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1805U - 一种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1805U
CN219671805U CN202321140696.9U CN202321140696U CN219671805U CN 219671805 U CN219671805 U CN 219671805U CN 202321140696 U CN202321140696 U CN 202321140696U CN 219671805 U CN219671805 U CN 21967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prefabricated layer
concrete
superimposed sheet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06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飞
颜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uarong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uarong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uarong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uarong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06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1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叠合板,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其包括包括预制层和钢筋组件,所述预制层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块,所述预制层背离所述楔形块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槽,所述楔形块插设于与之相邻的预制层的楔形槽内;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楔形块和楔形槽,以及插块和插槽,增加了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相邻安装之后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从相邻叠合板之间的缝隙泄露,使得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被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次性防尘膜的设置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方便快捷的去除灰尘,减少了灰尘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之后与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相关现有技术公开了叠合楼板,其包括底板、钢筋笼、垫片和螺钉;所述底板由水泥基材料制成,在底板上设置有不少于两条的倒锥形凸条,所述倒锥形凸条与底板板体的长边平行;所述钢筋笼通过垫片和螺钉固定在底板上的倒锥形凸条上;所述螺钉打入倒锥形凸条中且未穿透底板。本实用新型叠合楼板力学结构合理,节省材料,成本低,便于工厂化、自动化、大批量生产。使用时,将叠合楼板依次排列安装于建筑物上,并在叠合楼板上现浇混凝土,使得叠合楼板与混凝土完全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节省人力物力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通过此方法制造叠合楼板并实现浇筑时,由于相邻的叠合楼板与叠合楼板之间难以实现边缘齐平,存在着缝隙,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混凝土易出现从相邻的叠合楼板之间的缝隙泄露,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本申请提供一种叠合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叠合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钢筋组件,所述预制层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块,所述预制层背离所述楔形块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槽,所述楔形块插设于与之相邻的预制层的楔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叠合板时,通过将叠合板上的楔形块插设于相邻的楔形槽内,实现相邻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增大了相邻的叠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处泄露的现象,实现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可选的,所述楔形块背离所述预制层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楔形槽的内壁设置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楔形块插设于楔形槽内时,插块插设于插槽内,进一步增加了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时,从缝隙中泄露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预制层朝向所述钢筋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一次性防尘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向叠合板上浇筑混凝土时,如果灰尘过多会影响混凝土凝结后与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在设置一次性防尘膜之后,灰尘留存于一次性防尘膜上,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一次性防尘膜去除即可实现灰尘去除的效果,减少了叠合板与浇筑混凝土之间连接效果差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一次性防尘膜上设置有让位孔,所述钢筋组件插设于所述让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孔的设置,使得在去除一次性防尘膜时,不会被钢筋组件限制,减少了一次性防尘膜被钢筋组件损坏而留存于浇筑的混凝土内的现象,减少了现浇混凝土质量被影响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钢筋组件包括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所述纵加强筋和所述横加强筋均预埋于所述预制层内,所述纵加强筋和所述横加强筋相互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可以实现提高预制板的结构强度,而纵加强筋和横加强筋交叉设置进一步加强了预制板的结构强度,减少了预制板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变形开裂等现象。
可选的,所述钢筋组件还包括桁架筋,所述桁架筋的一侧插设于所述预制层内,另一侧位于所述让位孔内,所述桁架筋位于所述预制层内的部分连接于所述纵加强筋或横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桁架筋通过与纵加强筋或横加强筋相连接,提高了桁架筋与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了桁架筋在预制板上发生松脱,偏移等现象,提高了桁架筋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桁架筋位于预制层外侧的部分设置有承力部,所述承力部沿所述桁架筋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叠合板时,仅仅对桁架筋吊装易出现桁架筋弯曲变形的现象,承力部的设置,加强了桁架筋被吊装处的结构强度,增大了桁架筋被吊装处的受力面积,减少了桁架筋在吊装过程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桁架筋位于所述预制层外侧的部分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桁架筋,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桁架筋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的设置增大了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桁架筋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之间因连接强度不够而发生偏移等现象。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楔形块和楔形槽,以及插块和插槽,增加了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相邻安装之后的接触面积,使得在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从相邻叠合板之间的缝隙泄露,使得现浇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被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
