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033U -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 Google Patents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033U
CN219727033U CN202320968545.6U CN202320968545U CN219727033U CN 219727033 U CN219727033 U CN 219727033U CN 202320968545 U CN202320968545 U CN 202320968545U CN 219727033 U CN219727033 U CN 219727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et
plate
upper die
connecting plate
mold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85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耀立
李永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85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片折断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板、下模压板、下模仁、上模仁和上模压板,该下模仁上设置多个下型腔,每个该下型腔上对应设置一个该上模仁,该上模仁的下表面设置有适于与该下型腔配合为注塑型腔的上型腔;所述上模压板背对所述上模仁的一侧设置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可拆卸地固定有适于冲压待折断钢片的上冲压柱,所述上模压板上固定适于驱动该连接板并带动该上冲压柱穿梭于所述上模压板的上模气缸。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解决了传统刀片冲切辅料钢片导致需要频繁更换受损刀片的问题。

Description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片折断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背景技术
一些较小的金属零件产品,生产时通常会在一根钢带上连续生产多个零件而形成料带。料带的结构包括钢片连接条及多个钢片,在钢片连接条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料带中的钢片即为可使用的金属零件产品。使用前,需要先将产品从料带上取下,目前行业内采用自动冲切的传统工艺取产品。
在传统工艺下,治具压合注塑完成后,需要用气缸推动刀片,把多余的辅料钢片进行切除。钢片的硬度较强,多次使用后,刀片很容易磨损,刀片磨损后需要人为去进行更换,在人力及刀片成本上有较大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旨在解决传统刀片冲切辅料钢片导致需要频繁更换受损刀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板、下模压板、下模仁、上模仁和上模压板,该下模仁上设置多个下型腔,每个该下型腔上对应设置一个该上模仁,该上模仁的下表面设置有适于与该下型腔配合为注塑型腔的上型腔;所述上模压板背对所述上模仁的一侧设置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可拆卸地固定有适于冲压待折断钢片的上冲压柱,所述上模压板上固定适于驱动该连接板并带动该上冲压柱穿梭于所述上模压板的上模气缸;所述下模压板上设置多个适于向上推动待折断钢片的下冲压柱,所述底板上固定有适于驱动所述下模压板并带动该下冲压柱穿梭于所述下模仁的下模气缸;其中,该下冲压柱与该上冲压柱不同轴,该下冲压柱靠近待折断钢片的折断线,该上冲压柱远离待折断钢片的折断线。
采用上模气缸驱动上冲压柱向下压待折断钢片,以及利用力学原理采用下冲压柱与上冲压柱不同轴的设计,通过下模气缸驱动下冲压柱向上压待折断钢片,如此往复操作,使待折断钢片不断地向下、向上弯折,即可使待折断钢片顺利沿腐蚀线(产品与待折断钢片的交界处预先做过腐蚀处理)折断并脱离产品,而冲压柱的设计相较传统刀片更为耐力且耐磨,不易损坏,从而避免频繁更换问题。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上冲压柱远离待折断钢片的一端设置杆帽,所述连接板背对所述上模压板的一侧设置适于压紧固定该杆帽的盖板,该盖板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杆帽可以使上冲压柱悬挂于连接板上,使上冲压柱不从上模压板的穿孔中掉落。通过拆装盖板,可以方便地拆装连接板和上冲压柱。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连接板背对所述上模压板的一侧面上设置适于容纳所述杆帽的T型孔。
采用T型孔容纳杆帽,减小了上冲压柱凸出于连接板上表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下模仁上设置供所述下冲压柱穿梭的窗口,所述下型腔分布于该窗口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模压板上设置供所述上冲压柱穿梭的穿孔。
实现了下冲压柱在下模仁上的穿梭,也实现了上冲压柱在上模压板上的穿梭。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向孔,所述上模压板上设置与该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
在导向柱与导向孔的配合作用下,导向柱对连接板的移动进行导向,使连接板能够平稳地向指定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上模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连接块,该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上模气缸通过连接块驱动连接板,可以使连接板平稳运动,从而使连接板上连接的所有上冲压柱同时下压待折断钢片。受到电磁阀控制的上模气缸,其活塞杆会受控地伸缩,从而带动连接板上的上冲压柱反复地下压待折断钢片和回复原位。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连接板呈十字形。
