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61699U -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61699U
CN214661699U CN202120770377.0U CN202120770377U CN214661699U CN 214661699 U CN214661699 U CN 214661699U CN 202120770377 U CN202120770377 U CN 202120770377U CN 214661699 U CN214661699 U CN 214661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spring
new energy
piston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703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荣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ia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jia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jia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jiashu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703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61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61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61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1、伸缩杆8和挡板14,所述外筒1内设有内筒一2,且内筒一2下端贯穿外筒1,内筒一2与外筒1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一2内设有内筒二4,内筒二4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上端设有液压杆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磁铁一、磁铁二、竖杆和弹簧三结构的配合使用,磁铁一与磁铁二互斥加上弹簧三弹力的效果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减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汽车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汽车动力性、平顺性、舒适性等。减震器是安装在车体和负重轮之间的阻尼器件,衰减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减震器也是
改善汽车平顺性的最好途径,故减震器的性能至关重。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仅仅用液体的流动来削弱减震,液体的流动达到的减震效果不佳,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伸缩杆和挡板,所述外筒内设有内筒一,且内筒一下端贯穿外筒,内筒一与外筒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一内设有内筒二,内筒二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设有液压杆;所述活塞下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活塞上左右对称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挡板,所述内筒二左右两端设有若干通孔一,且内筒二底端左右对称设有通孔二,通孔二上设有活动板,活动板通过铰链与内筒二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杆上端贯穿内筒一和外筒,液压杆与内筒一滑动连接,液压杆与内筒固定连接,液压杆上端设有圆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上套有弹簧一,弹簧一上端与活塞固定连接,弹簧一下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设有限位板,限位板提高了连接杆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对应限位板设有通槽,连接杆与通槽滑动连接,限位板与通槽滑动连接,且限位板一端设有弹簧二,弹簧二另一端与通槽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一左右两端设有磁铁一,磁铁一与外筒滑动连接,且磁铁一上滑动连接竖杆,竖杆上下两端设有磁铁二,磁铁二与磁铁一互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杆上套有弹簧三,弹簧三一端与磁铁一固定连接,弹簧三另一端与磁铁二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弹簧一和连接板结构的配合使用,活塞在上下运动时,提供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内筒二下部的压强增大,液压油一部分进入通道内,液压油推动两个挡板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通道上部打开,液压油进入内筒二上部,同时通过活动板结构的设置,液压油一部分通过通孔二进入内筒一内,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内筒二上部压强增大,上部的液压油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从新回到内筒二下部,实现液压减震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磁铁一、磁铁二、竖杆和弹簧三结构的配合使用,磁铁一与磁铁二互斥加上弹簧三弹力的效果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内筒一;3、液压杆;4、内筒二;5、活塞;6、弹簧一;7、连接板;8、伸缩杆;9、通道;10、通槽;11、限位板;12、弹簧二;13、连接杆;14、挡板;15、通孔一;16、通孔二;17、活动板;18、磁铁一;19、竖杆;20、弹簧三;21、磁铁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1、伸缩杆8和挡板14,所述外筒1内设有内筒一2,且内筒一2下端贯穿外筒1,内筒一2与外筒1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一2内设有内筒二4,内筒二4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上端设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上端贯穿内筒一2和外筒1,且液压杆3与内筒1固定连接,液压杆3上端设有圆球;所述活塞5下端设有伸缩杆8,伸缩杆8下端设有连接板7,所述伸缩杆8上套有弹簧一6,弹簧一6上端与活塞5固定连接,弹簧一6下端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活塞5上左右对称设有通道9,通道9内设有挡板14,两个所述挡板14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另一端设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提高了连接杆13的稳定性;
