热交换芯40,也就是说,利用了热交换芯40的四个表面来实现气流的流入和流出,此种设置方式可以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使气流在穿过热交换芯40的过程中流动更顺畅,热交换效率也更高。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大于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其中,水平参考面R分别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水平参考面R只是一个虚拟的参考平面,而不是新风机上的某个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也就是说,可以是第一表面40a与第三表面40c的其中之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大于其中另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
经研究表明,第一表面40a与第三表面40c的其中之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大于其中另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既可以使气流在穿过热交换芯40的过程中流动更顺畅,也可以增大热交换芯40的有效热交换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
请参阅图6,当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大于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时,较优选地,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可以为15°~35°。
同样地,当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时,较优选地,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也可以为15°~35°。
与相关技术中相同机型的新风机相比,本实施例采用上述角度的热交换芯40的体积可以至少减小51%,而热交换芯40的热交换效率却相对更高,在实现单位体积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可以达到等同于更大机型的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当第一表面40a与第三表面40c的其中之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大于其中另一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时,热交换芯40设置有第一表面40a与第三表面40c的其中一侧的空间较狭窄,其中另一侧的空间相对宽阔,而新风流动的新风路径一般需要经过高效滤网,压损较大,位于新风路径上的风机的负荷也较大,因此,较优选地,可以使新风路径从空间相对宽阔的一侧经过,以降低位于新风路径上的风机的负荷。
比如,以图6中所示的新风机为例,图6中的第一气流路径为新风路径,第二气流路径为回风路径,因此,可以将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1设置为大于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θ2,即第一表面40a一侧的空间相对宽阔,第三表面40c一侧的空间相对狭窄,由此,可以使得第一风机20与第二风机30的负荷相对均衡,进而,既可以改善新风机的功率,也可以提高位于新风路径上的第一风机20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气流路径为新风路径,第一气流路径为回风路径时,也可以是第三表面40c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表面40a与水平参考面R之间的夹角。
另外,相关技术中的一些新风机还设置有旁通部件、PM2.5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这些部件和传感器所占用的空间也较大。而本申请的新风机可以根据需要精简零部件,只保留新风机的基本功能,而取消旁通部件和非必要的传感器,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缩减新风机的整机尺寸。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又一些实施例中”、或“示例性”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区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区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容纳腔、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道部件,所述第一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流面的第一分隔结构,所述第一风道部件在所述容纳腔沿第一方向的第一侧限定出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的第二风机腔,其中,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围设出所述第二风机腔,所述第一风道位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沿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一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一侧至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导流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二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风道部件,所述第二风道部件在所述容纳腔的所述第二侧限定出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的第二风道以及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一风机腔,所述第二风道部件与所述第一风道部件之间限定出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风机腔连通,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风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一风机腔对角设置,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第二风道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包括第一风机隔板和第一导流隔板,所述第一导流隔板具有第一导流壁,所述第一风机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第一风道之间,所述第一导流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隔板靠近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为所述第一导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一间隔壁,所述第一间隔壁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壁背离所述第一风机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间隔壁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为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
所述第一间隔壁沿第三方向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风机腔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过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壁与所述第一间隔壁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过风口;
所述第一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一过风口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一过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部件还包括第一引流板,所述第一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二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板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一连通口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从所述第一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侧至背离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引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一风道所在的一侧倾斜,以使所述第一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引流面,所述第一引流板背离所述第一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一扩口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部件包括具有第二导流面的第二分隔结构,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围设出所述第一风机腔,所述第二风道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面面向所述第二风道,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第二侧至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二导流面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朝所述第一风机腔所在的一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结构包括第二风机隔板和第二导流隔板,所述第二导流隔板具有第二导流壁,所述第二风机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所述第二导流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风机隔板靠近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一侧,所述第二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为所述第二导流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二间隔壁,所述第二间隔壁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壁背离所述第二风机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间隔壁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为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
所述第二间隔壁沿第三方向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二过风口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壁与所述第二间隔壁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共同形成所述第二过风口;
所述第二导流隔板还具有第二端壁,所述第二端壁位于所述第二导流壁靠近所述第二过风口的一侧,以将所述第二过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部件还包括第二引流板,所述第二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背离所述第一风机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引流板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以使间隔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的第二连通口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从所述第二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至背离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引流板相对于所述第三方向朝所述第二风道所在的一侧倾斜,以使所述第二引流板靠近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引流面,所述第二引流板背离所述第二风道一侧的表面形成第二扩口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口斜面构造成电控盒安装面,所述外壳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控盒安装面的检修口,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可开闭地盖设在所述检修口处的检修板。
13.一种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芯;
第一风机;
第二风机;
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热交换芯设置在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腔内,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风机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限定出横截面为矩形的所述热交换芯;
所述新风机经过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风道、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一风机腔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气流路径穿过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新风机经过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风道、所述交换芯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风机腔和第二出风口的第二气流路径穿过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其中之一与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其中另一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水平参考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其中之一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为15°~35°;和/或,
所述第一气流路径为新风路径,所述第二气流路径为回风路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水平参考面之间的夹角。
CN202321350902.9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Active CN219735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902.9U CN219735588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902.9U CN219735588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5588U true CN219735588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3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902.9U Active CN219735588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5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9557B (zh)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CN100543377C (zh)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KR102072071B1 (ko) 전열교환기
CN219735588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CN107270512B (zh) 风阀装置及新风系统
CN219889752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JP3525624B2 (ja) 熱交換器付換気装置及び熱交換器及び熱交換器枠体
CN213872910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319908U (zh) 空调室内机及落地式空调器
CN219841622U (zh) 一种新风机及电控盒
CN113068369A (zh) 导风组件、导风装置及机柜
CN216953258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9934193U (zh) 一种多风口新风机
CN219756626U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CN106705400B (zh)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20892413U (zh) 一种电控盒、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95301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H03255827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ユニット
CN219433468U (zh)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9780752U (zh) 热交换器和电子设备
CN217057718U (zh) 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WO2010113390A1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発熱体収納装置
CN216204017U (zh) 薄型新风机
CN219300884U (zh) 一种室内机、空调器及吊顶结构
CN210861371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