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4789U -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4789U
CN219674789U CN202320171386.7U CN202320171386U CN219674789U CN 219674789 U CN219674789 U CN 219674789U CN 202320171386 U CN202320171386 U CN 202320171386U CN 219674789 U CN219674789 U CN 219674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feeder
hopper
automatic feeding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13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ya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ya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ya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ya Science &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4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4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该给料机包括:一底座;一设于该底座上的动力装置、一摆动机构以及一用以收集该物料的收集斗,该摆动机构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一侧连接该动力装置,且该收集斗设于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而该收集斗于收集该物料的位置定义为收集位置,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在该收集位置与该熔炉之间摆动,使该收集斗可将物料供应至该熔炉中。

Description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应机制,尤其涉及一种设于熔炉外的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背景技术
现今的工业用熔炉能够提供大量的状态稳定的如铝汤等金属溶液,以便于进行铸造及压铸,且经济效益极高。
目前投料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搬运投料,以由作业员将物料搬运至熔炉的投入口处倾倒。
然而,人工搬运投料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且还有铝汤可能溅出而烫烧作业员的缺陷。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陷,乃苦思细索,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究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料机,用于将物料供应至熔炉,其包括:一底座;一动力装置,其设于该底座上;一摆动机构,其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一侧连接该动力装置;以及一用以收集该物料的收集斗,其设于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且该收集斗于收集该物料的位置定义为收集位置,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在该收集位置与该熔炉之间摆动。
前述的给料机中,该动力装置包含有一动力轴及一动力齿盘,且该摆动机构包含有:一双输出轴式减速机、二连动该双输出轴式减速机的第一齿盘、二设于该底座上且具有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一枢设于各该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从动轴、二卡接该第一从动轴的第二齿盘、二连接该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的第二链条、二设于该底座上且具有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二分别枢设于各该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从动轴、二枢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一摆动臂及二枢设于该收集斗上并与该第一摆动臂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二摆动臂。例如,该第一摆动臂包含有一枢接该第一从动轴的第一固定块、一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三轴承座及一连接该第一固定块与该第三轴承座的第一连接杆,且该第二摆动臂包含有一枢接该第二从动轴的第二固定块、一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四轴承座及一连接该第二固定块与该第四轴承座的第二连接杆。
前述的给料机中,该收集斗包含有:一设于该摆动机构第二侧的外斗、一设于该外斗内以收集该物料的内斗、一枢接该外斗与该内斗的枢接部及一设于内斗侧面上的杆体。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其设于一熔炉的投入口外侧的预定位置,该自动投料装置包括:一前述的给料机;以及一作动机构,其连动该收集斗并位于该熔炉的投入口外侧。
前述的自动投料装置中,该作动机构包含有:一设于地面上的支撑杆、一以可沿该支撑杆上下移动的方式设于该支撑杆上的移动杆及一设于移动杆顶部的推动件及一驱动该移动杆位移的驱动电机,以令该移动杆带动该推动件推动该收集斗倾斜。
