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3162U - 汽车减震套管 - Google Patents
汽车减震套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673162U CN219673162U CN202320430475.9U CN202320430475U CN219673162U CN 219673162 U CN219673162 U CN 219673162U CN 202320430475 U CN202320430475 U CN 202320430475U CN 219673162 U CN219673162 U CN 2196731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rod
- piston
- sleeve
- sleeve body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震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活塞杆;所述套管本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吊环和下吊环,所述的套管本体内设置有限位导杆;所述的限位导杆与套管本体、活塞杆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中心相对限位导杆设置有滑动腔;所述的限位导杆滑动连接于滑动腔内;所述活塞杆相对下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套管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的限位导杆内开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的第二油腔设置有流通阀。通过在套管本体内设置有限位导杆,并在限位导杆内开设第二油腔,通过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的连通来转移液压油,而无需在套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油腔,使得套管本体侧壁避免中空,提高厚度,进而提升其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具体为一种汽车减震套管,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套管为减震器的一种,其通过液压缓冲的方式吸收汽车颠簸所产生的势能,从而提高车辆内部的平稳性,其通过与减震弹簧共同作用于车辆悬挂位置。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液压油能够在套管内转移,通常在套管侧壁上开设油腔,这就导致了套管侧壁厚度单薄,结构强度不够,容易产生裂纹,导致液压油泄露,这也是减震器需要更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套管中活塞杆的复位一般通过外部弹簧完成,当弹簧弹性降低时,车身高度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下降时弹簧缓冲能力较差,导致车身姿态出现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汽车减震套管,结构简单合理,提高减震器耐用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提升减震器吸能缓冲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减震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活塞杆;所述套管本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吊环和下吊环,所述的套管本体内设置有限位导杆;所述的限位导杆与套管本体、活塞杆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中心相对限位导杆设置有滑动腔;所述的限位导杆滑动连接于滑动腔内;所述活塞杆相对下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套管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的限位导杆内开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的第二油腔设置有流通阀。
优选的,所述的流通阀设置在限位导杆底部;所述套管本体内侧相对流通阀设置有承接槽;所述的承接槽两侧设置有溢流槽。
优选的,所述的流通阀位于承接槽内;所述套管本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流通阀通过流通阀限位座设置在通孔上。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套设在限位导杆外侧;所述的活塞通过压紧螺母连接于限位导杆端部;所述的活塞与压紧螺母之间还设置有支承座圈和金属垫片。
优选的,所述的活塞内侧与限位导杆之间滑动式机械密封;还包括设置在滑动腔内的复位组件;所述的复位组件与限位导杆相接。
优选的,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滑动腔顶部,另一端连接于限位导杆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套管本体内设置有限位导杆,并在限位导杆内开设第二油腔,通过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的连通来转移液压油,而无需在套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油腔,使得套管本体侧壁避免中空,提高厚度,进而提升其强度;同时,通过在限位导杆顶部与活塞杆滑动腔的内侧之间设置复位弹簧,无论是活塞杆下压或回弹时,都能够起到辅助作用,为外部减震弹簧分担载荷,同时还能够防止活塞杆相对套管之间发生窜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套管本体,1.1为承接槽,1.2为溢流槽,2为活塞杆,2.1为滑动腔,3为上吊环,4为下吊环,5为限位导杆,6为活塞,7为第一油腔,8为第二油腔,9为流通阀,10为压紧螺母,11为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参见图1,一种汽车减震套管,包括套管本体1和活塞杆2;所述套管本体1和活塞杆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吊环3和下吊环4,所述的套管本体1内设置有限位导杆5;所述的限位导杆5与套管本体1、活塞杆2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2的中心相对限位导杆5设置有滑动腔2.1;所述的限位导杆5滑动连接于滑动腔2.1内;所述活塞杆2相对下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6;所述的活塞6与套管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油腔7;所述的限位导杆5内开设有第二油腔8;所述的第二油腔8设置有流通阀9。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流通阀9设置在限位导杆5底部;所述套管本体1内侧相对流通阀9设置有承接槽1.1;所述的承接槽1.1两侧设置有溢流槽1.2。