2.一次性防尘膜的设置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方便快捷的去除灰尘,减少了灰尘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浇筑之后与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承力部和连接部在加强了桁架筋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加强叠合板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了混凝土浇筑之后与叠合板连接不稳定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叠合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R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层;2、钢筋组件;201、纵加强筋;202、横加强筋;203、桁架筋;2031、腹杆钢筋;2032、上弦筋;3、楔形块;4、楔形槽;5、插块;6、插槽;7、一次性防尘膜;8、让位孔;9、承力部;1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叠合板。参照图1、图2和图3,叠合板包括预制层1和钢筋组件2,预制层1由C30混凝土浇筑而成,预制层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楔形块3,楔形块3上一体成型有插块5,预制层1背离楔形块3的一侧开设有楔形槽4,楔形槽4的内壁开设有插块5,相邻组叠合板相互连接时,插块5插设于插槽6内,楔形块3插设于楔形槽4内,楔形块3的形状与楔形槽4的形状吻合,插块5的形状与插槽6的形状吻合。
参照图1,钢筋组件2包括纵加强筋201和横加强筋202,纵加强筋201沿预制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横加强筋202沿预制板的宽度方向设置,纵加强筋201和横加强筋202相互垂直设置,且纵加强筋201和横加强筋202均预埋于预制板内;钢筋组件2还包括桁架筋203,桁架筋203包括两组腹杆钢筋2031和上弦筋2032,腹杆钢筋2031一端焊接于上弦筋2032,且两组腹杆钢筋2031与上弦筋2032之间呈三角结构,腹杆钢筋2031远离上弦筋2032的一端预埋于预制板内,且焊接于纵加强筋201或者横加强筋202,本实施例中腹杆钢筋2031焊接于纵加强筋201,上弦筋2032上均匀焊接有承力部9,承力部9套设于上弦筋2032的周壁,承力部9为吊装叠合板时的吊装连接处,上弦筋2032上还均匀焊接有连接部10,连接部10的一端连接于上弦筋2032,另一端朝向背离上弦筋2032的一侧设置。
参照图1,预制板朝向钢筋组件2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次性防尘膜7,本实施例的一次性防尘膜7的材质可以是塑料薄膜,一次性防尘膜7上开设有让位孔8,腹杆钢筋2031插设于让位孔8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叠合板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叠合板通过吊装承力部9安装于建筑物内,承力部9代替上线筋直接受力,不易发生变形,将一次性防尘膜7去除以实现减少预制板上灰尘的效果,然后再叠合板上浇筑混凝土,以此实现叠合楼板的安装浇筑,此时的楔形块3插设于相邻预制板上的楔形槽4内,插块5插设于插槽6内,使得相邻叠合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了浇筑的混凝土从相邻叠合板之间的缝隙泄露的现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之后,承力部9和连接部10位于凝固的混凝土内部,增加了桁架筋203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现浇混凝土与叠合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不易出现松脱等现象,本实施例的叠合板具有结构强度高,使用时经济效益好等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层(1)和钢筋组件(2),所述预制层(1)的一侧设置有楔形块(3),所述预制层(1)背离所述楔形块(3)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槽(4),所述楔形块(3)插设于与之相邻的预制层(1)的楔形槽(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块(3)背离所述预制层(1)的一侧设置有插块(5),所述楔形槽(4)的内壁设置有插槽(6),所述插块(5)与所述插槽(6)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层(1)朝向所述钢筋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一次性防尘膜(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防尘膜(7)上设置有让位孔(8),所述钢筋组件(2)插设于所述让位孔(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2)包括纵加强筋(201)和横加强筋(202),所述纵加强筋(201)和所述横加强筋(202)均预埋于所述预制层(1)内,所述纵加强筋(201)和所述横加强筋(202)相互交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2)还包括桁架筋(203),所述桁架筋(203)的一侧插设于所述预制层(1)内,另一侧位于所述让位孔(8)内,所述桁架筋(203)位于所述预制层(1)内的部分连接于所述纵加强筋(201)或横加强筋(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筋(203)位于预制层(1)外侧的部分设置有承力部(9),所述承力部(9)沿所述桁架筋(203)的长度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筋(203)位于所述预制层(1)外侧的部分还设置有连接部(10),所述连接部(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桁架筋(203),另一端朝向背离所述桁架筋(203)的方向设置。
CN202321140696.9U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叠合板 Active CN219671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0696.9U CN21967180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0696.9U CN21967180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1805U true CN219671805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0696.9U Active CN219671805U (zh) 2023-05-12 2023-05-12 一种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1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3269A (zh) 一种带钢桁架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CN107740522B (zh) 预制再生块体混凝土板和叠合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63133U (zh) 基于带桁架的预应力底板的叠合板楼盖体系
CN208039577U (zh) “8”字形钢筋桁架半预制式预应力混凝土楼板
CN113931364A (zh) 带可拆卸肋的预应力薄板及叠合板的施工方法
CN113123504A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附加刚度装置的叠合楼板
CN219671805U (zh) 一种叠合板
CN210134666U (zh) 一种混合纤维混凝土加固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结构
CN218176284U (zh) 一种带有异形筋密拼连接构造的装配式叠合板
CN110005110A (zh) 一种免支撑的预应力叠合楼板施工方法
CN215290896U (zh) 带有可拆卸附加刚度装置的叠合楼板
CN216920894U (zh) 带可移除刚度件的预制底板
CN214995101U (zh) 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及混凝土叠合板连接构造
CN215211802U (zh) 一种新型预制楼板及其连接结构
CN113123506B (zh) 一种基于uhpc的预制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使用方法
CN211229116U (zh) 带开孔板pbl键的薄壁uhpc与nc叠合板
CN211286164U (zh)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
CN102061754A (zh) 一种叠合板
CN114753482A (zh) 装配式矩形水池
CN1896387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抗裂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53793A (zh)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76709A (zh) 一种预制局部叠合楼板
CN220166669U (zh) 一种桥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结构
CN214833904U (zh) 预制装配式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楼板结构
CN214884498U (zh) 一种叠合楼板接缝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