可以使用两个上模气缸同步驱动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并采用两根导向柱分别导向连接板的另外相对两端,从而使得连接板运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底板和所述下模压板上均对应设置落料孔。
方便了被上冲压柱和下冲压柱按压折断的钢片从落料孔落下。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上冲压柱和所述下冲压柱的端部均设置有圆角。
当上冲压柱或下冲压柱压钢片后,水平的钢片会呈倾斜状,压杆再次压钢片时,压杆端部的圆角先接触到钢片,圆角的局部表面与钢片表面接触,该面与面接触形式下钢片的受力效果,相比于无圆角的压杆端部棱线与钢片的线与点接触形式,具有使钢片受力更加均匀的优点。
进一步地,上述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所述T型孔为适于所述上冲压柱沿垂直于待折断钢片折断线的方向移位并固定的槽道。
T型孔可以是圆孔造型,也可以是沿垂直于腐蚀线方向延伸的槽道造型。当T型孔采用槽道造型时,上冲压柱可在垂直于腐蚀线方向移动,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折断钢片,从而获得上冲压柱对待折断钢片的最佳施力点与冲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下模仁和上模仁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下模仁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的立体图;
图6为图5隐藏盖板后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中下模压板和下冲压柱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底板;2、下模压板;3、下模仁;31、下型腔;32、窗口;4、上模仁;5、上模压板;51、穿孔;6、上冲压柱;61、杆帽;7、连接板;71、T型孔;72、导向孔;8、上模气缸;9、下冲压柱;10、下模气缸;11、盖板;12、导向柱;13、连接块;14、落料孔;15、圆角;16、待折断钢片;17、支板;18、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包括水平地位于最下方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靠近四角处均固定竖立的支板17,底板1中央处还设置有落料孔14。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两个下模气缸10,下模气缸10的活塞杆竖直朝上,活塞杆顶部固定水平的下模压板2,下模压板2上也设置有落料孔14(详见图7)。在两个下模气缸10的同步驱动下,下模压板2能够水平地升降。
参照图2,支板17顶部固定水平的下模仁3,下模压板2位于下模仁3的下方。下模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多根竖直的下冲压柱9(详见图7),下模仁3上设置有窗口32(详见图3),下冲压柱9穿于窗口32中,下冲压柱9用于向上压产品边缘的待折断钢片16。
参照图3和图4,下模仁3的上表面设置多个下型腔31,下型腔31分布于窗口32的相对两侧。每个下型腔31上设置一个上模仁4,上模仁4的下表面具有与下型腔31位置对应的上型腔,上型腔与下型腔31合围出能够成型产品的型腔。
参照图5,下模仁3的上表面设置多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内均插一根定位杆18,定位杆18顶部固定有上模压板5。上模压板5和下模仁3之间夹着上模仁4,上模仁4固定于上模压板5的下表面。上模压板5的上表面固定两个上模气缸8,上模压板5背对上模仁4的一侧设置连接板7,上模气缸8用于驱动连接板7上下运动。连接板7呈十字形,连接板7的两个相对的臂上各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固定于上模气缸8竖直朝上的活塞杆上。两个上模气缸8分别同步驱动十字形连接板7的相对两臂运动,可以使连接板7平稳运动。
参照图6,连接板7未固定连接块13的两臂上各设置有导向孔72,上模压板5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的导向柱12,导向柱12位于导向孔72内,且导向柱12的外径与导向孔72的内径尺寸配合。在导向柱12与导向孔72的配合作用下,导向柱12对连接板7的移动进行导向,使连接板7能够平稳地升降。
参照图2,连接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T型孔71,T型孔71贯通连接板7的上下表面,T型孔71中插有上冲压柱6。上冲压柱6与下冲压柱9不同轴,上冲压柱6远离待折断钢片16的折断线,下冲压柱9靠近待折断钢片16的折断线;该设计避免了在钢片较薄的情况下,若上冲压柱6和下冲压柱9都距离产品较远会发生的情况:钢片在远离预设折断线处被折弯、折断而造成残次品。上冲压柱6的顶部具有杆帽61,T型孔71中较大内径的槽容纳杆帽61。连接板7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多个螺丝孔,连接板7上表面覆盖有盖板11,盖板11能够覆盖所有的T型孔71,盖板11与连接板7通过螺钉连接,盖板11用于将杆帽61压紧固定于连接板7上。
参照图2,上模压板5上设置有多个供上冲压柱6穿过的穿孔51,杆帽61可以使上冲压柱6竖直地悬挂于连接板7上,使上冲压柱6不从上模压板5的穿孔51中掉落。上冲压柱6用于向下压产品边缘的待折断钢片16,上模气缸8和下模气缸10均受到电磁阀控制,上模气缸8和下模气缸10的活塞杆会受控地伸缩,从而带动上冲压柱6、下冲压柱9不断地轮流压待折断钢片16。
生产前,先将钢片上需折断部分与需保留部分的分界处进行腐蚀处理,形成腐蚀线,再将经过腐蚀处理的钢片定位入型腔中,然后向型腔中注塑,待塑料成型固定于钢片上后用上冲压柱6和下冲压柱9轮流压待折断钢片16,使待折断钢片16从钢片主体上折断并从落料孔14落下,接着即可开模取出产品。
T型孔71可以是圆孔造型,也可以是沿垂直于腐蚀线方向延伸的槽道造型。当T型孔71采用槽道造型时,上冲压柱6可在垂直于腐蚀线方向移动,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待折断钢片16,从而获得上冲压柱6对待折断钢片16的最佳施力点与冲断效果。
参照图7,上冲压柱6和下冲压柱9接触待折断钢片16的一端均设置圆角15。当上冲压柱6或下冲压柱9压钢片后,水平的钢片会呈倾斜状,压杆再次压钢片时,压杆端部的圆角15先接触到钢片,圆角15的局部表面与钢片表面接触,该面与面接触形式下钢片的受力效果,相比于无圆角15的压杆端部棱线与钢片的线与点接触形式,具有使钢片受力更加均匀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采用上模气缸8驱动上冲压柱6向下压待折断钢片16,再通过下模气缸10驱动下冲压柱9向上压待折断钢片16,如此往复操作,使待折断钢片16不断地向下、向上重复弯折,最终折断,折断的钢片从下模仁3的窗口32落入落料孔14;