前述的自动投料装置中,还包括一设于该熔炉周围的平台,其具有一配合该给料机作动的开口,使该给料机设于该平台下方,以当移动该收集斗时,该收集斗穿过该开口而移动至该熔炉的投入口。
前述的自动投料装置中,还包括一设于该投入口处的电控闸门及一电性连接该电控闸门、该动力装置及该作动机构的控制器,以分别驱动该电控闸门、动力装置及该作动机构。例如,还包括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器的重量感应件。
前述的自动投料装置中,还包括一输送带,其接应该收集斗的收集位置及一去渣装置的除渣处,以将该去渣装置所产生的物料输送到该收集斗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进行投料作业的自动投料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前述的自动投料装置;打开一位于一熔炉的投入口处的电控闸门;将该收集斗从该收集位置位移至该熔炉的投入口;通过该作动机构将该收集斗倾斜以将该收集斗中的物料倒入该熔炉的投入口内;将该收集斗归正;以及将该收集斗从该熔炉的投入口位移至该收集位置,并关闭该电控闸门。
前述的自动投料方法中,还包括该自动投料装置在该收集斗的收集位置周围设有一输送带,其接应该收集斗的收集位置及一去渣装置的除渣处,以将该去渣装置所产生的物料输送到该收集斗内;先关闭该输送带的运作,再打开该电控闸门;及当关闭该电控闸门后,启动该输送带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与自动投料方法,主要通过该动力装置驱动该摆动机构以带动该收集斗的设计,以便于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且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框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1为图3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于其中一状态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于另一状态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的收集斗倾倒物料前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的收集斗倾倒物料后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机电架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方法的流程方块图。
附图标记如下:
1a 给料机
1 底座
10 熔炉
102 投入口
103 去渣装置
104 除渣处
2a 自动投料装置
2 动力装置
21 动力轴
22 动力齿盘
3 摆动机构
31 第一侧
32 第二侧
33 双输出轴减速机
331 输入轴
332 输出轴
333 输入齿盘
334 第一链条
33a 第一齿盘
34 第一轴承座
341 第一轴承
35 第一从动轴
351 圆形轴体
352 六角形轴体
35a 第二齿盘
35b 第二链条
36 第二轴承座
361 第二轴承
37 第二从动轴
371 圆形轴体
372 六角形轴体
38 第一摆动臂
381 第一固定块
382 第三轴承座
3821 第三轴承
383 第一连接杆
3831 转轴
39 第二摆动臂
391 第二固定块
392 第四轴承座
3921 第四轴承
393 第二连接杆
3931 转轴
4,4a收集斗
41外斗
42,42a内斗
43枢接部
44,44a杆体
5 作动机构
51 支撑杆
52 移动杆
53 推动件
54 驱动电机
6 平台
61 开口
7 电控闸门
8 控制器
81 重量感应件
9 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附图所示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第一”、“第二”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1a可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且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所述的给料机1a包括:一底座1、一设于该底座1上的动力装置2、一连接该动力装置2的摆动机构3、以及一设于该摆动机构3上的收集斗4。
所述的动力装置2为齿轮减速电机,其包含有一动力轴21及一动力齿盘22。
于本实施例中,该动力装置2的减速比为1:80至1:100。于其它实施例中,该动力装置2亦可为马达。
所述的摆动机构3具有第一侧31及第二侧32,以令该摆动机构3的第一侧31连接该动力装置2,且该摆动机构3的第二侧32可在一由该收集斗4所定义出的收集位置(如图4及图5所示的邻近该底座1处)及例如一熔炉10的投入口102之间摆动(如图5及图6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该摆动机构3包含有:一减速比为1:80至1:100的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二连动该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的第一齿盘33a、二设于该底座1上的第一轴承座34、一枢设于该二第一轴承座34上的第一从动轴35、二卡接该第一从动轴35的第二齿盘35a、二连接该第一齿盘33a与第二齿盘35a的第二链条35b、二设于该底座1上的第二轴承座36、二分别枢设于各该第二轴承座36上的第二从动轴37、二枢设于收集斗4上的第一摆动臂38及二枢设于收集斗4上并与该第一摆动臂38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二摆动臂39。
所述的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具有一输入轴331及二输出轴332,该输入轴331上设有一输入齿盘333,使该输入齿盘333通过一第一链条334连动该动力装置2的动力齿盘22,以带动该输入轴331将动力分别输出至各该输出轴332上。