所述活塞5对应限位板11设有通槽10,限位板11与通槽10滑动连接,且限位板11一端设有弹簧二12,弹簧二12另一端与通槽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二4左右两端设有若干通孔一15,且内筒二4底端左右对称设有通孔二16,通孔二16上设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通过铰链与内筒二4活动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内筒一2左右两端设有磁铁一18,磁铁一18与外筒1滑动连接,且磁铁一18上滑动连接竖杆19,竖杆19上下两端设有磁铁二21,磁铁二21与磁铁一18互斥,所述竖杆19上套有弹簧三20,弹簧三20一端与磁铁一18固定连接,弹簧三20另一端与磁铁二2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设置的伸缩杆8、弹簧一6和连接板7结构的配合使用,活塞5在上下运动时,提供一定的减震作用,同时当活塞5向下运动时,内筒二4下部的压强增大,液压油一部分进入通道9内,液压油推动两个挡板14相互靠近运动,从而使通道9上部打开,液压油进入内筒二4上部,同时通过活动板17结构的设置,液压油一部分通过通孔二16进入内筒一2内,当活塞5向上运动时,内筒二4上部压强增大,上部的液压油通过通孔一15和通孔二16从新回到内筒二4下部,实现液压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磁铁一18、磁铁二21、竖杆19和弹簧三20结构的配合使用,磁铁一18与磁铁二21互斥加上弹簧三20弹力的效果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包括外筒(1)、伸缩杆(8)和挡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内设有内筒一(2),且内筒一(2)下端贯穿外筒(1),内筒一(2)与外筒(1)滑动连接,所述内筒一(2)内设有内筒二(4),内筒二(4)内设有活塞(5),活塞(5)上端设有液压杆(3);所述活塞(5)下端设有伸缩杆(8),伸缩杆(8)下端设有连接板(7),所述活塞(5)上左右对称设有通道(9),通道(9)内设有挡板(14),所述内筒二(4)左右两端设有若干通孔一(15),且内筒二(4)底端左右对称设有通孔二(16),通孔二(16)上设有活动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3)上端贯穿内筒一(2)和外筒(1),且液压杆(3)与内筒(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上套有弹簧一(6),弹簧一(6)上端与活塞(5)固定连接,弹簧一(6)下端与连接板(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板(14)相互靠近的一端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另一端设有限位板(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对应限位板(11)设有通槽(10),限位板(11)与通槽(10)滑动连接,且限位板(11)一端设有弹簧二(12),弹簧二(12)另一端与通槽(10)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一(2)左右两端设有磁铁一(18),磁铁一(18)与外筒(1)滑动连接,且磁铁一(18)上滑动连接竖杆(19),竖杆(19)上下两端设有磁铁二(21),磁铁二(21)与磁铁一(18)互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9)上套有弹簧三(20),弹簧三(20)一端与磁铁一(18)固定连接,弹簧三(20)另一端与磁铁二(21)固定连接。
CN202120770377.0U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Active CN214661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377.0U CN21466169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70377.0U CN21466169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61699U true CN214661699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6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70377.0U Active CN214661699U (zh) 2021-04-15 2021-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61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1487A (zh) * 2021-11-25 2022-03-08 湖南大学 一种可恢复性强的高能量吸收结构及制造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1487A (zh) * 2021-11-25 2022-03-08 湖南大学 一种可恢复性强的高能量吸收结构及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6169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压减震结构
CN212272918U (zh) 一种双弹簧减振器
CN201273355Y (zh) 一种自保护变阻尼液压减振器
CN115126813B (zh) 一种强减震智能型减震器
CN213870882U (zh) 一种减振器压缩缓冲结构
CN111237378B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筒式减振器
CN201763878U (zh) 单筒式减震器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201401474Y (zh) 改进结构的减振器
CN211648891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减震结构
CN207621237U (zh) 一种具备降噪功能的橡胶减振器
CN207864505U (zh) 一种用于四轮全地形车的双向可调阻尼减震器
CN204387196U (zh) 一种新型多阶式汽车减震装置
CN219673162U (zh) 汽车减震套管
CN112815034A (zh) 一种基于电磁铁同极相斥原理的新型减震器
CN220540194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19529688U (zh) 一种复合型汽车减震器
CN220726955U (zh) 一种双筒式的汽车减震器
CN213744655U (zh) 一种连接端稳固的汽车减震器
CN211231389U (zh) 一种高强度合金钢弹簧减震器
CN213981792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装置
CN213735381U (zh) 一种双节充气式减震前叉
CN217519119U (zh) 一种分段式减振器
CN212360630U (zh) 一种仿真缩小比例赛车减震弹簧器
CN217207487U (zh) 汽车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