而更换产品的生产型号时,由于产品上的待折断钢片16位置发生变化,因此上冲压柱6和下冲压柱9的位置需要随之改变,即上模压板5上的穿孔51位置、连接板7上穿设上冲压柱6的孔位、下模压板2上固定下冲压柱9的孔位需要随之改变,所以更换上、下模仁后,只需更换与下一产品的多余钢片位置对应的连接板7、上模压板5、下模压板2,即可使折断机构(即上冲压柱6和下冲压柱9)接触到下一产品的多余钢片上最佳受力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下模压板(2)、下模仁(3)、上模仁(4)和上模压板(5),该下模仁(3)上设置多个下型腔,每个该下型腔上对应设置一个该上模仁(4),该上模仁(4)的下表面设置有适于与该下型腔配合为注塑型腔的上型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压板(5)背对所述上模仁(4)的一侧设置连接板(7),该连接板(7)上可拆卸地固定有适于冲压待折断钢片的上冲压柱(6),所述上模压板(5)上固定适于驱动该连接板(7)并带动该上冲压柱(6)穿梭于所述上模压板(5)的上模气缸(8);
所述下模压板(2)上设置多个适于向上推动待折断钢片的下冲压柱(9),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适于驱动所述下模压板(2)并带动该下冲压柱(9)穿梭于所述下模仁(3)的下模气缸(10);
其中,该下冲压柱(9)与该上冲压柱(6)不同轴,该下冲压柱(9)靠近待折断钢片的折断线,该上冲压柱(6)远离待折断钢片的折断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柱(6)远离待折断钢片的一端设置杆帽(61),所述连接板(7)背对所述上模压板(5)的一侧设置适于压紧固定该杆帽(61)的盖板(11),该盖板(11)与所述连接板(7)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背对所述上模压板(5)的一侧面上设置适于容纳所述杆帽(61)的T型孔(7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3)上设置供所述下冲压柱(9)穿梭的窗口(32),所述下型腔(31)分布于该窗口(32)的相对两侧;所述上模压板(5)上设置供所述上冲压柱(6)穿梭的穿孔(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导向孔(72),所述上模压板(5)上设置与该导向孔(72)配合的导向柱(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气缸(8)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连接块(13),该连接块(13)与所述连接板(7)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呈十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下模压板(2)上均对应设置落料孔(1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柱(6)和所述下冲压柱(9)的端部均设置有圆角(15)。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孔(71)为适于所述上冲压柱(6)沿垂直于待折断钢片折断线的方向移位并固定的槽道。
CN202320968545.6U 2023-04-19 2023-04-19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Active CN219727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545.6U CN219727033U (zh) 2023-04-19 2023-04-19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545.6U CN219727033U (zh) 2023-04-19 2023-04-19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033U true CN21972703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5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8545.6U Active CN219727033U (zh) 2023-04-19 2023-04-19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38676U (zh) 一种侧面反凸面一次成型机构
CN219727033U (zh) 模内注塑钢片折断治具
CN208853563U (zh) 一种压弯冲压模具
CN2451257Y (zh) 冲孔模具
CN213613666U (zh) 一种车身横梁加强件侧整形机构模具
CN212551214U (zh) 一种数控铜板自动冲压机
CN210817115U (zh) 机械式模内送料机构
CN210435190U (zh) 锁片生产用模具
CN211052282U (zh) 一种凸包折弯模具
CN215236964U (zh) 板材折弯成型模具
CN210523569U (zh) 一种连续折弯模具
CN208390781U (zh) 侧冲孔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直角汽车零部件连续模具
CN216095949U (zh) 石管夹片加工定位装置
CN214866622U (zh) 防转角折弯开裂模具
CN219093351U (zh) 精密面板托架冲压模具
CN216068475U (zh) 一种自动切水口塑胶制品注塑模具
CN212703988U (zh) 一种模内斜滑块冲孔装置
CN220409488U (zh) 新型精密成型模具
CN213440621U (zh) 一种快速更换模仁的模具
CN211638013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17142010U (zh) 一种便于拆模的冲压模具
CN220591313U (zh) 一种生产空调侧板用的模具
CN212634027U (zh) 一种显示屏背板成形模具
CN216780048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超精密冲压模具
CN217070449U (zh) 一种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