所述的第一齿盘33a分别设于该二输出轴332上,以与各该输出轴332一起转动。
所述的第一轴承座34具有一第一轴承341。
所述的第一从动轴35为长轴杆规格,其相对二端部为圆形轴体351,且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段部为六角形轴体352,以令该第一从动轴35通过其圆形轴体351分别枢接该第一轴承341,使各该第一轴承341对应枢设于各该第一轴承座34上。
所述的第二齿盘35a的盘面大于该第一齿盘33a的盘面,且该第二齿盘35a具有内六角形轴孔,以卡设于该第一从动轴35的六角形轴体352上,使该第二齿盘35a可与该第一从动轴35一起转动。
所述的第二轴承座36具有一第二轴承361并与该第一轴承座34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
所述的第二从动轴37为短轴杆规格,其分别配置于该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二从动轴37的其中一端为用以枢接该第二轴承361的圆形轴体371,使该第二从动轴37枢设于该第二轴承座36上,而该第二从动轴37的另一端为六角形轴体372。
所述的第一摆动臂38的底端配置有一具有内六角形轴孔的第一固定块381,其中,该第一固定块381以其内六角形轴孔套设在该第一从动轴35的六角形轴体352上,即该第一从动轴35的六角形轴体352穿过及卡设于该第一固定块381的内六角形轴孔内,且各该第一摆动臂38的顶端分别枢设于该收集斗4的相对二侧,使该第一摆动臂38与该第一从动轴35可一起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摆动臂38亦配置有一第三轴承座382及一连接该第一固定块381与该第三轴承座382的第一连接杆383。例如,该第三轴承座382具有一设于该收集斗4侧面上的第三轴承3821,且该第一连接杆38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对应该第一侧31)及第二端(对应该第二侧32),以令该第一连接杆383的第一端设于该第一固定块381上,而该第一连接杆383的第二端上设有一转轴3831,使该转轴3831连接该第三轴承3821以枢设于该第三轴承座382上,致使该第一从动轴35于转动时可带动该第一连接杆383摆动,进而带动该收集斗4移动。
所述的第二摆动臂39的底端配置有一具有内六角形轴孔的第二固定块391,其中,该第二固定块391以其内六角形轴孔套设在该第二从动轴37的六角形轴体372上,即该第二从动轴37的六角形轴体372穿过及卡设于该第二固定块391的内六角形轴孔内,且各该第二摆动臂39的顶端分别枢设于该收集斗4的相对二侧,使该第二摆动臂39与该第二从动轴37可一起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摆动臂39亦配置有一第四轴承座392及一连接该第二固定块391与该第四轴承座392的第二连接杆393。例如,该第四轴承座392具有一设于该收集斗4相对两侧的第四轴承3921,且该第二摆动臂39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对应该第一侧31)及第二端(对应该第二侧32),以令该第二连接杆393的第一端设于该第二固定块391上,而该第二连接杆393的第二端上设有一转轴3931,使该转轴3931连接该第四轴承3921以枢设于该第四轴承座392上,致使该收集斗4于移动时会带动该第二连接杆393摆动。
所述的收集斗4设于该摆动机构3的第二侧32上且用于收集物料。
于本实施例中,该收集斗4包含有:一设于该摆动机构3第二侧32的外斗41、一设于该外斗41内以收集该物料的内斗42、一将该外斗41与该内斗42前段枢接在一起的枢接部43及一设于内斗42后段侧面上的杆体44,其中,该枢接部43为一转轴,使该内斗42以该枢接部43为支点运动,以当向上推动该杆体44时,该内斗42会向前倾倒其内的物料(如图1、图3、图7至图8所示),故由此设计,不仅方便收集该物料,还可方便进行投料作业。
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于另一实施例中,收集斗4a亦可具有二杆体44a,其分别设于内斗42a的后段的相对二侧上,以便于从不同位置推动该内斗42a。
于该给料机1a的运作中,如图1至图8所示,当该动力装置2的动力轴21朝一方向正转(如顺时针方向)时,该动力齿盘22带动该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的第一链条334,以转动该输入齿盘333与该输入轴331,再减速转动多个所述输出轴332,以连动各该第一齿盘33a、各该第二链条35b与各该第二齿盘35a转动该第一从动轴35,使该第一从动轴35带动各该第一摆动臂38摆动,因而移动该收集斗4至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的位置(如图5至图6所示),此时,支撑于该收集斗4相对两侧面上的各该第二摆动臂39会一并摆动,使该第一摆动臂38与该第二摆动臂39垂直并排(如图6所示)。之后,令该收集斗4投料至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的位置,如图7至图8所示。
于本实施例中,作业员可采用人力方式倾倒该收集斗4以进行投料,亦可使用一作动机构5推动该收集斗4倾斜,以送料至该熔炉10内。
另一方面,当该收集斗4供给该物料完成后,可将该动力装置2反转(如逆时针方向)该动力轴21,使该收集斗4位移至该底座1上的该收料(或收集)位置,如图6至图5所示。
因此,通过该动力装置2驱动该摆动机构3带动该收集斗4,可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以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再者,当将该收集斗4放置于该收料(或收集)位置时(如图5所示),该给料机1a完全不会占用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以便于进行如人工投料或熔炉维修等其它作业。
另外,使用该动力装置2的大减速比的电机与该摆动机构3的大减速比的双输出轴式减速机33及第二齿盘35a与第一齿盘33a的减速,以增加扭距,并可提高该收集斗4的稳定性。