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导杆5的侧壁固定在套管本体1的底部内侧,而流通阀9设置在限位导杆5底部的中心位置,处于第二油腔8在重力作用下,会通过流通阀9进入到承接槽1.1中,并通过溢流槽1.2进入到第一油腔当中;当活塞杆下降,第一油腔空间缩小时,会将第一油腔的液压油压入至第二油腔内。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流通阀9位于承接槽1.1内;所述套管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第二油腔8连通;所述的流通阀9通过流通阀限位座设置在通孔上。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活塞6套设在限位导杆5外侧;所述的活塞通过压紧螺母10连接于限位导杆5端部;所述的活塞6与压紧螺母10之间还设置有支承座圈和金属垫片。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活塞内侧与限位导杆之间滑动式机械密封;还包括设置在滑动腔内的复位组件;所述的复位组件与限位导杆5相接。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的一端连接于滑动腔顶部,另一端连接于限位导杆5的顶部。
当车辆颠簸时,活塞杆下降除了受到液压油的作用力进行缓冲之外,还可通过复位11进行吸能;而当下降结束,活塞杆需要向上复位时,复位弹簧能够分担部分回弹作用力。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减震套管,包括套管本体和活塞杆;所述套管本体和活塞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吊环和下吊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本体内设置有限位导杆;所述的限位导杆与套管本体、活塞杆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的中心相对限位导杆设置有滑动腔;所述的限位导杆滑动连接于滑动腔内;所述活塞杆相对下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套管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的限位导杆内开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的第二油腔设置有流通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阀设置在限位导杆底部;所述套管本体内侧相对流通阀设置有承接槽;所述的承接槽两侧设置有溢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阀位于承接槽内;所述套管本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第二油腔连通;所述的流通阀通过流通阀限位座设置在通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减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套设在限位导杆外侧;所述的活塞通过压紧螺母连接于限位导杆端部;所述的活塞与压紧螺母之间还设置有支承座圈和金属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内侧与限位导杆之间滑动式机械密封;还包括设置在滑动腔内的复位组件;所述的复位组件与限位导杆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减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滑动腔顶部,另一端连接于限位导杆的顶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30475.9U CN219673162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汽车减震套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30475.9U CN219673162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汽车减震套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673162U true CN219673162U (zh) | 2023-09-12 |
Family
ID=87898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30475.9U Active CN219673162U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汽车减震套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673162U (zh) |
-
2023
- 2023-03-09 CN CN202320430475.9U patent/CN2196731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28648B2 (ja) |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 |
CN108842923A (zh) | 一种三维组合隔震橡胶支座 | |
CN219673162U (zh) | 汽车减震套管 | |
CN205896023U (zh) | 一种前减震器结构 | |
CN204692442U (zh) | 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装置 | |
CN105889393A (zh) | 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车辆 | |
CN112128288A (zh) | 一种减振器用压缩液压缓冲结构 | |
CN210290575U (zh) | 一种单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 |
CN208535063U (zh) | 一种汽车减震环 | |
CN218992206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 | |
CN21466169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 |
CN201763878U (zh) | 单筒式减震器 | |
CN107654558B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 | |
CN206175555U (zh) | 一种液压减震器 | |
CN202955168U (zh) | 减震器 | |
CN211343837U (zh) | 一种电动车用的稳定液压减震器 | |
CN207539249U (zh) | 一种汽车减振器 | |
CN210623465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
CN219529688U (zh) | 一种复合型汽车减震器 | |
CN210290574U (zh) | 一种双缸筒双气室油气弹簧 | |
CN201461832U (zh) | 液压式减震支柱 | |
CN220015916U (zh) | 一种储油缸 | |
CN217029773U (zh) | 一种双筒式车体减振降噪装置 | |
CN218863162U (zh) | 一种悬架减振器和车辆 | |
CN220540194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