图9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装置2a的示意图。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装置2a包括:一设于熔炉10投入口102外侧的给料机1a、以及一设于熔炉10投入口102外侧的作动机构5,以当该收集斗4位移至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后,该作动机构5驱动该收集斗4而使该收集斗4中的物料倒入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内。因此,由此设计,以便于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且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所述的作动机构5包含有:一设于地面上的支撑杆51、一以可沿该支撑杆51上下移动的伸缩方式设于该支撑杆51上的移动杆52及一设于移动杆52顶部的推动件53(如图8所示),以当该移动杆52向上移动时,该推动件53会向上推动该杆体44,使该内斗42向前倾倒物料,以便于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且当该物料倾倒完毕后,该移动杆52向下移动,使该内斗42回复原位。
于本实施例中,该作动机构5还可包含有一驱动该移动杆52沿该支撑杆51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电机54,如图10所示。
再者,该自动投料装置2a还包括一设于该熔炉10周围的平台6,其上形成有一配合该给料机1a作动的开口61,使该给料机1a设于该平台6下方,以当移动该收集斗4时,该收集斗4可穿过该开口61而移动至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例如,该平台6提供一架高平面,以当不使用该给料机1a时,方便进行如人工投料或熔炉维修等其它作业。
另外,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处可设有一电控闸门7,以当未送料时,可遮挡溅出的铝汤,由此保护该给料机1a。因此,该自动投料装置2a还可包括一控制器8,其分别电性连接该电控闸门7、该动力装置2及该作动机构5的驱动电机54,以分别驱动该电控闸门、动力装置2及作动机构5的驱动电机54。例如,该控制器8可为可程序控制器(PLC),以方便进行自动投料作业。
另外,启动该控制器8进行自动投料作业的方式很多,如可设置一启动开关(图略),以利于作业员启动该控制器8;或者,可设置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器8的重量感应件81,以感应该收集斗4的重量,故当该收集斗4的重量超过一预定值时,该重量感应件81传输一目标信号至该控制器8,再由该控制器8判断是否进行投料作业,以节省人力。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方法的流程方块图。于本实施例中,该自动投料方法使用自动投料装置2a进行相关作业。
于步骤S10中,打开一熔炉10的投入口102的电控闸门7,且将所需的物料放置在该收集斗4内。
于本实施例中,作业员可通过人工方式将该物料集中放置在该收集斗4内。
于步骤S11中,将一收集斗4从一收集位置搬运(或自动位移)至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如图6所示)。
于步骤S12中,通过一作动机构5将该收集斗4中的物料倒入熔炉10的投入口102内(如图7至图8所示)。
于步骤S13中,当该收集斗4给料完成后,控制该作动机构5缩回该移动杆52,并使该收集斗4归正(如图8至图7所示的回到水平状态)。
于步骤S14中,将该收集斗4从该熔炉10的投入口102移回至该收集位置(如图4及图5所示),并关闭该电控闸门7。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方法,可方便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以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再者,作业员亦可通过如输送带9或其它非人力方式将物料集中至该收集斗4内(如图9至图10所示)。例如,该自动投料装置2a可包括一输送带9,其接应该收集斗4的收集位置及一去渣装置103的除渣处104,以将该去渣装置103所产生的物料输送到该收集斗4内,以便于收集所需的物料,且节省人力。较佳地,该输送带9电性连接该控制器8,以于该自动投料方法中(如图11所示),可先于步骤S15中关闭该输送带9的运作,再进行步骤S10的作业,且当完成步骤S14的作业后,可于步骤S16中启动该输送带9的运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与自动投料方法,主要通过该动力装置驱动该摆动机构以带动该收集斗的设计,以便于自动进行投料作业,且提高安全性并节省成本。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10)

1.一种给料机,用于将物料供应至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动力装置,其设于该底座上;
一摆动机构,其具有第一侧及第二侧,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一侧连接该动力装置;以及
一用以收集该物料的收集斗,其设于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且该收集斗于收集该物料的位置定义为收集位置,以令该摆动机构的第二侧在该收集位置与该熔炉之间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装置包含有一动力轴及一动力齿盘,且该摆动机构包含有:一双输出轴式减速机、二连动该双输出轴式减速机的第一齿盘、二设于该底座上且具有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一枢设于各该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从动轴、二卡接该第一从动轴的第二齿盘、二连接该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的第二链条、二设于该底座上且具有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二分别枢设于各该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从动轴、二枢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一摆动臂及二枢设于该收集斗上并与该第一摆动臂相互间隔一预定距离的第二摆动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摆动臂包含有一枢接该第一从动轴的第一固定块、一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三轴承座及一连接该第一固定块与该第三轴承座的第一连接杆,且该第二摆动臂包含有一枢接该第二从动轴的第二固定块、一设于该收集斗上的第四轴承座及一连接该第二固定块与该第四轴承座的第二连接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该收集斗包含有:一设于该摆动机构第二侧的外斗、一设于该外斗内以收集该物料的内斗、一枢接该外斗与该内斗的枢接部及一设于内斗侧面上的杆体。
5.一种自动投料装置,其设于一熔炉的投入口外侧的预定位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料装置包括:
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以及
一作动机构,其连动该收集斗并位于该熔炉的投入口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机构包含有:一设于地面上的支撑杆、一以可沿该支撑杆上下移动的方式设于该支撑杆上的移动杆及一设于移动杆顶部的推动件及一驱动该移动杆位移的驱动电机,以令该移动杆带动该推动件推动该收集斗倾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一设于该熔炉周围的平台,其具有一配合该给料机作动的开口,使该给料机设于该平台下方,以当移动该收集斗时,该收集斗穿过该开口而移动至该熔炉的投入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一设于该投入口处的电控闸门及一电性连接该电控闸门、该动力装置及该作动机构的控制器,以分别驱动该电控闸门、动力装置及该作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一电性连接该控制器的重量感应件。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投料装置还包括一输送带,其接应该收集斗的收集位置及一去渣装置的除渣处,以将该去渣装置所产生的物料输送到该收集斗内。
CN202320171386.7U 2022-10-07 2023-02-09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Active CN2196747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11044 2022-10-07
TW111211044U TWM638572U (zh) 2022-10-07 2022-10-07 給料機及自動投料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4789U true CN219674789U (zh) 2023-09-12

Family

ID=8669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1386.7U Active CN219674789U (zh) 2022-10-07 2023-02-09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4789U (zh)
TW (1) TWM638572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8572U (zh) 2023-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30469U (zh) 用于固废处理的自动进料装置
CN219674789U (zh)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
CN117848039A (zh) 自动投料装置及其给料机与自动投料方法
CN110000801A (zh) 一种上料机械臂
CN219651993U (zh) 一种熟料输送装置
CN116839372A (zh) 一种稀土镁合金生产清渣装置
CN213238416U (zh) 一种带有称重料仓的钢铁熔融炉
CN110937362A (zh) 一种金属工业炉用自动化投料机
CN105642151A (zh) 全自动垃圾处理机
CN212798720U (zh) 一种球化剂冶炼自动上料系统
CN215011987U (zh) 一种育苗钵自动装填摆码装置
CN109178363A (zh) 一种建筑用自动装沙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2333836U (zh) 一种托盘支架及粉末冶金生产线
TW202415906A (zh) 給料機、自動投料裝置及自動投料方法
CN112791906A (zh) 达克罗镀膜自动生产线
CN220793843U (zh) 一种便于送料的铸造熔炼炉
CN217200328U (zh) 一种结晶器自动称重加料装置
CN212023219U (zh) 一种用于盛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吨包袋割袋装置
CN220222728U (zh) 多孔粒状硝酸铵装车装置
CN219408153U (zh) 一种玻璃纤维原料输送机构
CN213894403U (zh) 一种转运翻箱装置
CN109178364A (zh) 一种建筑用自动装沙装置
CN205461899U (zh) 一种全自动垃圾处理机
CN210259928U (zh) 一种货运火车散状物料的自动上料机
CN115156488B (zh) 一种高铁用铝合金扁锭熔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